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辅修双学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The Influence of the US Quantiative Easying Monetary Policy on Chinas Macroeconomic2015年 3 月 15 日摘 要 2007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美国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美元是国际计价货币和主要的支付手段,而中国又是世界第二经济体。故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势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图表数据,探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在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概念和特点,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其次,详细的分析了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背景、深层次原因、内容、特点。然后,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机制和传导渠道。最后通过分析2001年到2013年我国利率、汇率、贸易与服务项目、资本与金融账户、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数据的变化,得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抑制我国净出口额增长,促进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套取利率和汇率不均衡的收益,限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大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升高我国的失业率。最后针对我国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如: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地区多样化;优化出口结构,加速贸易的转型升级;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削弱输入性通货膨胀;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监管;加强对外汇占款的管理。关键词:量化宽松;国际收支;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ABSTRAC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7, the economy of many countries took a hit.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stimulate the sluggish economy, The United States have implemented a round of quantitative easying since 2008. As the dollar is the international currency and a major means of payment, and China i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Therefore, Americas quantitative easing is bound to affect Chinas economy In this paper ,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t date, focusing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on Chinas macroeconomic, we put forward counter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t first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func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theory,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and traditional monetary , as well as the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transfer mechanism. Secondly, analyzing the detailed the background, deep reason,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ricas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Finally, by analysing changing of the interest rate, exchange rate, current account,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from 2001 to 2013,we draw a conclusion that US the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will curb Chinas net exports, promot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ing into china to obtain profit for the imbalance changing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restricting growth Chinas economic, increasing the inflation rate and unemployment. then focusing on influence of US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on our country,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promoting diversified export region; Optimizing the export structure, accelerat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oducting to promote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For commodities pricing power, weakening the imported inflation;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Key words; Quantitative easying policy;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Economic growth; Inflation; Unemployment目 录- 5 -一、绪论1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分析2(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背景3(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原因3(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3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一)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6(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2(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14(四)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失业率是影响16四、中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举措及存在的问题18(一)中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举措18(二)应对措施产生的效果18(三)应对措施存在的问题19五、政策建议21(一)扩大内需和促进出口地区多样化,减少对外依赖21(三)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1(四)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削弱输入性通货膨胀21(五)加强对国际流动资本的监管21(六)加强对外汇占款的管理22参考文献24一、绪论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又被称为称“数量宽松”或“定量宽松”,这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有别于传统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初实施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日本为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促进经济复苏。大多数学者定义是:量化宽松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中央银行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通过购买国债、机构支持债券等中长期债券,将基础货币供给作为操作指标,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以鼓励开支和借贷,恢复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其中“量化”是指将会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是指减轻银行的资金压力。在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了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主要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的各类债券等货币操作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非传统货币政策操作。2007年底,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消除信任危机,美国开始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但美国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体,相反其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且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为应对量化宽松政策,必定有大量的美元购买实物资产防备美元贬值,这将使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很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升高,会导致我国商品出口更加困难;另一当面国际流动资金也会趁此机会进入中国套取利差。这两者会对我国宏观经济情况产生巨大的影响。故本文分析的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前后,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归纳总结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并提出的相应的建议。量化宽松政策最早发端于日本央行,其在2001年到2006实施此货币政策,旨在消除流动性陷阱,刺激经济复苏。许多人对此作了理论研究。而2007年的金融危机也促使美国实行这一政策。于是许多学者在对日本政策的研究上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其中大量学者研究了此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传导机制、对外的溢出效应等。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其对中国经济影响。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上,学者们都认为它是应对非常时期的非常产物,是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使用的。其主要目的在于稳定金融市场,改善货币市场的传导机制,回复市场信心,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但对于该政策的影响,大家的看法却不一致。涂永红、戴稳胜认为从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角度来看,存在积极影响,但作用不太明显,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如果从全球的影响来看,其更多产生负面效应。许滢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可以稳定市场金融,并且通过关注相关的市场情况来决定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但美联储购买的资产中有风险比较高的证券,如果市场没有好转,美联储资产就会大幅缩水。Bered Hayo认为量化宽松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改变总的供需关系,从而导致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Anthony FHerbst认为此政策一定会对本国的汇率和净出口产生影响。而在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上,潘金认为由于美国从我国进口的主要是日用消费品,进口需求弹性小,美元贬值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小;但相反人民币的升值会加大进口商品的竞争压力。故量化宽松政策会通过贸易渠道对出口企业造成加大较大的影响,也会是使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面临更多挑战。刘晓兰也认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对中国产生了溢出效应,具体通过汇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国国民收入途径影响我国工业行业。Cushman认为在经济开放条件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在短期内通过汇率渠道对会使加拿大的产出和价格水平下降,利率升高。Sousa和Tao Zha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全球流动性增加对欧洲的影响,发现流动性增加在短时间对产出和汇率具有促进作用。Mackowiak发现无论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还是浮动汇率制度,外部货币冲击都会给新兴经济体造成冲击。在量化宽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面,叶菲认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通过贸易传导机制使我国货币供给量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许春祥认为其只能在短时间内对中国贸易额产生影响,并不能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孔晨其认为其会引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造成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宾建成认为短期内双方利差的变化会促使短期资本大量流入,这主要表现为流动资本的逐利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流动资本自身的高流动性和避险的特征,会不断流出,因此,可以认定美国利率的变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具有短期推动作用,但长期内趋于平衡。另外美国货币供给的增加,是一种直接增加货币资本的方式,在美国经济体复苏信心不强的情况下,大量资本必定流出,投资者必定将大量资本投向收益性较好的经济体,从而造成我国短期资本大量流入。首先,本文在阐述了量化宽松政策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和对外影响渠道。其次,又详细的分析了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产生的背景、深层次原因、内容、特点后,紧接着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操作工具的创新之处。再通过分析量化宽松政策前后中国各项经济指标如汇率、净出口、经济增长、就业率、通货膨胀等对中国经济情况做一个整体的分析。最后,针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的缺点在于并没有涉及到经济学模型和数值分析,但创新之处在于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率这两个学者论述比较少方面进行探究,并对中国宏观经济做一个整体分析。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分析(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背景2007年以次级贷款为起因,美国发生了继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不同的是这次波及范围更广,不仅仅是美国自身经济出现下滑,其他国家经济也受到连累。起初,在危机刚刚露出苗头时,美联储就已经开始采取传统的货币政策,降低贴现率,同时延长对银行的贷款期限,但是经济还是逐渐显露出衰退的迹象,美联储只好连降基准利率325个基点,直到2,但是经济仍旧严重放缓,没有丝毫起色。在使用货币政策的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了财政政策,发行了大量的国债,造成国家财政赤字严重超标。但是,经济仍在衰退,接着五大投资银行接连破产,2008年末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基准利率下调到0025的区间,并且宣称一直保持不变,直到经济开始好转。但是利率下调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风险溢价仍在走高,多家金融机构破产使得流动性更加紧张,银行出现了惜贷的现象,各家金融机构出于对自身流动性的担忧,不愿意以再贴现的融资方式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再贴现融资方式也不能发挥作用。信贷机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2009年4月,美国失业率达到最高值10,随着危机的不断升级,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没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间,为了恢复经济,美联储开始采用量化宽松政策。(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的原因自金融海啸爆发之后,美国经济状况就处在十分低迷的状态。在美联储开始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前期,其GDP的同比增长率已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资产价值大幅缩水,私人部门对经济前景没有信心,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信贷机制遭到破坏,流动性严重短缺,整个市场被一片悲观情绪所笼罩,经济前景十分令人担忧。利率已降至有史以来最低水平,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失效,这仅仅是表层原因。下面探究一下必须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更深层次原因。1.巨大的财政赤字使得美国政府对财政政策的实施受到了局限在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后,美国国内的很多经济指标都处于下滑阶段。此时美国政府首先实施了宽松的财政政策,连续发行了大规模的国债,以此来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经济态势不但没有得到好转,反而使得财政赤字与GDP的比值达到了警戒状态。毫无疑问,继续再发行大量的国债,不但不能使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潭,还有可能会爆发财政危机,所以这样的做法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2)中长期利率居高不下,借贷成本升高随着美国几家出名的投资银行的接连倒闭,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到最低区间,但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中长期利率却在不断走高。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因为金融体系的内部出现了问题造成的,所以金融危机首先是通过金融渠道向外传播的,交易性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要远大于为实体经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但是由于各个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务方面的密切联系,危机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迅速的蔓延开来。投资者出于对自己所持有资产的担忧,甚至开始质疑信用评级体系的准确性,对市场失去了原有的信心,这无形中对企业债券利率的上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因此在美联储调低联邦储备基金利率时,金融市场中的长期实际利率实际上处于不断走高的状态。由于国债是由国家政权作为担保的,属于无风险债券,收益率比较低,但在2009年第一季度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到3,反映了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的缺乏以及大家对此次危机的恐慌情绪。国债的收益率是无风险收益利率,它的走高会直接带动商业贷款利率的上升。对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来说,利率的升高使其放贷行为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出现了惜贷的现象。对企业来说,贷款利率的上升直接提高了其经营成本,为了维持经营,企业会减小投资支出。对居民来说,按揭贷款利率的上升会使得他们对房地产市场望而却步,从而阻碍了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简而言之,长期实际利率的走高破坏了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向实体经济进行融资的功能性,阻碍了经济的复苏回暖。(3)货币乘数的下降造成了信贷规模的急剧紧缩在美国这样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更是在对实体部门提供融资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质上是一种数量型货币政策,不同于传统货币政策,其操作指标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变化共同决定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在基础货币大幅增加,而货币乘数下降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也有可能减少。所以在短期名义利率极低、长期实际利率很高,银行体系的信用中介功能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美联储在向银行体系注入了巨额的资金后,各家商业银行却仍然愿意将该部分资金存入在美联储的账户,也不愿意进行放贷,甚至将自己的原有资金也存入美联储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基础货币大幅度增加,但是流动性却不能完全释放到实体经济中,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特点 (1)面对流动性陷阱,采用数量型政策工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一个特点是:在出现流动性陷阱时,美联储迅速的做出了反应,连续10次降低联邦储备基金利率,至0025的区间,经济形势却依然严峻,常规的货币政策失效,美联储改变策略,开始使用数量型政策工具,直接向经济体注入大量的流动性。(2)面对流动性陷阱,创新大量货币政策工具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创新了大量货币政策工具。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下,美联储打破常规,创新了许多适用于经济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工具是应对特殊时期的非常规工具,应用时间短,会在达到政策目标渐渐退出。(3)面对流动性陷阱,配合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第三个特点是:在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相互配合发挥作用,比如在经济萧条时期,可以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会提高市场利率,再同时配合货币政策,可以防止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的发生。而且中央银行是被禁止向财政透支的,因为这样本质上是在直接增加基础货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是美联储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多次向财政部直接购买国债,等于在向财政部透支,缓解财政部的预算约束,使政府支出增加,以此来恢复经济增长。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现在全球经济早已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组成,各国经济相互交流影响,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而美国作为经济全球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其经济总量占到全球总量的25%,美元也作为国际支付货币。因此美国的政策就不只是对本国产生影响,我国的经济情况也和其政策息息相关。其政策能通过贸易和利差两个渠道对我国产生影响。首先,美元贬值,带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在产品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还要面对美国和欧盟等主要市场的萎缩,中小外贸加工企业处境十分艰难。另外我国的市场利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此情况下,我国汇率却保持上升。这无疑给了国际资金绝佳的套利机会,大量资金涌入我国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一)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存度很大,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市场,而国际收支平衡表则反应了本国与其他各国经济往来,汇率又是对外贸易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数据。故首先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汇率的影响。借由平衡表和汇率来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失业率、通货膨胀的影响。1.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影响的分析由于在经常项目中贸易和服务占了其总额的绝大多数,故在考虑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经常项目的影响时用贸易和服务是来代替分析。而误差与遗漏账户是对冲借贷余额的,是一个随机误差项,不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故不予分析。由于金融危机爆发于2001年,美国在2008年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故选取时间段为20012013年数据。(1) 美国量化宽松对中国经常项目的影响 查阅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并整理得“20112013经常项目货物和服务差额”图,在20112007年间,中国贸易与服务总额增速稳定,在2008年到达顶峰。在2008年到2009年贸易额首次出现大幅下降,在随后的2009到2011年间贸易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在2011年贸易额再次上升。图1 贸易与服务项目差额(万美元)影响净出口的因素很多,但一般认为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对于出口,若实际汇率上升,则本国货币实际贬值,意味着外国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得更加昂贵,这使得本国商品出口变得相对容易。一般来说,出口正向的地受到实际汇率的影响。对于进口,若实际汇率上升,因外国商品变得相对商品变得更加昂贵,故使进口变得相对困难,从而进口反向地决定于实际汇率。出汇率外进口还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当收入提高时,消费者用于购买本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支出都会增加。一般认为出口不直接收一国实际收入的影响。因此,净出口反向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在宏观经济学中净出口函数(式1)和图2可表示如下: nx=q-y+EPfp (式1)rnx(y)y图2 净出口函数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我国的人均收入不和增高,乐观的讲应是在一段时间保持稳定。但是由于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本国和全球注入大量流动性。根据货币购买力平价理论:每一国货币在本国都有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由于同一种商品在不同的国家的货币购买能力相同,所以不同货币购买力的利率就构成了不同国家的汇率基础。故美国的价格水平上升,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应该升值。为此查阅资料数据并绘制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图3。图3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美元=100元)依图可知在20012005年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不变,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20052007年间,人民币升值但保持缓慢的增速;在2007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期间,汇率下降最快,人民币急剧升值;在20082013年间,汇率上升相对较快。由此可以明显的知道在金融危机不爆发后,美国为维持国内金融稳定,化解信贷危机实了施量化宽松政策。这直接促使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降,人民币升值。根据净出口函数,在我国人居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本国出口商品变贵,进口商品变便宜,所以净出口应该下降。但是根据马歇尔勒纳原理:本国货币贬值是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本国货币贬值可以改善一国贸易的收支状况。由于我国出口的大多是需求弹性很小的生活用品,而进口的多是科技高含量高,附加值高需求弹性大的消费品。故即使人们币汇率下降,我国依然保持着的贸易出口优势,所以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历了2008年的贸易额下跌,在20092011我国的贸易出口额下降的情形迅速遏制,最终在2011后开始回暖。 虽然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向国内注入大量流动性,使得其相对价格水平升高,美贬值,人民币升值。但由于我国出口的主要是需求弹性小的生活日用品,进口的是需求弹性的高的消费品。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到达消除我国出口优势的程度。所以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常性项目影响很小。 (2)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影响 查阅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绘制成“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图4。从图可知在20012004年间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逐年缓慢上升到达1081.5亿美元;紧接着在20042008年项目差额小幅度震荡,但总体上保持平稳,但在20082011年期间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急剧上升到达2654.7亿美元,相较于20012008年的平均数3倍;而在2011年到2012一年间差额急剧下降突破零点,变成-168.1亿美元;同样令人惊奇的是在2012到2013一年间,差额由逆势攀升直达历史差额正向最高点3262.0亿美元。总的来说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相对稳定;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后,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极不稳定。图4 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万美元)因为资本与金融账户主要是有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所以在讨论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是应分别讨论分析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主要是记录国际投资和借贷,其偏向于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记录。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国外购买房地产、外国企业的股票、外国政府债券,同事也包括外国的个人、企业和政府购买本国的房地产、企业股票和政府债券。国际借贷包括本国企业和政府从外国银行、基金会、政府所获得飞贷款,同时也包括外国企业和政府从本国拆借的款项。国际投资和借贷的目的都是盈利。追逐较高的利润回报的动机是形成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国际资本的流动是由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在开放型经济中,如果资本具有充分的国际流动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将使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不同货币几家的相似资产的收益率趋向于一致。其可用(式2)表示: Rd-Rf=Ee-EE (式2) 其中Rd表示目前的一年期国内存款利率,即我国的基准利率,而Rf则是美国的基准利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E表示目前的汇率水平,Ee表示预期一年后的汇率水平那么Ee-EE则表示一年后的汇率变化幅度。 Rd=Rf+Ee-EE (式3) (式3)左边表示本国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右边表示外国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将根据此等式在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进行选择,以确定投资方向,从而导致资金的流进或流出。例如,当本国利率高,外国利率低时,这时就会有国外资金考虑对本国输入。如果本国的预期汇率升高大于两国利率差时。虽然资金能在本国享有高利率,但本国货币贬值的幅度带来的损失大于有本国高利率所带来的收益。相反,本国的预期汇率升高小于两国利率差时,流入本国的资金就能获利。资本账户差额图5和中美利差图6如下:图5 资本账户差额(万美元)图6 中美利差数据来源:/s/blog_5656c509010081ny.html因为利率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无法将一年内的利率定为一个确定的数,数据图只能大致的展示两者大致的差额趋势。由图可知在2002到2005年初中美利差为负,美国利率高于我国,而在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827。故国际流动资金没有输入中国的动机。这一点也反映在中国的资本账户上。在2001到2004年我国的资本账户常年是逆差,大约保持啊在0.5亿美元左右。在2005年开始我国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直到2007年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长率均在14%以上,而美国的增长则在2004年达到3.9%后一直下降。受到两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美两国的利差在2005年转正后,差额逐渐扩大并在2007年出到达顶峰。在这期间人民币不仅没有贬值,相反其保持在6%左右的升值幅度。这是如果外国资金进入中国不仅可以有高利率带来的收益,更有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可以说是双向受利。故在2005年初开始我国的资本账户出现大幅顺差。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为稳定金融环境,消除信贷危机。开始向市场中注入流动性,但始终没有好转,市场反而陷入流动性陷阱。于是在2008年宣布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并将利率保持在00.25%的低水平。 而我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率也下降到9.63%。利率也有所下降,但幅度并不大。在之后的时间里均在3%以上。而在汇率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05年进行汇改以来一直下降。由于长期国内利率高于国外,且汇率下降,人民币升值,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流入。事实也确实如此,自2005年以来,我国资本项目长期保持顺差。 为化解金融危机,美国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并且承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低利率。由于美国经济始终不见好转,所以美国将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低利率预期。相反我国经济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高的增长率,并且由于国内房地产行业已经畸形发展,泡沫严重。如果此时降低利率,只会将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吹得更大,增大社会的不稳定性,另外我国许多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我国此时盲目降息,只会是我国产业机构更加不合理发展,产能更加过剩。基于对我国经济的分析,我国不会降降息;并且在长时间内形成高利率的预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下降,人民币升值。所以大量国际资金流入本国,以套取利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利益。 金融账户主要是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其偏向于对长期资本流动的记录。包括在国外建立企业、国外投资收益在当地再投资、收购外购企业10%以上股权、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等。其主要追求长远的高的投资收益率。图7 金融项目差额(万美元) 如上金融项目差额图7所示,在2001年到2008年金融项目长期保持顺差,但每年的逆差额度差别相较于后来并不大。这是由于我国自2001年其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每年保持高达10%以上的速度发展。而此时期美国等其他的经济体也能保持一定速度增长。但2008年是一个转折点,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露头,到2008年全面爆发,进而蔓延至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均陷入停滞甚至后退,想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基本停滞,而欧盟更是在2009年陷入欧债危机,而中国仍保持9%以上的发展速度。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在发达经济体看不到回复的情况下,来中国进行长期投资,能很好的规避资金风险,还能取得很好的收益。于是从2008年到2011年这段时间,我国金融项目顺差幅度急剧增加到2822亿美元,是2007的年3倍多。而在2012年却出现令人吃惊的逆差。其主要原因在于外汇问题。2012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1238美元,但第二季较第一季度增长减少650亿美元,第三季度增长500亿美元,四季度增200亿美元,全年储备资产大幅度减少。2012年前三季度国际资本净流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银行增加海外信贷,以及外资银行减少对国内信贷投放,导致自他投资项出现1936亿美元的逆差。这也实际反应了在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趋势下,居民对外汇资产需求增加;表面中国资本流出的主题由官方资本逐渐转向私人资本。在2013年金额账户又出现顺差,一方面是由于低利率情况下,美国经济不见好转。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避险资金提供了一个高收益的投资渠道,我国也减少的对外投资的幅度。 金融危机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发展陷入停滞,虽然美国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政向全球注入了流动性,但看不到经济的希望。相反,中国依然保持着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个全球的避险资金提供了一个好的投资渠道。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几十年发展,许多企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强大,他们已近将眼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全球经济疲软以及人民币是升值给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收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总的来说,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和低利率政策,这使得全球流动性增加,但这都没使发达经济体恢复。而我国由于在金融危机后仍然保持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高的利率,给全球避险资金提供了一个好的投资渠道。所以在2008年后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巨大的顺差。由于外汇资产不能自由使用,因此引发了扩展债务资金的内在要求,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债务资金,形成外汇占款。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反映出中国货币创造机制的变化:过去在基础货币供给中曾起主导作用的“对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近年来呈不断下降趋势,外汇占款已成基础货币供应主渠道,并导致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膨胀,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不断上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资产严重外化,央行不得不发行大量的票据或吞吐国债来冲销流入的外汇资产,因此,本质而言央行是以扩大债务为基础的兑换外汇资产的被动货币创造过程,其代价就是本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而2012年的逆差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新的工业化阶段,在球化分工中到了新的阶段,我们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对外投资大国。(二)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判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看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价值总和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四部分组成。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增大,而我国也凭借着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人口红利优势,向全世界输送着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变快,对外贸易依存度也逐渐加大。自2002年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就大于45%,而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由此可见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图8可知,自2001年起到2007年我国经济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对比我国的服务和贸易差额也是以大幅度增长。而2007年金融危机在美国蔓延,2008年在全球爆发。我国经济增速立刻下行低于10%。虽然2008年总的服务于贸易差额仍然扩大,但2008年9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大幅度减少,主要行业生产放缓,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开始显现。到了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已经下滑到9.21%,而货物和服务差额下降到了2201亿美元;相较于2008年历史最高点下降了近37%。自2008年开始美国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降。中国的贸易与服务差额停滞增长,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而我国经济则开始在一个长时间内形成下滑的趋势。图8 GDP增长率人民币升值这对国内相关行业产生了极强的破坏性。一方面美元贬值使得国际市场上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由于这些大宗商品主要是以美元计价,所以,他的价格上涨是对美元贬值的自然反应。同时,市场对美元继续走软有着强烈的预期,短期套利资金趁机退稿大宗商品的价格,造成价格上涨幅度远远高于美元贬值的幅度。而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模式主要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如能源,产矿和其他重要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非常高。因此,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国内原材料,食品等生活物资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出口企业成本大幅度上涨。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大多以贸易加工为主,接单生产后出口只获得少数加工费,属于利润环节最薄弱的环节,而产品设计,研发和营销等环节的大量利润被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魏国企业获得,议价能力低。所以当汇率上升时,很难靠提高商品价格来弥补利润空间,中小进出口企业只能眼睁睁看着微薄的中间利润一步步被蚕食。由此可见,量化宽松导致汇率调整,造成人民币升值,这使进出口企业所能承受的利润空间接近极限,许多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由于中国的出口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而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市场需求降低。所以由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在一段时间内难以好转。也就是说在对GDP贡献最大的净出口在将来是时间很难再有大的增长空间,而中国由于长时间的粗犷型经济发展,许多行业严重产能过剩,如光伏、房地产。钢铁、水泥等产业。而国内由于人均收入不高,另外经济增长减速,也限制的人均收入的增长。也就是说我国现在面临着内需不足,而又缺乏好的投资渠道的困境,因此政府购买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例如我国的四万亿计划等,虽然短时间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增速,但效果并不明显。在2010年经济增速开始下滑到2013年已经下滑到7.67%。另外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确实帮助许多企业渡过困境,解决的大量工人失业的问题。但这带来了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更高的房价,以及金融体系失衡的风险。也就是说政府不可以盲目的用政府购买来带动经济增长。“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也是现在中国应有心态。自十八大以后,我国主动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加速经济转型,淘汰传统的高耗能,低利用率的高污染企业,加大扶持高科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市场改革,为了使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合理、可持续性发展。换而言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市场需求下降等问题,大大削弱了我国的净出口额,我国的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这也使我们认识到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市场改革,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更加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性。(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大多数物品价格倾向一直在上升,这种物价总体水平的上身被称为通货膨胀。为观察某一时期的价格趋势,我们把大量的价格变动概括在一个指数中,借以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幅度,而常用的有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下图是我国近年的消费价格指数图(9)。图9 我国通货膨胀率 在2001年到2013年期间,我国大部分时期都是通货膨胀状态,只有2002年和2009年是通货紧缩。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我国的通胀膨胀率在是长期上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国内投资效益高,许多资金流入到市场中,获取高的收益率。在2008年后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幅度很大,先是通货紧缩,而后是连续的高通货膨胀率,最后下降并保持在2.6%左右的水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市场需求下降,我国产品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在危机面前大家增加储蓄,降低消费与投资导致市场需求和流动性降低,这才导致通货紧缩。而后来的通货通胀则主要是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贬值,从而应发我国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通货膨胀和输入性通货膨胀。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起我国货币供给过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古典经济学家以货币数量轮为基础分析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每一次通货膨胀都是由于货币供给迅速增加。相关公式(式4)如下所示。 MV=PY (式4)M是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Y是GDP的名义价值。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比较稳定的;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稳定,当货币量M变动时,它就会引起名义产值同比例变动;产出水平完全是外生的,即不受货币因素和价格因素影响,而是有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因此在产量(Y)由要素供给决定的情况下,当货币供给(M)发生改变时,这些变动反应在物价水平(P)上,即产生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迅速增加,则会出现高的通货膨胀率。我国由于外贸和外资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企业不断地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兑换人民币,而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出售给中央银行换取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热钱的不断流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我国的资本市场,为保持外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反应的就是外汇占款。而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可以从2009年的贸易和服务差额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中看出,2009年我国贸易服务差额大幅度下降,而我国立刻就出现了自2003年来的首次通货紧缩。以及在2012年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逆差,我国的通货通胀率下降了大约3%。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及其国内低利率市场形势使得大量资金流入我国。使得我国外汇占款不断扩大。为此央行不得不通过扩大资产负债表的方式向市场投入大量货币,从而导致的我国持续性的通货膨胀。2.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起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后,美元供给增加,造成美元贬值。这导致以美元计价的黄金、石油、矿产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投资者对涨价的预期有进一步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以出口为导向,从国外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出口。所以我国对金属原材料、石油、农产品等的需求极大。而这些进口产品均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大量对此大宗商品的进口必然带动本国相应原材料的价格,从而导致物价的全面上升。总的来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导致美元贬值,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由于国际低利率和中国高利率的反差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导致我国外汇占款增加,而央行不得不采取扩大资产负债表的措施回购外汇,从而直接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产生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导致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而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大量工业基础原材料的进口带动我国原材料价格上升,从而导致物品价格全面上升,产生通货膨胀。(四)美国量化宽松对我国失业率是影响 失业者是指在工作年龄而没有工作,但在现行的工资下愿意出来工作的人。故失业率就是指劳动力中失业者的比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庞大,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入到城市,进入各行各业,但都缺乏统一的管理记录。这导致了我国失业率统计上的困难。而官方公布的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率,它指到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数与城镇户籍劳动年龄人口之间的比率。我国近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图10如下。图10 城镇登记失业率 在2001年到2003年我国失业率由3.6%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5人考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必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一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网络文明培训课件
- 2025年党史党建知识测试题库100题(含标准答案)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水工监测工》习题集最新测试题含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
- 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专项方案(117页)
-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解析
- 现场临电方案改
- 生活百科常识试题及答案1
- 《建筑材料》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