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凌宗伟:师道不是依据标准测评出来的,而是修炼而成的 通过测评、考核和监督来建设师德师风,对教师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记得在一次中小学校长的网上培训中,大家就话题“如何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做了集中发言。但我听了校长们的发言后,竟感觉倒吸一口冷气:假如校长真这样做,那“师德教育”恐怕就成了“整肃运动”了。 比如,有人说要努力拓展师德建设途径,设立公开电话、电子信箱、完善家长委员会,普遍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在学生中开展“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的问卷调查。 有人主张设立“师德建设”评议周,邀请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进入校园,开展民评议活动,并实行无记名式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人提议构建“师德网上测评系统”,每学期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对教师师德进行测评打分,系统自动合成,生成每位教师的师德测评分。测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相挂钩。甚至还有要建立“教师师德档案”的,要求每学期对教师分项进行师德量化考评,将结果记录在档案中,以作为教师将来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这些貌似很有道理的方案,让我想起了钱理群教授的一段话:“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非常担心,要真按照我们这些校长的“高招”来进行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师来说恐怕要面临一场灾难了。试想一下,当你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都在各种信箱、电话、网络、问卷、会议、来信的监控下,你还放得开手脚做事情吗?你的言语还会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吗? 不去追问师道何在,张口闭口大谈师德建设岂不被人笑掉大牙有人会问:既然如此,那如今师德师风建设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的源头,到底在哪里?我以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师范生的门槛似乎一年比一年低。在这样的情形下,仅仅靠文件、监控、运动,能将师德师风提升到我们理想的境界吗?身为校长,站在职业和学校的立场,师德师风建设当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职责,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我们究竟给老师们铺就了怎样的道路、搭建了怎样的平台、为他们谋求了怎样的待遇(哪怕是道义上的);是不是应该向呼吁社会教师职业同其他职业一样只是一种职业,不同的只是这种职业是关乎人的生命成长的。不错,他的职业要求相对来说是要高一点,但教师首先是人,不是神,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从人的角度来要求教师呢?当然,作为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准则和底线。比如,相对其他从业人员来讲更应当慎言慎行。从这个话题,我就想到了所谓的“师道”问题。不错,为师当有为师之道。道家认为,万物有道,道生万物,这其中,也自然包含延承人类文明和孕化各色行业血脉的师道。儒家鼻祖,同时也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可谓是整个中华师道的奠基者,其“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谋道不谋食”等教师观,沿续千年而不衰,并一直成为后世学人效仿的对象,足见我国师道之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如果我们的“道”都不存,那每天还张口闭口地大谈师德建设,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 教师的“术”、“业”,时常淡化甚至取代了教师的“道”实际上,千百年来韩愈的那一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几近成为衡量校长和教师的标杆,因为它从“道”、“业”、“惑”三个不同层面,清晰勾勒了“师者”的天职。而作为最高境界的“道”,既是教师职业的终极追求,也是价值认同和生命自觉的理想状态,引人孜孜以求。其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是作为普遍真理存在的,是所有人求索和修为的目标,比如,中医里最优秀的医生,就被称为“道医”。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是“业”,还是“惑”,都不过是某种载体,是物化而有形的;而师者真正的希图是形而上的真理,但因为那“玄之又玄”和“妙不可言”,才不能不以“术”、“业”相授。可问题又来了,在世俗标准的裹挟下,我们的“术”、“业”,时常淡化甚至取代了“道”。这才直接导致我们的校长们愿意用各种各样的堂而皇之的“高招”来限定和摧毁我们的“道”因为这些看似滴水不漏的说辞,其隐形的前提都是把教师当作“神”来要求的。正因为教师被赋予了不同常人的“道”,使得教师时而被人供奉上天,时而被踩踏于脚底。 尤其是在当下,一方面教师的自我定位严重偏移,被名利熏心者有之,被权势抽骨者有之,被陋俗蚀腐者有之,在工业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夹击中无法自持而渐渐沦为附庸者,更是不乏其人。很多人且不说“道”了,就连专业之术都不敢保证,给学生解个疑难,都磕磕绊绊;甚至,还有人“走私话”,喜欢在家开小灶,捞取不义之财。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和期望开始失衡,将“为人师表”曲解成“不食人间烟火”,以为教师只能做蜡烛,做春蚕,用“无私奉献”的金字招牌压死人的七情六欲。如此一来,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教师,成了人人皆可分羹的鱼肉,又叫人怎能长生久计?而从这一点来理解部分校长们提出的“师德建设”评议周、“师德网上测评系统”、“教师师德档案”等就尤其的刺眼,稍稍懂得常理之人,都知道这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有人总结失道之师,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师而不道虽有才学,却品行难端;道而不师虽勤勉赤诚,却腹中空空;不道不师既无才学,又无品行。话虽尖刻,却叫人深省。 教师只有恪守人道,才可能去弘扬师道回过头来,再说“道”吧。虽说“道可道,非常道”,但只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就总还能小成。可问题是,现在的师之道在世俗浪潮的席卷中也难以独善其身。比如,师道必须降格于政道之下,文人失语已经是整个时代的悲哀,教育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不能按自己的规律走路的,很多搅扰几乎让她容不一张“安静的书桌”。回想民国几十年,即便北洋掌政,也不敢绑架教育,国立、私立和教会学校俱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时大师云集,精英跌出。同时,师之不存,道亦不存。当教师纷纷或被私心拉下水,或被公利牵着鼻,他们乱了心神,失了分寸,当自身难度时,就更度不了师道。所以,活在当下的我们,面对岌岌可危的师道,首先想到的是先哲,然后再是曾经的光辉岁月,希望从中心有所悟,能迷途知返。我以为出路在“纯师净道”,因为首先应该是一个纯净的、大写的人。 所谓“纯师”,是说一个教师要脱掉商人的势利,卸去官人的权威,回到一个恪守人道的正常人的立场上来。这样我们才能恪守教育的本分使人成人,才能回到教育的常态上来百年树人,才能遵从教育的人之常情满足人的需要。按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说法,叫:“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教师只有恪守人道,才可能去弘扬师道。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给了我们提醒:“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换言之,为师的能够教会学生去“爱”,便已合格;若还能让学生以求索“真理”为志,那就可以说是得乎于“道”了。所谓“净道”,是指我们的教育不依附任何势力,不阿谀谄媚,不忸怩作态,不做面子工程,不树光辉形象,而真正能够按自己的规律办事,能够按自己的计划发展。 中庸有云“道不远人”,指的就是做好每一件合乎师道义理的小事,坚持处处从身边的实际出发,坚持积累和总结,那么“道”就在不远的前方了。纯师净道,就是要提醒我们先做一个纯净的人,然后努力成为一名纯净的老师,脚踏实地恪守教师的本分,竭尽努力去成全他人,成全自己。回到今天的教育生态中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西青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附答案)
- 体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风险预警与干预研究-洞察及研究
- 精装房选房管理办法
- 财务岗位分级管理办法
- 《外部董事管理办法》
- 不良债权投资管理办法
- 规划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 2025年抗心律失常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业务投标风险管理办法
- 水行政处罚培训课件
- 沥青路面基础知识
- 测绘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行业2025年展望:销量预测、产能、经销商等-2024-12-市场解读
- 中国古典插花制作技术规范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护理课件
- 涉密项目管理培训
-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施良方
- 老年游戏活动服务-老年康体指导 中级 -1729733382079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
- 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单选题150道、多选题169道及判断题11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