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金华市南苑小学 陈虹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景色怡人。我们曾欣赏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曾到过神奇的鸟的天堂,那么你们去过黄果树瀑布吗?让我们跟随着摄象机的镜头一睹她的风采吧!仔细欣赏,谈谈你的感受。师: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黄果树听瀑吧!板书:黄果树听瀑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师:请你们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写的?生;读课文。(师在黑板把这节课需要注意读音、字意的生字词和描写水声的四字词语写在黑板上)师:好,课文先读到这儿,首先我们先看看这些需要注意的词语。出示:机杼寥落打佯挟来撩过来师:这些是描写水声的四字词语,读出气势来。出示:人喧马啸响遏行云摄人心魄如雷轰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其中的“响遏行云”需要理解师:词语我们掌握了,书拿起来,谁能来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瀑布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生答)师:快速看课文,文章的哪些自然段是写远观瀑布,哪些自然段是近看瀑布的?生:课文1-4自然段写远观瀑布,5-7自然段写近看瀑布的。师:初读了课文,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细读课文,欣赏瀑布之美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瀑布的壮观美丽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有关的语句批画下来,然后多读读,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读课文,小组交流。师:作者从远到近描写了瀑布的美与壮观,我们先远观瀑布,请同学们看1-4自然段,谁先来说说你的感受。生:请同学们看第一自然段,读课文,这里的“人喧马啸”声音就已经很大了,让我感受到了瀑布的壮观。师:真可谓未见其影便闻其声,可想而知瀑布的声响有多么的宏大,此时作者的耳际边只听得见一片奔泻的水声了,能读出这种渐近渐响的水声吗?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是当地人介绍盛水季节,瀑布激出的水花落在小镇上,造成“银雨洒金街”的奇景。生:请看第四自然段,读课文,山径寂寥无人,只听见瀑布声在山谷震荡回响,我能感受到瀑布的气势非常得雄伟。师;作者远观瀑布主要抓住了听到的瀑布飞流直下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的壮美,那么近看瀑布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致呢?我们接着来看课文的5-7自然段。谁能接着来谈生:请看第五自然段,读课文,作者来到瀑布的跟前,溅起的水花扑到脸上冰凉冰凉的很是舒服。师:那你能不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师: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当你置身谷底,任凭那仿佛丝丝细雨般的水花扑到你的脸上,那会是怎样的一番沁凉呢,试着想象一下,读一读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这一段还有补充的吗?生:读徐霞客描写的那段话,我能感受到徐霞客笔下的瀑布非常壮观师: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1637年4月记述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停走惊叹,三百年来,黄果树瀑布便随着他的徐霞客游记传遍天下。生:还有第六自然段,读课文,瀑布水从上直泻下来声音如雷轰鸣,山回谷应,让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与恢宏。师:同学们回想我们开课看的那段录象,还能记起来一开始的画面一片白茫茫,只听见轰鸣的水声,令人为之震撼,能不能用这种声音读出瀑布的气势来生:练习感情朗读生:请看第七自然段,读课文,这段是写作者的感受,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活力。师:是啊,面对如此壮美的瀑布,怎能不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勃勃生机,怎能不陶冶人的性情呢,带着这种感情我们齐读这段师:此时此刻,徐霞客沉醉了,作者沉醉了,我们也沉醉了,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黄果树瀑布,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吧!师;请同学们把书放下,看前面,出示5-7自然段,引读课文师:我们被黄果树瀑布的壮美陶醉了,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写一句赞美的话,就写在插图旁生:写并交流师:正象你们所赞美的,黄果树瀑布真不愧是,齐读课文的第一句话,我们带着赞美的感情再读一遍生:齐读课文第一句。四、总结课文,交流收获师:课文我们学完了,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瀑布,让我们感受到瀑布的美丽与壮观(生答)师:想想作者为什么不用“黄果树瀑布”做题目生:因为文章始终围绕着听到的声音来写瀑布的壮美师:说得好,所以我们在佩服之余,也要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景物的方法,选材角度新颖。五、布置作业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及优美的语段教材简析:黄果树听瀑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五上选读课文中的第一课。本文是一篇游记,文字优美,想像丰富,比喻生动。全文以“听”字为题眼,在文中多次调动听觉,对听到的声音作细致入微的描写,以此带动对瀑布形象的描述,并将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外形通过想像等形式融入到自身的情感体验中,仿佛自然与人融为了一体,难分难解,从而赞美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的气势、生生不息的活力,歌颂了自然的壮丽、伟大。教学目标:1借助教师制作的“学习小提示”会读“遏、杼、寥”等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调动生活体验,理解“人喧马啸、响遏行云”等重要词语的意思。2通过多读难读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黄果树瀑布及大自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板书“瀑”,指什么?学到过跟“瀑布”有关的古诗吗?齐背望庐山瀑布2师:我们今天也随一位作家去游一处瀑布,叫“黄果树瀑布”。(板书黄果树)文章的题目叫(读题)看到这一题目,心里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说是听瀑布呢?)二、读通课文,找出关键句1读通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抬头看看老师的生字小提示,帮助你读通顺。一边读,一边划难读的词语,在读通课文后同桌相互读一读。2默读,找音、形句快速默读全文,用波浪线划一划作者听瀑布的句子;用横线划一划作者看到瀑布的句子。3交流句子交流找到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找到一处,读一处。三、研读重点段,带动理解全文1“车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一处(1)这声音有什么变化?(2)知道什么是“人喧马啸”吗?现在的生活中很少有马啸,那么它又是指什么?(3)感情朗读,读出作者离瀑布越来越近的声音变化。(4)听着这样的声音,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瀑布样子呢?(5)说说瀑布形状与声音的联系。(抓织布机上布匹的形与瀑布的形,织布机的声与瀑布的声之间的联系)策略:介绍织布机上布匹成形后的样子,让生感觉瀑布与“白绢”的形似、色似;模仿织布机的“哗哗哗哗”声,体会与瀑布声音的相似。读好写瀑布形状的一处,再借助音形联系,反扣读好写声的一处。(6)小结学法。师:刚才,我们“未见瀑形先闻瀑声”,在感受到瀑布声音的气势后,见到了瀑布的样子,从而发现了瀑布声音和样子之间的联系。2“黄果树瀑布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一处(1)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想有什么特点?再读读描写瀑布样子的句子,想想与瀑布的声音有什么联系?读了后同桌或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从哪些词语看到了瀑布的声和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联系。(2)学生自读,交流。 抓住“低音提琴”和“跃入涧底”的联系开展交流。“低音提琴”,“哗哗”声无规律,学生模仿。“跃入涧底”,启发学生想像,会出现怎样的声音。举例跳水,水泡的“咕噜咕噜”声。(3)感情朗读。指名读;女生读声部分,男生读形部分。(4)这样的声,这样的形,徐霞客描写道读3“瀑布如雷轰鸣”一处(1)听老师读5、6自然段,闭上眼睛想想:这里的瀑布声又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生自读,想想此处“哗哗”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全班情境体验。(3)齐读6、7自然段。四、小结全文听着这样的瀑布声,徐霞客完全我们听着、读着这样的瀑布五、安排练笔,回扣中心(1)你听着听着,听出什么来了?对黄果树瀑布有了什么认识?请写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简短的两三句话。(2)交流(3)怪不得,作者第一句话就说黄果树瀑布,一部大自然的杰作。(4)感情朗读中心句。六、布置作业同学们,这篇课文有很多作者写听到的瀑布声的词语,请大家课后去找出来,把它们写在摘录本上。“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对我而言应该是一句真理,因为每一次课,我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时甚至是低级的错误。因此,直面问题,思考策略,改进方法,才能少些“悔不该如此”的感慨。前两天,我上了一节黄果树听瀑。这是一篇游记,又是一篇新课标教材五上年级的选读课文。由于自身教材解读能力不是很强,教学准备时间又比较仓促,所以教学设计非常粗糙又不甚完善就匆匆上课。尽管当时教学过程比较顺利,课堂教学效应不错,但课后细细想来,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1作为一篇选读课文,该如何有效处理?本文是一篇选读课文,根据教材安排,五上年级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所以选了黄果树听瀑加以补充。对于这样的一篇与前面单元不相配套的写景文章,要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完成教学,那该怎么有效处理?我觉得可从两个方面思考。字词学习的处理。在我拿到教材通读后,我发觉本文有大量的如“遏、沁、寥、訇”等难读的生字;有些词语如“跃入涧底”、“凝神谛听”等读起来比较坳口。在一节课中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查字典自学还是另寻出路精简省时?我选择后者,先书写了生字表式的小卡片,后布置了“划出难读词语同桌对读”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提高读通课文的效率。但是,学生在通读过程中,抬头、低头、注音、划词还是比较费时费力。结合本文的教学地位及对生字词的教学要求,我觉得将生字和难读词语板书,自读,齐读,再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可能会更有时效。教学重点的选择。本文篇幅较长,教学中不可能如精读课文一般从多个角度入手细致全面地学习文本,只能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学文本,教师充当领路人,适时点拨。我首先从“听”字入手,要求学生在读通课文后,分别用波浪线和横线划出作者听到瀑布声音看到瀑布样子的句子。然后,我以第一处描写瀑布声音和样子的段落为例,抓重点词语理解瀑布的声音和外形,并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接着,我小结这一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完成第二处。最后一处,我范读引领情感,学生齐读感受瀑布带给作者的震撼。这样的预设是努力想体现以点带面的教学主程序,并展现从扶到放,由品词析句的体会到感情诵读的体验的过程。然而,在教学实施中,由于对第一处瀑布的声和形的品读交错进行,学生的发言有时针对性不强,学习效率降低。而且,这一“扶”没“扶”稳,学生自主学习“跌跌撞撞”,自学后的交流出现冷场。因此,对教学重点重新审视,发觉重点不够明确:既然“听”为题眼,以“听”入手,就可以指引学生关注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通过不断地读和比较,去发现听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此高屋建瓴,带动整篇文本的学习,既能更明确地把握重点,又能使教学主程序更加明晰,或许还能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更圆润地统一。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会更强。2怎样在本文的教学中体现出高段的特色?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质兼美。我们都知道学习这类文章必须重视读和积累。但是,如果找不到教学的切入点和教学主程序,往往会陷入到没有目标的泛读之中,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帮助不大。我觉得高段的阅读教学,每一节课都应有针对的体现出高段的教学特色来。就这篇课文而言,我觉得过程得体现层次,阅读应追求多样,积累要抓住特色。教学过程的层次性一直是我在解读这一课时最大的困惑。写景的文章,让人感觉文字比较散,况且是一课时完成教学的选读课文,很难理出层次。在预设中,尽管极力往这一方面靠近,可是想不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性策略,所以在教学实际中,我只能牵着学生的鼻子在文本中走一遍,生怕一松手,自己不知该如何调控,教学块面没有错落层进感。其实,这类文章文字散的缺点也恰恰是一可利用点。教学时,若是只以瀑布声音的几句话为重点,可以在学生找到后以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读通顺,了解意思,然后默读思考:描写声音有什么相同之处,交流后指导读;接着,以“描写声音有什么不同之处”一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移步换景所听到的声音的变化和不同,体会所用的比喻的妥贴性等等,最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随着认识的深入,情感有所变化。高段的阅读除了继续练习朗读之外,还需要有一定速度地默读,快速浏览,学会诵读等。本课教学时,我有好几个让学生抓关键词品味的环节,学生发言积极,讲了很多,可是落实到读时,我更多的是安排指名读和齐读,而忽视了其它几种读书方法的训练,整节课读的方式单薄,读的时间不足。积累这一关,我有意识地布置了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将文中表示听到的瀑布声的词语写在摘录本上。此时想想,虽然有了这一意识,但做得不够到位,可以将表示声音的词分类摘抄,还可以摘抄形容水声的比喻句。这样训练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归类记忆。以上琐思,恳请专家、同行斧正。遗憾永在,反思不停,愿做一支会思想的芦苇,在风雨中勇敢地拔节!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果树听瀑是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选读教材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散文。写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积累四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玉溪、反馈认识生字、积累词语;通过感情朗读、文中语句的理解,借助课件了解瀑布的壮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教学重、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理解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生机。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的教学分为四个环节。 (一)导入 开课伊始,教师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黄果树瀑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亚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最壮观的大瀑布之一”。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对黄果树瀑布充满了向往,迫不及待地想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 。 (二)初读 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解决字词,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只有当学生亲生体验过,才会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由于瀑布离我们生活比较远,所以我先带领学生观瀑。由徐霞客的描述引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借助课件听瀑。听,瀑布声像微风拂过树梢,像潮水涌上岸堤,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逼真的瀑布声让学生似乎亲耳聆听到了大自然美妙的乐章,在这支奏响于天地之间的交响乐中,学生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声响大的特点,心也追随着那由远及近的声音向黄果树瀑布奔去。再配上轻扬的音乐进行指读、赛读、齐读。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接触文字,从字里行间去想象瀑布的声音和形态,初步感受瀑布的美。再播放瀑布的声响和录象,让他们深刻感觉到黄果树瀑布或如“微风拂过树梢”或如“千万架织布机大合奏”的声响和“宽幅白练”、“银雨洒金街”的形态。这样的声响,这样的形态,难怪书上说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 学生是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在教师领着学生聆听过瀑声,欣赏过瀑景之后便进入了作者所感部分的学习,第五至七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在谷底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作者的感受是这部分的重点。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让学生通过想象、朗读感悟作者的感受。 学到这里,我们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真的很美,使每个来到这里的游人身心都沉浸其中,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文章到此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了解到就连游览过无数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都沉醉在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之中,感悟到黄果树的的确确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全文结束在学生沉醉般的朗读之中 (四)拓展延伸,动手实践 学完这课,我给学生设计了课外实践作业:搜集瀑布图片,完成一份瀑布相册,与同学分享。 这些课外实践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空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黄果树瀑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合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黄果树听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积累四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玉溪、反馈认识生字、积累词语;通过感情朗读、文中语句的理解,借助课件了解瀑布的壮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王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游览。 2、 (出示投影)看,这就是我们要游览的地方:黄果树瀑布。它位于贵州省境内,是我国最大的瀑布,是世界上唯一能从上、下、左、右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从其半腰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观瀑、听瀑、摸瀑的瀑布。我国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点出了黄果树大瀑布的魂,那就是“壮而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观瀑、听瀑,欣赏他的“壮而阔”,领略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部杰作! 3、齐读课题。 二、初读 1、我们先来看本课的生字 2 、下面,我们把这些字词放到文章中,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同时思考,本文主要写什么? 3、本文主要写什么? 三、理解 1、观瀑。 黄果树瀑布的迷人风采,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有诗云:“万顷银河泻,千寻素练悬。遣谁挥巨笔,狂草刷长天。”徐霞客也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准确形象地描述:“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你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请大家看大屏幕,这就是“”;这就是“”,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大瀑布的形。 2、听瀑。 这是我们所看到的黄果树瀑布壮而阔的魂。我们会听到什么呢?“车到黄果树风景区,便闻一阵哗哗之声自远处飘来,一片奔泻的水声了。” 这可真叫“先声夺人”,在我们未见瀑布之形时,便被这摄人心魄的瀑声吸引了,这瀑声紧紧地牵着我们的脚步,去追寻瀑布之魂。继续侧耳倾听,我们又听到了什么? “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 我们听到了大瀑布雄壮激昂的魂! “哗哗的瀑布声在山谷间震荡着、回响着,似千百架低音提琴在奏鸣、在轰响。” 我们听到了大瀑布低沉却雄浑优美的魂! 让我们再一次共同聆听大瀑布壮而阔的魂。 引读 同学们,发现了吗?黄果树瀑布的瀑声是有变化的。为什么? 的确,在黄果树听瀑,一个角度,一种感受,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