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89南极洲PDF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89南极洲PDF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89南极洲PDF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89南极洲PDF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89南极洲PDF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该地在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3分)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1分)图 14 (3)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等。 (2分)(4)分析 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4分)(5)P大陆热带草原带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4分)因此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狂风巨浪、西风漂流、冰山、低温等困难。【答案】 (1)常年受高压控制 ,天气晴朗 ;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极夜 (2)全球定位系统 (或 GPS) (3)狂风巨浪;洋流;冰山;低温 (4)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5)大牧场放牧业草场广阔 ;气候适宜 ;技术水平高 ;交通便利;地广人稀 2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 B.900千米 C.1200千米 D.1500千米【答案】C 【解析】7855N90N,纬度间隔近11,依据地球上纬度每间隔 1,其实地距离大约为 111千米,可以计算出黄河站与北极点相距:111111 210(千米),C选项的数值最接近。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北京时间 2005年1月 18日 3时 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 4093米)。请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3下列南极科学考察的 4个地点中,全年不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极点(南纬90) B 南极冰盖最高点(约南纬80) C 冰点(约南纬 78) D 磁点(约南纬 65【答案】D 【解析】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南北极圈(南北纬 6634)至南北极点(南北纬 90)之间。磁点的地理纬度约南纬 65,不在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内。 4对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位置会移动 高度会变化 南极大陆的最高点冰盖下有世界最大的铜矿 A B C D 【答案】C 【解析】南极是冰川的世界,地表完全覆盖着冰川。冰盖因气温的变化,会发生融化,其海拔高度会发生变化,冰盖的最高点当然也随之发生移动,依据以上推理就可得出正确答案。另外,从图中可看出,4 093米的海拔高度并不是南极的最高点;世界最大的铜矿也不在南极大陆。 5南极冰盖最高点位于极点的正北方向。判断依据是( )。 A 方向标 B 海陆位置 C 经线 D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答案】C 【解析】由南极点向四面八方都为正北方,因为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汇合点。 6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 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 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 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 南极洲冰层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比北冰洋强【答案】C 【解析】南极洲陆地面积广阔,比热较小,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加上地表冰盖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烈,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气候酷寒、干燥、冽风;北冰洋海洋面积广阔,比热大,气候的海洋性强,云雨天气较南极洲多。 7下列对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夜空会有极光出现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 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有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 A B C D 【答案】D 【解析】极光出现在纬度较高的两极地区;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南极洲跨 360经度,是世界跨经度最大的大洲;南极洲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铜等。 8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 A 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 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 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 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答案】B 【解析】南极洲资源非常丰富,但其环境效应相对于资源来说更显得重要。因此,对于南极的资源,目前采取保护、不开发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为了了解地球的相关资料,便于人类更深层次地研究地球提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当然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438)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的考察研究。2004年7月 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 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约69S,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多项选择)A海岸线曲折,建港条件好 B北冰洋连接三大洲两大洋,位置重要 C世界上淡水储量最丰富的地区 D摩尔曼斯克是北极圈内最著名的不冻港 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_,它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_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摩擦而产生的。 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站,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 是_站,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_站。 一年中,黄河站极夜持续时间大约为_ (单项选择)A1天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我国建立北极黄河站的主要目的是_ (多项选择)A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B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A.南极大陆 B.西伯利亚C.格陵兰岛 D.珠穆朗玛峰【答案】A 【解析】南极洲纬度高,海拔高,属酷寒的冰原气候。年均温在25左右,夜晚气温更低,当进入连续黑夜时期,气温在50至60之间,最低达89.2,为世界极端最低温。故正确选项为 A。 11 (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37)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 (2)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北京最近的是 。 (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 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 【答案】(1)A (2)B (3)温和多雨温和多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熟练使用和说明南极洲地图的能力及识记科学考察站名称及空间位置的能力。首先读清南极洲及 E、F 所在区域位置和国家。 (1)中国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对应图中的 A 处。(2)图中 A、B、C、D 四点中, B 处在南极大陆印度洋沿岸,其余三点都在大西洋沿岸, B 处与北京同处东半球,且经度间隔最少,故离北京最近的是 B。 (3)图中 E 位于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多雨; F 地地处澳大利亚西南一隅,属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当地冬季时, F 地受西风带控制气候特点温和多雨。 12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终年盛行东北风 C.淡水资源储量丰富 D.平均海拔仅低于亚洲【答案】C 【解析】南极洲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煤、铁、石油、锰、铜等矿产,排除 A;南极洲盛行极地东风,具体风向为东南风,排除 B;南极洲平均海拔 2350米,是地势最高大洲,排除 D;南极洲冰川广布,平均厚度达 2000多米,是人类淡水资源的宝库。故正确选项为 C。 13(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1)读图244,解答: (1)当太阳直射图中 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 N港启航,此刻正是月日时 (北京时间)。(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方向。 (3)考察船在向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事象哪些是真实可信的? ( )(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多填、错填均不得分) A.启航时当地正值旱季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C.途经某发达国家,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D.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 E沿途测得的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F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G发现巨型冰山以及鲸群、白熊、海豹 H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答案】 (1)12 22 10 (2)悉尼 东南 (3)BCFH【解析】本题以“南极洲及其周围海陆分布局部图”为信息载体,考查学生提取、分析地理信息综合分析、解释、判断地理事象的能力,是一道优秀的地理学科综合题。 (1)首先判断 M 点经度值。本图以南极为中心投影图,故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 )。 0经线以东 180为东经,以西 180为西经,M 点位于 0经线以西 150经线上,故 M 的经度为东经 150。北京时间 (120E 地方时)与 M 地经度差 30,时差为 2 小时,由于北京位于 M 点西侧,故 M 点为 12点时(太阳直射 M 点)北京时间应为 10点,另外由图可知 M 处于南回归线上,此时被太阳直射,故日期应为 12月 22日。(2)读图可知 N 港所在国家为澳大利亚, N 港为第一大港即悉尼。长城站在 60W 60S附近,由此可推知中国长城站应位于 N 港(150E)东南方向。 (3)由第一小题可知启航时为 12月 22日,是南半球夏季,悉尼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此时正值降水较多的季节,故 A 不可信;去长城站向东航行可以顺着西风漂流的方向, B 可信;向西行可能途经发达国家新西兰,新西兰畜牧业发达,可补充大量肉类、奶酪, C 可信;船向西向南行不可能经过著名渔场, D 不可信;由盐度分布规律可知,从南回归线起,随纬度升高 (向南),盐度逐渐降低, E 不可信;此时为南半球夏季,纬度越高昼越长,而 12月 22日为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极圈以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考察船途中所用的时间不可能小于 24小时,而过了 12月 22日,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将逐日缩短,故 F 可信;南极洲分布着大面积大陆冰川,在近南极洲海域可能发现巨型冰山;南极海域中有种类较多的鲸,也可能发现鲸群;南极海域中还有海豹、海狮、海狗等哺乳动物,但没有白熊,故 G 不可信。 14(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读“南极洲地图”,解答: (3)由南极点吹向 D点的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其风向偏转为 。 (4)近年来南极地区上空出现的 会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危害。(5)南极大陆煤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