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胚胎的伦理地位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人类胚胎的价值、地位与生存权利问题研究(编号2009sk016).李 才 华(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230009;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 南京210093)中文摘要:人类胚胎的伦理地位问题是生命伦理问题讨论的关键。人类胚胎具有发育不完全性,因此人类胚胎是否具有人的合法地位引起争议。人类胚胎具有将来发育为人的目的,是世代交替的一个环节。依据人类胚胎的生存目的,在很大的程度上认定他具有人的地位。最后说明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伦理判断的依据。随着科技形势的变化,伦理观念应与时俱进。关 键 词:人类胚胎;生存目的论;伦理反思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禁止使用联邦政府资金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美国总统奥巴马持有相反观点,2009年3月宣布解除对利用联邦政府资金研究胚胎干细胞的限制。他们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在于对人类胚胎的伦理地位的认识。胚胎伦理问题属于应用伦理学,不存在一种普遍性的合理要求,因此道义论和效果论应用于胚胎伦理学并不令人满意,因为胚胎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内在悖论,并不能依据逻辑直接得出正确结论。这就要求“经验性”的考虑胚胎的属性和价值和地位,从而“特异性”的考虑胚胎伦理问题。还需要说明伦理观念的对新问题的适应性,而不是总是保持静止状态。1、对人类胚胎的不同态度目前关于胚胎的伦理地位的判断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虽然有些伦理问题,但是通过此类研究,可以治疗很多棘手的疾病,造福人类,因此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仍然是科学家的应有之义;相反意见认为胚胎具有部分的人的伦理身份,具有权利,应该受到公正地尊重和保护,不能做任何的损伤。这两种观点对善的理解存在着矛盾,支持者可能认为克隆胚胎研究是好的,而反对者恰恰认为是坏的。前一种观念把早期胚胎视为只具有生化意义上的细胞群,因为他还没有怎么发育,不是像婴儿一样从子宫中生出来,不具有人性,因此,在研究中胚胎可以作为干细胞的来源之用。巨大医疗价值也可以为这种行为辩护,使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应当的。这种观念认为,人有道德身份是因为他们有知识,可以思考和选择,对痛苦有感受。各个发育时期的人类胚胎不具有这种能力,因此他们不具有人的道德身份。笛卡尔认为所有现实的东西可简化为两类:意识和物质。精神王国包括所有的思考、感觉和意识。物质王国包括物理的和空间的一切事物,它被认为是纯机械的,没有任何意识。在笛卡尔主义的观点中,是否有意识是道德身份的判据。任何没有意识的事物都只能是机械物理上的东西,不能成为伦理判断的主体。按照笛卡尔的观点,人类胚胎还没有人的意识,人类胚胎只能是 “物”,不具有人的道德身份。后一种观念认为,人类胚胎在概念上具有人的地位。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即使是动植物也具有内在价值,人类胚胎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更具有其内在价值,外在的力量不应该把它当作工具加以破坏。人的道德身份在时间上延伸到人的胚胎,在空间上延伸到人的每一个被分离的器官,这些胚胎和器官都具有伦理的意味。因此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反对任何毁坏人类胚胎的行为。这种观念认为,人类胚胎具有自己的位格。人类整个存在因为源于质料的缘故而叫做个体,而同时又因为源于精神的缘故又叫做位格。人胚胎首先是作为质料性的“个体”而存在的,但是人类胚胎更是作为精神性的“位格”而存在。“位格的存在本身组成了纯粹的、绝对的超越的存在。不像物质性存在的个体性的概念,位格性的概念不仅与质料相联系,而且与存在的最深层的、最高贵的维度相联系它的根在精神之中。”1 Jacques Maritain.The Person and The Common Good M.Translated by John J.Fitzgeral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fourth printing 1985:23.对此的理解就正如对一幅油画的评价,既可以因为它使用的各种颜料而把它称为化学颜料的化合物,但是从更本质的意义,又可以把它称作艺术品。人类胚胎作为“位格”而存在是更为本质的存在,支持了他具有人的伦理地位。“保守派认为,人的位格始于合子的形成,因此胚胎拥有如同成人一样的生命权。从囊胚胎身上分离干细胞、同时毁灭囊胚的生命,是道德绝对不可容的行为。”2许志伟.人类干细胞之伦理原则与监管政策(上)J.医学与哲学.2006(2)只有人具有道德身份,这一观点源自圣经中的创世纪,上帝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除了人以外的自然,都要根据上帝的授意由人进行控制和支配。在宗教神学中,上帝、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固定。“保守的东正教和天主教持这种观点,认为上帝创造了包括胚胎在内的人,目的不是让人去罪恶的毁灭。”3 Donald M.Bruce.Stem Cells,Embryos and CloningUnravelling the Ethics of a Knotty Debate.Society,Religion and Technology Project.(319)2002:921.3人体的存在是神圣的,当科技指向人类自身时,这种神圣的感情就被侵犯。只要对人体的胚胎和器官的处置伤害了人的宗教感情,即使这种行为很理性,仍然会遭到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人类胚胎不是物,对人类胚胎的非人待遇会有道德负罪感。传统上许多人坚持这种道德的两分法。在他们的道德信念中,某个生命实体不是物就是人。或者认为人类胚胎就是人,作为主体的人拥有完全的伦理地位,享有完全的尊重;或者认为对象物不拥有任何伦理地位,不享有任何的尊重。在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过程中,如果把处于发育各个阶段的人类胚胎看作是人,它就具有完全的人的伦理地位,如果科学家在研究中破坏克隆出来的人类胚胎就是杀人。如果把人的胚胎看作是物,就没有任何社会伦理地位,可以对之任意无情的处置。在简单理论上,这意味着只提供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而没有一种中间答案。在事实上,还有许多人采取了中庸的态度,认为人类胚胎有内在价值,具有一定的人类尊严。但是在具有重大医疗价值的情况下,经过权衡,也可以考虑胚胎干细胞研究。现实中存在着道德地位处于人与物之间的大量生命实体,例如人的胚胎、植物人和活着的器官等,这些中间生命实体拥有怎样的伦理地位呢?笔者认为应该用连续统的思维考虑。在医疗性克隆人和胚胎干细胞研究中所发育的各种胚胎正是最重要的一种处于连续统中的中间过渡生命实体。既不能把它完全看作人,也不能完全看作物,人类胚胎有其独特的伦理意蕴。英国生命伦理委员会规定在克隆人技术研究中,人类胚胎在发育到十四天后必须销毁,这说明克隆人的早期胚胎没有被他们看作是“人”,毕竟胚胎是可以被销毁的,而不是在杀人。然而,他们也没有把人类胚胎看作是物,到了十四天后必须销毁的原因在于它已经不是一般的物,而是它具有一定程度的人性。然而美国大多数人对待人类胚胎的态度跟英国人也有所差异,美国政府禁止政府机构资助国内的克隆人研究。在美国人类胚胎被认为是人,它们享有一定的尊重合人权。因此人类胚胎是既不同于人,又不同于物的人的不完全态,在伦理身份上需要进行适当的定位。在西方国家中,美国联邦政府拒绝资助任何毁灭胚胎的研究项目,比较保守。英、中、日、韩等国对胚胎研究采取相对开放的政策。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则处于二者之间,除了容许采用IVF-剩余胚胎之外,严禁研究或分离干细胞而产生胚胎。大多数中国人对胚胎干细胞的科学研究比西方人具有更宽容的态度。中国人在宗教上信仰基督教的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对胚胎的神圣感比西方的宗教文化要弱一些。国际主要生命伦理规范的提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邱仁宗认为,胚胎干细胞研究之所以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很大争论,主要受宗教信仰因素影响。如果转换到中国文化背景之下又如何评价这些伦理规范?东西方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很大,中国人的传统与价值是相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的,有着自己的独特性。4 李才华.人类胚胎的不完全性与伦理问题.医学与哲学J.2008(10)42、人类胚胎伦理判断的生存目的论依据人类胚胎具有人类延续和生存的目的性。人类胚胎具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具有潜在将来发育为人的能力,这在生存目的论者看来就已经具有了人的生命的形式与意义。生物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的框架中都有其明确的生态位。它们以自己的方式贡献于这个自然秩序。生态系统和生命体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体,用还原分析的思维是无法理解的。机械的自然物体没有明确的目的,但是某些物体是整体的一部分,有其自然系统的目的性,但这些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有其目的性。胚胎作为人的世代交替中的一个环节,在世代交替中是有其生存必要性的,有着人的遗传信息,实际上是某一阶段的人,以其特有的方式贡献于人的世代交替,因此其伦理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自然选择过程对自然界中的生物的功能安排做出了解释。自然秩序原来不是神的计划,而是来自物种不断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结果,一般是随机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定向的结果。自然选择体现了自组织的思想,是一种理性的论述。通过自然选择,生物走向完善的形式,似乎有一种目的的导向。长颈鹿生长了长脖子是为了达到高处的食物,这是一种目的论;而在自然选择的观点看来,具有长脖子的长颈鹿能够获得高处的食物,对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所以长脖子是进化的结果。人类胚胎在进化道路上以一种简约的方式携带遗传信息并完成世代交替也是一种生物适应的必然结果,人类胚胎具有生物适应的目的性,因此人类胚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人的伦理的主体地位。但是他区别于成人来说,人类胚胎是暂无意识的,不能表达知情同意愿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人类胚胎具有人的意义。然而人胚胎又具有形态上的不完全性,毕竟是尚未发育完全的人。从人到“非人”,不完全生命实体在程度上存在一个连续的过渡。给出一个不完全生命实体,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属人性?视具体情况而定。在人与物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道德地位处于中间状态的实体(连续统),一方面,他们的属人性低于正常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一定程度的人的特性,因此称为不完全态的人类生命实体。亚里士多德是个目的论者,他的四因说强调了目的因的重要性。质料因指的是一个事物由什么物质构成,形式因指的是如何组织,动力因指的是什么动力使之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而目的因要解释了功能如此的原因,目的因是引导性的根本力量。根据目的论,人类胚胎具有自我发育的动力和将来发育成为人的目的,就是潜在的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行为和目的,例如对心脏的研究,目的论者看来,心脏有哪些独特的行为和功能?为什么要这样运行?当了解了血液循环机制后,目的论把心脏看成是一个血液的动力泵。按目的论说来,胚胎的伦理身份取决于胚胎存在的目的而不是生理结构。尽管胚胎在结构上是初步的,但是人类胚胎在时空上与成人具有密不可分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然而西方近代科学对目的论进行排斥,认为它是非科学的东西。近代西方科学则倾向于把人体进行解剖和分析,把人体解析为器官、组织和细胞,以其构成予以说明。近代科学对自然也是力图彻底的解析和说明,而不承认他们具有目的性,只是描述其怎样进行物理的和化学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两种自然客体: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有生命东西的行为特性,可称为生命本身的原理,被叫做“精神”,后来称之为灵魂。亚里士多德将目的论用于所有的自然物,包括人类。万事万物都有其行为和目的。当它的目的实现,即潜能得到发挥,这个物就是完善的。任何生命的完善就是实现其应该的“自然行为”。5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65照此说来,人类胚胎有其发育的潜能和目的,有其灵魂,只有其潜能发挥出来才是完善的,胚胎的完善在于其完成其应该的 “自然行为”。托马斯.阿奎那想用基督教神学来综合亚氏的科学和伦理。他认为所有客体的特征和行为都来自于上帝,是上帝的构想。因为上帝被假定为绝对的善,自然界发现的目的是上帝的目的,自然秩序等同于道德秩序。自然本身有其目的,自然的和谐功能就体现了上帝计划的善,自然法则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是人应当遵守的法则。在目的论中,实现潜能就是伦理行为的最高形式。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所造,毁坏人类胚胎就破坏了人的神圣性和尊严,破坏了人的自然状态。生命是一个奇迹, 对此我们只能接受, 并生出一种由衷的敬意。毁坏人类胚胎就违反了生命伦理学原则, 而生命伦理学的最高公设就应该是维系人的神圣性及其自然地位。这带有更强的目的论色彩。3、人类胚胎伦理判断的社会价值选择传统伦理学侧重于解决利益的分配,侧重于解决已签订社会契约的个人互不侵犯和互不违约的问题。在生命伦理学中,对人的命运的关注是由生命科技的突破导致的,而不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需要导致的,这是生命伦理学的一大特点。负载主体性的人身被客体化,人的生命含义被解析,人的自然本性比社会关系得到更大的关注。因此,在生命伦理学中,把道德表述为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不全面的,而人的自然本性才是道德产生的最基本的动因。6 李春秋: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14.6胚胎伦理是应用伦理学范畴的课题,因为它包含着需要具体分析的伦理悖论。生命伦理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保持弹性,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好的伦理观念应当符合人类的生存发展,已有的传统伦理观念是历史文化的产物,但并不一定符合目前生物科技时代人类生存利益。现代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内在依据是对西方文化中人性的解释,然而人性并非是天赋的和一成不变的,人性不过是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中进行假设的观念,这种假设的观念是可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适应性的。人类对自我意识的体验和关于世界的认识图像以及情感、意志、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经验性,意味着这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即使在不同的时期,或者在东方和西方,由于历史、文化和宗教状况的不同,伦理观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存在多元化的伦理观。“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感情,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评价体系,也决定了对生命意义的看法不尽相同。”7 詹宇国.面向克隆技术的生命哲学构想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02) 8 李才华.目前我国应对克隆人技术的态度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J.2005(8)Discussion of Human Embryonic Status From Ethical TheoriesLi Caihua(School of Art and Economics,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30009, Hefei, China;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210093), Nanjing, Jiangsu)Abstract: The ethical issues of status of human embryos are the key bioethics issues. I try to discuss this issue from incomplete individulty and teleology. On the basis of purpose, the embryos should have a status of person. The ethics should adapt new environment.Key words: human embryos; teleology; ethics7因此,在处理科学前沿生命伦理问题时,中国学者不要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附和由欧美价值观导出的生命伦理观,而应该着眼于东方文化的特殊性,独立思考新的伦理问题。例如,对待如何评价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中国和西方伦理观很难取得一致。邱仁宗认为,西方对中国人口政策的批评是基于一种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的生育控制政策好是因为它对中国人有利 ,所以是好的抉择 ,也是对的抉择。考察人类的生命伦理观念不仅仅局限于人类目前生存现状中某些非常狭窄的范围,还应着眼于整个世界的全部发展过程。什么样的人类胚胎伦理观念是好的?好的伦理观念必须适应人类自身的利益,有利于人类追求最佳的生存状态。追求最佳的人类生存状态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也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良好的生存状态就是意味着满足人的各种生存需要,就是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延续。胚胎干细胞的研究目的是运用科技手段有意识的修正人体的缺陷而造福人类社会。目前人类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存在状态,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8.1-2025橡胶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马弗炉法
- GB 45669.4-2025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定额第4部分:水泥
- 2025年信息处理考试深化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突破口及试题与答案2023
- 行政管理的道德困境与试题答案解析
- 高考数学集中训练模块试题及答案
- 仓库出现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高考数学解题效率提升分享试题及答案
- 通信公司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采油树火灾应急预案(3篇)
- 采访技巧与效率提升
- 生命科学简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 医疗纠纷防范及法律责任课件
- 公司招标书范本大全(三篇)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讲解课件
- 彩钢板除锈喷漆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核参考答案
- 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上海)(秋考)(解析卷)
-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库应用技术》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