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彭介寿痛风治验痛风(gout)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据调查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0.13%0.37%,过去认为本病在我国罕见,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动物性食物摄人增多,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显著提高,据统计,在我国大中城市此病的发病率已接近国外水平。目前对本病尚不能根治,化学药物疗效确切,起效迅速,但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不少学者在不断探索中医药防治此病的方法。大多数中医学者将痛风视为“痹病”,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或清热解毒之法进行治疗,但疗效不甚理想。彭介寿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从医40余载,尤其对痛风病的中医诊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本病当从中医“脚气”进行辨治,现整理总结如下,以冀发扬。1、辨病当从“脚气”而非“痹病” 目前中医学者在辨治痛风病时,多根据患者的某些临床症状和gout的汉语译名为“痛风”,而将其与祖国医学中的“痛风”相等同,并归属于痹病范畴,而彭介寿认为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并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大量的文献研究,提出痛风病与中医古籍中关于“脚气”的某些论述更为接近。导师认为我国古籍中所论之脚气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维生素B1缺乏和痛风病,如医学正传脚气曰:“是以先从太冲穴隐核痛起,及两足胫红肿,或恶寒筋挛掣痛,是其候也”。杂病广要脚气曰:“有忽患脚心如中箭”。类编朱氏集验方-脚气曰:“夜半脚气痛绝”。由此可见,这些论述与痛风病急性发作时“起病急骤,多因午夜足痛而醒,疼痛如刀割或咬噬样,6070%患者首发于大脚趾关节”的表现特点非常相似。而中医古籍中所论之“痛风”则是一种因外受风寒湿邪所致的疾病,如张石顽在张氏医通痛风中明确指出:“按痛风一症,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由此可见,在中医文献中,“痛风”即是痹病的别称,而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痹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论痹病多表现为对称性的关节、肌肤、筋骨等部位疼痛,好发于青壮年,女多于男,发病多与气候有关,多对应于现代医学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这些与现代痛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多以饮食诱发,属代谢性疾病的特点并不一致,因此彭介寿认为现代医学痛风病与中医之“痛风”名同而含义则相去甚远,痛风病当从中医“脚气”病进行辨病治疗。2、病因以内因为主,病机重在湿邪内蕴,壅滞气血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病属代谢性疾病范畴,属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高嘌呤饮食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彭介寿认为这些也与中医对“脚气”病病因的认识相一致,即以内因为主,“膏膜过分,酒食越度”多为发病的诱因,而非如痹病之外因风寒湿邪诱发为主也。正如丹波元简脚气钩要序中所论:“大抵由内因者十之八九,由外因者十之二三,与诸病并发者,十之五六。夫王侯贵官,出则肥马华轿,人则高堂大厦。足末常履地,其多患此者,无他,膏膜过分,酒食越度,因以致之”。而对于其病机,结合临床痛风病患者即使在急性发作期,亦多见脉沉缓或弦紧,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而少见脉数或舌质红,苔黄厚等热象的特点,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也与中医“脚气”病的病机相一致,主要为湿邪内蕴,壅滞气血,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于关节而成。正如外台秘要 脚气曰:“脚气两胫肿,是为壅疾”。3、治当温宣降浊,行气决壅,创立有效方药 综合上述对痛风病的中医辨病归属和病因病机的认识,彭介寿认为对痛风病的治疗亦当参考古人对“脚气”病治疗的有关论述来加以确定,如圣惠方中“治脚气春夏防发,宜服此疏风调气槟榔散方”。景岳全书-脚气有“脚气有实邪,凡壅盛肿痛而为闭结或为胀满者,治宜疏导通利为主。” 彭介寿结合这些古人论述,联系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紧扣病机,确定了温宣降浊,行气决壅的治疗大法,长期运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数千例,能迅速消除患者的急性期症状,并有较为可*的降血尿酸疗效。后彭介寿拟定一固定处方(药用苍术、吴茱萸、木瓜、白芷、苡仁等),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成痛风I号合剂,进行了70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达87.14%,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和禁忌症,1997一1998年在临床有效的基础上再次将处方进行调整,更名为痛风宁l号口服液,并设立西药对照组按严密的临床资料设计做了临床观察,共观察痛风性关节炎190例,其中痛风宁l号治疗组126例,西药消炎痛加痛风立仙对照组64例,结果两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3.0 ,57.8 ,总有效率分别为92.1 和81.33。经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1年随访后,证实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痛风宁1号无明显毒副反应,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同时表明该药物的总疗效不因不同年龄段、不同病情、不同中医证候而出现差异。这些都证明了彭介寿从“脚气”辨治痛风病思路的可行性。4、典型病例 男,46岁,1997-11-04初诊。双脚跖趾、跗、踝等关节左右交替反复发作红肿热痛7年,复发加重7天。患者痛风初发时,每年约发作一次,曾先后用过秋水仙碱、别嘌呤醇等西药,开始有很好疗效,约37天即可控制症状,以后疗效渐差。近年来发作愈见频繁、服西药需3周以上方能控制急性症状,7天前因喝啤酒而诱发左足第跖趾关节、跗、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困难,自服西药病情未见明显缓解,经他人介绍来我处就诊。查:左足第1跖趾关节、足背、关节明显肿胀,皮色暗红,皮温不高,有明显触痛,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外侧有蚕豆大的硬结节块,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缓。实验室检查:血沉44mm/h,血尿酸499umol/L,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脚气湿邪内蕴,壅滞气血。治疗:停用其他一切治疗痛风的中西药物。治法:温宣降浊,行气决壅。方药:单用痛风宁l号口服液20ml/次,3次d,12h后急性症状即缓解,4d后症状及关节肿胀完全消退,嘱继服痛风宁I号口服液,20ml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培训大纲
- 台灯简笔画课件
- 展柜设计培训课件
- 课件最佳路径
- 广东国际贸易自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显示屏教学课件
- 广东工程估价自考试题及答案
- 拉架工考试题及答案
- 快递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课程方案考试题及答案
- 劳动课种植教学方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磷酸哌嗪宝塔糖的毒理学研究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灵芝培训课件
-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科室管理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