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及对策.doc_第1页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及对策.doc_第2页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及对策.doc_第3页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及对策.doc_第4页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及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商管理 07秋 DC107214024 张承梁 毕业论文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办学学院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 成都市职业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年 级 07 年秋季 指导教师 邓富民 学生姓名 张承梁 学 号 DC107214024 2009年 10 月 01 日表1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专业: 工商管理年级:07年秋姓名:张承梁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的与意义当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严重地制约了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从成本管理系统概念出发,以帮助企业对其有较全面的认识,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以利用。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计划:按受任务日期 2009年 3 月 1 日 要求完成日期 2009 年 10 月 20日学 生 张承梁 (签名) 2009年 10月 15 日指 导 教 师 (签名) 年 月 日院 长 (签名) 年 月 日表2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完成论文(设计)学生姓名所在学院专业成绩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选题来源教师自拟课题:应用型:科研型:课题来源:学生自拟课题:应用型:科研型:课题来源填单位资助或自拟评阅内容:文、理、工、医、管理类可分别按专业特点根据以下相关内容进行评阅。1. 选题的意义如何?2 资料是否可靠?3论点是否成立? 论述的深度如何?4 是否具有创新性?5 论文或设计的难度如何?6 写作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7. 设计、计算、数据图表是否正确?图纸是否规范?论文写作是否规范?8 论文或设计是否合格?是否可提交答辩?对论文(设计)的详细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纸不够可另加附页)表3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 专家评阅意见表评阅专家姓名职称工作单位论文(设计)完成人姓名所修专业学院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评阅内容:(文、理、工、医、管理类论文(设计)可分别按专业特点根据以下相关内容进行评阅)1. 选题的意义如何?2 资料是否可靠?3论点是否成立? 论述的深度如何?4 是否具有创新性?5 论文或设计的难度如何?6 写作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如何?7. 设计、计算、数据图表是否正确?图纸是否规范?论文写作是否规范?8 论文或设计是否合格?是否可提交答辩?专家对论文(设计)的详细评语:专家(签名) 年 月 日 (纸不够可另加附页)表4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业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意见表答辩人姓名:所修专业学院:专业:年级:毕业论文(设计)名称答辩中提出主要问题及回答的简要情况: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答辩组评语: 答辩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成绩评定:答辩委员会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办学学院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 成都职工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年 级 07年秋 指导教师 邓富民 学生姓名 张承梁 学 号 DC107214024 2009年 9 月 30 日 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张承梁 指导教师:邓富民摘 要当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严重地制约了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只有面向市场、强化“成本效益意识”、实行“全过程管理”,并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才能摆脱困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ost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Student:Echoman Supervisor:DenFuMingAbstractsThe current cost management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resulting in high cost level, which seriously constrains their economic improve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only a market-oriented Cost Management, and strengthen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consciousness, that the whole process of management and rely on the participation of all employees in order to overcome adversity, to play its due role.Keyword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ost management; economic benefit. 目 录前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努力寻求耗费支出与经济效益的最佳配比,力争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收益。为此,制造企业必须要加强成本管理。然而,当前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其成本失控日益严重,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探讨如何强化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对于提高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其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11西方学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界定的观点12国内学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界定的观点13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第二章当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21片面强调提高产量22“重节省、轻效益”的现象较为突出23成本管理手段陈旧24在成本管理中未解决好由“谁来管”的问题25成本管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26成本信息失真 第三章强化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31企业成本管理必须面向市场32企业成本管理应强化“成本效益意识”33企业成本管理应实行“全过程的管理”34企业成本管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35企业成本管理应树立“绿色成本观”36企业成本管理应以可靠的成本信息为依据一、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一)西方学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界定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Johnson and Kaplan(1987)认为,成本系统是为了期间财务报表目标进行成本分配、过程控制和计算产品成本。2、Kaplan and Cooper(1990,2005)认为,成本和绩效管理系统是为了经理和员工利益最大化、业务流程改进、整合作业成本系统和营运反馈提供信息的系统。3、HiltonMaher and Selto(2003)认为,成本管理是寻求以低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哲学;成本来源于管理决策;成本管理是一系列可以增加价值并降低成本的技术集合。其目标是计量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是管理者制定影响组织业绩和成功的决策。4、HorngrenDatar and Foster(2003,2000)认为,成本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来制定决策,具体是指在短、长期计划和控制决策中,管理人员为增加对消费者的价值、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所采取的手段和行为。目标是技术产品、服务和其它成本对象的成本,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中获得信息,识别制定决策所需相关信息。5、Hansen and Mowen(2003)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这一系统的三个主要目标是:计算产品、服务以及其它目标的成本、计划和控制、决策制定。6、BlocherChen and Lin(1999)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为管理者提供有关成本和收益的财务信息,以及有关生产、质量以及其它关键成功要素的非财务方面的信息。成本管理应该在四项管理职能中应用,即战略管理、计划和决策、编制财务报告、经营控制和管理控制。7、Barfield Kinney(2003)认为,成本会计就是为了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它包括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两个子系统。8、Hilton(2002)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管理规划和控制系统,其目标是计量进行组织主要作业所消耗的资源成本,辨认并消除无增值成本,确定企业所有重要作业的效率和效果。9、Nicolapu(2003)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化为基础的系统,其目的是为战略决策以及经营决策提供成本信息。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2007)对上述西方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研究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成本管理系统、成本控制系统、成本会计、成本管理会计、成本系统等概念的使用比较混乱;但无论采用哪一概念,均默认或宣称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而符合系统的整合、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点;二是研究者大都是从管理学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来对成本管理进行概念界定,这一点无论是其在概念界定和职能方面均可以明显看出;三是研究者大都认为成本管理的存在服务于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对具体的管理职能见解并不统一;四是研究者对系统的定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系统定性为是一个信息系统,另外一类是将系统定性为是一个管理控制系统;五是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一般是以KaPlan(1987)所说的成本管理系统的三项目标为准,其中过程控制是成本管理系统最重要的目标;六是就系统的内涵来看,研究者的结论并不一致。(二)国内学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界定的观点在19801981年间和1983年左右曾经掀起两次成本问题讨论的高潮,其讨论对1984年成本管理条例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对邯钢经验乃至国外成本管理经验,包括作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多成本管理等均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且对实务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内学者对成本管理系统界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余绪缨、王怡心(2004)认为,成本管理由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构成。2、陈胜群(1998)认为,成本管理系统定性为包含两个基本部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3、王立彦、刘志远(2000)认为,成本管理会计系统可以分为成本战略、成本规划和控制、成本管理决策。4、石新武(2001)认为,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职能来看,可以按照成本管理的任务加以划分,包括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和成本决策信息系统。5、陈柯(2001)认为,成本管理是以成本信息的产生和利用为基础,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有组织的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活动。6、胡玉明(2002)认为,应该以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为主轴来构建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并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和企业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了成本管理会计基本框架。7、李定安(2002)认为,成本管理系统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构成。8、孙茂竹、姚岳(2003)认为,任何成本管理系统都是由成本会计子系统和成本控制子系统构成,包括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四项内容。9、万寿义(2004)认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层次:成本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成本费用的责任制度、成本费用的考核制度。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2007)对上述国内有关成本管理系统的概念界定及其构成要素研究总结出如下特点:一是对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和西方的研究一样,大都是从管理职能出发,来探讨成本管理的构成要素,但学术界对成本管理的概念界定也存在不相一致的迹象。在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是认为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在成本计算和成本决策是否属于成本管理系统内容方面则存在差异。二是对成本管理的研究大都是以规范研究的形式体现,实证研究形式很少,缺少对成本管理经济后果和影响要素方面的研究。(三)成本管理系统的界定综合以上分析,矛盾的焦点在于:成本管理系统是基于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视角的信息系统?还是基于业务流程改善和再造视角的管理系统?或者二者兼有?笔者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既是一个基于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视角的信息系统,又是一个基于业务流程改善和再造视角的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向包括会计系统在内的企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另一方面对与企业成本有关的一切管理活动进行规划、策划、控制和评价。所以,笔者认为,成本管理系统是通过对与企业成本有关的一切管理活动进行规划、策划、控制和评价,并向包括会计系统在内的企业管理系统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的管理系统,它既是一个提供成本信息的系统,又是一个进行成本管理的系统。它包括成本战略规划、成本战术策划、成本运营控制、成本决策信息支持四个子系统,主要职能包括成本规划、成本策划、成本控制、成本信息反馈和业绩评价等方面。二、当前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弊端(一)片面强调提高产量成本是为经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所发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它是企业为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付出的代价,它最终要从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成本的补偿性告诉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要适销对路,只有这样才能收回成本,才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效益。然而,当前大部分制造企业对这一问题却缺乏清醒的认识,它们在成本管理中片面地强调提高产量的作用,认为只要提高产量,就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担的固定成本,从而带来整个单位产品成本的节约。认识上的偏差,必然会带来工作上的失误。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由于脱离了市场,忽视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其产量的提高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容易造成存货的积压。而存货的积压,会延缓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引起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中断,从而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有(二)“重节省、轻效益”的现象较为突出长期以来,一些制造企业一直把成本管理的重心放在降低成本上,节约成了其成本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这一做法在计划经济年代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在计划经济年代,抓成本节约就是抓住了成本管理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片面地强调节约,必然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譬如,一项费用如果支出后,可以改进产品的款式或包装,有助于打开产品的销路,对于这样的费用如果片面地强调节省,该开支的不开支,必然会导致销售萎缩,利润下降。(三)成本管理手段陈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产品的消费越来越体现出个性化的色彩。其具体表现是人们对产品的款式、功能及售后服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适应消费需求的这一变化,制造企业不得不加大在设计、供应、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投入,这就导致生产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设计、供应、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其成本变动的这一特点将愈加突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制造企业仍然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对设计、供应、销售等方面的成本管理重视不够。这样的成本管理,由于范围过窄、手段过于陈旧,其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四)在成本管理中未解决好由“谁来管”的问题长期以来,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一直是依靠专设的成本管理机构和成本管理人员来进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们是成本管理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只有他们才应对成本负责。其实不然,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仅仅只依靠这些机构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充其量只能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起到一个日常的组织与协调的作用。仅仅依靠他们单方面的努力,难以孤立地搞好成本管理。由于成本是为经营一定产品所发生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耗费,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的全体员工都与成本的形成有关。譬如,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影响着产品的设计成本,生产工人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供、销人员的业务活动则形成了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和销售费用等。这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每一员工都应对成本的形成负责,他们都应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由于制造企业长期以来未解决好由“谁来管”的问题,因而其成本管理工作也就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五)成本管理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少制造企业在开发、设计新产品时,对环境问题关注不够,没有很好地考虑由于产品的生产、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在当前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因为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进行如下反思:在我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怎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发展如何才能做到与环境的保护相互协调?环保部门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处罚往往十分严厉。如果企业开发、设计的新产品存在着明显的生态缺陷,在环保部门的严厉处罚下,往往会导致成本的巨幅上升。不仅如此,如果企业达不到环保部门所提出的整改要求,企业还会被勒令停产。(六)成本信息失真目前,不少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有的企业各项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验收、财产清查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虽然有制度,但并未认真执行,制度只是用来应付上级的检查,实际上它形同虚设,完全丧失了监督、考查的作用。还有些企业其经营者出于一己私利,随意报销一些不该报销的费用开支并将其计入成本。上述现象的存在,说明这些企业的成本核算不够规范,而这必然会导致其成本信息失真。三、强化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一)企业成本管理必须面向市场目前,一些制造企业主要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以生产为导向的成本降低模式。这一模式容易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呆滞积压,从而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这一点上,成本管理也不例外。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要面向市场,只有这样,其生产的产品才能被市场所接受,才能在成本补偿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增值,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正因为如此,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了解消费需求的变化,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只有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时,提高产量才有意义。此时提高产量就可以真正起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增大盈利空间的作用。(二)企业成本管理应强化“成本效益意识”制造企业在成本管理中不能只着眼于成本的节约,不能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这种单纯地谋求成本降低与节约的思想颇显狭隘,它在实际工作中是非常有害的。成本管理的目的是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成本管理中必须强化“成本效益意识”,也就是要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增加某些成本费用的投入,能够使产品的款式更加时尚、包装更加精美、功能更加齐全,从而可以大幅增加产品的销售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句话可以使产出大大增加,那么这样的成本费用该投入的一定要投入。因为投入这样的成本费用,可以带来企业整体效益的更大提高。(三)企业成本管理应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只局限于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应从生产成本的管理转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如产品的设计,关系到今后产品的造型、用料、工艺等方面是否合理,设计的缺陷将导致企业成本管理的先天不足。企业在设计新产品时,应注意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要做到技术过硬,更要做到成本较省。在物资供应上,企业应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合理的采购日期和采购批量,避免物资的超储积压,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在原材料储备方面的资金占用。为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企业对于大宗物资的采购,可采取竞争招标的办法,这样做可以刺激供应商之间相互压价,从而迅速挤出他们报价中的水份。另外,对同一种物资,企业应联系数家供应商,这样可以通过对供应商的选择和比较,使它们相互牵制,从而使企业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在销售方面,企业除了要及时发运商品、做好货款的结算工作外,还应积极地收集市场信息,了解消费需求的最新变化,以便企业能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企业成本管理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前已述及,企业全体员工都与其成本的形成有关。因此,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并非是专设的成本管理机构和成本管理人员的专利。据统计,在这一机构工作的专职的成本管理人员一般只占企业全体人员的13,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如果离开了绝大多数员工(9799)的参与,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才能摆脱困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应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使成本意识深入人心。不仅如此,企业在开展成本管理时,还应将成本控制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指标,并根据成本控制任务完成的好坏,制定一定的奖惩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五)企业成本管理应树立“绿色成本观”这里的“绿色成本观”是指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要充分考虑由于产品的生产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在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地估计其可能引发的环保问题,并且采取得力的措施,对这一问题切实地加以控制。在产品投产以后,要根据生态环境的损害情况,分期提取一定的环境治理补偿费用,用于环境的整治。如果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能时时刻刻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就可以避免由于出现了环保问题而带来的成本失控,而这对于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六)企业成本管理应以可靠的成本信息为依据制造企业要加强成本管理,必须要保证其成本信息的可靠性。没有可靠的成本信息作为依据,加强成本管理只会成为一句空话。要提高企业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企业关于材料物资消耗、费用开支、产量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该做到准确无误,并保证其完整性。其次,要制定有关定额并加强管理。企业应制定各种定额,如产量定额、生产设备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等,并通过定额管理达到控制成本费用的目的。再次,要做好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和清查工作。最后,国家应尽快制定并颁布实施成本法,这样就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参考文献: 1胡国强,吴树畅。成本管理会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8):78。2葛家澍。会计大典(第四卷,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3839。3胡国强。成本工程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6):6。4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金马工作室译。管理会计兴衰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332。5罗伯特S卡普兰,罗宾库泊,张初愚,张倩译。成本与效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17。6王竞达,于增彪,瞿卫菁。成本管理系统解析:实务发展、制度变迁和学术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9395。7余绪缨,王怡心。当代成本管理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1540。8陈胜群。现代成本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18。9王立彦,刘志远。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