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doc_第1页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doc_第2页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doc_第3页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doc_第4页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对于双语教育的启示摘 要:中介语理论告诉我们:任何种类的学习都离不开对错误的认识和修正,学生正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接近和达到目的语水平。错误是双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语言教师应该从建构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语言错误,采取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训练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双语教学。关键词:中介语;错误分析;双语教学Abstract: The theory of interlanguage tells us: Any kind of learning is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recognition and correction of errors. Students will reach the level of target language after the constant process of “trial of error”. Therefore, Error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Educators should view students err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in a scientific way.Key words: interlanguage; error analysis; bilingual education1 中介语中的错误分析阶段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一词是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于1969年在其论文“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 中首先使用。1972年,他又发表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 的论文,对“中介语”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地位。其他研究者们对这一概念的描述有许多不同的术语,如W. Nemser (W. Nemser,1972 )比喻外语学习犹如航船:学习者离离目标语越来越近,距母语越来越远,航船往往处于趋向态,而非达到彼岸的完成态。谓之“近似语言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s),科德(1967)将它称为“学习者固有的内在的掌握语言的课程大纲”(learners built-in syllabus)、“学习者独有语言”(idiosyncratic dialect)、“中继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等。中介语这一语言系统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具有开放性、系统性,而且每个学习者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其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对于学习者中介语发展的阶段性,研究者们曾经从许多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例如,Brown(1987)从第二语言习得者语言错误类别的角度,将中介语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规律的错误阶段(ransom error stage)。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只是模糊地意识到目的语有一种特殊的系统知识,但自己有不了解这些知识。这时,学习者目的语的输出大部分时候都会出错,只是偶然碰巧才会正确。这些错误通常都是无规律的、不一致的。学习者对这一阶段的错误无法解释,也无法纠正。第二阶段是突生阶段(emergent stage)。在这一阶段,语言学习者的目的语输出逐渐变得前后一致,学习者已经开始辨认目的语系统,并内化某些规则。虽然这些内化的规则从标准的目的语看,不一定很正确,但学习者却感到它们是合理的规则。学习者对这一阶段的错误同样无法解释,也无法纠正。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内化的目的语的系统很不稳定,容易倒退到第一阶段。第三阶段是系统形成阶段(systematic stage)。 这一阶段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虽然这时他所内化的目的语的一些规则是不完全的,但却是连贯的,比较接近目的语系统。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学习者能自行更正自己的下错误。第四阶段是稳定阶段(stabilization stage)。这一阶段学习者的错误相对比较少,学习者已掌握了目的语系统,语言运用比较流利,表达意义也没有问题。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学习者无需他人指出便能自己更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趋于稳定,所犯的错误是由疏忽大意或是由于忘记了某条已知的规则造成的。2 错 误的积极建构因素传统的外语教学观认为,语言错误影响听话者或阅读者对消息的正确理解,因此,外语教学的目的往往为“追求错误最小化”。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往往采取“有错必究”的态势。双语教育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对待学生的词汇或语法错误,教师一般予以纠正。中介语的错误分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满堂灌”、“填鸭式”是主要教学手段,学生成了被动的语言接受者,语言能力培养课成了书本知识灌输课,英语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就是教师和教材提供的字面意义。因缺乏优质语言形式的输入,学生只是盲目地按照单词出现的先后和老师所提供的例句学习和背诵单词,对词汇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意义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对词语间的横向比较。尽管背了大量单词,对原句含义却达不到真正理解,更难以在书面或口头表达中使用得体的表达方式。当对词语的选择犹豫不决时,就倾向于用母语规则来表达,难免导致偏误。(2) 语言负迁移 :母语迁移是指目的语受到母语内容干扰。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或新技能时,总要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初学外语者由于缺乏足够的目的语知识,往往把母语中的语音、语法、词序、词汇等方面的规则机械地运用到目的语中,出现母语知识的负迁移。“迁移”是一个心理俗语,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语言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由于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处理目的语信息这样一种现象。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不同时,学习者在交际、阅读、写作中习惯借用本族语规则作为临时过渡手段,逐词翻译,采用中文逻辑框架加上英文的语法规则,形成石化。例如有学生把“谈恋爱”表达成 “talk love”, “红茶”说成 “red tea” ,让外国人不知所云。(3) 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的不当: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管理方法以及运用语言的各种活动。这包括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元认知策略(meta cognitive strategy)和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y)等。由学习策略产生的石化现象是学习者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将目的语简化,最明显的简化是体现在句法上的。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使用回避(avoidance)、简化(simplification)等缩减策略来达到交流的目的,其学习动力就会减弱甚至完全停止学习,只是必要时增加一定的词汇而已。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语言使用方面的僵化。(4)文化意识的缺乏:根深蒂固的母语文化形成了学生深层的心理积淀,要想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用英语思维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学习时间长短、学习水平高低,外语学习者都会在这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学生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就很难真正理解英语这门语言。而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必然会通过语言形式体现出来。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 “fox” 看作是 “pretty and attractive” (美丽迷人),而在汉语中 “fox” 主要用来表示“狡猾”之意。可以说,英语习得者在这种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其英语水平很容易停滞在一个较低的阶段。 中介语的研究成果改变了双语教学对待错误的看法。人类学习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包含犯错误的过程。从成年人的语言学观点来看,小孩子习得第一语言,会犯无数的错误,简直是在“糟蹋”语言,但通过来自别人的反馈,小孩子会逐渐习得完美的本族语,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谁也不会去责备小孩子为什么犯这么多错误。中国小孩子把“叔叔”说成“HUHU”,谁也不会去责备他,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孩子不愿意学,也不去强迫他。第二语言学习虽然不同于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那种试错特点,但是不可避免地也会犯错误。如果不犯错误,学习过程就不会有进展,学生也不会从对错误的反馈中得到教益。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建构的角度给“错误”予以正面的评价,认为错误本身正是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载体,它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人类社会在不停地变化,语言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某种映射,也必然变化着。这种变化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变体英语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普遍,英语逐渐与当地的语言、文化、风俗等交汇融合,形成当地人接受的英语表达式。这些英语的变体形式正逐步为人们认可, 如印度英语、新加坡英语、南非英语等。变体英语无论在读音、词汇、句法上与标准英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对交流并无多大的障碍。因此,从语言的工具性而言,变体英语并不被视为错误。他们非但不认为这是什么过错。反而十分自豪, 因为贴上“地方英语”的标签反而代表着某种“民族身份”。实际上, 所谓的“标准英语”也是相对而言的。(2)错误与失误 我们有必要区分“错误” (error)和“失误” (mistake)这一对近似概念。“错误”与“失误” 不同,它是自成一体,相对稳定且有阶段性的一种中介系统;而“失误” 则随意得多,它往往指代那些偶然的、情境性的、突发的个别错误。“错误”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及对待的,而“失误”则不再我们研究之列。因此,双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这两种性质的错误予以甄别,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有“误”必究。3. 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错误的产生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由于学习者主体已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并且已形成一定的固化思维模式,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试探,寻找更有效地学习方法,包括寻找“中介语”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其过程中必然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学习者正是在客服这些偏误的过程中习得语言的,我们通过对这些错误产生的来源、原因及类型的分析,以达到更好地解决这些错误问题,促进外语教学。(1)正确对待学习者的语用错误 中介语是语言学习的必经阶段,是学习者用来检验其对所学语言的本质所作假设的一种方法,是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学习者一般都要经历两个学习阶段:正确形式与错误形式同时并存的阶段,错误形式得到改正或自动消失的阶段。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要正确地认识中介语错误,更理性地包容这种学习过程中的语言使用错误。比如在对待语法错误与词汇错误,英语教师与西方人存在着不同的态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语法错误非常敏感,而西方人认为词汇错误较多影响了消息的交流。在中国教师眼里,语法象征了树的根茎,词汇是树杈上的枝叶。在西方人眼里,词汇好比树叶和果实,代表着意思和“信息”,对于交流必不可少。而语法错误完全可以谅解,所以希望英语教师能够从“交流的顺畅性”来看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如果错误严重到妨碍交流者对信息的理解,使交流不畅,这种错误需要纠正,如果错误对交流并未造成太大的妨碍,交流着可以从上下文和语境中推断出表达者的意图,这种错误可以适当地缓一缓。总之,错误正是学习者中介语系统发展情况的晴雨表(Ruth1988),教段,并队他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评价,提高学习者掌握目的语的信心。(2)要提高教师对中介语错误发出的反馈中介语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相对目的语而言,中介语永远都是错误的语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者的中介语却反映 了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是错误分析的基础。 作为教师,就应该善于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错误,并通过这些错误,了解学习者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且给予正确的指导。纠正错误既不能机械地有错必纠,也不能盲目地放任自流。首先要耐心倾听,鼓励学习着开口练习。 其次,要仔细分析,哪些是学习者犯的错误,哪些是有规律性的偏误,鼓励学生自我纠正错误,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和信心,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Teacher: Can you dance ?Student: Yes, I can, but I cant dance well.Teacher: You cant dance well, can you sing well ?Student: No, I cant sing well.以这样的对话和信息反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来来进行偏误纠正,更能达到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目的。(3)学习者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意味着对该语言系统本身的学习,而且还包含着对这种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的获取。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使用的语言必然有差异,只有通过比较文化背景差异,学生才能真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语言差异,才能防止并纠正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中介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即语音、语法、语义规则,还要掌握所学语言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知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强调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言语行为的交际意义,即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应用功能,适时地授予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对母语和目的语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