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doc_第1页
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doc_第2页
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doc_第3页
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缪重明 朱海亮内容摘要:目前,谈恋爱已是高校校园内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因为谈恋爱引发的伤亡事件也屡屡发生。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之后,允许大学生自由恋爱已经成为事实,我们不能避而不谈,漠视它的存在,更不能“一棒子打死”。本文针对这一棘手的问题展开论述,从恋爱和学习间的利弊关系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就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自由婚恋 权利 职能 服务 爱情观正文: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3月5日下午2时向社会发布。蓝皮书显示:大学生自杀原因多为感情和就业,其中因为感情问题而自杀的比例占到41.7%。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是:谈恋爱已是高校校园内的一个普遍现象,因为异性而产生的打架斗殴等伤残事件也屡屡发生。而在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内容,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大学生可以自由婚恋。这些无疑给高校的思政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允许大学生自由恋爱已经成为事实,我们不能漠视它的存在,避而不谈是不可能的了,“一棒子打死”那更是不理智也不明智的做法。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就这一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探讨。一、 谈恋爱对大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恋爱,从本质上讲它是人的主观需求,但在人生充实的事业中应开拓出它应有的位置。对大学生而言,谈恋爱必须以学业为基础,学习是爱情持久的动力,只有建立在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之上的恋爱关系才能经久不衰。青年学生应当到理想与事业的稳定性中去寻找高尚的爱情,也只有在学业成功的道路上创就事业的辉煌,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一)、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可以促进双方共同进步。人生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爱情与事业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历史长河中,爱沿着不同的轨道前进。有的缠绵于小家庭的轴心,成为爱的囚徒;有的化入事业中,使爱在事业中得到升华。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干不了事,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的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球。”他与燕妮的结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将生命融化在事业之中,为人类爱情树立了典范。可见,只要处理好了谈恋爱和学习间的关系,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恋爱时间,爱情对学生来说也不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二)、多数大学生无法把握分寸,因为谈恋爱耽误了学习。鲁迅说:不能只为了去爱个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道义全盘疏忽了,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着。可惜的是,多数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个道理。有的大学生进人大学后,置学业于不顾,把谈恋爱、建立家庭当成头等大事,制定了“一年级看,二年级找,三年级挑,四年级定”的四年计划,也有学生把恋爱当成“迪斯尼乐园”,寻求刺激,这都是本末倒置的。大学生需要爱情,也需要事业成功,但一定要摆正二者的位置。学习与恋爱相得益彰,会推动两人学业和事业的进步。学业上获得爱情的滋润是一种幸福,但没有爱情的支持,也未必是不幸的,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理智战胜了情感,追求崇高的事业,在事业成功后,爱情的到来更激励他们在事业上充分发挥潜能,而有些学生在爱情与学业中迷失了方向,爱情也惩罚了他们,学业也就耽误了,不得不为生存而重新努力。因此歌德说:爱情如果不生根于对社会共同的信心与事业的志趣上,那是浮萍的爱,极易随风而去,而单纯靠感情冲动的爱,则象建筑于泥沙上的塔一样,总要倒塌下来的。二、促使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解决问题必须挖掘问题的根源,找到切入点。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地区进行了“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46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34份,有效率97.8%。调查中显示:对于大学生谈恋爱,只有11.2%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更多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的原因在于“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谈,随大流”等。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除了上述的学生主观原因外,还有以下一些客观原因:1、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实施赋予大学生谈恋爱的权利。教育部已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不再对大学生婚恋作限制,这样的“法律空白”正体现了法治的应有之义。众所周知,婚姻法提倡是自由婚恋,婚姻登记条例也并无限制大学生结婚的条款,新规定作为这两个法律的下位法,自然不能与上位法相冲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规定”的出台让大学生恋爱“合法化”。2、社会的多元化导致青年学生认知体系的开放化。改革开放之后,80后的孩子都是喝着可乐长大的,他们所接触到的社会内容更为丰富,电影、电视、音乐、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变,同时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生活的改变。他们追求另类,追求个性,抵触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认为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太迂腐、太陈旧,于是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著名的教育家朱熹认为:青少年的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们思想单纯,最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一但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学坏的容易,学好的难”。不过谈恋爱并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在学生眼里这是一种时尚,是年轻且成熟的标志。3、学生的法制意识在不断增强。中国的大学向来有着异常浓厚的“官学”传统。自成立于1898年、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的京师大学堂,到“文革”结束前的中国高校,莫不因此承载着太多的政治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的大学,其职能仅仅被“窄化”为政治职能,其他职能被摆在次要的位置。后来,教育又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转而依附于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大学论坛里话语主体的失位是必然的,继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严重丧缺,造成大学缺少动力和活力的局面;同时,就业影响、用人单位的声音越来越强,内外的压力不得不迫使管理者重新定位管理模式。于是,象牙塔到服务站的转变,使得学生作为高校话语主体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学生认为自己的“被服务的对象”的观念增强。另外,随着社会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权利保护的完善必然导致公民自由度的提高,导致秩序维护的难度加大,这是法治社会所必须承担的成本。在这样的社会体系的保护下,学生“有法可依”,并且逐步学会了如何“依法办事”。4、高校的职能在变化。过去我们禁止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实质上是管理者把高校管理制度单纯当成一个“治”人的工具,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高校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主要不是用来“管”人的,而是用来服务于人的,高校的秩序主要应该是通过权利的保护,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而形成的,这样的秩序才是有活力、有张力的秩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叶赋桂副教授认为,从大学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学的理念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与发展的正是把大学从象牙塔变为社会服务站,才成就了科南特、康普顿、威尔伯和哈佛、斯坦福等大学。换句话说,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实施顺应了时代变革的要求,体现的是“以权利为本”的主线,这个主线为未来的高校管理改革划定了一个方向:作为高校,它的管理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法治进程,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社会来适应它。5、另外,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的刺激、学习上受挫、厌学情绪等都可能促使大学生谈恋爱。三、谈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1、学习是主流,谈恋爱是次流。每一个认在社会里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他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责也不一样,高校大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预备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努力学习,培养成为品德高尚、作风顽强、富于创新的人才。大学阶段,学习科学文化,完善知识结构,培养锻炼能力是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当前,青年学生盛行的学习热已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次,知识经济对最新科技知识的要求远大于对雄厚资本的要求,大学生不讲学习、不善于学习、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未来生存的竞争中必将被淘汰。因此,大学生应该分清两者的主次关系。当谈恋爱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大学生应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学习为重。正像别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变成一片遍布荒芜的枯冢和破碎心灵的真正阴暗的荒原。2、搞好学习是谈恋爱的前提条件。如果说事业是人生的主题歌,爱情则是人生的副歌,副歌不能少,但只有依赖于主题歌,才能构成美好的乐章,若以副歌代替主题歌,会降低人生的价值。在事业上凝结的爱情,有更活跃强大的力量,但事业始终高于爱情。因此谈恋爱必须要以学业有成为基础,学习是恋爱的前提条件,是纽带、是源泉。3、谈恋爱是学习之余必要补充。谈恋爱也是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处理得好不仅可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而且可以缓减因为功课带来的学习压力。难怪著名的社会学家周孝正说,“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谈恋爱是好事。”也许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吧。四、高校辅导员如何在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走得最近的人,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辅导等多项职责,扮演着导师、管理者、服务者、医生、朋友等多种角色,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做好引导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树立准确的服务观念。辅导员工作平凡,但使命神圣;事务繁杂,但责任重大。我认为首先应该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定位为“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这种服务,不是指当“保姆”,而是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确立辅导员的工作是服务的本质,有利于辅导员思想认识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正确观念,改变单一的管理者的姿态;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到位,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保证作用,杜绝“无为而治”的做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优势、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2、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辅导员要有爱心、恒心和耐心,要热爱工作,热爱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在知情知心的基础上建立的感情,会让学生珍惜,能够鼓舞学生自强不息。另外一方面,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跟你讲实话,愿意跟你说心事。这时候一定要把学生的困难当成是自己的困难,把学生的心事当成是自己的心事,决不能敷衍了事、轻描淡写。所谓“朋友数、斯疏矣”,假如你的态度不够热情,话语不够真诚,就会和学生产生距离感,不利于开展工作。3、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性格、意愿和自尊心。我们应该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取心,相信他们的恋情是高尚的。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正确地引导,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这类工作要讲究策略,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方法,方法对了,可以事半功倍,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方法不对,工作没有进展不说,还挫伤了自己的工作积极性。5、转移学生的精力。关注和利用学生的兴奋点,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正确的兴趣取向。问题是,学生的兴奋点在哪里?我认为诸如考试成绩,发展入党,学生干部调整,评优推优,考级和就业等,都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些焦点开展一系列活动不仅有效地转移学生的努力方向,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途径和平台。6、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动力。厌学是诱使学生谈恋爱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以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进取意识的不断增强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需求自身的价值,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学生,老师的一句表扬无疑胜过任何兴奋药剂。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给学生主体留有空间与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水平和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尝试,鼓励学生培养自我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张扬,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做好发展规划,树立不断进取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7、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大学生认知事物还不够理性,容易片面地看待问题,尤其在谈恋爱问题上,盲目和冲动占了主要地位。因此要正确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恋情,适时适当地拉开与恋人的距离,减少两人单独相处的机会,正确对待与恋人的暂时分离,正像舒婷所说:“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两个人都重新制定新的努力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严格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清醒理智地认定自我,评价对方,减少热恋中的盲目性,避免因为谈恋爱所造成的伤害。8、以事实胜于雄辩。不少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教诲都带有抵触心理,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法律都允许我们谈恋爱了,你还管这些干吗?”我认为对于持有这种态度的学生,我们应该掌握大量的因为谈恋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