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 旱灾1 特点 我国发生范围最广 频次高 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2 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 华南 江淮 西南 2 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探究活动 1 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 降水的季节 年际变化大 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 人均径流量少 工农业发达 用水量大 3 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春旱 伏旱 夏秋旱 四季都旱 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大 夏季风没到 降水少 正值春播 农业用水量大 梅雨过后 受副高控制 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 地表水容易渗漏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 受高温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1 东北地区盛夏干旱 三天一小干 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 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有 春雨贵如油 的说法 旱灾频次居首位 3 长江地区伏旱 有农谚 春旱不算旱 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易发生旱灾 但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 华南地区夏秋旱 5 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3 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探究活动 1 我国干旱 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2 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的自然 社会条件 理解其成因 提示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 才称旱灾 如果干旱发生在无人区 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也就不会形成旱灾 并且旱灾的严重程度与人口 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 人口越密集 经济越发达 同样程度的干旱造成的旱灾越严重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 年年干旱或 十年九旱 但由于人口稀疏 经济落后 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 4 旱涝关系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4 旱涝关系 1 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 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 海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 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 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 即 这里不涝那里涝 这里不旱那里旱 的现象 当夏季风势力弱 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 则 南涝北旱 当夏季风势力强 到达北方早 停留时间过长 则 南旱北涝 5 旱灾的危害 5 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1 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 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2 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特别是北方耕地多 城市和人口密集 但水资源少 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二 台风灾害 1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 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 因此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 台风发生的时间 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 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 南方重 说明 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 我国南起两广 北至辽宁的漫长海岸地带 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 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其中 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 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 左右 浙江 台湾东部 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 占总数的1 3以上 通过阅读图2 32 掌握以下内容 影响我国的台风 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 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 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 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 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1 3 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 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 4 台风造成的损失 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 20 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通过阅读表2 6 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毁损船舶 倒塌房屋数 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 探究活动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 但却没有成灾 原因是什么 区别台风和旱灾 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 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提示 上海虽然受灾 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 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 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 思考 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 点拨 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 农业区 渔业区 人口密集 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 台风带来的狂风 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 造成海堤决口 形成洪涝灾害 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会造成城市 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 船舶的毁坏等 以及人员伤亡 房屋倒塌 建筑物破坏 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 寒潮灾害 1 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5月 冬半年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 即3 4月和10 11月 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 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 路径 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 有时 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 形成寒潮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 如天山 阴山 秦岭和南岭等 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 灾害加剧 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 形成冷空气的通道 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 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 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 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 滇南谷地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 东北地区最多 华北次之 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 华南最少 4 南北灾害表现 北方 大风 降温 霜冻 暴风雪等 南方 降温 冻害 雨雪等 探究活动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第一 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 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 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 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 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沙尘暴袭击村庄过程 四 沙尘暴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 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 扬沙 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是指大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 使空气特别混浊 能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2 多发时间 3 发生条件 冬春季节 动力 大风天气 物质 地面的沙尘物质 气候 气候干燥 植被覆盖少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沙漠区 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华北 植树造林 种草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 以减小风速 增加湿度 减轻沙化 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 预警 4 防治措施 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p54思考题 1 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冬春冷空气活动多 由于气候干旱 土壤疏松干燥 人口压力大 人们毁林开荒 森林覆盖率降低 过度放牧 草原退化 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导致沙尘暴多发 五 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 1 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干旱 寒潮 沙尘暴 冰雹 干热风 霜冻等 其中干旱 沙尘暴和干旱 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 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读图2 36 了解以下内容 1 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 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 又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水热条件不稳定 导致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 春旱严重 冬季风的通道 接近沙源地 蒸发强烈 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灌溉用水增加 人口 城市密集 人均水资源匮乏 过量抽取地下水 导致地面沉降 海水倒灌 水资源缺乏 学习阅读材料 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华北地区历史上就是旱灾区 华北地区经常有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链发的现象 探究活动 假如 目前华北发生了这样的大旱 会是什么样的灾情状况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灾害救助中如何体现 提示 经济损失将大大增加 人员伤亡将大大减少或没有 3 损失 华北干旱缺水 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 4 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