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案一年级 第一周教案(9月1日9月4日)一、 周学习内容:上学了二、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六个生字。2. 积累:(1)、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自主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生活。(2)为学生创设条件,使孩子能在自然的心态下进行口语交际。三、 周学科融合:学唱上学歌。四、 周学情分析: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孩子,比较兴奋,也有些紧张,应有目的的让学生放松下来。课题上学了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正式学习内容的准备课,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熟悉老师、同学,树立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和自信心 。学法教师导法放录音 领朗读 摆卡认字学生学法自我介绍 自由讨论学唱歌曲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鼓励学生大胆的与陌生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口语交际。2.积累目标:(1)、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使学生自主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生活。(2)为学生创设条件,使孩子能在自然的心态下进行口语交际。3.生字目标:进行渗透性识字:学、班、丁、冬、老、师、语、文、包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听录音,齐朗读。2.细读感悟点:(1)、自主认识学校。(2)、自主交流。(3)、学习生字。(4)抽读字卡。3.能力训练点: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4.拓展延伸点:放学后自豪的带领爸爸、妈妈参观我们的学校,在校园中找到我们认识的字给家长听。板书设计 上 学 了 欢迎新同学 我在一年级一班 来到新校园 我爱实验小学 课后反思语文教案一年级 第二周教案9月6日-9月10日 五、 周学习内容:本单元以字与画为主题安排了17个象形字及对应的图画,语文天地和一个金钥匙,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六、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1、通过图文对照,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及 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借助图画,基本认识17-23个象形字,进行扩次练习. 3. 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周学科融合:学词认字七、 周学情分析: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感受汉字的形成特点和形体美. 课题 字与画 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看图识字是一种主要的识字方法,本单元通过字与画的关系,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学法教师导法创设情境,引入课文。看图识字.学生学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及 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2.积累目标:学习看图识字的方法3.生字目标:借助图画,基本认识17-23个象形字,进行扩次练习.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先看图,使学生了解写字的意义,引起学生学写字的兴趣。2.细读感悟点:先看图,再听读。服习巩固要识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3.能力训练点:(1)认读“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几个字。(2)认识“人/口/目/木/禾/竹/马/鸟/鱼”等字;(3)采用不同方法识字,画一画,描一描,说说演变.4.拓展延伸点: 识字游戏”摘苹果”板书设计 日 月 水 火 山 石 天 土课后反思语文教案一年级 第三周教案9月13 日-9月17日 八、 周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书写工具、田字格、学习书写的正确姿势,了解写字的意义,为学习写字做好准备。九、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1、认读两组词语,听读识字9个。2、学习写字的正确姿势,开始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2. 积累:(1)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2)培养学生不会就问的写字习惯.渗透合作意识。十、 周学科融合:学词认字十一、 周学情分析:学写字很有用;写字的正确姿势;写字的态度及写字的用具;还告诉学生学写字要学笔画和笔顺,这都是学写字的基础。 课题 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写字是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低年级把写字教学和练习落实好,不仅会为以后的写字奠定基础,而且会终身受用。笔画和笔顺都是学写字的基础。学法教师导法创设情境,引入课文。认读词语,渗透识字。学词认字。学生学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通过听读,引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知道写字很重要。2.积累目标:学习写字的正确姿势,开始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3.生字目标:认读两组词语,认识“笔、皮、本、我、们、写、字、用、心。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先听读再看图。使学生了解写字的意义,引起学生学写字的兴趣。2.细读感悟点:先看图,再听读。服习巩固要识的字,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3.能力训练点:(1)认读“我们、写字、很有用”几个词语。(2)认识“我们、写字、用心”6个字;重点指导拿笔的姿势;复习巩固要识的9个字。4.拓展延伸点:分散识字、巩固识字,并与后面的阅读教学自然衔接。板书设计铅笔 橡皮 田格本我们 写字 要用课后反思语文教案一年级 第四周教案(9.20-9.24) 十二、 周学习内容:第三课数字十三、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指导学生认识19个汉字,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2. 积累:学写“横、竖”两个笔画,学会正确使用几个量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作文:指导学生看图故事,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敢说。十四、 周学科融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认识生活中的汉语数字。十五、 周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有了对数字的认识,所以学起来会容易一些,重点学会认识生字上。 3.数字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数字”这一主题,编排了两首童谣、一首古诗和一个“语文天地”。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与其他学科整合学习的单元,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认识生活中的汉语数字。学法教师导法指导朗读法等学生学法读与写相结合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了解语文中数字的表示方法以及简单的数量关系词。2.积累目标:学写“横、竖”两个笔画,学会正确使用几个量词。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生字目标:指导学生认识19个汉字,会写“一、二、三、十”四个字。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听故事导入新 ,教学数字歌。2.细读感悟点:(1)学习生字,完成练习“说一说”。 (2)教学山村,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将给学生听,引起学生的兴趣。(3)做“数一数,填一填”,背对韵歌.3.能力训练点:指导看图讲故事。4.拓展延伸点: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并造句。板书设计3.数字一 二 三 四 五六 七 八 九 十课后反思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五周教案9.2710.10 十六、 周学习内容:家、我的家两课。十七、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学习认识22个生字,学习“撇、捺、横折”三个笔画名称,会写“人、八、个、口、天、土”七个生字。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继续关注每位学生的写字姿势,督促其作到“三个一”。2. 积累: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我的家,背诵。听老师读,给小鸟安家,激发学生爱家的朴实情感。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十八、 周学科融合:童谣与小诗。十九、 周学情分析:由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试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抢答游戏,提高了学习氛围。 我的家 课题 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这首小诗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告知学生,自己是祖国的一员,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像,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别人说话,巩固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可根据祖国的标志及祖国的名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法教师导法问题导入、谈话、领读、指读学生学法跟读、图文穿插、分散巩固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 结合祖国的标志,及祖国的名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积累目标:巩固听读和指读练习,指导学生熟读成诵,背诵小诗,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3.生字目标:指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继续复习“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渗透爱家的教育。2.细读感悟点:从渗透爱家的教育、爱父母的教育,到爱祖国、爱大自然的教育。3.能力训练点:指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习新笔画“横折”;引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熟读、背诵小诗。4.拓展延伸点:渗透爱国、爱大自然的教育。板书设计家蓝天白云树林小鸟小河鱼儿泥土种子我们祖国课后反思 家 课题 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幸福、温暖”的语意比较抽象,可以依托指导观察插图、询问学生家庭生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无须逐步讲解,只须指导学生充分的读,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自己的家庭,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学法教师导法谈话、讨论、听读、指读学生学法跟读、领读、开火车、讨论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亲人的爱,也准备付出自己的爱。体会幸福的核心是爱。2.积累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认读11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撇和捺,学写4个生字。3.生字目标:学习“撇、捺”两个笔画名称,学写“人、八、大、个”四个字,学习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继续复习巩固前一单元学习的“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激发学生爱家情感。2.细读感悟点:整体认识家的幸福与温暖。3.能力训练点:激发学生爱家、爱父母的纯真情感。认识11个汉字,学习两个笔顺名称,学写4个生字。进行完整说话练习。4.拓展延伸点:教学中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的教育。板书设计我的家爸-爱-妈快乐人 八 个 大课后反思语文教案第六 周教案10.1110.15 一、 周学习内容:小小的船、太阳两课。二、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指导学生认识28个汉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三个新笔画和一个新的笔顺规则。学习一个多音字“只”。2. 积累:学写“点.竖钩.竖折”三个笔画,学会一个新的笔顺规则。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作文:听老师讲故事,并能够讲给别人听。三、 周学科融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知道笔顺规则和字应。四、 周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经有了对笔顺规则的认识,所以学起来会容易一些,重点学会笔顺规则和字对应。 课题小小的船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儿童诗,写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月亮的美丽形状,引起儿童丰富的想象。把弯弯的月儿看作小小的船,“我”坐在小船一样的月亮上,欣赏美丽的碧空和满天的繁星 。学法教师导法问题导入 、领读、指读学生学法跟读、图文穿插、分散巩固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积累目标:学写“点、竖钩”两个笔画.一个多音字和“先中间后两边”笔顺规则。3.生字目标:指导学生认识10个字,写4个生字。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从说月亮的形状导入新课2.细读感悟点:月亮的样子像什么,我坐在小船里看到了什么.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能力训练点:指导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习新笔画“点、竖钩和“先中间后两边”这个笔顺规则;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多音字,体会句子意思熟读、背诵小诗。4.拓展延伸点:1.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画下来,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2.背诵古诗古朗月行板书设计小小的船弯弯的 两头尖 闪闪的 蓝蓝的先中间后两边 只(只看见)(一只鸟)课后反思 太阳 课题 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跳、冒、叫、唱、照”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可让学生观察插图做动作来帮助理解,欣赏太阳从不同的地方升起时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法教师导法谈话、讨论、听读、指读学生学法跟读、领读、开火车、讨论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使学生感受太阳升起时的美丽景色。2.积累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说话、读书、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认读9个生字,认识新笔画竖折,学写5个生字。3.生字目标:学习“竖折”两个笔画名称,学写“从、太、山、出、叫”四个,继续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情感。2.细读感悟点:太阳在不同的地方升起的美景。www .xkb1 .com3.能力训练点:讨论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太阳升起,说一说并学着课文的样子写下来.认识9个汉字,学习竖折这个新笔画和5个生字。进行完整说话练习。4.拓展延伸:1。听老师讲后羿社日的故事。2.教学中渗透热爱大自然、生活中注意观察教育。板书设计太 阳跳 冒 叫 唱 照 太 从 出 山 叫 城市里,太阳是从楼顶跳出来的.课后反思语文教案一年级 7周教案10月16-20 五、 周学习内容:大海、外面的世界六、 周学习重难点:生字:1.生字:(1)、重视在语境中识字。认识“住、亮、湾”等19个汉字。(2)、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提手旁” “横撇”、“ 竖弯钩”。会写“住”、“打”等12个字。积累: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 作文:三:周学科融合:学唱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小螺号.四:周学情分析:1、大海这个单元以“大海”为主题,编排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海水两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本单元的“金钥匙”标志着学习听读识字方法的收尾,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并在以后自觉运用这种识字方法。2、外面的世界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注重了从课本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的延伸,围绕主题“外面的世界”,开展开 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并对“外面的世界”发生兴趣与乐与观察。 课题课题我家住在大海边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指导朗读法 语境识字法学生学法自由讨论 学唱歌曲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2.积累目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生字目标:认识“住、亮、湾”等10个汉字,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替手旁”。会写“住”、“打”等5个字。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听歌曲,齐朗读。2.细读感悟点:(1)、自读课文,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2)、同桌合作,检查课文。(3)、指导观察课文中插图(4)、学习生字。(5)、抽读字卡。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4.拓展延伸点:把大海的美景画下来板书设计 我家住在大海边 月亮湾 住 打鱼船打 老爷爷位课后反思语文教案一年级第 8 周教案(时间) 10.21-25 七、 周学习内容:大海、周学习重难点:1.生字:(1)、重视在语境中识字。认识“住、亮、湾”等19个汉字。(2)、认识笔画“提”和偏旁“提手旁” “横撇”、“ 竖弯钩”。会写“住”、“打”等八、 周学科融合:学唱一首和大海有关的歌小螺号.周学情分析:1、大海这个单元以“大海”为主题,编排了我家住在大海边海水两篇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本单元的“金钥匙”标志着学习听读识字方法的收尾,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并在以后自觉运用这种识字方法。九、 课题 海水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指导朗读法 语境识字法学生学法自由讨论 学唱歌曲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2.积累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生字目标:继续培养随文听读识字的能力,认识8个汉字。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习惯.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习生字2.细读感悟点:(1)、指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指导语气朗读(3)、学习生字。(4)、做“语文天地”中的E、D。(5)、抽读字卡。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4.拓展延伸点:拓展阅读大海的歌组诗。板书设计 海 水 蓝: 抱着天为什么? 咸: 流了汗课后反思 课题 外面的世界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开放性单元。重点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和态度,养成乐于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和自检与反思意识。安排的内容有:集中展示“外面的世界”的彩图、“外面的世界”识字实践活动和“金钥匙”以及自检(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口语练习学生学法引导观察法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2.积累目标:(1)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掌握一两种在外面识字的方法,培养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阶段自检的好习惯。 (3)认识人民币,懂得保护人民币。3.生字目标:(1)识字9个,结合实际体会“精彩”的意思。 (2)会写:7个生字“外、多、门、元、角、分、市”;2种笔画“横撇、竖弯钩”。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2)出示画面,指导观察。2.细读感悟点:(1)学习课文,阅读图中话语。“外面”是哪里?“留心看”看什么?(2)认读生字,多种方式读。外面 世界 道路 车站 卫生所 商店 3.能力训练点:学习“金话筒”,除了从路边建筑物上认字,小朋友还可以从什么地方认字?(1)把从报纸、广告上学来的字展示给同学看(以组为单位相互交流)。(2)把学会的字教给本组同学认读。(3)指名起来读自己学会的字。4.拓展延伸点:板书设计 外面的世界 精彩 留心 发现 认识课后反思语文教案一年级第9 周教案(时间)10.28-31 周学习内容:1、学习a o e六个单韵母。2、学习古诗咏鹅、十、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一类字8个,二类字10个,6个单韵母)。(一类字、二类字、多音字等各多少个)2. 积累:背会一首古诗,一篇韵文,认识四声,四线格(即能力点:句型、修辞、朗读、背诵等等)3. 作文:(本周作文题目,训练目的,学习的写作方法等)周学科融合:学习6个单韵母,用熟字带拼音,在老师带领下练习拼读音节,使学生体会到通过拼音可以识字。周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学习拼音,兴趣较浓,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拼音识字法. 课题 单韵母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拼音的起始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拼音,是学习兴趣最浓的阶段,要注意保持这种状态。(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学法跟读、齐读,并跟老师练习拼读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学习拼音的乐趣,了解字与拼音的联系2.积累目标:知道字音是有声调的,能读准四声3.生字目标:学会a、o、e、i、u、六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认识四线格,能够在四线格中描红。2.细读感悟点:o的发音及a、o、e、第二、三声的读音。3.能力训练点:a、o、e、的发音及四声4.拓展延伸点:通过熟字初步练习拼读板书设计a、o、e、i、u、课后反思 课题 单韵母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拼音的起始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拼音,是学习兴趣最浓的阶段,要注意保持这种状态。(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学生学法跟读、齐读,并跟老师练习拼读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学习拼音的乐趣,了解字与拼音的联系。2.积累目标:知道字音是有声调的,能读准四声3.生字目标:学会a、o、e、i、u、六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认识四线格,能够在四线格中描红。2.细读感悟点:o的发音及a、o、e、第二、三声的读音。3.能力训练点:a、o、e、的发音及四声4.拓展延伸点:通过熟字初步练习拼读板书设计通过熟字初步练习拼读课后反思 课题 咏鹅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全诗描绘鹅在水中浮游时的欢快情景,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指导朗读,随文识字学生学法自由讨论,分组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2.积累目标:背诵课文,巩固63.生字目标:会认4个字,会写4个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激发兴趣,初读课文2.细读感悟点:(1)“鹅、鹅、鹅,曲颈向天歌”,曲颈”指鹅的什么部位,鹅伸着脖子头昂高干什么呢?老师范读。(2)“白毛浮绿水”,强调“白”和“绿”就好听多了(3)“红掌拨清波”,学生练习读(指名读),总结出把“红”和“清”强调一点。(4)连起来读。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4.拓展延伸点: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大家学的很认真,把古诗读的很美,还能背下来,老师带大家轻松一下。5、游戏板书设计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课后反思语文教案 一年级 第十二周教案(11.15-11.19) 十一、 周学习内容:画字与拼音五大家都说普通话十二、 周学习重难点:1. 生字:认识生字16个,会写13个,学习一个多音字“少”,两个新笔画“撇点”和“竖弯“。2.积累:(1)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2)拼音与汉字相对照,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背会画 大家都说普通话。3.作文:妈妈,你看看图讲故事的口头训练十三、 周学科融合:把认识方位和识字相结合,利用插图认识前后左右的方向位置。十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以复习拼音为主,在学生学习拼音后,练习拼读音节,继续学习看拼音识字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动口、动脑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课题画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照,能使学生有滋有味的循图读文,从而受到美的熏陶。(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吟诵、情景陶冶、解释等学生学法朗读、表演等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2.积累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知道“远-近”、“有-无”、“来-去”是意思相反的词。3.生字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借助拼音读古诗,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山水画。2.细读感悟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3.能力训练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4.拓展延伸点:课外收集谜语,开展猜谜语活动。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课后反思 课题字与拼音五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这是拼音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继续练习拼读音节,并利用拼音学习生字,巩固学过的汉字,掌握看拼音识字的方法。(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摆卡法、游戏穿插法学生学法跟读法、摆卡法、自主学习法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复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分清形,。2.积累目标:(1)能熟练背诵、默写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2)掌握看拼音识字的方法,用儿歌巩固拼读规则。3.生字目标:会认10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和两个新笔画“撇点”“竖弯”。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复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2.细读感悟点:教学第65页、67页69页的练习题,巩固拼音。3.能力训练点:教学儿歌东西南北,学习生字、新笔画。4.拓展延伸点:收集反义词。板书设计 东-西 南-北前-后 左-右大-小 多-少 男-女 老-少课后反思课题大家都说普通话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这首儿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切入主题,语言亲切,趣味盎然。最后点明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吟诵、情景陶冶学生学法跟读、拼读、自主学习法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2.积累目标:指导学生了解儿歌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背诵。3.生字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指导学生朗读儿歌,了解儿歌内容。2.细读感悟点:(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同桌合作,检查课文。(3)学习生字。(4)抽读字卡。(5)表演朗读。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4.拓展延伸点:当家庭普通话推广员。教你的家人读这首儿歌,再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要说普通话。板书设计风 鸟有的像有的像大家都说普通话 课后反思一年级语文第 十三周(11月22日11月26日) 一、周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生字: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累: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2、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三、周学科融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性。 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个单元,告诉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勤动脑动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课题 两件宝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两件宝揭示了手与脑对于人的学习、劳动创造的重要性,层层深入地告诉人们双手与大脑的作用,劳动与创造要靠授予脑的道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首脑并用的意识。(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学生学法随文识字、齐读、跟读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直到手和脑并用的道理。体会在学习中既要多动脑又要多动手的道理。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创造”一词的意思。 2.积累目标: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3.生字目标:联系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认读15个生字,学些7个生字和新笔画“竖提”、“弯钩”。培养先观察,记忆,再动手书写的好习惯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手) “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脑)2.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能力训练点:(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 (2).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互相抽读生字。 (5).做“猜字游戏”。 4.拓展延伸点:指导课外阅读板书设计 两件宝手 劳动 脑 思考课后反思 课题 乌鸦喝水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学生学法随文识字、齐读、跟读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2.积累目标: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3.生字目标: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学习重点1. 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 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乌鸦)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9课乌鸦喝水。你怎么记乌鸦两字?2. 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 (4).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 .“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3.能力训练点: (1)、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2)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常着急的语气?读第一自然段4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是光着急也不行呀,得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大家在小组内学习2、3自然段 (1)、小组内读 。 (2)、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 5、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指名读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把乌鸦的办法演示给大家,其它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4.拓展延伸点: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内的办法好?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 想办法 喝着水课后反思一年级 语文 第 十四 周(12月7日12月11日) 一、周教学内容: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编排了手和脑、乌鸦喝水两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 二、周教学重难点:生字: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14个生字,学习新笔画“竖提”“弯钩”与“斜钩”。 积累: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两件宝。 2、认识自然段,学习给段标序号。 3、区分“怎么”和“什么”,练习在句子中使用。三、周学科融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初步体会动脑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勤于思考和勇于实践的探究意识和积极创造性。 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围绕“手和脑”这一主题展开,是学生认识自我的第一个单元,告诉学生:人类一切劳动都靠手和脑.进一步说明手脑并用,才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勤动脑动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课题 两件宝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两件宝揭示了手与脑对于人的学习、劳动创造的重要性,层层深入地告诉人们双手与大脑的作用,劳动与创造要靠授予脑的道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首脑并用的意识。(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学生学法随文识字、齐读、跟读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直到手和脑并用的道理。体会在学习中既要多动脑又要多动手的道理。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创造”一词的意思。 2.积累目标: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3.生字目标:联系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认读15个生字,学些7个生字和新笔画“竖提”、“弯钩”。培养先观察,记忆,再动手书写的好习惯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手) “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脑)2.细读感悟点:读课文,感知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 (2). 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新课 标第 一网3.能力训练点:(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 (2).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互相抽读生字。 (5).做“猜字游戏”。 4.拓展延伸点:指导课外阅读板书设计 两件宝手 劳动 脑 思考课后反思 课题 乌鸦喝水 授课时间:周整 体 设 计个 性 设 计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遇到一只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乌鸦看到旁边有小石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学法教师导法借助插图、引导观察法学生学法随文识字、齐读、跟读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2.积累目标: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并背诵课文。3.生字目标: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学习重点4. 初读感知点:谜语导入 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乌鸦)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