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生产中膜过滤设备我国是中药的故乡,也是中药大国,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它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近些年来,中医中药逐渐被人们认可和重视起来,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中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人们无法再小视它的存在。中药产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产品具有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便于储存、便于携带、便于服用的“三三”特点。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已经被列入国家支持与发展的重点。其实,世界上每年中医药方面的销售额是达到上百亿美元的,然而中国占有的比例仅仅只有约1.3%4.0%左右。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究其原因之所在是我们缺乏以现代化和高科技为基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产业。找到了原因,剩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进传统工艺,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运用于中药的提取中,以促进我国中药产业新的腾飞。中药和植物提取传统工艺采用水提、醇沉、大孔树脂吸附、蒸发等,传统工艺周期长、建设成本高、能耗大、收率低、操作工序复杂、环境污染严重、三废治理成本高,在除杂、除菌 、除热原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制剂的品质;并且耗费大量水、电能源及有机溶剂,造成生产成本增加。用过滤技术集成膜分离技术系统对中药和植物水提液直接进行澄清、分级纯化、浓缩,可以取代二次醇沉、以及树脂吸附工序,直接去除靴质、胶体、植物纤维、大分子蛋白及细菌等杂质,透过液澄清透、纯度高,如采用膜分离浓缩澄清液可以脱除盐份和水,得到高纯度的浓缩液。当前,膜分离技术在制药行业不能得到推广应用的原因不单是企业内部膜技术人员的短缺和资金的不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技术人员和企业领导不愿意也不想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因为制药是一个特殊行业,改变一个工艺,不但有一定的风险,还有许多报批等方面的麻烦。要知道,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谁能拥有降低成本并能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谁就可以占领市场,谁就可以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使企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膜技术恰好具有这样的特点。在这里,我们先简要的说明一下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1、膜法精制中药口服液、药酒。中药口服液是近年来我国医疗保健行业大力发展的新剂型, 由于其疗效好,见效快,服用方便等优点,受到广泛好评。原生产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不仅流程长,产品黏度大,提取液中还含有大量亚微粒、微粒和絮状物等杂质。难以用一般的沉降、板框过滤、浸取等方法精制,故成品静置后易产生沉淀,影响口服液的外观及品质。如果采用相应的截留分子量的膜进行超滤后,再进行罐装,则可以保证产品外观透明鲜亮、口感改善、保质期延长, 同时还可简化生产工艺,为企业节约成本开支。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药材煎煮水提液微滤除杂超滤提纯成品罐装由此可见,膜法处理中药口服液可以简化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取代传统的板框过滤、硅藻土过滤等,有效去除鞣质、淀粉、树脂、蛋白、果胶等。并且得到的产品无论是澄清度、透光度和稳定性都明显提高。长期存储澄清度不变。口服液不再有沉淀和挂壁现象。2、水提液无需冷却可直接过滤。由于胶脂类的物质被膜分离除去,料液浓缩时黏度大大降低,使浓缩蒸发和后序过滤大大方便,缩短了时间降低了成本。3、尤其是需要两次醇沉工艺的品种,采用膜技术可以取代一次醇沉。节约大量乙醇,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还能降低乙醇回收所需能耗,缩短生产周期。最近有一家药厂。这家药厂投资几百万元,上了一套陶瓷膜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设备。用于中药水提液的过滤,取代一次醇沉。仅此一个品种(一种口服液),每年就可以为企业节约190万元(这套陶瓷膜分离设备还可以进行多个品种的过滤生产)。同时,使工艺过程由原来的15天缩短为现在的10天。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用他们自己总结的话说:“新工艺能显著提高产品的收率和品质,缩短生产周期。省去了大量的乙醇及蒸发浓缩过程,减轻后工序的运行压力,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保证了药液的澄明度,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仅此一项殊荣,即可带来中药界的关注,为中国的国药走出国门起到了跳板的作用”。目前,这家药厂正在计划用膜技术进行常温下药液浓缩,从而取代双效或三效蒸发浓缩,实现企业全方位现代化,自动化。4、能保持原配方的成分,提高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无论是固体制剂还是口服液等)中草药的成分十分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有机酸、酚类、皂甙等化合物以及蛋白质、黏液质、鞣质、多糖、淀粉、纤维素等。一般而言非药用性成分或药用性较差的成分,分子量都很大(从几十万几百万道尔顿),而有用成分即中药的目标产物的分子量一般较小,从几百到几千道尔顿。传统的水提醇沉工艺不能将高分子量的非药用成分去除。所以使药液中有效成分(既目标产物)的浓度降低,患者服用剂量加大,不仅给病人带来服用时的不便和痛苦,同时也使中药容易吸潮变质,难以保存。如采用膜分离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去除非药用性成分,使患者用药少而精,提高疗效。对企业而言,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费用也会随之下降许多,同样也能降低成本。5、中药针剂,除菌、除热原,无需高温或其他化学方法,在常温下进行,效果好,完全能达到药典要求。 采用超滤膜去除中药注射剂中的热原,可缩短生产周期,且大大提高产品稳定性。超滤膜并不会截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在热原去除的同时,还可以相应增加产品收率,比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除热原、高温消毒除热原的传统方法优越许多。将膜分离工艺应用于中药注射液除热原是中药产业开发的主要应用项目之一,也是中药产业现代化中最具开发前景的项目。科研实验室引入小型膜实验设备,还将大大促进中药注射液新品种的开发。6、中药药液的除油。传统的中药制药多使用醇沉工艺,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的植物油和胶质在酒精蒸发后会从药液中析出。目前,常用的去除方法是用食用石蜡等进行萃取。这种方法不但需要消耗大量辅料,费用大,且劳动强度大,环境条件差。采用膜技术除油,效果好,且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化,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7、膜技术工艺简单,设备占地少,操作容易,开停机方便,运行费用低,闭和回路运行,使生产过程清洁,卫生,环保。中草药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传统生产工艺中,存在着生产周期长、损失量大、收率低等问题。膜技术以其高效、节能和绿色等特点,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1、除菌除热源: 应用微滤膜和超滤膜,可有效去除中药煮提液中的细菌和热源,无需高温或其他化学方法。2、澄清纯化: 超滤膜过滤可取代一次醇沉,有效除去杂质,分离提纯有效成分,并且减少有效成份的损失。3、浓缩: 纳滤膜脱盐浓缩,或者反渗透膜直接浓缩,在常温下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渔业品牌塑造与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微电声器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a类安全员及答案及解析
- 2025生产区金属支架防腐蚀处理合同
- 2021安全员A证及答案更新
- 2025技术开发承揽合同完整范本格式
- 2025广州软件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代理销售合同
- 2025年新版中小企业劳动合同样本模板
- 2025汽车牌照转让合同
- 2025少先队基础知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六年级下册单词表+默写单
- 茶叶加工工(中级)模拟试题与答案
- 高考语文复习【高效课堂精研】打造议论文分论点+课件
- 陶艺制作与技法作业指导书
- 《SAP培训资料》课件
- 《CT增强扫描碘对比剂外渗预防与护理规范》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测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