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doc_第1页
浅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doc_第2页
浅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doc_第3页
浅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的喜剧性作者:张丹作者简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08级3班,2008010341内容摘要:喜剧作为美学的审美范畴之一,是很有代表性的。而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又是喜剧作品中很具有代表性的,至少在中国的情景喜剧中是这样的。在下文中,我将浅谈一下喜剧以及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的喜剧性。主要是谈一谈武林外传的喜剧感和它引起笑的原因,以及它背后的力量。关键词:喜剧 情景喜剧 武林外传 笑 原因序论:美学的审美范畴包括优美与崇高、悲剧与喜剧、丑与荒诞、沉郁与飘逸以及空灵。这些审美范畴可谓是各有千秋,可我对喜剧却情有独钟。说到喜剧,大多数人应该会想到喜剧电影,而我要分析的是一部情景喜剧。在接下来的论文中我将就这部在中国颇具有代表性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喜剧以及武林外传的喜剧性。本论:一、喜剧总论喜剧源于古希腊,由在收获季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演变而来。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以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喜剧体现古人的一种时间感。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1】的确,无论是在伪君子中的答尔丢夫,还是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亦或是看钱奴中的贾仁,他们都是“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正是如此,他们的行为才会显得滑稽可笑,这几部剧也才因此成为喜剧。马克思也曾说过“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2】正是由于历史的不断前进,伪君子中的那种已经丧失任何实在内容的宗教崇拜,堂吉诃德中的中世纪的黑暗的宗教统治,看钱奴中的贫富天定、因果报应的思想,才得以被送进坟墓。二、喜剧的分类之情景喜剧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喜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讽刺喜剧与幽默喜剧,欢乐喜剧与正喜剧,荒诞喜剧,闹剧,情景喜剧。【3】而我主要要分析的武林外传则属于其中的情景喜剧。情景喜剧是有规律连续播放的、附有笑声的、以反映相对固定的室内场景中某个特定社群内多个角色间所发生的,带有喜剧性色彩的生活故事的系列短剧。情景喜剧的空间设置以家庭为主要场景,角色设置多为性格鲜明的城市小人物,叙事方式为实录,营造贴近感。情景喜剧通过调侃式的语言制造游戏性,增添娱乐性。武林外传是一部80集的大型章回体古装电视喜剧。它以郭芙蓉这个初入江湖的黄毛丫头的视角来看世界。出生名门的郭芙蓉一心向往投身武林,成为一代女侠,但是她一心助人却好心帮了倒忙,最后被同福客栈的老板娘点醒在客栈中当了杂役。老板娘佟湘玉心地善良、风情万种,但却抠门至极,刚过门丈夫就去世了,于是担负起了抚养小姑子莫小贝的重任。再加上和老板娘有些暧昧关系的跑堂白展堂,饱读诗书却又十分迂腐的账房先生吕秀【1】 叶朗:美学原理,第35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页,人民出版社,1972。【3】俞天鹏、亢春光:实用美学,第24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才,厨师姜大嘴,这些人在每天人来人往的同福客栈中演绎各种各样的故事。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来看,武林外传都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中国式情景喜剧。在形式上,武林外传是独特的,它既不同于外国经典的情景喜剧,也不同于之前的中国情景喜剧。它借鉴了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一个回合讲两个主要故事的样式。不仅如此,连每集的名称都借用了章回体小说的样式,如痴秀才思念郭芙蓉,醋掌柜刁难祝无双。传统的情景喜剧都是附有笑声的,但武林外传再一次挑战传统,这部剧从头到尾都没有附加观众的笑声,而是替之以生动的具有民族器乐元素的音乐。在题材上,武林外传选取了中国所特有的武侠题材。虽然如此,它也仅仅是借了武侠这个外壳来看社会。武林外传中有“盗圣”,有衡山派掌门人,有关中大侠,但他们也是同我们大家一样的普通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比如说,郭芙蓉同吕秀才的买房问题,佟湘玉与金湘玉的恶性商业竞争等等。而在语言方面,武林外传也是独树一帜。无厘头风格的台词让人忍俊不禁,方言的运用更是让人喜欢。比如,佟湘玉带有陕西口音的“额滴神”(我的神)。其中的流行语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吕秀才的经典台词“子曾经曰过”,郭芙蓉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等等。三、喜剧感(笑)喜剧感的突出特点是轻松愉快的笑。【1】康德对此的解释简单而有概括力:“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2】可见这还是一种感性经验,这种经验与期待有关,这种期待又不能被一次性满足。武林外传中的佟湘玉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在出嫁之前,她对她的未来的夫君以及未来的婚姻生活都是有所期待的。她和莫小宝只是在小时候见过,而莫小宝长大后是什么样,她肯定是有所期待的。当她见到白展堂后,她以为她的期待得以实现了,可白展堂不是她的夫君,因而她的紧张的期待顷刻间转化为了虚无的感情。也因如此,本是悲剧的人物命运却给我们带来了喜剧感。喜剧性往往表现为先是愕然大惊,后是恍然大悟。在喜剧性中,除去喜悦因素,同时喜剧性中还存在着嫌恶要素。喜剧感情便可能是最高的嫌恶感情了。【3】比如,恶婆婆率众闹洞房,善媳妇受虐一身伤一回中,佟湘玉装模作样,似乎她能够并且愿意解决重大而紧要的任务,结果却被白展堂的娘虐待得一身伤,最终是一无所成。于是,佟湘玉也就变得“可笑”了。而这一回的最后,当白展堂的娘把白展堂教给佟湘玉照顾时,观众都有些吃惊,以为她同意佟湘玉和他儿子在一起了,可当她说出要和佟湘玉拜姐妹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在这其中,白展堂的娘对佟湘玉的折磨手段就可以说是喜剧性中存在的嫌恶因素。霍布斯认为,“笑的情感不过是发现旁人的或自己过去的弱点,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时所感到的那种突然荣耀感。人们偶然想起自己过去的蠢事也往往会发笑,只要那蠢事现在不足为耻。人们都不喜欢受人嘲笑,因为受嘲笑就是受轻视。”【4】不难看出,在武林外传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弱点,而这些弱点很有可能就是观众的优点。因而,当观众看到那些弱点时,就会有一种荣耀感。比如,吕秀才的迂腐就是弱点,而我们当今社会是很少有这样迂腐的,也不会有人会整天“子曾经曰过”不离口。因而,我们也就从吕秀才身上找到了荣耀感,也自然而然就“笑”了。柏格森也曾提到,“喜剧人物的好坏不重要,只要他与社会格格不入就变得滑稽。”【5】柏格森把这种格格不入称为“僵化”或“不适应”。在我看来,这种格格不入主要表现为喜【1】 叶朗:美学原理,第35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第180页,商务印书馆,1964。【3】 史芳:美学 审美 生活,第101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第20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5】 史芳:美学 审美 生活,第102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剧人物不知不觉地做事,不由自主的姿态,无意间说出的一些话和一些“心不在焉”。比如,莫小贝受邀赴衡山,为情困秀才抱错人一回中,秀才因为为情所困而不知不觉地抱错了人,就显得与整个剧集格格不入,因而也就引发了观众的“笑”。喜剧感(笑)主要包含了同情感、智慧感和新奇感。【1】喜剧人物的行为有时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无关紧要,可有时又会让观众觉得非常重要,因为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也关乎着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结局。因而,观众的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儿,不敢放松,也就是喜剧感中所包含的同情感。比如,郭芙蓉和吕秀才的爱情,看似有点儿不靠谱,可当他们之间有矛盾时,观众虽然仍在笑,可心里却是实实在在绷着一根弦儿的,生怕他们就此分手了。也就在“笑”里多加了一分同情感。虽然如此,但喜剧人物的种种行为又暗示观众,结局是美好的,观众也是可以意识到这一点的,这也就是喜剧感中所包含的智慧感。比如,郭芙蓉和吕秀才的爱情,中间虽然经历了分手,可观众心中依然明白他们是分不开的,结局是美好的。所以,观众会“笑”他们的分分合合,这“笑”中又多加了一分智慧感。当观众为自己的智慧得意时,真正的结局出现了,而它是完全出乎意料的,这就是喜剧感中所包含的新奇感。它松开了观众一直紧绷着的那根弦儿,满足了观众的一些期待,可这又不可能是完全的满足。比如,当观众都认为郭芙蓉和吕秀才会结婚或者快乐的在一起的时候,结局出现了,观众一直紧绷的弦儿终于可以松开了,结局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小郭和秀才没有分开,可又没有完全满足观众的期待。因为武林外传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局的,故事是戛然而止的。这也就给观众的“笑”增添了一分新奇感。喜剧作品中的“笑”的产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夸张、倒错等。夸张是喜剧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武林外传中人物的语言都是夸张至极的。这其中不乏各地方言,亦不乏各种当今社会的流行用语,甚至会有英语。这些都是可以引发观众的“笑”的。而喜剧作品中最常用的手法是期待的落空。【2】比如,在郭女侠怒砸同福店,佟掌柜妙点迷路人一回中,小郭被老白点住了,小贝问小郭还逃跑吗?不逃了就眨眨眼,小郭眨眨眼。大家都以为她不再逃跑了,于是老白解开了她的穴道。她说了一句不逃才是傻子,就又跑了。大家都笑了。观众对她不再逃跑的期待落空了。四、喜剧引起笑的原因对于喜剧引起笑的原因,叶朗先生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将此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优越感”说(也就同前文所提到的霍布斯的观点类似),另一类为康德首创的“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理论。【3】关于这两类原因,我在前文中都已经提到过了。这也的确是喜剧引起笑的最主要的原因。但片面性也是喜剧引起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喜剧中,人物的性格往往不是立体的,而是片面的。喜剧喜欢把人物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扩大为人物的全部性格,让人物始终保持这种片面性。而其中被扩大的部分本身又是具有喜剧因素的,也就引发了人们的笑。比如,武林外传中,吕秀才性格中就有迂腐的一面,但这并不是他的全部性格,可在剧中却把这扩大为了他的全部性格,让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迂腐。因而,也就有了他整天将“子曾经曰过”挂在嘴边的形象。在吕圣人智斗姬无命,佟掌柜火拼展红绫一回中,吕秀才却用他的口才斗过了武力高强的姬无命,这也不得不引人发笑。也正是这种片面性使得人物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使人物显得可笑无比。虽然如此,但这些被扩大的性格不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还要把人们从严重性中拖出来,使人们只关注事件的本身,而不是置身于其中无法自拔。否则,人们就会为人物的命运而过度担心,笑的力量也就减弱了,喜剧性也就下降了。比如,吕秀才喜欢用之乎者也对别【1】 叶朗:美学原理,第35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史芳:美学 审美 生活,第103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3】 叶朗:美学原理,第35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人进行说教,这是对他的性格扩大化的表现。在吕圣人智斗姬无命,佟掌柜火拼展红绫一回中,就不能让吕秀才再说那所谓的之乎者也,否则,观众就会为吕秀才的命运而担心,喜剧性也就下降了。所以,武林外传在这里为吕秀才换了一套说辞。这样既不失他的扩大化后的性格,也不致使这扩大化的性格造成严重的后果。五、喜剧背后的力量喜剧带给观众(读者)的是笑,这是毋庸置疑的。有时,观众的笑给人感觉有些讽刺,可无论怎样,这些笑都是善意的。虽然纠正错误和社会惩罚不是喜剧的主要目的,但当人们笑过之后,也会从中体会到许多之前没有体会到的东西,这也就是喜剧背后的力量。笑、滑稽、诙谐作为一种审美的活动和游戏、艺术一样都标志着活动的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1】当我们在观看喜剧的同时,也是在审美,也是在感受活动的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武林外传作为一部情景喜剧,它背后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无论是在人们的谈话中,还是在网络上的影评中,我们都可以听到或是看到人们的感受,其中就不乏对生活、生命的感悟。比如,在郭女侠怒砸同福店,佟掌柜妙点迷路人一回中,佟湘玉给郭芙蓉说了一段话:“不会干可以学嘛!没有人会笑话你。做事情要靠手,而不是嘴。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大道理一套一套,做起事情来啥都不会。时间一长,谁还会信任你提拔你。谁还会给你机会证明自己呢?人生要一步一步走,事情要一点一点做。”这段话,不得不说很经典。或许,我们在看时,只是去笑话郭芙蓉的落魄去了,而没有深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