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看图回顾 左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由这样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导言伴随着列强的炮火 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 中国文化同其政治 经济一样 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 人们每前进一步 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 鸦片战争之后 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 碰撞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 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 思想近代化 反映 推动 专题内容分析 一个主题 三个阶段 一个方向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与繁荣 向西方学习 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向西方学习 一个方向 器物 制度 思想文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不断深化 循序渐进 三个阶段 辛亥革命 陈旭麓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 既不是一江长流 也不止一个洪峰 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顺乎世界之潮流 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 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 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 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 1871年德意志 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 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 世界潮流浩浩殇殇 顺之则存 逆之则亡 资本主义 了解鸦片战争后林则徐 魏源 严复 康有为 梁启超等有识之士 开眼看世界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 冲破藩篱 放眼全球 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 增强爱国意识和现代化意识 课标要求 学习器物学习制度 顺乎世界之潮流 新思想 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民主共和 资产阶级革命派 1 背景 原因 1 鸦战前 国势日衰 矛盾尖锐 2 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 清朝长期闭关锁国 统治者沉浸在 天朝上国 的迷梦中 妄自尊大 不能自拔 4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 对中国的冲击加剧 2 代表人物 林则徐 魏源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一 睁眼看世界 学习西方技术 器物 重视收集西方信息 打探西方情报 设译馆 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 四洲志 华事夷言 等 仿制西方战舰 最先冲破 贵华夏 贱夷狄 的思想藩篱 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林则徐 1785 1850年 福建侯官 今福州 人 请思考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 学习西方的先河 这两本书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 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温家宝总理曾经引用林则徐诗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意思为 只要对国家有好处 就不会计较个人的生死 又怎么能考虑对自己是祸是福而选择逃避或追求呢 反映了什么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 使国家富强 魏源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魏源的 海国图志 据林则徐主持翻译的 四洲志 等著作 综合自己的研究所得而增订辑成 该书1842年初的刻本为50卷 1847年扩至60卷 1852年再增为120卷 在 海国图志 中魏源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著名论断 他认为 鸦片战争失败除了朝廷腐朽无能之外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 所以 他强烈谴责封建顽固守旧势力视西方科学技术为 奇技淫巧 的陈腐观念 极力主张面对中国现实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力求达到 以夷攻夷 以夷款夷 得西洋长技为中国长技 1854年 咸丰四年 日本翻刻了 海国图志 60卷本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顿时给日本思想界增添了无限活力 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 奉之为 宝鉴 海国图志 传入日本的前一年 即1853年 美国舰队首先打开日本门户 接踵而来的便是英 法 俄等西方列强 日本面临着重蹈中国鸦片战争覆辙的危险 各界深感不安 海国图志 所着力宣传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恰于此时传入日本 正好适合了日本人民改变本国命运的心态 遂掀起轰轰烈烈的 攘夷倒幕 运动 明治维新与 海国图志 有极深的思想渊源 这一点中日两国学者的看法基本相同 海国图志 探究一 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林则徐的主要思想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主持编纂 四洲志 华事夷言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魏源的主要思想 编成 海国图志 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学习西方的技术 器物 二 洋务派观点 中学 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 是指资产阶级文化 李鸿章 中学为体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 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 赋税 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 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结果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1 维新 三 维新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提倡新事物 反对旧事物 在这里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 2 兴起背景 1 民族资义初步发展 2 民族资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3 甲午战败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民族危机深重 4 19c90s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3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 1 发动公车上书 提出具体措施 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2 出版 孔子改制考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3 全力策划新政 发表 变法通议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谴责君主专制是大盗 翻译 天演论 宣传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3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法者 天下之公器 变者 天下之公理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誓杀尽天下君主 使流血满地球 以泄万民之恨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末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不倡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梁启超 谭嗣同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 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 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严复 时诸侯皆祭天地 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康有为 看看谁的主张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民族资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 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个人经历 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 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 领导了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等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 反对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政和卖国行径 1891年 刊印 新学伪经考 认为东汉以来经学 多出刘歆伪造 非孔子之经 打击封建顽固派的 恪守祖训 为扫除变法维新的障碍准备理论条件 继又编纂 孔子改制考 尊孔子为教主 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探究二 1894年 甲午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 听到 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 他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 领导了 公车上书 使得维新思想开始由理论转向实践 1898年 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 康有为第六次上书 光绪帝采纳 颁布 定国是诏 设立京师大学堂 戊戌变法 由此展开 但因顽固势力反对 不久便夭折 史称 百日维新 思考 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 维新思想的影响 爱国救亡政治变革 思想启蒙 探究三 思想进步顺应历史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思想上 政治上 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探究四 维新派与抵抗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林则徐 魏源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维护封建统治 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 改良 技术 器物 制度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变法改革 都在主张向西方学习 进而找到维护统治 救国救民之策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 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医生 但后来他认识到 医术救人 所济有限 而 医国 比 医人 更重要 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四 走向共和 思考 1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背景 途径 代表人物 2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及确立 方案提出 1894年兴中会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正式确立 1905年同盟会 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明确提出了政治主张 兴中会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初步形成 革命形势的发展 革命政党 1905年东京 中国同盟会成立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思想论战 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实质 意义 3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实质 时间 1905至1907年间 阵地 民报 新民丛报 要不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要不要建立共和整体 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内容 三民主义 意义 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准备 建立共和的主张受到进步人士的拥护 扩大了民革命的影响 壮大了革命阵营 材料一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明确提出了政治主张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合众政府 材料二1905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成立了 同盟会 明确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定为政治纲领 至此 建立民国 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正式被确立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 根据上述材料和前面所学知识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维新派主张实行维护清王朝统治前提下进行改革 实行君主立宪制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同 目的 向西方学习 使中国走上发展资义的道路 主张改变封建专制制度 挽救民族危机 异 方式 政体 本课小结顺乎世界之潮流 林则徐魏源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孙中山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君主立宪 暴力革命 民主共和 1 中国近代史上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是a林则徐b魏源c康有为d毛泽东2 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巨著是 a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c 华事夷言 d 瀛寰志略 3 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对二者共同点的归纳 不准确的是a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b 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d 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4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革命性质不同 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革命的结局不同 材料一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 武夫悍卒又粗蠢而不加细心 以致所用非所学 无事则嗤外国利器为奇技淫巧 以为不必学 有事则惊外国利器为变怪神奇 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材料二 泰西巧而中国不必要于拙也 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 谓我之长不如外国 藉外国导其先可也 谓我之长不如外国 让外国擅其能不可也 左文襄公文集 奏稿 材料三清湖南巡抚王文韶说 夫四民 士 农 工 商 之中 农居大半 各职其业 治安之本 不外乎此 机器渐行 则失业者渐众 胥 皆 天下为游民 其害不胜言矣 左文襄公文集 奏稿 材料四清大学士倭仁说 天下之大 不患无才 如以天文 算学必须讲习 博采旁求 必有精其求者 何必夷人 何以师事夷人 正气为之不伸 邪氛因而弥炽 数年之后 不尽趋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同治朝 1 据上述材料概括洋务派对待近代科技的态度 2 据上述材料概括顽固派对待近代科技的态度 试简要评价之 3 顽固派反对洋务派的理由是什么 试分析其社会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咨询费合同范本
- 销售返利合作合同范本
- 婚庆合同范本简单版
- 保安公司终止合同范本
- 包子的分销合同范本
- 工程机电框架合同范本
- 能源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公司购买汽车合同范本
- 民间借款制式合同范本
- 小区楼房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 小学形容词副词单选题200道及答案(完整版)
- 抖音账号运营的工作计划
- 2025届辽宁省辽南协作校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T 15-38-2019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9章 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律师的管理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2024年)物联网车联网
- 胖东来服务管理手册
- 20230301-ECC200边缘网络控制器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