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8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课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林口县三道通镇中学 吴承意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理解文意。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3.体会“人和”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难点:1、熟读疏通文意2、理解课文第二三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两幅图片(有关古代科举考试的),教师提问学生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场合。学生答:是科举考试。教师:那么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呢?生:四书五经。师:四书五经各指什么?生: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书中的孟子两章之一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板书课题)二、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三、走进孟子(介绍作者):孟子(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 ,并尊其为“亚圣”。四、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节奏)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全班学生齐读课文:(按上面的要求朗读),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五、字词:1、基础字词米粟非不多也 (s)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y)亲戚畔之 (pn),通“叛” 2、一词多义“之”字的含义:三里之城 (助词,的)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它,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寡助之至 (动词,到) “利“字的含义:地利不如人和 (形容词,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 (形容词,锋利、锐利)3、古今异义词(1).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2).兵革非不坚利也 (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3).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4).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 (6).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六、疏通文意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进攻,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的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得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力量,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七、理清思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战争需要人和 类推:治国需要人和施行仁政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亲戚畔之八、课文小结本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在战争中所起作用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实施“仁政”的重要性。九、搜集“人和的名言”:十、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十一、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18、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议论文论据: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对比论证论证: 举例论证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掌握了文言字词,能熟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培养了诵读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