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知识详解及配套习题(知识点分类)_第1页
第二章----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知识详解及配套习题(知识点分类)_第2页
第二章----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知识详解及配套习题(知识点分类)_第3页
第二章----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知识详解及配套习题(知识点分类)_第4页
第二章----高中物理选修3-1-恒定电流知识详解及配套习题(知识点分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电路 第一节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必记知识必记知识 1 电阻电阻 是反映导体对电流的 的物理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是由 导体本身决定的 导体的电阻跟它的 有关 跟它的 有关 跟它的 有 关 2 电阻的单位 简称 符号 3 电阻率电阻率是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是一个反映材料 的物理量 4 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而 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有些金属合金的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常用来制作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电压成 跟它的电阻成 表达式为 R U I 6 电阻定律电阻定律 均匀导体的电阻 R 跟它的长度 l 成 跟它的横截面积 S 成 导体电阻还 与 有关 知识点知识点 1 1 欧姆定律 1 表达式 R U I 2 适用条件 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体 注意注意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 I U R 必须对应同一导体或纯电阻电路 不含电源 电动机 电解槽等 电器的电路 欧姆定律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拓展拓展 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三个物理量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它揭示了电压 电阻对导体中电流的制 约关系 也为我们控制导体中的电流提供了理论依据 和从数学角度看两公式相同 R U I I U R 但两式反映的物理实质不同 提供了控制导体电流的方法 提供了测量电阻的方法 R U I I U R 即使电流随外电压变化时 但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为一常数 该常数反 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知识点知识点 2 2 电阻定律 1 公式 是导体的长度 S 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是构成导体的材料的电阻率 S l R l 2 适用条件 温度一定 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或浓度均匀的电解质溶液 拓展 拓展 同一段导线的拉伸或压缩的形变中 导线的横截面积随长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但导线的总 体积不变 即 这是隐含条件 也是解题的关键 lSSlV 例如将一电阻为 R 的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的 n 倍 即 由于 所以 nll lSSlV S nl Sl S 1 由于 所以 故电阻将变为原来的倍 S l R S l R R S n nl R n 2 1 n 2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是导体的决 S l R 定式 是电阻的定义式 类似于点电荷产生的场强是 E 的决定式 是 E I U R r Q kE 2 q F E 的定义式 再如电容是电容 C 的定义式 是电容 C 的决定式 U Q C dk S C 4 2 知识点知识点 3 3 电阻率 1 物理意义 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的好坏 电阻率越小 导电性能越好 2 公式 l RS 3 单位 m 4 决定因素 由材料的种类和温度决定 与材料的长短 粗细无关 拓展拓展 纯金属的电阻率很小 比较短的纯金属导线 其电阻一般不予考虑 合金的电阻率较大 灯泡的灯丝 电炉的电阻丝并不长 但它们的电阻都较大 对于同种材料 在同一温度下 是一个 恒量 但与温度有关 金属导体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高中阶段如不特殊强调 一般不考虑温 度的影响 半导体的电阻率不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知识点知识点 4 4 超导现象和超导体 我们把物质在低温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称为超导体 材料 由正常状态转变为超导状态的温度称为该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Tc 拓展拓展 超导体具有一系列特性 达到临界温度 电阻接近于零的效应 称为零电阻现象 这是超导体 的第一个特性 一旦超导体产生电流 它将持续地在其中无阻碍流动 并且也不会像普通具有电阻的 导体那样发热 超导体的另一个特性是把超导体置于磁场中时 磁感线不能穿入超导体内 易错点易错点 导体形状变化引起的电阻变化 常有人把导线横截面积 S 与导线直径的关系弄错 误认为导线的直径变为原来的几倍时 其横截面积 也变为原来的几倍 事实上横截面积是跟直径的平方成正比的 当导线直径变为原来的 n 倍时 其横 截面积将变为原来的倍 n 2 易忽略点易忽略点 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电阻的大小也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一般所接触的电阻被认为电阻是 恒定的 受此影响 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被忽略 实验实验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 研究过程研究过程 1 目的目的 研究影响电阻的几个因素 2 原理及方法原理及方法 控制变量法 1 保持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 探究电阻与导线长度的定量关系 结论 越大 R 越大 R 与 成正比 ll 2 保持导线的材料 长度不变 探究电阻与导线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 结论 S 越大 R 越小 R 与 S 成反比 3 保持导线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 探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结论 材料不同 R 不同 由以上推理 即 lR S R 1 S l R 3 实验电路如图实验电路如图 4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导线的长度 应为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而不是金属丝的总长度 l 2 开始实验时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阻值应调至最大 3 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较小 因此实验电路中采用了电流表外接法 Rx V A E S R 3 4 电流不宜过大 电流表用 0 0 6A 量程 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 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5 伏安法测电阻安培表的内外接法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电流表的接法有内接 外接两种接法 如图 图 1 中 R R R R RR RR RX V X X XV XV I U 1 外测 图 2 中 RRRRXAX I U 内测 为了减小实验测量误差 可以将待测电阻的粗略值与电压表 电流表的内阻相比较 若 宜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法 RXRA 若比大很多 但又比小很多 可先计算出临界值 当 采 RXRARVRRRVA 0RXR0 用电流表内接法 当R3 他的主要步骤如下 A 把选择开关扳到 X1K 的欧姆档上 B 把表笔插入测试笔插孔中 进行欧姆调零 C 把两表笔同时与 R1 的两端接触 发现这时指针偏转适中 随即记下欧姆 数值 D 把选择开关拨到 X100 的欧姆档 把两表笔同时与 R3 的两端接触 指 针偏转适中 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E 断开电路开关 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两次测量时 每次都不同时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 这个学生在实 验中违反了哪些使用规则 8 如图所示 某幢居民楼有甲 乙两个房间需要从一楼接电 已知一楼的接线盒内有 4 根电缆 未 做任何标记 其中有两根通向甲房间 有两根通向乙房间 如果只用一只多用电表 试判断通向 甲房间的电缆是哪一根 R2 G Rg R1 公共1 10mA2 1mA S1 R3 R1 S2 R2 c d e f 乙房间甲房间 接线盒 15 第五节 电功率 必记知识必记知识 1 1 电功 电功 1 定义 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 从本质上说是电场力对导体内部做定向移动的自由电子所做的功 简称电功 电流做功将 能转化为 能 2 公式 普通公式是 W UIt 对纯电阻电路 P UI 对非纯电阻电路 P 2 2 电功率 电功率 1 定义 描述电流做功 的物理量 2 公式 普通公式 对非纯电阻电路 P UI 对非纯电阻电UI t W P 路 P 3 3 电热 电热 1 定义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 2 公式 普通公式RtQ I 2 4 4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导体的 和通电 成正比 即 Q 知识点知识点 1 1 电功和电功率 重点 1 电功电功 定义 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 叫电功 表达式 即一段电路上的电功就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UItqUW 时间的乘积 注意注意 在纯电阻电路中 满足 所以 R U I Rtt R UItW I U 2 2 单位 焦耳 符号 J 电流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电流做多少功 表明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 式的能 可见电功反映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多少 2 电功率电功率 定义 电流所做的功与做这些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即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表达式 即电功率等于电压 U 与电流 I 的乘积 UI t W P 注意 在纯电阻电路中 满足 所以 R U I R R UIP I U 2 2 单位 瓦特 符号 W 物理意义 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拓展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用电器长期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也就是用电器上加 上额定电压 或通过额定电流 时消耗的功率 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实际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 为了使用电器不烧毁 要求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知识点知识点 2 2 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重点 1 焦耳定律 内容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表达式 RtQ I 2 16 注意 是电热的定义式 可求任何电路中电流 I 通过电阻 R 时产生的热量 电热 RtQ I 2 拓展拓展 电功与电热的区别与联系 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量度 即电功表示了电流通过导体时转化为其他各种形式能量的电 能的总和 电热表示电流通过导体时 消耗的电能中转化为内能的那一部分 即电热是电能转化为内 能的量度 可见电功和电热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不能混淆 电功和电热的数量关系是 即 QW RtUIt I 2 具体说 在纯电阻电路中 如白炽灯 电炉丝等构成的电路 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此时有 可用其中的任一形式进行计算 Ptt R RtUItQW U I 2 2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 如含有电动机的电路中 电能转变为内能和机械能 即 在 EI RtUIt 机 2 含有电解槽的电路中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化学能 即 所以在非纯电阻电路中 EI RtUIt 化 2 即 显然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电功只能用计算 电热只能用QW RtUIt I 2 IRU UItW 计算 RtQ I 2 2 热功率 定义 产生的热量与产生这些热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即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热功 率即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功率 表达式 R t Q IPQ 2 拓展拓展 电功率与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 热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由于电流做功而生成的热量 在用电器中 电 流做功并不全部都生成热 可见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电功率与热功率的数量关系 即 PQ P RUI I 2 具体地说 在纯电阻电路中 满足 所以有 R U I P U IQ R RUIP 2 2 在非纯电阻电路中 消耗的电能 一部分生热 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满足 W Q 即 PQ P 知识点知识点 3 3 电源的功率 1 电源总功率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功率 也是整个电路消UIrIEP I 2 耗的功率 2 电源输出功率 可见当 R r 2 2 rR E RUI IP 出 r R rR E RrrR RE R 4 4 2 2 2 2 17 时 为最大值 且 适用条件 E 和 r 都不变 出 P r E P 4 2 max 出 与外电阻 R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出 P 由图可知 对应某一输出功率 P 非最大值 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外电阻 R1 和 R2 且有 21 2 RRr 3 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 rIP 2 内 4 电源的效率 R r rR R IE IU P P 1 1 总 出 可见当 R 增大时 增大 当 R r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 效率仅为 50 效率并不高 5 根据能量守恒 则有 tPtPtP 内出总 内出总 PPP 易错点易错点 纯电阻与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 电热的求法 在计算电功与电热时 由于不能正确区分纯电阻电路 导致选择公式出错 易忽略点易忽略点 功率种类 本节涉及电功率 热功率 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 每种功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审题不清时 容易忽略 条件中所指的功率种类 导致计算出错 练习练习 1 电阻 R1 和 R2 分别标有规格 100 4W 和 12 5 8W 将它们串联起来后 能承受的最大电 压是 A 30V B 90V C 22 5V D 25V 2 为了使电炉消耗的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 保持电阻不变 使电流减半 B 保持电阻不变 使电压减半 C 保持电炉两端电压不变 使其电阻减半 D 使电压和电阻各减半 3 220V 66W 的电风扇 线圈的电阻为 20 求接上 220V 电压后 电风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和 发热功率 如果接上电源后 扇叶被卡住了 不能转动 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发热功率 4 在图中 R1 2 R2 R3 6 滑动变阻器全值电阻为 R4 6 电源内电阻 r 1 当滑片 P 移至 A 端时 电压表读数为 5V 求 1 当 P 移至 B 端时电源的总功率 2 滑片 P 分别在 A B 两端时电源的效率 P出 P出 max P 0 R1 r R2 R V R1 R3 R2 A R4 B P 18 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两平行金属板 A B 水平放置 两板间的距离 d 40cm 电源电动势 E 24V 内 电阻 r 1 电阻 R 15 闭合开关 S 待测电路稳定后 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 B 板小孔以初速度 竖直向上射入板间 若小球带电荷量为 质量为 不考虑空smv4 0 cq 2 101 Kgm 2 102 气阻力 那么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时 小球恰能到达 A 板 此时 电源的输出功率是 多大 g 取 2 10sm 6 某商场电动扶梯倾角为 运行速率恒定 一位顾客以 1 5m s 的速率沿扶梯上行 10min 他以 0 45 同样速率沿扶梯下行需时间 20min 该扶梯的速率多大 如果该电动扶梯配套的电动机功率为 8kw 额 定电压为 380V 电梯空载运行时电流为 10A 设人的平均质量为 50kg 问该电动扶梯最多能载客多少 人 g 取 2 10sm 7 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是由 4 节电动势为 1 5V 内阻为 0 25 的干电池串联组成的 电阻 R1 10 R2 7 5 滑动变阻器 R3 的总阻值为 20 不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闭 合开关 S 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使 aP 段和 bP 段的电压相等 求此时 1 电压表 电流表的示数 2 滑动变阻器 R3 上消耗的电功率 S R1 AV R2 a P b R3 R E r S P A B m V0 19 第二章 电 路 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 两个小灯泡 分别标有 1A 4W 和 2A 1W 的字样 则它们均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之比为 A 2 1 B 16 1 C 4 1 D 1 16 2 一段长为 L 电阻为 R 的均匀电阻丝 把它拉制成 3L 长的均匀细丝后 切成等长的三段 然后把 它们并联在一起 其阻值为 A R 3 B 3R C R 3 D R 3 沿闭合电路移动的单位电荷绕行一圈 其所需能量决定于 A 电流 B 外电路的电阻 C 内外电路的电阻 D 电源电动势 4 如图所示为两电阻 R1和 R2的伏安特性曲线 若在两电阻的两端加相同的电压 关于它们的电阻值 及发热功率比较正确的是 A 电阻 R1 的阻值较大 B 电阻 R2 的阻值较大 C 电阻 R1 的发热功率较大 D 电阻 R2 的发热功率较大 5 如图所示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 灯泡 L1 L2 L3 的亮度将 A 都变亮 B 都变暗 C L1 L2 变亮 L3 变暗 D L1 L3 变亮 L2 变暗 6 如图所示 因线路故障 接通 S 时 灯泡 L1 和灯泡 L2 均不亮 用电 压表测得 由此可知断路处为 VUUU cdbcab 4 0 0 A 灯泡 L1 B 灯泡 L2 C 变阻器 D 不能确定 7 一个直流电动机所加电压为 U 电流为 I 线圈内阻为 R 当它工作 时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B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 R U 2 RI 2 C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D 电动机的功率可写作RIIU 2 R U RIIU 2 2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的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电路中的 C 点接地 若在 A C 之间再并接一个 电阻 R 则 A B 两点电势的变化情况是 A A B 两点的电势都升高 B A B 两点的电势都降低 C A 点的电势升高 B 点的电势降低 D A 点的电势降低 B 点的电势升高 9 某同学用电流表外接法测电阻时 误将两表互换位置 则造成的结果是 A 电阻烧坏 B 电流表烧坏 C 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 D 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 0 I U 1 2 L3 L2 L1 E r a b S E L1 L2 b c X B C R R E r A 20 D R 10 图 a b 两电路的元件完全相同 则四个电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I1 I2 U1 U2 B I1 I2 U1 U2 C I1U2 D I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