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 . 雨后彩虹 B . 嫦娥飞天 C . 流星划破夜空 D . 大雁南飞 2. (2分)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A . 能用眼仔细观察B . 能用脑进行深入的思考C . 能用耳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D . 能带着问题仔细观察,并进行深入的思考3. (2分)下列常见的危险警告标志中,表示易燃的是( ) A . B . C . D . 4. (2分)小明整理了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结果误差,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选项操作测量结果A用天平称量重物的质量时使用生锈的砝码偏小B测量金属丝直径,没有紧密缠绕金属丝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时,玻璃泡没有完全接触沸水偏小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5. (2分)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 . 4.5m=4.5m100cm=450cmB . 456mm=456 =0.456mC . 36cm=36 m=0.36mD . 64dm=64dm m=6.4m6. (2分)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 A . 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B . 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C . 若不慎将烧碱溶液(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D . 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和浸泡7. (2分)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科学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 . 普通笔记本电脑的耗电功率大约是1kwB . 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70m2C .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大约36km/hD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340m/s8. (2分)下列组合属于加热工具的是( ) A . 三脚架 酒精灯B . 烧杯 解剖针C . 培养皿 载玻片D . 载玻片 盖玻片9. (2分)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某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值分别是:12.05 米,12.04 米,12.06 米,12.03米,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是( ) A . 12.04 米B . 12.045 米C . 12.05 米D . 12.03 米11. (2分)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亮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 与对应“测量结果”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用底部粘有脏东西的砝码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从沸水中取出来读数偏小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试剂 B . 滴加试剂 C . 液体加热 D . 量筒读数 13. (2分)实验前,小科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B . 小科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C . 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D . 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1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要有目的B . 小明用直尺测量叶的周长,连续测量了3次最后求出平均值定为叶的周长C . 在测量时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少误差D . 科学的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15. (2分)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教室的实际温度是( )A . 27B . 30C . 32D . 3716. (2分)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 . 37.3和38.4B . 37.1和38.4C . 37.1和37.3D . 37.3和37.317. (2分)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体温计和实验室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B . 可以将体温计放入沸水内消毒C . 如图体温计所示温度属于人的正常温度D .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测完温度后都应用力甩几下18. (2分)浙江省天台县在 2019 的某一天气温达到-5,-5的正确读法是( ) A . 零下 5 度B . 零下摄氏 5 度C . 负摄氏 5 度D . 零下 5 摄氏度19. (2分)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A . 相同B . 不同C . 相似D . 随意20. (2分)学习地理要学会不断地收集地理信息。下列关于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错误的是( )。A . 电视新闻B . 访问互联网C . 阅读各种报刊D . 道听途说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共7题;共22分)21. (5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下列仪器 A试管 B镊子 C蒸发皿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G量筒 H药匙 I燃烧匙J试管夹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用来夹持试管的工具是_;量取 10mL 的液体药品应使用_。22. (3.0分)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请利用测量知识加上单位,完成以下填空。 (1)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桥隧全长55_(2)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节沉管的体积约为75200_(3)港珠澳大桥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时由搅拌车边加热边视拌,使其温度不低于230_23. (4分)在下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港珠澳大桥全长55_; (2)乙同学的身高154_;(3)一间教室的容积约为200_; (4)一位同学买了一瓶矿泉水标有550_。 24. (2分)如图,可测出物体 AB 的长度 是_cm,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_,读作_。 25. (3分)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_。 26. (2分)为了探索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中温度、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二氧化碳浓度0.2%5.0%5.0%温度151520(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号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能促进萝卜幼苗进行_作用。 (3)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成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因为萝卜进行_作用的缘故。 27. (3分)如图,表示测定金属丝直径的办法,根据图示情况,回答 (1)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 (2)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 (3)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有间隙,则测量结果将偏_。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共4题;共38分)28. (8.0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J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_和_。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29. (14.0分)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 号码选用的土壤浇水量光照时间施肥量说 明1壤土+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2粘土+3壤土+4粘土+5壤土+6(1)1、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_,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_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_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 30. (8分)从大豆中提取并初步认识油脂的实验过程如下:将5g大豆研碎;将研碎的大豆放入大试管中,再加入10mL己烷液体(用于溶解大豆中的油脂),振荡后静置几分钟; ,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将得到的液体倒入一个小烧杯中,将该小烧杯放入一个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通过热水浴蒸发掉己烷(装置如图所示);将豆油移入试管,再加入10mL水,振荡后静置,豆油浮在水面上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_。 (2)以上实验步骤进行的操作名称是:_。 (3)本实验过程中得到乳浊液的实验步骤是:_(选填“”、“”、“”、“”或“”) (4)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是:_。 31. (8分)下图实验中,三位同学忘记了记录,请你帮他们填写上: 图1 图2 图3(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图中第1(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2毫升; (2)如图2所示,现有A、B两把不同规格的尺子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用1尺测量时准确度低且尺子放的不正确,根据图中所示,用B尺测得长度是2厘米; (3)图3是某同学测量某天教室外温度时的示数,则该天教室外的温度是1。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