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知到教智.doc_第1页
从教知到教智.doc_第2页
从教知到教智.doc_第3页
从教知到教智.doc_第4页
从教知到教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教知到教智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上海上大附属外国语中学 苗靖在前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帮助学生积累了很多的素材,但能够恰当地使用素材的学生却不多。在作文批阅过程中,我又发现很多好学生的作文,他们的素材来源就是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相关的补充素材。因此,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高中学生在作文学习中到底缺什么?缺素材吗?学生从小到大,看过读过的文章以及听过的故事大概也不计其数了,而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也是天天在被动或主动接受到信息。但为什么有些学生能够恰当地使用素材,而有些学生却不能?先说一个案例。前一阵子,我要求学生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下面是课堂实录。师: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会写什么?生:高考生:病痛生:代沟生:感情师:同学们提到了很多主题,但我发现大家的主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这篇文章前面加了一个主语,“人”,谁说主语就一定是人呢?生(我话音刚落,就立即站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我可以写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生:现在恰逢经济危机,可以写“世界经济发展必须跨过这道坎”生:可以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师: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但我发现大家提出的主题都比较大,可能要论述清楚也有一定的难度。我现在再来问另外一个问题,同学们平常喜欢做什么?(我故意喊了一个平常喜欢打游戏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当我喊了他的名字之后,同学们笑声一片)生(吱吱唔唔,不好意思):我喜欢打游戏师:你喜欢打什么游戏?生:魔兽世界师:你喜欢国产游戏吗?生:不喜欢师:好的,那你是不是可以以“游戏”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呢?你会写怎样的文章吗?生(笑了):我会写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2000字不成问题。师:挺自信的吗!那还有其他同学,你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吗?生:喜欢音乐,西方音乐。师:你会以什么主题来写文章呢?生:唐诗过后是宋词师:什么意思生:是高二的一篇课文师:我知道了,你是要写“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给我们打了个哑谜。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可以与我们一起交流的?生:我喜欢读书,我可以写当代流行文学的发展。师:很好,同学们不但打开了思路,而且还可以写自己所熟悉的主题,你们觉得写一篇好文章还难吗?生:不难! 这就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片段。由上面一个案例,我们发现,学生一开始思维被定势了,后来,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形成了多个角度,而且,很多学生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我想,这就是“新”。另外,学生写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主题,他就可能比别人有更清晰和更深的了解,也就形成了文章的深度。如果一篇文章具备了“新”和“深”这样两个特点,是不是就有可能成为一篇较优秀的作文呢?同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有着极大的意义。 再回到我们第一段提出的问题。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发言七嘴八舌,知道的还真不少,但学生一开始所选的角度都很“平”,只不过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才形成了写作的多个角度。因此,可以这样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学生欠缺的不是素材,而是整合素材的能力。再说得明白一点,学生缺的不是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高中写作来说,作文主要考察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结构材料处理和语言运用能力。而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笔者认为,首先欠缺的就是思维能力。 那什么叫思维能力呢?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在这里,笔者根据高中作文教学的特点,做一个界定,也就是学生处理作文主题广度和深度的能力。那高中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又该怎么培养呢?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培养高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件事。1. 正确认识知和智的关系,知是基础,智是吸收内化知识的重要保证,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很难提高智的水平,但如果只是强化知的传授,而忽略智的培养,学生也很难形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认真分析高中学生特点和自班学生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知的基础和智的水平。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实际上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知、智、情。小学初中教学侧重于知和情,而高中学生,笔者认为,应该侧重于智的培养。当然,针对高中阶段部分学生知缺乏的状况,也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加以弥补。3. 老师要加强学习,我们不但要精于本学科的知识,而且对人的思维特点和思维方法要加以分析研究。我们很多有识之士把人常用的思维方法整理并进行分类,形成了加减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纵向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现在,也有很多这方面的专著是专门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的,老师们可以学习研讨。4. 结合学生和高中作文教学的特点,制定出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案。恰当的思维方法加正确的训练方案就一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 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写作思维能力。我们不要把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割裂开来。在很多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思维方法,我们要把它们提炼出来,并教给学生。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学生在高中阶段学过小溪巴赫和诸子喻山水这两篇文章,而在这两篇文章中,写作者都运用了大量的类比思维方法,类比使文章写人说理更加形象生动。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类比方法的特点和作用,更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类比思维能力。再举个例子吧。比如说,加法思维在高中写作中的运用。我们知道,一个事物加另一个事物,有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事物。比如说,奶加茶就成为奶茶,钙加饼干就成为补钙饼干。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也可以培养学生这种加法思维能力,一个概念加另一个概念,就有可能成为值得探究的新问题。比如说,创新这个话题,它可以与什么概念相加呢?我们很快会想到“继承与创新”,还可以想到“山寨与创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等,老师一个人的思维空间是有限的,我想在学生中间,还会有更多更精彩的观点产生。当然,我们还可以取很多概念,比如时间、习惯等等等等,去让学生思考,逐步形成加法思维能力。我们不要把思维力的培养看成是一件深不可测的事,只要抓住内在规律,只要我们老师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和积极行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的。因此,高中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知的传授上,素材积累得再多,如果不会用,也是一堆“废材”,结构再好,只不过是思维的外壳。如果要让高中学生的作文有质的突破,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智”,也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单单于学生写作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是有极大的帮助的。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言:“智育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点燃人心智的火焰,把受教育者内在的潜质开发、启蒙出来,让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新知。”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也应如此。附一:八种黄金思维模式1 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扩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维方法,是从同一来源材料、从一个思维出发点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2 加法思维将本来不在一起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通过加法思维往往会产生1+12的神奇效果3 纵向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得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其思维形式的特点为,从现象入手,从一般定论入手,作纵深发展式的剖析。4 类比思维法根据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或相似的特点,运用一个对象来说明表述另一个对象的思维方法。5 辩证思维以变化发展视角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在逻辑思维中,事物一般是“非此即 彼”、“非真即假”,而在辩证思维中,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6 换位思维设身处地将自己摆放在对方位置,用对方的视角看待世界。7 形象思维它又称为右脑思维,主要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8 质疑思维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附二:发散性思维培养方案1. 解释发散性思维的概念以及特点2. 训练一(1)圆的联想(2)别针的用途3. 写作中发散性思维训练(1) 必须跨过这道坎课堂实录:师:看到这个题目之后,你会写什么?生:高考生:病痛生:代沟生:感情师:同学们提到了很多主题,但我发现大家的主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这篇文章前面加了一个主语,“人”,谁说主语就一定是人呢?生(我话音刚落,就立即站起来):老师,我知道了,我可以写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生:现在恰逢经济危机,可以写“世界经济发展必须跨过这道坎”生:可以以“环境保护”为主题师:同学们的思路打开了,但我发现大家提出的主题都比较大,可能要论述清楚也有一定的难度。我现在再来问另外一个问题,同学们平常喜欢做什么?(我故意喊了一个平常喜欢打游戏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当我喊了他的名字之后,同学们笑声一片)生(吱吱唔唔,不好意思):我喜欢打游戏师:你喜欢打什么游戏?生:魔兽世界师:你喜欢国产游戏吗?生:不喜欢师:好的,那你是不是可以以“游戏”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呢?你会写怎样的文章吗?生(笑了):我会写中国游戏产业的发展,2000字不成问题。师:挺自信的吗!那还有其他同学,你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吗?生:喜欢音乐,西方音乐。师:你会以什么主题来写文章呢?生:唐诗过后是宋词师:什么意思生:是高二的一篇课文师:我知道了,你是要写“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给我们打了个哑谜。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可以与我们一起交流的?生:我喜欢读书,我可以写当代流行文学的发展。师:很好,同学们不但打开了思路,而且还可以写自己所熟悉的主题,你们觉得写一篇好文章还难吗?生:不难!有了前面一次作文思维训练的基础,学生在处理下面一篇文章时,思路打开了。(2) 我想握住你的手师:这是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同学们,你们会从什么角度切入进去写这篇文章呢?生:从国与国的关系师:非常大胆,那请你说一说,这个主题中的“我”和“你”分别指的是谁?生:“我”当然是我们的祖国,“你”是世界其他国家,中国与世界牵手师:很好,还有呢?生:人与自然,从保护自然角度入手师:有道理生:还可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我可以与已离去的伟人握手生:老师,写人文精神的传承也可以呀师:很好,同学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了,看来,大家都故意避开了一个角度,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大家可不要因为思路的开放性而忘却它呀!下面一个题目本来要让学生讨论研究的,可有一位学生一步到位的解决了问题。(3) 回家生:老师,我知道怎么去理解这个作文题。首先我们要突破“家”这个狭小的空间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大家庭,比如说,一个集体或一个国家。它也可以是一个虚有的概念,可以理解回到我们的现实中来。比如说:传统文化或人文精神。当然,写自然回家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这位学生解读比较到位,其他同学自发地以掌声表示认可。为了让学生形成开阔的思维空间。我设计了以下思维导图。 历史(传统文化、人文发展、社会发展) 他人 自我 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 自然学生的思维可以从任意一个点出发,也可以从直线连接的两者关系角度思考,比如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现在与历史、当今社会与自然。习作训练:“回声”学生写作角度举隅:1. 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考虑。回声的高低代表一个国家地位的高低,影响力的大小。2.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考虑。人类对自然“付出”什么,自然就以什么样的声音来回馈人类。3. 从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角度考虑。课堂中回声的高低多少与学生积极性的关系课堂中不能仅有回声,还需要有独立的声音4. 从人与人的关系考虑。爱心的付出得到了回应或者没有得到回应5. 从人自身的角度考虑。付出才有回报1、 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