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练习doc.doc_第1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练习doc.doc_第2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练习doc.doc_第3页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练习doc.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您服务教育网/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 自主探究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6366页。【课标内容要求】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运用相关原理,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培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2填一填:(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的,道路是的,方向是的、的。(2)新事物是符合、具有和的事物。(3)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4)量变是指事物_的增减和_的变更,是一种_的、_的变化。 (5)质变是指事物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_向另一种_的飞跃,是一种_的、_的变化。 (6)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质变是量变的_;质变又为新的量变_,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_到_,又在_的基础上开始新的_,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3想一想:(1)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二、合作学习1、合作探究 探究一:老子云:“图(注:打算)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注:开始)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回答(1)(2)题。(1)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 )A、应坚持适度原则,办事情要注意分寸 B、抓住机遇,促成事物的飞跃C、懂得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D、注重量的积累,为质变做充分准备 探究二:被人们称为U盘的闪存盘是我国深圳朗科公司发明的,这项技术已分别在我国和美国获得发明专利。U盘不仅体积小、容量大,而且使电脑不再需要软盘驱动器。电脑因脱离软驱而变得更轻便,成本也因此降低了近百元。但是,朗科研发U盘的过程却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仅仅为了让计算机系统能识别U盘,研究人员就需要每天不间断地向电脑输入数据进行尝试,这一试就是8个月。2005年11月,朗科公司又推出了他们新开发的具备光盘所有功能的新一代闪存盘。朗科公司在以闪存盘取代软盘驱动器之后,又掌握了可以取代光盘的全新技术,朝着“让电脑更轻薄“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朗科公司的研发工作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2释疑解难关于量变和质变关系的易错观点(1)质变一定比量变更重要吗?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要避免这个问题的片面性、绝对化。量变和质变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在认识上,不能用质变的重要性否认量变的重要性。任何否认量变重要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不能忽视量的积累。按照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否定根本变革(革命)的右的错误,又要反对否定量的积累的“左”的错误。(2)质变就是发展吗?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包括前进性的变化,也包括倒退性的变化。经过质变,事物实现了由旧质向新质的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的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和新的质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进行下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那些后退的、堕落的质变就不是发展。二者的逻辑关系也是交叉关系。(3)事物的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就完成了吗?事物的发展是经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不断循环,不断前进的过程。(4)事物的发展只属于质变,不属于量变吗?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认为事物的发展只属于质变,不属于量变的观点是错误的。(5)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吗?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因此并非任何量变都一定能引起质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_。2、道路:_。3、方向:_。4、状态:_。3巧建结构三、水平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与漫画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祖孙三“带”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的思想是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承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承认世界的物质性3、右图漫画从小到大启示我们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B、质变是事物量变的总和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过程4、“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主要告诉我们要A、坚持发展的观点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重视量的积累 D、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据此回答5-6题。5、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没有量变的逐渐积累不会发生质变 量变是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显著的变化A、 B、 C、 D、6、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要重视量的积累,善事、好事要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坏事再小,干多了就会变成大事对于再小的坏事,也要坚决抵制,防微杜渐量的积累有两种趋势,引起好的、前进性的质变或不好的、倒退性的质变A、 B、 C、 D、7、(2006年,江苏)“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8、“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要坚持适度原则A、 B、 C、 D、9、下列名句符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牵牛要牵牛鼻子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哲学寓意是A、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二)双项选择题:11、(2006,全国文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2、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寓意是A、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C、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D、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123456789101112(三)探究题1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它们与我国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也进一步凸现;与此同时,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贪大求洋,追求奢侈,挥霍浪费现象大量存在。如此下去,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和生活环节就会恶化,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为此中央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号召全国人民“珍惜资源,从我做起”“为节约作贡献”。用哲学观点说明节能、节水、节地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人人做起,从“一”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具体做起的理论依据。四、走进生活 中国航天事业大事记(摘选) 1958年4月,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酒泉运载火箭基地开始兴建。 196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并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成功定点于东经150度赤道上空。 1988年9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获得成功。 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取得圆满成功。 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竟争力。 2001年1月1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正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正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在轨飞行6天零18小时后返回地面 2003年10月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