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室应急预案.doc_第1页
计量室应急预案.doc_第2页
计量室应急预案.doc_第3页
计量室应急预案.doc_第4页
计量室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室应急预案计量室的日常工作存在一定潜在的危险,为了避免在出现危险情况下造成更大的人身伤害,特制订计量室应急预案:一、药品中毒的急救预案1、吸入化学药品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立刻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服,放松身体。(2)呼吸能力减弱时,要马上进行人工呼吸。2、化学药品沾着皮肤时的应急处理方法(1)用自来水不断冲洗皮肤。(2)一边脱去衣服一边在皮肤上浇水。(3)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3、化学药品进入眼睛时的应急处理方法。 (1)撑开眼睑,用水洗涤5分钟。 (2) 不要使用化学解毒剂。二、玻璃仪器等造成外伤的急救预案作为紧急处理,首先要止血。大量流血时有休克的危险。1、紧急止血法原则上可直接压迫部位进行止血,即使损伤动脉,也可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损伤部位,即可止血。由玻璃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如不除去,当压迫止血时,会把压深。损伤四肢的血管时,可用手巾等东西将其捆扎止血。2、特殊外伤的应急处理方法(1)头部受伤出血时最好用手指压迫靠近耳朵附近触脉搏的地方,其后,用包头布把头部周围紧紧包扎起来。(2)脸部受伤时要使患者俯伏着,这样容易排出分泌物或流出的血,也可防止舌头下坠堵塞气管。三、触电急救预案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外表呈昏迷状态。脱离电源: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抓紧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和其它金属物或其它潮湿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绝缘的工具。现场急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主要救护办法是,人工呼吸法、心脏挤压法、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在送医院的途中,也不能终止急救。四、火灾应急预案。1、危害后果:人员中毒、财产损失。2、应急响应措施:(1)药品库发生火情,当班人立即组织扑救,并将火情情况上报,同时报警。(2)扑救时切断药品库电源,针对起火点的药品性质,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如氯化物、硒化物、磷化物等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沙土或雾状水,不能用酸碱式灭火器。(3)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人员中毒。因为一般剧毒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扑救人员应穿戴防毒面具或站在上风口。(4)由于剧毒品着火引起可燃液体同时起火时,应服从专业人员指挥灭火,对有可能危及其它房间的设备进行转移和抢救,以免损失。(5)火灾扑灭后,协助公安专业人员查找分析起火原因,并执行三不放过原则。(6)电气加热装置电源线老化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电器火情,应首先切断电源,用1211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危险品MSDS标识1.1硫酸:别名,浓硫酸、硫镪水。硫酸是化学六大无机强酸(硫酸、硝酸、盐酸(氢氯酸)、氢溴酸、氢碘酸、高氯酸)之一。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若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两起硫酸中毒事件实例1 上海某皮革化工厂主要生产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生产的化学反应: 水(33l)+硫酸(200l)+丙烯腈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酰胺+甲醇丙烯酸甲酯,经蒸发、精馏,成为丙烯酸甲酯精品。 1989年12月23日,该厂聘请5名大学教师进行丙烯酸甲酯试生产,生产现场约10名职工在旁观看。当丙烯腈加至六分之一时,反应锅发生了冲料,大量气雾喷出,10名职工有明显呼吸道刺激症状和皮肤、眼晴刺激症状,医院诊断为硫酸雾吸入和化学性眼灼伤。 事故发生原因:试生产工艺不规范,水温和硫酸浓度超过反应要求,造成硫酸雾外喷,职工缺乏防护和现场抢救知识,车间安全通道不畅。 实例2 1997年10月6日上午8时30分,上海某化工公司粘胶保全工高某在粘胶酸站例行巡检时,酸站挡车工张某向他反映旋流器(用于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的浓硫酸管道坏了,使一部分浓硫酸流入酸槽与墙之间一宽0.65米、长3米的夹弄内,加之原有积水,地上有约4cm厚的积液。高某与组内人员商量后,径自走向夹弄查看。上午9时许,检修工刘某发现高某光着上身,摇摇晃晃走过来,刘某即到保健站汇报情况,等保健站医生赶到,见高某仰面躺在离夹弄口20米左右的污水沟内,双手撑地但无力坐起,面部左下侧及胸前、四肢处有些发白。保健医生当即将他拉出,用清水冲洗后立即送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缺乏安全教育,危险作业时无现场人员监护。 硫酸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损害两个方面。硫酸对人体的长期影响表现为鼻粘膜萎缩伴有嗅觉减退或消失,慢性支气管炎和牙齿酸蚀症等。长期接触高浓度硫酸雾的工人,可发生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硬变,出现胸痛、胸闷、气喘等症状。发生二氧化硫和硫酸雾的生产过程应加以密闭,通风排气,加强设备检修,重视容器安全落实运输装卸作业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1.2 盐酸。2.稳定性和危险性:强烈腐蚀性和吸水性,遇水大量放热,可沸溅;遇易燃物(如苯)或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强氧化性),甚至燃烧,生成有毒烟雾(氧化物);强酸,加热时产生酸雾,遇碱发生猛烈反应;稀酸腐蚀金属生成氢气,易爆。3.毒理学性质:短期接触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很强的腐蚀性;吸入其气溶胶可能引起肺水肿。4.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6.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7. 消防方法禁止用水,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8. 灭火方法: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各种灭火器的用途水是最常用的灭或剂,取用方便,资源丰富,但要注意水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各种灭火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如下: 酸碱灭火器:倒过来稍加摇动或打开开关,药剂喷出;适合扑救油类火灾。 泡沫灭火器:把灭火器筒身倒过来;适用扑救木材、棉花、纸张等火灾,不能扑救电气、油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手拿好喇叭筒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开关既可;适用扑救贵重仪器和设备,不能扑救金属钾、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