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籍人数参考人数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数学28528423281.728198.92563190.110049语文28528424485.928399.62536589.398.532.5四年组试卷分析一、四年级总体成绩统计二、四年级各班数学成绩统计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总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A3375441003938.599716.56.5B3784.14397.73943.5100499.119.11C5384.163100575299606.876.87D2575.83193.939081005311.111.1E5080.162100559999626.946.94F3489.5381003490100775.825.82年级23281.728198.9256311004990.1四年级年级各班语文成绩统计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总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A3681.944100393998 73.5 89.55.81B3681.94410038359764.588.36C5688.96310057369878914.46D2575.8331002884.5966787.48.9E5690.36198.45517.598.532.5898.32F3592.138100304395.57689.64.33年级24485.928399.62536.598.532.589.3试卷难度值=年级平均分试卷满分 我们四年期末试卷的难易程度分别为:数学0.90语文:0.89三、下面我们组老师按板块分学科对本次考试情况作具体分析:首先进行数学学科分析,请负责数学基础知识的老师进行分析:我分析的板块是:二、判断(辨一辨);三、选一选;六、解决问题三部分试题,这三部分试题涵盖了本册书中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线的知识,第三单元、乘法,第五单元、除法,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第八单元、统计的知识。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的知识点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3、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写数方法。 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4、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5、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6、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在认识更大的数中呈现的考点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以判断和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此知识点点子打在相邻这一关键词上判断5: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没有相邻两个字,所以错了选择2:()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和一亿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所以选择B、10尽管考察的知识点是相同的但是呈现的方式不同使得试题难易程度也不同。判断难度值为0.62选择难度值:0.98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二(5)162.3 %三(2)297.5%考点2: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中零的读法: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以判断的方式呈现,难度值为:0.89判断: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针对这类题我教给学生方法,先分级,再试读,看哪个数符合要求然后进行选择。长时间的训练下,学生能够掌握此类问题解答的方法,我们班这道题只有一人选错。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三(1)289%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线的认识部分的知识点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2、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曲线、折线)最短。4、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5、平行线的画法。可以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6、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7、相交的概念: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8、垂直的概念。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9、可以用三角尺画垂线及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垂线画法:垂线画法:(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10、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1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12、认识平角、周角。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13、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14、认识度、认识量角器。15、量角器的使用方法。16、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17、用三角板画一些特殊的角: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比较方便。在线与角中呈现的考点1: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最短。以判断的方式呈现难度值为:0.8,学生答错的原因总和“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混淆。考点2:角的分类中钝角的概念“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以选择的方式呈现,因为是概念原样的出现,不拐一点弯,很简单,学生答得很好。我们班学生100%正确率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二(1)180%三(3)297.5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知识点1、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并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体会探索的方法,了解一些有趣的算式5、体会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是:(ab)c=a(bc).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 ba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6、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呈现的考点1、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估算以选择的方式呈现选择4:下面的算式中积最接近2000的是()A、5140 B、5041 C、5141 D、5040答这道题时首先就可以从直观上排除然后发现其它三个算式估算的结果都是2000,都比2000大,这样C离2000最远剩下AB很接近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来鉴别考点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以判断形式呈现:选择:与26101的计算结果相同的算式是()这道题只要将原式按乘法分配律展开为26100+261可以写成:26100+26与所给答案对照C符合要求。相比其他的选择题我们班这道题错的同学比较多,说明学生对乘法分配率还是不能够真正的理解,只能记住他的表面形式,不是真正理解,尽管课堂上教授这部分知识时我为学生提供了问题情境,旨让学生通过类比、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发现规律,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个别学生还不能一下子消化掉,因此面对长得很像的算式,仍然不能清晰的辨析,而选择错误。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三(4)290.5%三(5)287 %第五单元除法的知识点1、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2、能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进行估算(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3、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利用上面三个关系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收集并感受亿以内大数的实际意义。5、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6、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7、认识中括号并知道它的作用,能够改变运算顺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第五单元除法的考点1: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判断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数数,商不变。()没有说相同的数,所以错了这道题的难度值0.79虽属正常值范围,在学习商不变性质除了注重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外,还强调商不变规律的三点要素:同时,相同,零除外但相对来说错的人数还是多的,分析原因:平时练题中出现的都是除法都是针对是否有(0除外)的字样,这次出现的是乘法,针对的是相同的数,所以一些学生落入陷阱。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二(3)278%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1、 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可以同负数表示。在温度前面写上“”号。2、 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3、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一个量为正,与它相反意义的量就为负。4、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及读法:正数:比0大的数字都是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负数:比0小的数字都是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5、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6、能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要确定以什么作为标准(即以什么作0点)在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知识点1: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因为学生明晰:0是划分正数负数的基准量,正确理解了0在正数负数之间的意义。所以,这道题正确路很高正确率为100%第八单元统计知识点1、统计图中1格表示不同单位量,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判断1个表示几个单位。数据大,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每1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小。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明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方便、便于察看。4、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顺次连接。5、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也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6、能够从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中获得相应的信息,作出简单分析与描述,提出、回答的问题。在第八单元统计中呈现考点1: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也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判断形式出现判断:既能看出数量多少,又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是条形统计图()这道题实际很简单,考前也是原封不动的练过,题干不变,只是后边或写条形统计图()或写折线统计图(),学生不细心只看一半就答,看来看似简单的问题更容易成为学生的陷阱。考点2: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考察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并回答的问题。第一个小问题:(1)从8岁到11岁淘气的体重增加了(),很多孩子写成了(15)究其原因用35-20得到的,而20是六岁时的体重。(2)淘气从()到()岁体重增长快,从()到()岁体重增长慢。因为这个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量变化的趋势看起来不是很明显,使有的同学看错,答什么样的都有,学生不懂得用计算去检验自己看到的情况准不准,而导致结果错误。另外错误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没有看懂统计图。如果是这样,反思一下因为我们对这部分知识重视的不够,觉得很简单,学生都能会,结果使有的同学在此处失分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二(4)191%六3(1)167%六3(2)483%第六大题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知识呈现的考点1:是乘法除法计算及运用乘除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问题的设计体现四年级学段目标中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难易程度分别为:0.9、0.79、0.91、0.83、0.82属于适宜范围,偏简单。真确率在90%、67%、91%。在批卷的过程中看到学生都能正确分析题意理解题意正确列出算式,第一大题扣分点都是因为计算出错,第一个问号错了,第二小道题就没有分了,所以第二小题的正确率低,从这道题上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只要数大一些,学生就容易算错无论加减乘除第二题他应乘什么车问题,综合性很强,融合了以前关于求经过的时间的知识点,既体现一题解法的多样化,又考察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的严谨性,这道题可以通过时间、速度、路程的比较判断出乘什么样的车,体现一题解法的多样化,无论求什么都要有三个时间数,速度数,路程数的比较,才严谨,如果用求时间、速度的方法会有余数容易出错,使得有的同学心里明白,不会严谨的表达,而出现疏漏扣分。用求路程的方法使用乘法来计算,不会出现余数,出错要少,也是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所在试题分值年组正答率六1(1)390%六1(2)379%六2691%四、通过具体分析发现学生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审题不仔细,许多简单的题目因为粗心而失分,(2)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最让人痛心的 应用题计算的错误,导致失分(3)不能对所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五、改进措施:1、加强训练力度。培养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品质。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2、在训练题型上加大力度。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3、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4、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六、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多几少”:1、 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劳务分包措施方案(3篇)
- 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内容
- 工程建设止损方案(3篇)
- 三十 亲历社会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八年级闽教版
- 物控入职笔试题及答案
- 机修钳工初级试题库(含答案)
- 二尖瓣关闭不全护理副高试题
- 机车车体检修课件
- 全国江西科学技术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人工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
- 机要保密课件
- 2026年全年日历表带农历(A4可编辑可直接打印)预留备注位置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历年考试题附答案
- 矿山生态修复监理工作资料编制内容和要求、施工监理主要工作程序框图、工程施工与监理表式
- 药店药剂师专业劳动合同
- 小菜园租赁合同范本
- DL-T1342-2014电气接地工程用材料及连接件
- 个人资金转账合同模板
-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 心理社交功能评估表
- 20G520-1-2钢吊车梁(6m-9m)2020年合订本
- 感染性膝关节炎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