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语文一、指导思想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二、命题原则1.命题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2命题从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出发,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3.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三个维度的关系,注重考查语文知识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4.命题要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5. 命题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经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难度及篇幅,处理好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 6.命题力求科学、简约。注意选文与试题表述形式的规范性;注意试卷结构的简约与合理;注意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注意控制试题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杜绝偏题、怪题、错题。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2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共六册课本的内容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1积累运用与古诗赏析积累与运用的考试内容包括字词、语句和古今优秀诗文的积累,词语的运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文学常识、名著内容等。 (1)按课标的要求,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读会写。(2)正确理解和使用常见的词语(包括成语)。 (3)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冗繁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语病。(4)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5)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的一般用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6)语言表达做到简洁、连贯、得体,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7)默写课本中规定的(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古典诗文背诵篇目。(8)对中外名著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教材推荐的中外名著。(9)理解古诗词大意,分析、把握作者在古诗词中的情感、态度、观点,赏析表达技巧,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反映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主要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考查,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能对语言材料提供的信息策划语文活动,拟定活动方案。(2)能根据材料筛选信息,提炼观点或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3)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关注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素养。 3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两个选段,一段取材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另一段取材于课外。课外文言文的难度略低于教材,考点在课内。 (1)顺畅地朗读课文,句中语意停顿正确。(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之、其、于、以、而、为”等的基本用法。(3)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4)能归纳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分析、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5)能赏析作品形象;品味语言表达技巧。4现代文阅读总体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诵读技巧和综合阅读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能否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来自课外的语言材料。(1)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迅速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2)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3)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作用。(5)领悟探究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形象、情感、语言,能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解读文本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能写出自己的阅读收获。5写作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议论文和说明文(1)根据写作需要,确定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句通顺、简洁、得体,力求生动。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和构思。(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3)根据个人爱好采用不同的文体写作。(4)能根据不同题目形式写作,会写命题、半命题以及材料作文。 (5)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四、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易程度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结构:试卷由、卷组成。第卷为单项选择题,占20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占100分。满分120分。3难易程度:容易题( P 0.7)、中档题( 0.70 P 0.35)、较难题(P0.35)的赋分比例为631。整卷难度约为0.70 0.03 。五、主要题型示例附:梧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样卷本试卷分卷和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共20分)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一、积累运用与古诗欣赏(共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成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菜畦(q) 掸子(dn)差使(ch)语无轮次B寒噤(jn) 虬须(qi)旁骛(mo)重蹈覆辙C瑟索(s) 褶皱(zh)静谧(b)消声匿迹D磐石(pn) 牟取(mu)妖娆(ro)杂乱无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低回:低头徘徊。B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膺,胸。C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D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国古代货币是历史上留存至今数量最丰富、内容最多的实物资料。B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视野。C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D在目前干旱天气的影响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严重欠收。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的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5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小说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拉洋车的艰辛生活和悲惨遭遇的故事。B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描写了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失败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C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D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讲述的是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等地的经历。6对下列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了九种事物,构成了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B归园田居(其三)“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通过自己辛勤劳作,换来田园的好收成,再做一个“造福一方”的好官。C登岳阳楼(其一)中“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风霜”既指自然事物,又喻社会现实;“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悲愁之情。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7. 对下列诗歌写作技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望岳诗句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暮至朝,由登岳想到望岳。B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流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C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日”与“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D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者把“愁”比喻成具有重量的、可承载的、可触摸的实体。意新语新,夸张奇特。二、文言文阅读(共17分)(一)(10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以头抢地耳(撞)B亦免冠徒跣(白白地)C徒以有先生也(只)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9下列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挺剑而起 /学而不思由罔B.休祲降于天/告之于帝 C.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皆布衣之士也D.徒以有先生也/不以物喜 10.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秦王用“天子之怒”引起战争的可怕场景恫吓唐雎。B唐雎以“士之怒”进行反击,表明他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C.秦王“长跪而谢之”表明秦王感谢唐雎的勇敢。D.在这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斗争中,唐雎与秦王的形象是互为衬托的。 第卷(共100分)11.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二)(7分) 金人破真定府,知府李邈死之。初,邈闻敌至,间道走蜡书上闻,三十四奏,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既破,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宗望胁之拜,不屈,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后命之易服,邈愤,大骂,金人挝其口,犹吮血噀之,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面再拜,端坐受戮。后谥忠壮。(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注释】这句的意思是:连忙派人从小道送蜡书到京城报告这件事。宗望:金兵将领。髀(b):大腿。挝(zhu):抽打。噀(xn):含在口中而喷出。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破() (2)旬() (3)易()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将死,颜色不变,南面再拜,端坐受戮。 14.文中表现了李邈什么性格特点?(2分)三、古诗文默写(8分)15. 按要求填空(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6)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7)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四、综合实践活动(6分)16.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梧州市某中学举办“歌颂为新中国建功立业的梧州风流人物”的赛诗会。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按下面要求完成任务。(1) 请你为这个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2)根据下面的人物信息,仿照示例,写一首小诗。(要求:字数大致相同,第句用比喻修辞方法)(2分)李济深,苍梧人。他坚持民主真理,不屈于强权,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坚持国共合作,一致抗日。他曾在家乡开展抗日游击战,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示例: 温家宝, 李济深, 人民的好总理, 梧州的好儿子, 心系百姓,关注民生, , 让人民沐浴在党的春风里。 。(3)请点评你小诗中的比喻句。(30字以内)(2分)五、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16分)儿子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作者:毕淑敏 选文有删改)17联系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按图索骥:18. 文章开头独句成段,说说其在文中的作用。(2分)19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后悔20揣摩第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2分)21(1)第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3分) (2)你怎样理解第段画线句?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得过什么益处?(4分)(二)植物“预测术”(10分)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写了发生在大观园里的一件怪事:那些本该在阳春三月开花的海棠树,在花木凋零的ll月却突然开满了鲜花。聪明过人的探春心想:“大凡顺者昌,逆者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不久,大观园开始走向衰落。植物究竟有没有预知天灾人祸及天气变化的能力呢?虽说预知人祸的能力大多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但预测天灾及天气变化的本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许多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含羞草能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含羞草的叶子排列整齐、对称,轻轻触动一下它的叶尖,整个叶子都迅速合起来,真像低眉顺目、含羞自持的少女一般。通常情况下,含羞草的叶子是白天打开,夜晚闭合;日出前30分钟舒展枝叶,日落30分钟后枝叶则收拢。假如一反常规,白天闭合,夜晚舒展,则表示大自然将发生变异,这种反常表现很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有人观察到,如果周围60公里的范围内将发生大地震时,约40分钟前,含羞草会发生行为改变,会在白天将叶子闭合起来。看来,含羞草的确能预知地震,给人以警示。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一种植物,人们称它为“地震花”,可能是属于樱花一类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山坡上,地震发生之前,便会开花。岛上的居民把这种植物当作观测装置,只要发现它开花了,马上作应急准备。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1976年,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在地震来临之前,蓟县穿芳峪一个地方的柳树,在枝条顶部20厘米处,全部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人们发现,当树木出现重花(二次开花)、重果(二次结果)或突然大片枯萎死亡等异常情况,那么很可能是地震将要发生了。科学家们观察到,地震发生之前,许多植物的生物电位会发生变化。l983年,日本秋田发生7.6级地震。震前20小时左右,日本观测点上的合欢树生物电位开始激烈地上下波动;震前l0小时,又平静下来;震前6小时,再次异常;地震之后,异常消失。除了合欢树以外,还有一些植物也能产生与合欢树一样的生物电位变化,像桑树、凤凰树、漆树等等。还有一些可以预报天气变化的植物,下雨、阴天、晴天都可以预报。广西忻城县龙顶山村旁,生长着一棵150多岁的“气象树”,当地人叫它青冈树。它的叶子颜色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晴天,一般是深绿色;当叶子变红的时候,就预示两天内这一带将要下大雨;雨过天睛,叶子又恢复成深绿色。多年来,当地农民就是根据叶子的颜色来预测天气,安排农活的。在安徽省和县高关乡大滕村旁,有一棵树龄400多年的老榆树,它也能预报天气变化的情况。这棵树如果在谷雨前发芽,长得芽多叶茂,就预示雨水多;如果它跟别的树一样,按时节发芽,树叶长得疏密有致,就预兆风调雨顺;要是它推迟发芽,叶子长得又少,就预示雨水少,有旱情。几十年来的观察资料证明,它对天气变化情况的预报是相当准确的。这些植物为什么具有这种神奇的功能?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它的根系敏感地捕捉到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磁场等复杂变化。那为什么其他植物不具备这种功能?看来,要想解开植物预测的机理,还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一旦把植物预知大灾难的超能力之谜揭开,那么将在人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树立起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22文章第自然段写道:“一些树木也具有这样奇异的超能力”。请说说句中“超能力”的意思。 (2分)2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4上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说明,而第自然段则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作者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目的。(2分)25请依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研究植物预测机理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分) 六、作文(50分)26从下列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初中生活二三事(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总有一种力量敲击着我们的心房,催人奋发。这力量来自于协作的团队、崇敬的榜样、真挚的友谊请以“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第(1)题写记叙文;第(2)题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梧州市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样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共20分)一、积累运用与古诗赏析(共14分)1.(2分)D2.(2分)A3.(2分)C4.(2分)C5.(2分)D6.(2分)B7.(2分)A 二、文言文阅读(共17分)(一)(10分)8.(2分)B 9.(2分)D10.(2分)C11.(2分)公子可曾听说过天子的愤怒吗?(2分)如果有识之士一定要发怒,将有两人的尸体倒地,血流五步,天下人都穿孝服。(二)(7分)12.(3分)(1)破:攻破。(2)旬:十天。(3)易:换。13.(2分)临死前,李邈脸色毫不改变,向着南面拜了两次(皇帝),端端正正地坐着被杀了。(能译出整句大意,1分;再:两次。1分)14.(2分)李邈是一个忠义双全、刚正不屈、忠于职守、誓死如归的宋王朝大臣、民族英雄三、古诗文默写15.(8分,每空1分,有错、别、漏、添字的,该空不给分)(1)化作春泥更护花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天街小雨润如酥(4)病树前头万木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 九年级数学月考试题及详细解答讲义
- 建筑立杆安装技术规范手册
- 康复医学护理制度
- 基于多组分共溶技术的妇炎康片制备研究-洞察及研究
- 土壤侵蚀的遥感监测技术研究-洞察及研究
- 院子租房合同
- 关于电器的买卖合同5篇
- 装卸工劳务合同模板5篇
- 文化传媒行业员工劳动合同终止及版权保护协议
- 全科医疗教学查房
- 保护牙齿少吃糖公开课课件
- 移植前打达菲林的方案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检测课件
- 财务报销培训课件
- 2024年纺织服装培训资料
- 安全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的能力评估
- 2023年现金收付学习手册
- 新媒体运营 课程标准
- 中国糖尿病肾病指南
- 西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走街街》 课件走 街 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