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理论自1840年德国历史法学派萨维尼提出以后,为深入理解物权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到德国民法典第一次进行立法上的确认,直至今日,物权行为理论成了以德国为主的大陆法系民法中的经典理论。当然,对此学说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作为刚刚学完物权法的笔者,就此理论发表如下之拙见。我们都知道,物权行为理论是一个包括物权行为概念本身、物权行为独立性及物权行为无因性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我认为物权行为理论反映了理论研究思维的严密性和分析的精细性,有利于更好的区分物权与债权,确实保护平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交易秩序,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完善整个民法典体系。首先,物权行为的独立性,这里的独立性主要是针对债权行为而言的,在这里我还是跟王泽鉴先生一样,也以买卖为例加以说明。当出卖人与买受人形成买卖合意后,形成债权合同关系,而买卖合同是诺成性合同,只要双方有意思表示就能成立,而此时买受人并未取得标的物,出卖人并未取得约定的价金。双方只是在债权契约上互享债权和负担债务,买受人要想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必须与出卖人形成物权合意,在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和买受人支付价金转移所有权后,才能完成此买卖行为,这其中的确包括一个债权行为、两个物权行为。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虚构的理论,是对单一法律行为的复杂化,是德国人喜好抽象思维的表现。看似多此一举,但我认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反映了一个法律行为顺理成章的逻辑过程。这就好像你到商场去买东西,你首先必须确定买不买(当然,商场是愿意卖的)当你确定买之后,才会请求商场打包,到这时双方只形成买卖合意的债权合同关系,眼下你必须支付约定数额的价金,商场交付满意的商品,双方转移各自的所有权后,才会完成这一买卖过程,而这里一先一后的债权合意、物权合意都是在大脑里完成的,这一过程虽无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但是这一思维过程却客观存在。有人认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会使简单的日常生活复杂化,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理解可能有点困难,但它是一种理论,如果太具体、太简单就不能称之为理论,老百姓需要了解的是具体的法律制度,不需要深究这些指导立法实践,推动法学研究的高深理论。而恰恰对研究民法的专家、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正是把一种简单的法律行为剖析得非常清晰,明确指出物权的成立与否独立于债权之外,并不因债权的无效而不发生物权转移。所以,它对我们深入理解物权与债权的关系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立法的价值取向。现在正在审议的物权法,对物权行为理论最终到底承认与否,我想立法者必须做一个合理的价值判断。特别是在设计一些具体的物权法律制度时,必须考虑到该理论对立法的指导作用。况且我们是按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法律体系的,制定物权法更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所以,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其次,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有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就必然有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很多学者认为,它严重地损害了出卖人的利益,违背了交易中的公平、正义等原则。我认为这显有夸大之嫌,不可否认,纯粹的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有自己的缺陷,但它的优点我们不可小视。它有利于区分各种法律关系,准确的适用法律。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维护整个社会一种动态的交易安全。在此,我还是以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加以说明,甲把自己的车子借给了A,后来A乘甲不注意偷偷地将车子卖给了B。我们知道,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甲作为出借人,他应该注意到A这个人是否诚实可。靠难道你会把自己的东西借给什么都不了解的陌生人吗?显然不会,而A将甲的车子卖给不管是善意还是恶意的B,根据物权行为理论B取得车子的所有权。即使B是恶意,有过错,责任也应转承给A,而甲作为判断失误人,只能找A返还不当得利,来填补自己的损失。这样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促进整个社会的货物流通,减少交易障碍,否则每个人在交易前,都会怀疑对方是否具有交易主体资格,这样会增加交易的不稳定性,导致民法“定纷止争”的目的不能很好的实现。按照有些学者反对物权行为无因性的观点,确认合同无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甲的利益,但会浪费交易成本,特别是A卖B,B卖C,C卖D、这样交易下去,主张每个合同无效,B应返还原物,找A返还货物的价金。你想想,不仅是对司法资源的重大浪费,而且难度很大,搞不好得不偿失。因为人们的交易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交易主体不断变化,商品交易的频率在不断地加快。因此,我们不会也不应该因小失大,而且,现在有学者提出限制物权无因性的理论,我认为这对于完善萨维尼的物权行为理论是很有好处的。另外,很多学者认为,有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就已经够了,不必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真的吗?其实善意取得制度本身也有诸多弊端,就“善意”二字在实际的司法操作中就有许多困难,因为“善意”是人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往往举证上有难度,而且法律上也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标准。这样“善意”能否真正体现民法中的公平、正义,也就值得商榷了。还有根据传统民法观点,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这样,对善意第三人取得不动产该如何规范呢?如果反对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就会导致法律保护的漏洞。所以,我认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有第三人善意取得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点远远超过自身不足。它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最后,萨维尼是在研究罗马法,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得出的物权行为理论。它毕竟会受到时代的局限,不可能完美无缺。就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来说,它的确可能会损害一些出卖人的利益,但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它是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而且,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453-1:2025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1: Overview and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SO 80000-9:2019/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9: Physical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physics
- 新版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重庆课件研发
- 暑假新课预习提升练:第三单元检测卷《分数除法》(含解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 重庆市课件大赛
- 外研版(一起)五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1~10单元达标测试卷(共10套含答案)
- 突破与量有关的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重工作业课件
- 老年人防毒知识培训课件
- JJG 667-2025 液体容积式流量计检定规程
- 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 脊膜瘤的护理查房
- 法拍房介绍课件
- 器械gcp培训课件
- 【课件】数轴(课件)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乌镇景区管理制度
- 跨流域生态服务权衡-洞察及研究
- 公司意识形态管理制度
- 建筑行业技术总工岗位职责
- 《茶叶加工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