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生态设计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价值与应用摘要最早的城市群落是以河流走势应运而生的,最先发展起来的也是滨水城市,世界上的滨水城市很多,中国也不例外,在广袤的国土上也有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滨水城市,在城市空间经历了一个急剧的外延式扩张之后,内涵式的提高也越来越迫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滨水区域的开发建设成为建设热点。但已完成的规划设计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违背自然的现象等。人类的科技在不断地发达,而面对科技带来的工业发达,我们的自然生态平衡已经失调。面对这样的环境现实,作为设计师应当思量的东西应该更多,如何能让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融洽、持续发展。滨水景观的设计不能只顾到美学意义,它已经威胁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与生存。必须结合生态环境对滨水设计做出新思考。城市滨水带的发展密切关系到我们整个城市的大环境,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这一区域的发展也随大流之势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发展适合人类的生存环境要求与欲望。现在倡导低碳生活,都在尽力改善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作为地球空间环境改造者的设计师们也不能推卸这样的责任。在宝贵的水资源愈来愈稀缺的情况下,我们要在做好景观设计,保证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要致力于设计方式的生态性和持续性的研究。以回归自然的设计方式来对滨水区域的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因此,未来水景设计新趋势将是绿色生态的、可持续的。对于我们的设计,要像对待一个生命一样,用培育的心态来完成。不要只是一味的破坏再重建。要将科学的生态的设计方式应用到设计当中。达到建立起其自身的可持续系统的目的。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既在设计后,设计对象能和谐的融入周围环境,能有效地诱导人类的行为,使其更少的破坏影响生态系统。近年来,景观生态学逐渐成为景观设计界的“新宠”,频繁出现在各种项目中。然而,对“景观生态”的错误理解;景观生态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欠缺;习惯于传统思维模式,缺少相关技术;缺乏科学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等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其前进的步伐。由于对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一知半解和望文生义,已经在公众中造成了对生态学的误解,在伤害着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的发展。房地产楼盘,尤其是遍布各地的景观大道大量引种非乡土观赏植物,采取高密度苗圃式种植方式获取立竿见影的绿化效果,摧毁城市河流自然河床和岸线打造的滨河公园,制造的是反生态的景观生态假象,完全违背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漫长的历程中,人们应用各种手段和方式改变着环境景观,几乎达到一定阶段的极致。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回归到一种让自然可以接受并慢慢适应改变的节奏。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以自然和谐和平衡为切入点的生态设计思路,来探讨生态设计应用于城市滨水区域景观的价值及应用方法。这里的生态设计不仅仅是指让自然环境生态化,还指设计能诱导人类的行为生态化;与城市其他环境融合,使整个城市环境构架系统生态化。本文的论述结构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全文的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通过对生态设计和滨水景观设计主要理论的梳理和二者关系的探讨,论证生态设计导入滨水景观设计的价值。第三部分:论文的方法探索部分,即第五、六章。通过对具体设计案例的评价学习和相关理论要素的解析、探索生态滨水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论。并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模式。第四部分:论文的结论及展望,对本研究课题做出总结和后续研究的展望。关键词:生态设计,滨水区域规划,和谐统一20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THE ECOLOGICAL DESIGN IN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OF THE VALUE AND APPLICATIONABSTRACTThe first City Community came with the movement of river; the first development city is also the waterfront city. There are many Waterfront City in the world, China is no exception. In the vast territory, there are a variety of waterfront cities in different types and sizes. After the dramatic expansion of the extension in urban space, the improvement of content-type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Since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becomes hot spot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ith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which have been completed, such as the breach of natural phenomena.With the continuously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ur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 has been offset. As a designer, we should consider more when we faced this reality. How can we make the built environment harmonious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ge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should not just consider the aesthetic sense; it has threatened the lives and already affected our survival. We must make new thinking with the design of waterfront combined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waterfront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ity of our environment, urbanization, m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with the flow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 But it does not mean that such 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suitable for human survival requirements and desires.We are promoting low-carbon life, and we are trying to improve our living space environment. As the designer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arths space environment, we can not shirk this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scarcity of valuable water resources, we want to do landscape design, to ensure that visual effects, we must also committed to eco-design approach and continuing study. To plan and design the waterfront as the way which return to natures design approach to the landscape. Therefore, the future trend in the design of new water features should be green and sustainable. For our design, we should to treat it as a life-like mentality. Do not just blindly destroy and rebuilt. Put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design approach into the design of them.Eco-design (ecological design), also known as green design or life cycle design or environmental design, refer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to the design to help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design decisions. Eco-design requires designer consider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the entire life cycle from product to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t all stag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ultimately lead to produce a mor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s.In recent years, landscape desig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darling, frequently appears in various projects. However, the wrong interpret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 lack of education about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urriculum; accustomed to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the lack of relevant technology; lack of scientific wealth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other issues,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pace of progress.As the little knowledge of ecology and landscape ecology, has caused public misunderstanding of ecology, injur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al estate properties, especially the large introduce of non-native ornamental plants over the landscape around the road, it gets immediate greening effect by planting for nursery-style to high-density, but it destroy the natural river bed and the coastline of the city to build a riverside park, made anti-ecological Landscape Ecology, completely contrary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cology. In the long history, people takes various means and methods of application to change the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lmost reached a certain stage of extreme, but, in this case, we need to return, to a way acceptable to gradually adapt to changes in natural rhythm.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proposed the natural harmony and balance of ecological design idea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eco-design applied to the value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and application methods.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Part I: the full text of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tatus, value, content and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Part II: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aper, by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and five chapters. We discuss the waterfront on eco-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two main theories of the sort of relationship, demonstrates eco-design into the value of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Part III: the part of methods Chapter five and six.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the specific design case studies and analytical elements of the theory, we explore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waterfront design and methodology. And design a more systematic method of ecological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pattern. Part IV: Conclusion and outlook. we make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 ecological design, waterfront landscape design, harmonious and unified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11.1.1生态背景.11.1.2社会背景.11.1.3行业背景.2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国外生态设计研究现状. 21.2.2国内生态设计研究现状.31.2.3国内外滨水景观设计研究现状.31.2.4生态设计应用于城市滨水设计.51.3价值研究.71.3.1社会价值.71.3.2行业价值.71.3.3科学价值.71.4研究方法.71.4.1调查研究.71.4.2比较分析.71.4.3实证研究.71.4.4定性分析.71.5论文主要内容及框架.81.5.1论文主要内容.81.5.2论文框架.8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02.1引言.102.2生态设计概述.102.2.1生态及生态设计的定义.102.2.2生态设计的应用领域.102.2.3生态景观设计.102.2.4生态景观设计的原理.112.3景观概述.122.3.1景观及景观设计的定义.122.3.2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122.4城市滨水景观.122.4.1城市滨水区概念.132.4.2滨水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价值.132.5小结.13第3章 城市滨水区开发存在的问题.143.1开发目的单一.143.2作用机制中的缺陷.143.3只重视陆地开发,忽略了水体的保护.143.4滨水区缺乏共享性.143.5各地区滨水景观大同小异,缺乏特色.143.6滨水区域的设计独立于城市大环境外.143.7节能减耗.143.8生态恢复的现状和问题.143.8.1国外城市滨水区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和问题.143.8.2我国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15第4章 生态学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缺失.164.1引言.164.2生态学在滨水区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164.2.1生态理论研究方面.164.2.2生态技术应用方面.164.2.3管理模式分析方面.164.3生态学在滨水区域规划中应用研究缺失.16第5章 生态设计在城市滨水设计中的价值.195.1引言.195.2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理念.195.3生态滨水环境的重要性.195.4生态设计的价值.20第6章 生态设计应用于滨水设计的方法研究.226.1生态设计应用于城市滨水设计的多维度路径.226.2生态恢复方法应用于滨水设计的研究.226.2.1生态设计的原则.226.2.2城市滨水景观中生态恢复的原则.236.2.3滨水区生态恢复的方法研究.256.2.4生态恢复的案例.276.3由设计涉及生态到设计生态.296.4设计尊从自然.306.4.1找准滨水区域的自然过程 .306.4.2尊重自然的设计策略.316.3本章总结.31第7章 总结与展望.327.1主要结论.327.2展望.327.3后续工作的展望.32致谢.34注释.35参考文献.36 附: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目录.37 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展作品及获奖作品情况.38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生态背景人类需要回归,回归到一种让自然可以接受慢慢适应改变的节奏,滨水景观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也需要回归生态。宇宙空间里所包含的一切元素的存在,都在于他们之间的平衡,在于他们有着系统和谐的生态链。人类早期由于对自然的未知和恐惧,作为自然的附属物而存在,随着物种进化,人类在环境中的位置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类有了对自然的认识,懂得、敢于对抗和改变自然。而在这个漫长的演进过程中,由传统的敬畏、顺从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象征、敬仰,都随着科技意识的进步与转变逐渐淡薄了下来。到工业文明的时代,人类已经开始以牺牲生态环境、破坏自然平衡来满足自己的经济发展。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严重破损,今天,大量的异常天气和极端气候环境沙尘暴、沙漠化、物种灭绝等。都作为自然回敬我们人类的手段频繁发生,并且程度在不断加剧。 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恶化,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对生态的破坏,一方面是从本身上破坏自然系统,另一方面是人为的制造出与自然系统相违背的环境。无疑,这都推动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向着异端的方向发展。因此,大家都在倡导低碳生活,都在尽力改善我们生存的空间环境。作为地球空间环境改造者的设计师们也不能推卸这样的责任。1.1.2社会背景人类开始思考景观设计的新趋势,即遵从自然,把生态的设计方式导入到滨水景观设计中。面对自然给我们的警告,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意识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努力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联合国近年来召开的各类环境大会都在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态度和发展趋势,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人们对当下的地球环境生态链产生深刻反思,越来越注重绿色生态与可持续性。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改造环境的行为,也影响着空间环境的发展,因此水景观设计的趋势也将是绿色生态的、可持续的。城市设计的重新定义与实践:回归城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城市环境的衰落已经转变成为了一个灾难性的问题,而且在同水体的利用等方面结合考虑时显得尤为严重,城市中的水体、滨水区、河流以及地下蓄水层变得面目全非,其中许多已失去了它们应有的功能。破坏得太多,变动过大,使得地球环境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速度,这样的负荷带来的就是严重的环境问题,要减缓速度,恢复自然应有的状态,就要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使设计回归到符合生态的状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不断壮大,这种大规模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水岸线发生改变,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变差,河流速度变快,水域变窄等问题陈出不穷。1.1.3行业背景生态设计应用于滨水景观的片面与迫切大自然是天生的设计师,给了我们很多和谐共生的启迪,我们所处的环境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水环境在整个人类环境中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河道开始被裁湾取直,蜿蜒的溪流变成硬化的水渠,湿地不见,茂密的水生植物不见。河道成了排污沟,湖塘成了垃圾场,如此的现象比比皆是。水变黑变臭了,鱼虾不在了,环境恶化了,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整治水环境的重要和迫切,遗憾的是我们的水环境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为恶化。人们已经意识到要将生态设计用于设计中,有一些案例也成功了,但总的来说,还存在很多缺失、偏差和空白。水是活的生态系统,他的真实和完整性不在于他有多么的纯净,而在于他与周围环境、与土地、植物、生物之间的联系,在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连续性。 在这个设计以生态和谐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生态设计应用于滨水设计还只是刚刚有了雏形,未来还有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从科学技术、材料的创造、人的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大量的人员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城市规划师们已经越来越关注城市的未来,在规划的时候开始更多的考虑如何使城市的体系合理化,符合生态自然的发展,最小限度的影响破坏自然的承载。不再只是单一的考虑片面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地球大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师们也非常注重生态建筑的发展,像日本的很多建筑都是采用和回收循环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欧洲和美洲各国也很重视建筑的生态性,建筑界还设立了很多关于生态建筑的奖项和赛事来鼓励设计师们趋向生态设计。由于整个环境的发展趋势,景观设计师们也愈来愈看重环境整体结构的和谐,不只是盯着眼前的有限空间。整个设计界都非常重视生态设计,可以看出未来景观设计的趋势也不会例外,国内外也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探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需要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在这个领域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1.2国内外研究现状生态设计是在生态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诱发起来的学科,他包含的内容和层面很多,学科跨度也大。滨水景观设计隶属于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景观设计也是包含多个层面的学科。要研究生态设计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就必须基于生态设计自身研究发展的探讨。1.2.1国外生态设计研究现状生态设计的形成也由来已早了,在设计的各个领域都能发现他的身影,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机建筑设计、Partik Geddes的和Lewis Mumford的区域性规划都基于生态的角度考虑。到了上世纪60年代,设计师Sean Wellesley Miller与物理学家Day Chahroudi设计了基于生物的仿生规则的“皮肤式”外墙的房屋。在建筑上,生态设计应用得最为广泛。在材料方面,人们也发明制造出很多对自然环境负担小的各种材料,包括建筑材料、工业材料、生活材料及布料等。在景观设计上,也不断涌现出大量的研究者,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城市滨水设计领域已经探索研究和利用了大量的生态设计法,从科技手段,材料配置、人文背景等多方面进探索,获得了很多成果。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的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们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理念上开辟了新的发展思路。欧洲一些国家对城市河流景观生态恢复做了研究,1938年,德国Seifert首先提出近自然河流整治的概念,即接近自然、保持自然景观美的同时完成传统的治理任务。1989年生态学家Mitsch提出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概念,在欧洲,莱茵河流经的国家大多数都采用生态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也在生态工程的基础上提出“多自然型河川计划”(Project for Creation of Rich in Nature)。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日本还制定了法律法规来强制生态恢复的执行,在河流景观规划的良好可持续发展上取得了好的成绩,有着大量案例值得我们学习。1.2.2国内生态设计研究现状“道”和“气”的概念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然而其科学意义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说明。“一阴一阳之谓道”、“气者,道也”,这是古人的定义。我们在古人的基础上指出了“道”、“气”概念不仅仅是哲学范畴的问题,它也是生态学原理,揭示其科学基础,赋予其科学定义,显示其科学意义,这是中国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上的一大突破。我国的生态设计也在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发展,我国的滨水开发也面临很多环境生态问题,很多城市也以改善城市环境为目的对河流景观重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成都府南河环境综合整治、太原汾河环境改造工程等。这些项目在恢复河流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上有积极的贡献,不仅做出了探索和研究、取得成绩,也发现了大量问题。生态设计已经普遍引起了国内许多学科和部门的关注,也在陆续的开展研究工作。以后,随着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我国的生态设计将应用到更广的领域。1.2.3国内外滨水景观设计研究现状(1)受到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很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滨水区域是一种活着的、可以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仅仅把它看成一个环境污染严重、问题重重的地带。人们开始意识到,当今的城市滨水区的转变是一项巨大的产业。如果我们考察1965年以来的各种水体类型的城市滨水开发,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就有几千个案例。1989年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由90个滨水项目在实施。根据“滨水复兴研究中心”(WARRC)的资料表明,在1993年,日本就有63个见诸文字的城市滨水开发案例。这些项目的实施反映了日本有关滨水区的认识的戏剧性的转变,因为他们先前认为滨水区都是用于工业、交通、渔业和防洪功能,目前这一区域的休闲功能正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同时,“逆工业化”的演进正在开辟着崭新的领域。中国很多城市都注重滨水区域的开发,例如天津海河的沿岸开发、青岛的新区规划、南京的滨江规划、厦门的海滨会展中心规划等。大量的滨水项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域开发都举办过大型的国际招标活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2)水污染治理先行 滨水区域作为城市的开放空间,人们乐于大量的运用到他,人都是有亲水性的,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系统,开始恢复一些湿地和整治一些被污染的水域。1980年代以夫子庙地区改造为龙头的南京“十里秦淮”风光带建设首先从秦淮河水清污和驳岸整治开始,经过精心规划和多年建设,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成功。四川成都的府南河也是一个以水的整治为主题的生态环保公园,受到污染的水从府南河抽取上来,经过公园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自然生态净化处理,最后变为“达标”的活水,回归到河流当中。该创意是由美国学者贝达蒙女士提出,得到成都市政府的支持,由中、美、韩三国共同设计建造的。(3)关于滨水区规划的国际会议 近20年来有关滨水规划设计与开发的国际会议主要有五次1,分别为:横滨滨水区MM21于1986年11月在日本横滨召开,提出了21世纪城市滨水区开发的战略理念:水与绿结合、建筑与环境结合、历史与未来结合。国际水都会议,大阪于1990年7月在日本大阪召开,会议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水与绿,以及创造美丽的滨水景观等问题,会后的大阪宣言提出,在滨水开发中水是城市空间的中心要素,应强调水的利用与保护、水与绿的结合等。水上城市中心第二届国际会议,威尼斯于1991年1月在威尼斯召开,会议认为城市滨水区开发规划中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规划设计应和市场、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城市与新的全球经济,墨尔本于1994年11月在墨尔本召开,会议认为滨水区开发除了必须联系城市经济、文化、历史和环境外,还必须注意研究区域城市的网络战略关联。城市滨水区开发国际会议,悉尼于1995年4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会议认为规划必须为城市设计创造好前提,市场要把握好,坚持人场所的塑造,以提高各个方面的共同价值和基本理念。1.2.4生态设计应用于城市滨水设计成都的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东北隅,占地24000。是世界上第一所以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由中、美、韩三国共同设计的,1998年正式落成。公园呈鱼形,紧依河岸,巧借成语“鱼水难分”来揭示水乃生命之源的大意。其具体措施是取自府河的水,一次流经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使之有浊变清。园内兼有中心花园、雕塑喷泉。峨眉山植被、黄龙五彩池等自然风景,集教育、观赏于一体。水一直沿着地形依靠重力流淌,不再借助其他的人工手段,设计师将水流量控制得很小,从而确保贯穿全园的一脉活水终年流淌不息。整个净水系统虽然自然、恬静、谦逊,但流水的灵气依然使生态净水的精神洋溢于全园。(如图1-1)图1-1 成都府南河活水公园Fig1-1 Chengdu funan river water park墨西哥城的索其米高生态园由咸水湖、鸟类保护区、人造地坪演示区和植物园、运动区以及花卉市场组成,是难得的滨水生态园区。查尔斯顿滨水公园通过地方领导与景观设计师的合作,在保护公众对水滨的使用方面成为了重要的先例。它创新的设计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公园还成为了城市投资的催化剂,创造了远大于私人开发的价值。设计中将大片滨河滩涂完整保留,保护了河滩湿地的生态系统。(如图1-41-5)图1-4查尔斯顿滨水公园Fig1-4 Charleston waterfront park图1-5 亲水平台Fig1-5 Pro level sets1.3价值研究1.3.1社会价值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已经不是区域性、阶段性的问题了。他已经成为全球性、长期的焦点。水环境尤为严重,是世界关注的核心问题。现如今,人们都在大张旗鼓的宣传环保、提倡低碳。仅仅是表面功夫,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的、深入的探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探讨生态设计于滨水景观设计应用的方法与价值。1.3.2行业价值人类面临着环境危机、生存危机。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作为景观设计师应当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担起历史的重任呢?整个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也跟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处理、改善好生态环境、使人造系统与自然系统和谐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质量工程师综合知识精益企业模拟试题(附答案)
- 伦理委员会考核试题(附答案)
- 三级营销员模拟题库与答案
- 中外服装史知到智慧树答案
- 特殊药品培训试卷及答案
- 冷藏药品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房地产抵押贷款经纪服务协议
- 2025版土石方运输合同绿色运输能力评估合同
- 2025电梯保养服务与智能监控系统集成合同
- 2025版尿素原料采购及仓储物流服务合同
- 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义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邮政快递员技能大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技术规范》
- 结肠造瘘还纳术手术配合
- 2024年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A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典型题)
- 特种设备目录新旧对照表
- 2024年初一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 陪诊师与公司签订协议书范文
- 喀什德力克油田科技有限公司30万立方米-日油田伴生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项目
- PICC穿刺点感染个案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