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ppt_第1页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ppt_第2页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ppt_第3页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ppt_第4页
LC正弦波振荡器实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 lc正弦振荡器实验 lc正弦波振荡器是各种接收机和发射机中一种常见的电路 常用作载波振荡 本振混频振荡等 其典型形式为 三点式 振荡电路 电路简单 频率稳定度较高 其工作原理是建立在正反馈基础上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变成正弦交流输出 试验任务与要求 实验目的熟悉lc正弦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lc正弦振荡器的基本设计方法 学会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及频率稳定度了解外界因素 元件参数对振荡器工作稳定性及频率稳定度的影响情况 以便提高振荡器的性能 实验仪器 高频信号发生器qf1055a一台 超高频毫伏表da22a一台 频率特性测试仪bt 3c一台 直流稳压电源hy1711 2一台 数字示波器tds210一台 实验任务与要求基本命题 基本实验的实验线路及说明实验线路如图1所示 由晶体管及偏置电路 选频回路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电路中a c相连又可构成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图1 lc正弦波和晶体振荡器实验电路图如下 实验内容1 按图1电路进行机算计仿真 并分析下列问题 a 观察迭代步长对振荡器起振过程有何影响 b 观察工作点 负载 回路参数对振荡频率 波形失真的影响 2 在实验箱中 按图1连线 3 振荡器的调整 a 加电后首先用万用表测量各极工作点 调整偏置电阻使工作点电流为2ma左右 b 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 微调偏置使输出波形不失真且幅度较大 c 若振荡器不起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检查 管子是否损坏 电感是否开路 电路中元件没有共地等 4 微调电感l 使振荡器振荡频率为12mhz 50khza 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并测量频率 b 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 5 在实验电路中 改变影响反馈系数的电容 观察其对振荡器的影响 6 测量频率稳定性 f f0 a 负载变化对频率的影响 改变rl的大小 计算出 f f0 以2k 时的频率为f0 b 电源变化对频率的影响 以12v时测量的频率为f0 分别测出vcc 8v 10v 12v 14v 16v时的频率 计算 f f0并作 f vcc曲线 c 测量振荡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 每半分钟记一次频率 记5分钟 以最后一次测量的频率为f0 计算 f f0 并作 f t曲线 7 a c相连 观测晶体振荡器的波形 并用实验说明晶体振荡器和lc振荡器稳定性的优劣 电路设计计算 a 画出实际电路图并画出交流等效电路 b 计算出回路各元件数值 c 计算出所需偏置电阻并选择滤波元件 注 元件均取标称值 计算机仿真分析实际搭建电路并测量指标 完成上述测试内容 整理文档 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及思路提示 lc振荡器的电路形式1 lc振荡器的基本组成原则是 射同余异 电路见图2 x1 x2为同性质的元件 x3与它们相异 典型形式有两种 即电感反馈型及电容反馈型 电容反馈型振荡器 也即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用得较多 2 基本形式因极间分布电容影响而降低了振荡器的稳定性 所以常用的是改进型 亦有两种即串联改进型和并联改进型 扩展命题 1 研究温度对l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首先对电路进行温度扫描仿真 然后在实验箱中作实际测试 得出什么结论 2 自行设计一个lc正弦波振荡器设计指标 振荡频率f0 6 5mhz 50khz频率稳定度 f f0 1 10 4输出幅度u0 0 3vp p具体任务要求 图2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如下 图3 串联改进型振荡器电路如下 串联改进型 clapp电路 见图3 图中因c31而停振 图4 并联改进型振荡器电路如下 并联改进型 shelle电路 见图4 图4中同样c3 c1 c3 c2故c c3 c4但c4的接入并不影响接入系数从而电路的稳定性提高 c4可变使得频率覆盖范围扩大 fmax fmin 1 6 1 8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三点式振荡电路 振荡器的稳定性考虑振荡器稳定性 由分析可知 振荡器的频率主要取决于振荡回路的参数 同时与晶体管的参数有关 这些参数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发生改变 因此造成了频率的不稳 所以振荡器的关键在于其稳定性好坏 稳定性即 振荡的实际工作频率偏离标准值的程度 常采用的稳频措施有 1 提高lc回路的标准性 即元件的标准性 2 减少晶体管的影响 减少极间分布电容的影响 设计时尽可能减少晶体管和回路之间的耦合 另应选择特征频率ft高的管子 因ft高 内部相移小 一般选ft 3 10 fmax fmax为振荡器的最高工作频率 3 提高回路的品质因数 q大 回路相频特性的负斜率越大 相位越稳定 频率越稳定 4 减少电源负载等的影响 采取稳压措施 避免因电源的波动对工作点电流的变化而造成参数的变化 影响振荡器的稳定性 负载因并联回路两端而造成对品质因数的减小 从而使稳定性降低 故应减少其与回路的耦合 例如可在回路与负载间加射随器等 本实验电路的设计计算已知条件 电源电压12v 回路可调电感1 h 晶体三极管用9018 参数见附录 指标要求 振荡频率12mhz 频率稳定性 f fo 1 10 4输出振幅u0 0 3vp p1 确立电路形式 选择什么样的振荡电路主要根据工作频率及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进行选择 电感三端式和变压器反馈型振荡器电路适用于40mhz以下的场合 它们的频率稳定度常在10 3 10 4量级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可工作在数百兆赫以上的频率 改进型电容三端式振荡期器频率稳定度可达10 4 10 5量级 因而频率较高的情况常选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本实验选用西勒振荡器 见图1 2 计算静态工作点 对于一般小功率自动稳幅lc振荡器 静态工作点要远离饱和区 靠近截止区 以得到较大的输出阻抗 一般根据具体电路和电源电压大小集电极电流一般取1 4ma 在实际偏置参数选定时 在可能条件下发射极偏置电阻尽可能取大一些好 此处特取icq 2ma uceq 6v故rc re vcc uceq icq 12 6 2 3k 取re 1k rc 2k 因ueq 2 1 2v所以ubq 2 7v所以rb1 rb2 rb1 2 7 有rb2 0 3rb1 若rb2 r2取5 1k rb1则取17k 实际中rb1取5 1k 标称电阻和22k 可变电阻串联 3 回路参数的选择 参数选择主要是根据满足振荡频率 满足起振条件并有足够的振荡幅度和规定的频率稳定性等因素加以考虑 若以频稳性角度出发回路电容应取大一些 有利于减少并联在回路上的管子极间电容等变化的影响 但c不能过大 c过大 l会变小 q值会变低 振荡幅度也会变小 为了解决频稳和振幅的矛盾 通常用部分接入 前已讨论反馈系数f c1 c2不能过大或过小 适宜1 8 1 2 由于 有考虑l可调 取c3 100p c4 51p因要满足c1 c2 c3 c4 c1 c2 1 8 1 2取c1 200pf c2 510pf4 cb的确定 cb提供交流等效通路 即cb交流等效分析短路 故c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