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学习研究报告.doc_第1页
选修课学习研究报告.doc_第2页
选修课学习研究报告.doc_第3页
选修课学习研究报告.doc_第4页
选修课学习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 .选修课学习研究报告 地震灾害的识灾、减灾、防灾、救灾小组课题:地震灾害的识灾、减灾、防灾、救灾小组成员: 马寿舫 学号:070403232虞文俊 学号:070403253吴凌炜 学号:070403245刘超 学号:070403227报告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讨论有关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我们在报告中详细讨论了在地震发生前后我应该做和可以做的很多事情。首先我们通过网络和相关书籍了解了地震发生的机理和相关知识。然后又重点介绍了在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的相关知识以及有关于地震预测和报警的相关常识还有关于 “地震预测和报警”这一研究项目目前在我国和世界上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报告最后我们还讲述了一些发生在我国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中的一些感人的自救和互救地事迹。目录一、什么是地震?二、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三、如何在地震中减少我们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四、地震的预测和报警。五、地震的灾后救援工作。六、地震中的一些实例。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各地区在不同时节可能遭受不同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地震、火山、寒潮、霜冻、泥石流、台风、洪涝、冻雨、干旱、暴风雪等。人们在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仍然可能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一、什么是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的类型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以上。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左右。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二、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从而造成了地震的发生。 三、如何在地震中减少我们的生命及财产的损失。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紧急避险的方法来自救。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地震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根据调查:唐山大地震的974名幸存者中有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这样就说明了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在逃生时我们一定要遵守下列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 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一定要记住在地震瞬间不可以夺路而逃呢。因为: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而且在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我们在地震时要因地制宜,就近避震。我们在地震中选择避险地点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a. 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 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d. 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e. 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f. 如果你在工厂的车间里,应就近蹲在大型机床和设备旁边,但要注意离开电源、气源、火源等危险地点。 g. 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h.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i. 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j.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大地震后我们要积极展开自救与互救的工作。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自救原则。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b.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g.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四、地震的预测和报警。目前,世界各国对于地震的预报都没有十分有效的手段。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 ,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 。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 。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以上 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 。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而进行科学研究的话,都有统计样本。而这个样本的获取,在有生之年都非常困难。由于地震预测作为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世界都在努力研究地震预测,探索地震预测的有效途径,但就现在来说,不管国内还是国际上,还很难完全准确地预报地震。一次真正的有社会显示度的预报意见必须给出未来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即时空强三要素,一种实用的预报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动物对于地震更为敏感,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等等。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振动、电、磁、气象、水氡含量异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反应。如一个地区的重力发生变异,某些动物可能能过它的平衡器官感觉到;一种振动异常,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也许能够察觉出来。地震前地下岩层早已在逐日缓慢活动,呈现出蠕动状态,而断层面之间又具有强大的磨擦力,于是有人认为在磨擦的断层面上会产生一种每秒钟仅几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听觉所能感觉到的低频声波。人要在每秒20次以上的声波才能感觉到,而动物则不然。那些感觉十分灵敏的动物,在感触到这种声波时,便会惊恐万状,以致出现冬蛇出洞,鱼跃水面,猪牛跳圈,狗哭狼吼等异常现象。动物异常的种类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动物、冬眠动物、鱼类等等。动物反常的情形,人们也有几句顺口溜总结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五、地震的灾后救援工作。地震的灾后救援是防震减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轻地震灾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施灾后紧急救援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方面,目的是为了在震灾发生后能够尽快尽力地抢 救生命,减轻地震灾害的后果,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地震灾后紧急救援是分秒必争的工作。有资料表明,如果被困灾民第一天内就得到救援,救活率可达80%;第二天内仍可达33%;但到了第五天就只有7%左右。为了有效实施紧急救援,首先必须加强地震速报工作。地震部门一定要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三要素及时上报,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六、地震中的一些实例。(一)、一个小学生,被压在废墟里口渴难耐怎么办?什邡市洛水小学的龚辉的办法是咬破腮帮,喝自己的血!在医院,这个不满12岁孩子讲述的自救经历令人惊叹。(二)、汶川大地震中的自我保护事件龚辉是洛水小学五(1)班学生,他回忆:地震发生后,大家正准备上课,突然教室开始摇晃,墙上的东西往下掉,他立即往外跑。刚跑到拐角处,楼梯间一下子塌了下来,龚辉马上被砖块和预制板压着,双手被砸伤,无法动弹。“我被压倒时,感觉房子还在动,过了好一会才停下来。”龚辉说,他马上就听到哭喊声,有人喊救命,自已也跟着喊了起来。仔细听了周围的喊叫声后,龚辉很快发现在他前面的是班长张玉婷,后面是肖佩林还有很多同学在周围。“我们喊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看到有人来。我当时想,这样喊下去会口干舌燥,不如一个接一个喊。”在龚辉的号召下,被埋同学挨个喊“救命”。由于远离市区,洛水镇在震后一段时间内尚无大批营救队伍赶到。天黑前,龚辉和同学们的呼喊声被赶来的工人听见,遗憾的是,肖佩林得救了,龚辉却仍被埋在废墟里。“我听到妈妈在叫我,那时我呼喊的声音越来越小了。”龚辉说,他感到口渴难忍,“实在受不了,我就使劲用牙齿咬自己的腮帮,咬了三下,我感到一股血流了出来,马上吞下。”龚辉说,“刚开始咬的时候还觉得疼,后来咬多了,就习惯了。”“我一口渴,就咬腮帮喝血。”喝血并没有缓解龚辉的疲劳,13日凌晨,他迷迷糊糊睡着了。是班长张玉婷叫醒了他:“龚辉,我们都不会死,会有人救我们的!”这句话让龚辉一下子充满信心。他在废墟里与班长商量:没有脚步声,就不呼喊,节省体力。终于,到下午2时,张玉婷、龚辉相继被挖出来。龚辉双手长期被压,损害严重;面部等多处受伤,浮肿厉害。得知家境贫寒的小龚辉勇敢自救的故事,收治他的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