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doc_第1页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doc_第2页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doc_第3页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doc_第4页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小朋友,进公园,骑木马,钻山洞,花儿点头露笑脸,去和小猴拉拉手,树儿忙住扭腰肢,再跟孔雀比比美。欢迎!欢迎!开心!开心!(1)这首儿歌共有_句话。(2)读儿歌,填上合适的词语。_笑脸 _腰肢 _木马 _山洞(3)小朋友进公园看到了_、_ , 它们好像在说:“_。”小朋友在公园里还玩了很多游戏,有_、_;还跟两种小动物一起玩耍,它们是_、_。2. 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小题。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 的思想感情。( )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一词,这一诗句用了_手法来写柳条的优美。(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注】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尽:消失。(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李白的老朋友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向天际奔流。(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这是一首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孟浩然的去向是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1)默写古诗。_,芙蓉向脸两边开。_,闻歌始觉有人来。(2)解释下列词语。芙蓉:_ 闻:_(3)这首诗写的是_,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_与罗裙一样绿,_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_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风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吹化了冰雪, 和小朋友一齐欢笑。吹绿了树梢, 我削了一枝柳笛,吹红了桃花枝头俏。 伴着春风吹哨。小草轻轻钻出地面, 听着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山野悄悄换上绿袍。 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1)“山野悄悄换上绿袍”中“绿袍”指的是( )。 (2)“我”在春天做的游戏有( )。(多选) (3)春天到了,_融化了,_绿了,_红了,_飞来了。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天门山【唐】李白_,_。_,_。(1)默写古诗。_,_。_,_。(2)解释下列词语。开:_ 回:_ 出:_(3)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水乡歌水乡什么多?水多。水乡什么多?船多。千条渠,万条河,千条船,万条船,河塘一个连一个,白帆片片像云朵,处处绿水扬清波。飘满湖面飘满河。水乡什么多?桥多。水乡什么多?歌多。东一座,西一座,千首歌,万首歌,东南西北千万座,大船小船装满歌,出门就要把桥过。唱咱水乡新生活。(1)水乡的_多,_多,_多,_多。(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 )(多选) (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 ) (4)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诗歌的作者是_代诗人_。(2)题目中“兴”读_,意思是_。(3)写出“儿女”一词的古今意思:_、_。(4)先找出诗中表现农村儿童勤劳、可爱的诗句,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1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 , 动态的景物有和。(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1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新柳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_”一词用_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柳条的优美。(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 (2)“残酒”指的是( )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 16. 背一背,填一填。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_毛浮绿_,红掌拨清波。(2)小鸡画_,小马画_。(3)_的尾巴好像_。17. 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1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1)把诗句补充完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2)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池上小娃撑小艇,偷_莲_。_解藏踪迹,浮萍_道_。(1)把古诗补充完整。小娃撑小艇,偷_莲_。_解藏踪迹,浮萍_道_。(2)连一连。春_ 荷花夏_ 梅花秋_ 桃花冬_ 桂花唐_ 杨万里 小池宋_ 自居易 池上2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给下面的字注音。_清魂牧遥(2)解释词语意思。纷纷:_借问:_(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21.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回答问题。云儿哪里去了【英】伊丽莎白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我想知道鸟儿怎样飞回?我想知道花儿怎样生长,才使世界有这么多的颜色?(1)照样子连一连。云儿_ 怎样飞回风儿_ 怎样生长天上_ 哪里去了鸟儿_ 在说什么花儿_ 为什么下雨(2)诗人面对着云儿、_、_、_和_等几种自然景物产生了探索的兴趣。(3)照样子写一写。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我想知道_?我想知道_?2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注】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天阶:露天的石阶。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1)先选择后填空。这首诗描写的是_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_看出来的。A清明 B中秋C七夕 D元宵(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2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1)默写古诗。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2)解释下列词语。发:_ 朝:_辞:_ 还:_(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2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1)把诗句补充完整。绿遍山原白满川,_。_,才了蚕桑又插田。(2)诗中“_”“_”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26. 鉴赏下面一首唐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2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塞下曲_,善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_。(1)将诗句补充完整。_,善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_。(2)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1)默写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_。停车坐爱枫林晚,_。(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六种景物。(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2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1)补充古诗。应怜屐齿印苍苔,_。_,一枝红杏出墙来。(2)解释词语。不值:_屐齿:_小扣:_柴扉:_(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