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项目单位名称)2011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单位: (公章)所属省份: 主管部门: (公章)法人代表: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制二一一年九月 日填 写 要 求一、实施方案要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2011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70号)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财社2011104号)要求,如实填写。二、实施方案须制定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要有可量化的考核指标。各项目进度须明确年度目标、可监测指标和经费预算。三、填写内容文字要准确简练、内容要重点突出、数字要精准无误。四、填写内容的字体为仿宋_GB2312,字号为五号,行距为固定值16磅。五、实施方案请使用A4纸,双面印,装订后一式3份连同电子文档一并上报。内 容 提 要一、项目概述 . . . . 表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信息 . .表1-2项目背景 . .表1-3工作基础 . .二、项目实施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标 . .表2-1项目实施工作思路 . .表2-2项目实施工作目标 . .三、项目实施工作重点及内容 . .表3-1-1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 . .表3-1-2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 . . . . .表3-n-1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 . .表3-n-2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 . .四、主要保障措施 . . .表4-1保障机制 . .表4-2投入预算汇总 . .五、审核结果. . . . . . . . . .表5 省级专家审核意见和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 .附件:1(项目单位名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2(项目单位名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注:页码可根据实施方案填写的实际页数编排。一、项目概述表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信息项目单位名称通信地址(邮编)法人代表信 息姓 名部门及职务办公室电话传真手机E-mail联系人信 息姓 名部门及职务办公室电话传真手机E-mail专业(职业)特色概述表1-2项目背景说明 简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高技能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总体情况。表1-3工作基础说明 按照人社部发201170号文件中“申报条件”要求,简述培养高技能人才具备的条件和已有的工作基础。二、项目实施工作思路与工作目标表2-1项目实施工作思路说明指导思想:简述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培训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等。基本思路:简述开展培训基地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建设原则。指导思想基本思路表2-2项目实施工作目标说明简述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总体目标要按照人社部发201170号文件中“总体工作目标”和“项目产出”来制定。分阶段目标按2011-2012年度和2012-2013年度来实施,体现可量化、可监测。总体目标分阶段目标三、项目实施工作重点及内容表3-1-1 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说明项目组构成:主要指建设本专业(职业)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建设目标:按照人社部发201170号文件中“项目产出”来制定,要用数据来设计可量化、可监测的指标。预算安排:围绕本专业(职业)建设内容需要,根据财社2011104号文件资金额度,划分预算资金。项目组构成项目负责人:李炫中(高级讲师、中级工)项目组成员:唐思远(高级讲师、高级工)陶伟明(高级实习指导、高级工) 刘雄军(高级讲师)李庆丰(高级讲师、中级工)唐玉雄(高级讲师、中级工)李会亮(高级讲师、技师)容 娟(高级讲师、高级工)李祥伟(高级讲师、高级工)邓桃映(高级讲师、高级工)周 毅(高级技师)许成锦(高级技师)蒋华平(一级实习指导、技师)朱镜霖(一级实习指导、技师)陈益民(讲师、高级工)黄毅冰(二级实习指导、中级工)何 艳(二级实习指导、中级工)李孟春(助理讲师、高级工)李建勇(助理讲师、高级工)胡文波(高级工)李 郴(高级工)李少军(高级工)张 斌(郴州市天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厂长、工程师)雷 辉(稻木科技(郴州)有限公司厂长、工程师)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两年的重点建设,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成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工学结合紧密,教学手段先进,集“产、学、研”一体,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品牌专业;坚持校企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把校内基地建设成数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年均培养500余名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二、具体目标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规模。(1)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始终,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的建设中,充分体现“生产性、先进性、持续性”。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与企业联合,形成职业标准;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3)按照社会标准,形成质量评价反馈机制。按照“用企业专家的眼光审视办学质量,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理念,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校企合作开展“顶岗实习”等途径,动态跟踪企业需求和技术进步,改革考核方式,深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改革,形成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4)目前该专业在校达到11个教学班级(其中高技班、技师班8个,学生445人,中技班3个,学生125人),项目完成后,高级工、技师层次学生规模达到500余人,短期年培训150人。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校专业教师22人,其中:高级讲师9人,高级实习指导1人,高级技师2人,一级实习指导2人,二级实习指导2人,讲师1人,助理讲师2人,高级工3人,“双师型”教师占50%。通过引进、培养、进修、聘请等途径,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其中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6人,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2人担任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1)根据职业标准,按照“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出相关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方案,划分能力培养模块,梳理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核心专业课程由企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分段教学的“双师授课法”,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2)按照“项目驱动”方式,对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实训两门专业课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新颖性、创新性、模块化、人性化上实现突破。整个课程建设中要求企业全程参与,建有交互式的课程资源库和多媒体课件,并形成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企业认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开放式的讲义,并与相关企业和院校实现共享。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1)在校企合作上,校企双方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共同研究确立目标定位、开发研究课题、编制教学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共享教学资源;(2)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为兼职教师指导教学,并主动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着力完善和发展工学交替的双元制教学,依托企业产品开发教学课题,结合产品生产进行技能训练,创设教、学、做合一的特殊课堂,增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密切教育基地与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3)争取与本地区2家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建立牢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能力。(1)按照“真设备、真产品、真环境”的原则,建成数控实训车间优质资源共享、能紧跟技术和工艺发展进步的、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与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车间),添置一台全自动三坐标测量机和一台四轴数控加工中心,营造全真实训环境;按照技能培训由浅入深的规律设置实训单元和规范车间布置,将课堂建到车间,并结合学分制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探索开放实训项目和场地的管理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2)与企业深度融合,进入“产业链”,参与生产和技术服务,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管理和资金等,承接企业实际生产任务,引入现代企业化企业的标准和管理,形成建设主体多元化。并依托郴州“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背景,整合、共享三一重工、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巨人机床等企业先进生产设备,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预算安排(包括中央、地方、行业、其他投入)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单位:万元)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651.培训模式(4万)2.课程设置(4万)3.讲义开发(12万)4.师资建设(10万)5.培训基地与实训设备建设(130万)6.技能评价(5万)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201.校企合作机制(2万)2.顶岗实习(2万)3.企业教师聘请(10万)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6万)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101.探索新型的职业技能评价模式(7万)2.健全多元评价机制(3万)表3-1-2 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说明建设内容一:本专业(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技能评价等内容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二: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本专业(职业)的培训能力,重点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在师资、装备、实训等方面提升培训能力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三:通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工作,形成培训基地建设的规律性、创新性的成果。建设内容一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培训模式1.查看企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查看人才培养方案评估报告;3.查看与企业联合制定职业标准;4.查看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1.查看按照社会标准,形成质量评价反馈机制;2.查看“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案。2.课程设置1.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分析报告;2.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改革方案。1.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改革体系;2.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评估报告。3.教材开发1.查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讲义1.查看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讲义4.师资建设1查看专业带头人(1名)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及培训费用原始凭证;2. 查看骨干教师(2名)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及学习报告及培训费用原始凭证;3. 查看“双师型”素质教师(3名)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及培训费用原始凭证;4. 查看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2人担任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书、聘用合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1查看专业带头人(1名)继续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及培训费用原始凭证;2.查看骨干教师(3名)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及学习报告及培训费用原始凭证;3. 查看“双师型”素质教师(3名)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及培训费用原始凭证;4.查看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2人担任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书、聘用合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5.培训装备1.查看全自动三坐标测量机1台的标书、购置合同、购置清单及发票原始凭证。2查看购置宇龙仿真软件(五轴)30个节点、宇龙仿真软件(三轴)50个节点、数控刀具刀柄配45数控面铣刀盘(50)10个、数控刀具刀柄配45数控面铣刀盘(80)10个、数控刀具刀柄配45数控面铣刀盘(100)10个、面铣刀刀片20盒、,查标书、购置合同、购置清单及发票原始凭证。1.查看四轴数控加工中心1台的标书、购置合同、购置清单及发票原始凭证。2. 查看购置数控外圆车刀20把、数控外圆车刀刀片20盒、数控外螺纹车刀20把、数控外螺纹车刀刀片20盒、数控切断刀20把、数控切断刀刀片20盒、数控内孔车刀20把、数控内孔车刀刀片20盒、数控内螺纹车刀20把、数控内螺纹车刀刀片20盒、深度千分尺(530)10把、深度千分尺(2550)10把、深度千分尺(5075)10把、深度千分尺(75100)10把、螺纹千分尺(025)10把、螺纹千分尺(2550)10把、内径千分表(050)10把、内径千分表(50160)10把查标书、购置合同、购置清单及发票原始凭证。6.技能评价1.查看高技能评价分析报告;2.查看高技能评价方案;3.查看高技能评价办法。1.查看专项高技能人才培训体技能评价体系。建设内容二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1.校企合作1. 查看与三一重工、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巨人机床等相关企业共同制定合作协议和管理制度。2查看本市知名企业专家来校讲学记录。3查看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总结报告。2.顶岗实习1.查看专业顶岗实习筛选制度。2.查看专业顶岗实习计划与管理制度。3.查看顶岗实习报告。1.查看工学结合实施办法与计划。2.查看学生到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原始记录。3.企业教师聘请1查看聘请协议、聘书。2. 查看学校对聘请人员工作履职资料、考核记录。1查看聘请协议、聘书。2.查看学校对聘请人员工作履职资料、考核记录。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评估市内1个装备制造企业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1.评估市内1个装备制造企业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建设内容三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1.探索新型的职业技能评价模式1.评价内容上实施“”(职业标准生产实际新技术个人职业能力展示);2.培训模式上实施“过程鉴定结果鉴定”。2.健全多元评价机制查看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办法;查看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办法;3.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查看1.技师政府津贴制度;2.高技能人才政府奖励制度;3.紧缺人才培训政府补贴制度;4.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与成果奖励制度;5.评选青年首席技师制度;6.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才制度;8.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经费制度。4.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标准1. 查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调研报告;评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调研标准。表3-2-1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说明项目组构成:主要指建设本专业(职业)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建设目标:按照人社部发201170号文件中“项目产出”来制定,要用数据来设计可量化、可监测的指标。预算安排:围绕本专业(职业)建设内容需要,根据财社2011104号文件资金额度,划分预算资金。项目组构成项目负责人:唐志雄( 高级讲师 )项目组成员:李荣彬 ( 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技师)李继华 ( 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技师) 赵文初 ( 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技师)谭 辉 ( 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 廖三强 ( 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彭汝贵 ( 高级讲师 技师) 钱 森 ( 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 张新永 ( 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工) 许泳滨 ( 讲师 高级工) 曾令发 ( 助理讲师 高级工) 雒 伟 ( 助理讲师 高级工) 李水保 ( 助理讲师 高级工) 郑祖凌 (广汽本田汽车郴州特约销售服务店 总经理 工程师) 李新娟 (郴州兴华城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献国 (郴州国泰修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工程师) 曾环泳 (郴州瑞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维修高级工) 段录桥 (郴州市公汽公司 维修技师)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两年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扩大专业规模,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与实施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技能培训创新管理与评价机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功能,提升培训能力,使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基地成为集教学、高技能人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二、具体目标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规模。加强校企合作,推行“校中厂”方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完成后使该专业在校达到8个教学班级,学生规模达到300余人,短期年培训150人。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进修、聘请等途径,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其中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6人,聘请汽车维修企业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5人担任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三是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构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体系,开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门核心课程讲义。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施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争取与市内2家以上汽车维修知名企业建立牢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五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能力。增设实训工位,完善实训功能,校内建设一个综合性汽车维修厂,建设符合国家鉴定标准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年培训400名以上人才的需要,利用实训基地优势,在完成本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承担汽修企业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任务,提供高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力争每年高技能人才培训规模不少于150人。预算安排(包括中央、地方、行业、其他投入)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单位:万元)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501.培训模式(2万)2.课程设置(2万)3.讲义开发(6万)4.师资建设(8万)5.培训基地与实训设备建设(130万)6.技能评价(2万)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351.校企合作机制(2万)2.顶岗实习(2万)3.企业教师聘请(25万)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6万)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101.校办一个综合性汽车维修厂(10万)表3-2-2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说明建设内容一:本专业(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技能评价等内容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二: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本专业(职业)的培训能力,重点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在师资、装备、实训等方面提升培训能力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三:通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工作,形成培训基地建设的规律性、创新性的成果。建设内容一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培训模式1.查看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评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方案;3.评审工学结合教学计划。1.评审模块式、培训包人才培养方案;2.评审模块式、培训包人才培养计划。2.课程设置1.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分析报告;2.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改革方案。1.评估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改革体系;2.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评估报告。3.教材开发1.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讲义开发计划、开发记录、授课记录、学生反馈信息、学院考核记录;2.查看汽车发动机维修讲义审批报告。1.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讲义开发计划、开发记录、授课记录、学生反馈信息、学院考核记录;2.查看汽车底盘维修讲义批报告。4.师资建设1查看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2. 查看培训、学习报告;3. 查看培训费用原始凭证;4主讲一门核心课程。1. 查看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2. 查看培训、学习报告;3. 查看培训费用原始凭证;4.主讲一门核心课程;5.培训基地与实训设备建设1.查看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查看实训基地建设有关材料;1. 查看实训设备建设方案;2. 查看购置实训设备标书、购置合同、购置清单及发票原始凭证。6.技能评价1.查看高技能评价分析报告;2.查看高技能评价方案。1.查看专项高技能人才培训体技能评价体系。建设内容二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1.校企合作机制1. 查看与本市知名汽车企业共同制定合作协议和管理制度。2查看本市知名汽车企业专家来校讲学记录。3查看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总结报告。2.顶岗实习1.查看专业顶岗实习筛选制度。2.查看专业顶岗实习计划与管理制度。3.查看顶岗实习报告。1.查看工学结合实施办法与计划。2.查看学生到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原始记录。3.企业教师聘请1查看聘请协议、聘书。2. 查看学院对聘请人员工作履职资料、考核记录。3主持专业建设并主讲一门核心课程。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评估市内1个知名汽车4S店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1.评估市内1个知名汽车4S店实习基地的相关资料建设内容三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1.校办一个综合性汽车维修厂1.查看汽修厂建设方案;2.查看汽修厂施工方案;3.查看汽修厂维修设备采购计划、购置合同、购置清单及发票原始凭证;4.查看汽修厂注册、营业执照等资料。表3-3-1 电气技术应用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说明项目组构成:主要指建设本专业(职业)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建设目标:按照人社部发201170号文件中“项目产出”来制定,要用数据来设计可量化、可监测的指标。预算安排:围绕本专业(职业)建设内容需要,根据财社2011104号文件资金额度,划分预算资金。项目组构成项目负责人:何跃明(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技师 湖南省技工教育教学能手 湖南省百佳首席技师 郴州市学科和技术带头人 郴州市技术能手)项目组成员:廖利明(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技师)何钻敏(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电气教研组长 高级技师)刘志辉(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宋雄军(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黄先帜(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雷丰中(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李怀玉(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技师)唐衡湘(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吴志坚(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何建亮(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郴州市技术能手 技师)徐湘和(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工)段盛琦(高级讲师 技师 )陈选尧(高级讲师 高级工)尹锦东(高级讲师)李国基(讲师 高级工)邓继修(一级实习指导教师 高级工)李民财(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技师)唐撵非(讲师 高级工)欧瑞琴(助理讲师 技师)王成太(湘煤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本森(郴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思聪(郴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文忠(高级工程师、郴州市电工技术协会副理事长)高一斌(苏州松下电器、人力资源部部长)余澄松(台达电子郴州有限公司、厂长)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郴州当地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2年建设,与郴电国际、华磊光电、富士电梯等建立“校企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培训规模达到400人,实训场地(室)达到15个。使本专业成为行业领先、湘南一流的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引领和带动湘南地区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发展。(2)具体目标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规模。按照“面向产业、服务区域、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思路,通过打开时间、空间、课程、人员、校企壁垒,制定并实施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简称“工学六融合”)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辐射带动机电一体化、数控设备维修技术、电梯安装维修技术、楼宇智能化及制冷设备维修技术等专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专业在校达到8个教学班级(其中高技班、技师班7个,学生308人,中技班1个,学生56人),项目完成后,高级工、技师层次学生规模达到400余人,短期年培训150人。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以德为先、突出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坚持校企共建原则,围绕“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建设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型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中实行“带头人”机制,聘请行业领军人物为“银领教授”担当兼职顾问,通过企业兼职、培训将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成为“白领技师”;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团队中实行“双骨干教师”机制,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当兼职骨干教师。形成由专业带头人引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我校专业教师20人,其中:高级讲师3人,高级实习指导2人,高级技师4人,一级实习指导7人,二级实习指导2人,讲师2人,助理讲师1人,高级工5人,“双师型”教师占90%,通过引进、培养、进修、聘请等途径,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其中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素质教师18人,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2人担任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2012年,与企业联合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2名骨干教师、聘请2名企业人员作为骨干教师,对8名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素质培训,建成市级教学团队。2013年,联合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2名骨干教师、聘请3名企业骨干教师;对16名教师进行双师型教师素质培训,建成省级教学团队。三是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深入相关企业开展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根据职业领域成长规律进行学习领域转换以及学习情境设计。在行业、企业、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实施“岗位背景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标准建设”、“突出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三项计划,编写电工基本技能PLC应用技术2门模块教学、案例教学的教学讲义,力争在新颖性、创新性、模块化、人性化上实现突破。编写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修技术教材出版。根据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原则,整合以重点专业为主体的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内容体系完整、设计科学规范、使用方便快捷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第一年2门专业课程材料入库,第二年4门专业课程入库。促进主动式、协作式、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广教学改革成果。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1)在校企合作上,校企双方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共同研究确立目标定位、开发研究课题、编制教学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共享教学资源;(2)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为兼职教师指导教学,并主动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着力完善和发展工学交替的双元制教学,依托企业产品开发教学课题,结合产品生产进行技能训练,创设教、学、做合一的特殊课堂,增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密切教育基地与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3)争取与本地区2家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建立牢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进一步探索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能力。紧扣“校企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不断完善“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校内车间(企业)”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围绕重点建设专业,新建、改建2个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组建融“教学、科研、培训、对外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实训实体”;进一步扩大生产性实训规模,使实训岗位由100个增加到150个,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得到充分保障;依托郴州“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背景,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训基地。继续与郴州市地方政府、与郴电国际、富士电梯、华磊光电等企业深度合作,针对劳务输出等需求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达到近150人次/年培训规模;继续加强与省内外11所技师学院的合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承担相关院校实践教学任务,承担职业院校机电类师资培训任务,到2013年达到每年培训250人次的规模。预算安排(包括中央、地方、行业、其他投入)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单位:万元)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041.培训模式(2万)2.课程设置(2万)3.讲义与教材开发(6万)4.师资建设(12万)5.培训基地与实训设备建设(80万)6.技能评价(2万)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151.校企合作机制(2万)2.顶岗实习(2万)3.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5万)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6万)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111. 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创新(1万)2.校办一个综合性电工电子产品加工车间(10万)表3-3-2 电气技术应用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说明建设内容一:本专业(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技能评价等内容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二: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本专业(职业)的培训能力,重点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在师资、装备、实训等方面提升培训能力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三:通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和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工作,形成培训基地建设的规律性、创新性的成果。建设内容一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培训模式1.查看电气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2.评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方案;1.评审电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设置1.查看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设置分析报告;2.模块式一体化专业教学方案1.模块式一体化专业教学大纲;2.评审工学结合教学计划。3.教材开发1.电工基本技能讲义;2.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建设资料1.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维修技术教材;2.PLC应用技术课程建设资料4.师资建设1.查看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2.查看培训、学习报告;3.专业带头人主持专业建设并主讲一门核心课程。进修教师主讲一门核心课程。1.查看培训文件和培训计划;2.查看培训、学习报告;3.参与本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本专业教师。5.培训装备1.查看实训室建设方案;2.查看购置实训设备标书、购置合同、购置清单。1.查看实训场建设方案;2.扩建2个电气综合实训室。6.技能评价1.查看高技能培训分析报告;2.查看高技能评价方案与方法,1.查看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体系。建设内容二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1.校企合作1. 查看与企业共同制定合作协议和管理制度。2查看企业专家讲学记录。3查看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总结报告。校企合作工作记录材料2.工学结合1.查看实习安全协议1.查看学生校外教学活动责任保险管理办法3.顶岗实习1.查看专业顶岗实习计划与管理制度。2.查看顶岗实习报告。1.查看工学结合实施办法与计划。2.查看顶岗实习(合作教育学期)工作鉴定表4.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1查看聘请协议、聘书。1.查看学校对聘请人员工作履职资料、考核记录。5.培训规模可达到培训100人可达到培训200人建设内容三20125-20135验收要点20135-20145验收要点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1. 校办一个综合性电工电子产品加工车间1.查看建设方案;1.查看设备采购计划、购置合同、购置清单。2. 管理制度及评价机制创新1.查看专业建设委员会名单1.基地与管理制度的创新模式表3-4-1 电子商务 专业(职业)建设目标与预算安排说明项目组构成:主要指建设本专业(职业)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建设目标:按照本通知“项目产出”来制定,要用数据来设计可量化、可监测的指标。预算安排:围绕本专业(职业)建设内容需要,按照500万元资金额度,划分预算资金。项目组构成项目负责人:罗海燕(经济贸易管理系主任 高级讲师 技师)项目组成员:余林彬(高级讲师 高级技师)胡 晖(高级讲师 技师)李 卫(电子商务、物流教研组组长 讲师 技师)李 洪(高级讲师 技师)李红曼(高级讲师 技师)刘云柏(高级讲师 技师)候光新(高级讲师 技师)罗 娟(高级讲师 技师)蔡建明(高级讲师 技师)付登刚(湖南省技术能手 讲师 技师)黄 玲(湖南省技术能手 讲师 技师)廖庆军(郴州市技术能手 讲师 技师)李 聪(郴州市技术能手 讲师 技师)黄兵兵(讲师 高级工)李宏亮(助理讲师 高级工)何 翔(助理讲师 高级工)胡翼霞(助理讲师 高级工)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对本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建设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具体规划,更加符合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更完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通过两年对电子商务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方案的实施,促进郴州及全省和华中地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算会计专业)专业群的发展,年均培养150余名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 二、具体目标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规模。(1)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养贯穿始终,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工作的建设中,充分体现“生产性、先进性、持续性”。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工学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与企业联合,形成职业标准;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模式。(3)项目完成后使该专业在校达到6个教学班级,学生规模达到300余人,短期年培训300人。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校专业教师18人,其中:高级讲师9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3人,讲师6人,助理讲师3人,高级工4人,“双师型”教师占75%。通过引进、培养、进修、聘请等途径,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其中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素质教师16人,聘请企业工程师和高技术人员2人担任本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三是加强课程体系和教材开发。(1)根据职业标准,按照“产学研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出相关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方案,划分能力培养模块,梳理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推行核心专业课程由企业专家与专任教师分段教学的“双师授课法”,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高度吻合。(2)对电子商务实践与训练、物流管理学两门专业课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在新颖性、创新性、模块化、人性化上实现突破。整个课程建设中要求企业全程参与,建有交互式的课程资源库和多媒体课件,并形成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成一批企业认定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开放式的讲义,并与相关企业和院校实现共享。四是加强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1)在校企合作上,校企双方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共同研究确立目标定位、开发研究课题、编制教学计划、制定培训方案、加强课程建设、共享教学资源;(2)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为兼职教师指导教学,并主动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着力完善和发展工学交替的双元制教学,依托企业产品开发教学课题,结合产品生产进行技能训练,创设教、学、做合一的特殊课堂,增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密切教育基地与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3)争取与本地区2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牢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的需要。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培训能力。将现有的校内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完善和升级,校内目前有电子商务师培训实训系统一套,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增加博星电子商务实训和电子商务师培训实训系统各两套,新建综合型多功能专用实训室两间。重点建设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心、商务(情景)模拟营销中心、商务谈判模拟中心、物流配送模拟实训中心、在线电子商务网站,多功能演示厅,计算机网络操作室,以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预算安排(包括中央、地方、行业、其他投入)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单位:万元)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1031.培训模式(2万)2.课程设置(2万)3.讲义开发(6万)4.师资建设(11万)5.培训基地与实训设备建设(80万)6.技能评价(2万)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191.校企合作机制(2万)2.顶岗实习(2万)3.企业教师聘请(9万)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6万)提炼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经验 81.探索新型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6万)2.开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标准(2万)表3-4-2 电子商务 专业(职业)建设内容与进度说明建设内容一:本专业(职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重点围绕培训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师资建设、培训装备、技能评价等内容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二: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本专业(职业)的培训能力,重点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在师资、装备、实训等方面提升培训能力来制定,并确定每一年度的验收要点。建设内容三:通过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放射技术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图绘制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下水道养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热处理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家禽饲养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纳迪克酸酐行业运营格局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低碳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2025年创新案例分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造林管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园林绿化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保安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考点梳理)
- 测量基础能力测试
- 光伏发电站运行规程
- 117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 (高清版)TDT 1031.6-2011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 第6部分:建设项目
- 水电站全套课件
-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山西航空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调查报告青州市区房地产调查报告
- 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
- 棬槽沟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