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2.doc_第1页
本命年的回想2.doc_第2页
本命年的回想2.doc_第3页
本命年的回想2.doc_第4页
本命年的回想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第二课时)课时编号:031 主备人:冯东志 审核人:李金栾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2. 进一步理清结构,感悟情感。3. 拓展延伸。教学重点:1、 体味生动传神的语言。2、 拓展延伸,练习巩固。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过年习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教学媒体: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合作交流 品味语言 1、温故知新。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京郊运河过年的民俗风情。请哪位同学说说京郊运河过年哪十件?都寄托了哪些期盼? 2、作者刘绍棠不愧是著名的乡土作家,他不但叙事生动传神,语言表现力强,而且幽默风趣,富有情趣,今天我们就重点赏析本文的语言。 (1)阅读感悟: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三节,找出能体现出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并感悟其妙处。(预热-增温-红火-发烧。四个词程度逐步加深,升级,恰当的表现了作者对过年的感受。补充:腊月即农历十二月。发烧:指非常迷恋、专注且狂热爱好。) (2)交流品味:朗读课文描写吃腊八粥的情景,讨论:为什么“舍不得吃”,“吃起来却又没个够”?(舍不得吃,因为他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节俭的心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语言十分富有情趣。) 3、小结:总之,作者运用了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对大年的每一点回忆都勾勒成一幅幅体现民风民俗的图景,生动传神,不但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刘绍棠对过去的过年是如此的留恋、怀念,更让我们体会到了过年习俗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知道民族的讲究,祖国的传统。这也许是作家刘绍棠写作本文的又一目的所在吧。二、拓展延伸:1.比较今昔过年习俗的异同,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交流,畅所欲言)(提示: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现在过年的方式如: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2、假设此时正值除夕夜,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请你分别用四字短语对祖国、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朋友、老师表示不同的祝福。三、总结全文。 综上所述,作者回忆了京郊运河家乡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