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200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200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200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2007年湖北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卷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湖北卷 数学 理工农医类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分 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果的展开式中含有非零常数项 则正整数的最小值为 2 3 2 3 n x x n 3 5 6 10 2 将的图象按向量平移 则平移后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2cos 36 x y 2 4 且a 2cos2 34 x y 2cos2 34 x y 2cos2 312 x y 2cos2 312 x y 3 设和是两个集合 定义集合 如果 PQ PQx xPxQ 且且 2 log1Pxx 那么等于 21Qx x PQ 01xx 01xx 12xx 23xx 4 平面外有两条直线和 如果和在平面内的射影分别是和 给出下列 mnmn m n 四个命题 mnmn mnmn 与相交与相交或重合 m n mn 与平行与平行或重合 m n mn 其中不正确的命题个数是 1 2 3 4 5 已知和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 且 则 pq2q 1 11 lim 1 11 p q n n n A 0B 1C D p q 1 1 p q 6 若数列满足 为正常数 则称为 等方比数列 n a 2 1 2 n n a p a pn N n a 甲 数列是等方比数列 乙 数列是等比数列 则 n a n a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7 双曲线的左准线为 左焦点和右焦点分别为和 22 1 22 1 00 xy Cab ab l 1 F 2 F 抛物线的准线为 焦点为与的一个交点为 则等于 2 Cl 21 FC 2 CM 121 12 FFMF MFMF A B C D 1 1 1 2 1 2 8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和的前项和分别为 A 和 且 则使得 n a n bn nn B 745 3 n n An Bn 为整数的正整数的个数是 n n a b n A 2B 3C 4D 5 9 连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和 记向量与向量的夹角mn mn a 11 b 为 则的概率是 0 A B C D 5 12 1 2 7 12 5 6 10 已知直线 是非零常数 与圆有公共点 且公共点的横1 xy ab ab 22 100 xy 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 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 A 60 条B 66 条C 72 条D 78 条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分 共 25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 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是 则 2yxa 3ybx a b 12 复数 且 若是实数 则有序实数对可izabab R 0b 2 4zbz ab 以是 写出一个有序实数对即可 13 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xy 0 23 xy x 2xy 14 某篮运动员在三分线投球的命中率是 他投球 10 次 恰好投进 3 个球的概率 1 2 用数值作答 15 为了预防流感 某学校对教室用药熏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 药物释放过程中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 毫克 与时y 间 小时 成正比 药物释放完毕后 与 的函数关系式为tyt 为常数 如图所示 据图中提供的信息 回答 1 16 t a y a 下列问题 I 从药物释放开始 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 毫克 与y 时间 小时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t II 据测定 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毫克以下时 学生方可进教室 那0 25 么药物释放开始 至少需要经过小时后 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三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小题 共 75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 骤 骤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的面积为 且满足 设和的夹角为 ABC 306AB AC A AB AC I 求的取值范围 II 求函数的最大 2 2sin3cos2 4 f 值与最小值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生产过程中 测得纤维产品的纤度 表示纤维粗细 的一种量 共有 100 个数据 将数据分组如右表 I 在答题卡上完成频率分布表 并在给定的坐标系 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II 估计纤度落在中的概率及纤度小于 1 381 50 的概率是多少 1 40 III 统计方法中 同一组数据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 值 例如区间的中点值是 作为代 1 301 34 1 32 表 据此 估计纤度的期望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如图 在三棱锥中 底面 是的中点 且VABC VC ABCACBC DAB ACBCa VDC 0 2 分组频数 1 301 34 4 1 341 38 25 1 381 42 30 1 421 46 29 1 461 50 10 1 501 54 2 合计100 O 0 1 1 毫克 y 小时 t I 求证 平面 VAB VCD II 当解变化时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 BCVAB B V A D C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过定点作直线与抛物线 相交于xOy 0 Cp 2 2xpy 0p 两点 AB I 若点是点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 求面积的最小值 NCOANB II 是否存在垂直于轴的直线 使得 被以为直径的圆截得的弦长恒为定值 若yllAC 存在 求出 的方程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l A B x y N C O 此题不要求在答题卡上画图 20 本小题满分 13 分 已知定义在正实数集上的函数 其中 设 2 1 2 2 f xxax 2 3lng xaxb 0a 两曲线 有公共点 且在该点处的切线相同 yf x yg x I 用表示 并求的最大值 abb II 求证 f xg x 0 x 21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已知为正整数 mn I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 1x 1 1 m xmx II 对于 已知 求证 6n 11 1 32 m n 1 1 32 m m m 求证 1 1 32 mm m n 12mn III 求出满足等式的所有正整数 34 2 3 nnnm nn n 参考答案与解析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 选择题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 5 分 满分分 满分 50 分 分 1 答案 选 解析 由展开式通项有 2 1 3 2 3 r n r r rn TCx x 25 32 r rn rnr n Cx 由题意得 5 2500 1 2 1 2 nrnr rn 故当2r 时 正整数n的最 小值为 5 故选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二项式定理的基本知识 以通项公式切入探索 由整数的运算性质易 得所求 本题中 非零常数项 为干扰条件 易错点 将通项公式中 r n C误记为 1r n C 以及忽略0 1 2 1rn 为整数的条件 2 答案 选 解析 法一 由向量平移的定义 在平移前 后的图像上任意取一对对应点 Px y P x y 则 2 4 a P Pxx yy 2 4 xxyy 带入 到已知解析式中可得选 法二 由 2 4 且a平移的意义可知 先向左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 位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向量与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的基本知识 以平移公式切入 为简单题 易错点 将向量与对应点的顺序搞反了 或死记硬背以为是先向右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下 平移 2 个单位 误选 3 答案 选 解析 先解两个不等式得 02Pxx 13Qxx 由PQ 定义 故选 点评 本题通过考察两类简单不等式的求解 进一步考察对集合的理解和新定义的一种运 算的应用 体现了高考命题的创新趋向 此处的新定义一般称为两个集合的差 易错点 对新定义理解不全 忽略端点值而误选 以及解 2 log1Pxx 时出错 4 答案 选 解析 由射影的概念以及线线垂直关系的判定方法 可知 均错 具体可观察如图的正方体 ACBD 但 11 AC BD不垂直 故 错 11 ABAB 但在底面上的射影都是AB 故 错 AC BD相交 但 1 AC BD异面 故 错 ABCD但 11 AB C D异面 故 错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空间线面之间位置关系 以及射影的意义理解 关键是要理解同一条 直线在不同平面上的射影不同 线在面内 线面平行 线面相交的不同位置下 射 影也不相同 要从不用的方向看三垂线定理 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 易错点 空间想象力不够 容易误判 正确 而错选 或 5 答案 选 C 解析 法一 特殊值法 由题意取1 2pq 则 2 1 1 11 1 limlimlim 12 122 1 11 p q nnn npn n nq nn n 可见应选 C 法二 21 11 1111 11 m m x xxx x 21 111111 mm xxxxx 令 1 x n m分别取p和q 则原式化为 21 21 1111 1 1111 11 limlim 11111 111111 p p q q nn nnnn n nnnnn 21 111 lim 11 lim 11 lim 11 p nnn nnn 所以原式 1 11 1 11 p q 分子 分母 1 的个数分别为p个 q个 点评 本题考察数列的极限和运算法则 可用特殊值探索结论 即同时考察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 当不能直接运用极限运算法则时 首先化简变形 后用法则即可 本题也体 现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逆用 易错点 取特值时忽略p和q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的条件 误选 B 或不知变形而无法 求解 或者认为是 0 0 型而误选 B 看错项数而错选 D 6 答案 选 B 解析 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数列 若乙 n a是等比数列 公比为q 即 2 211 2 1 nn nn aa qq aa 则甲命题成立 反之 若甲 数列 n a是等方比数列 即 2 211 2 1 nn nn aa qq aa 即公比不一定为q 则命题乙不成立 故选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创新定义的理解 转换 要是等比数列 则公比应 唯一确定 易错点 本题是易错题 由 2 11 2 nn nn aa pp aa 得到的是两个等比数列 而命题乙 是指一个等比数列 忽略等比数列的确定性 容易错选 C 7 答案 选 A 解析 由题设可知点M同时满足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 且在双曲线右支上 故 由定义可得 12 2 1 2MFMFa MFMD c MFMD a 2 12 22 aca MFMF caca 故原式 2 2 2 1 2 2 ac ccac ca ac aaa ca ca 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 几何条件列方程组 消元后化归曲线 的基本量的计算 体现数形结合方法的重要性 易错点 由于畏惧心理而胡乱选择 不能将几何条件有机联系转化 缺乏消元意识 8 答案 选 D 解析 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及等差中项 可得 121121 121121 11 21 22 11 21 22 nn n n nn aanaa a b bbnbb 21 21 7 2145143871912 7 2132211 n n nAnn Bnnnn nN 故1 2 3 5 11n 时 n n a b 为整数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等差数列的性质 等差中项的综合应用 以及部分分式法 数的整除 性 是传统问题的进一步深化 对教学研究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易错点 不能将等差数列的项与前n项和进行合理转化 胡乱选择 9 答案 选 C 解析 由向量夹角的定义 图形直观可得 当点 A m n位于直线yx 上及其下方时 满足0 点 A m n的总个数为6 6 个 而位于直线yx 上及其下方的 点 A m n有 1111 2345 6 121CCCC 个 故所求概率 217 3612 选 C 点评 本题综合考察向量夹角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以及数形结合的知识和方法 易错点 不能数形直观 确定点的位置 或忽略夹角范围中的 2 而误选 A 10 答案 选 A 解析 可知直线的横 纵截距都不为零 即与坐标轴不垂直 不过坐标原点 而圆 22 100 xy 上的整数点共有 12 个 分别为 6 8 6 8 8 6 8 6 10 0 0 10 前 8 个点中 过任意一点的圆的切线满足 有 8 条 12 个点中过任意两点 构成 2 12 66C 条直线 其中有 4 条直线垂直x轴 有 4 条直 线垂直y轴 还有 6 条过原点 圆上点的对称性 故满足题设的直线有 52 条 综上 可知满足题设的直线共有52860 条 选 A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直线与圆的概念 以及组合的知识 既要数形结合 又要分类考虑 要结合圆上点的对称性来考虑过点的直线的特征 是较难问题 易错点 不能准确理解题意 甚至混淆 对直线截距式方程认识不明确 认识不到三类特 殊直线不能用截距式方程表示 对圆上的整数点探索不准确 或分类不明确 都 会导致错误 胡乱选择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分 共 25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1 答案 1 6 2 ab 解析 由互反函数点之间的对称关系 取特殊点求解 在3ybx 上取点 0 3 得点 3 0 在2yxa 上 故得6a 又26yx 上有点 0 6 则点 6 0 在 3ybx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反函数的概念及其对称性的应用 直接求反函数也可 较为简单 易错点 运算错误导致填写其他错误答案 12 答案 2 1或满足2ab 的任意一对非零实数对 解析 由复数运算法则可知 2222 4424zbzabababbi 由题意得 2 2400 20 0abbbab ab 答案众多 如 2 1 也可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复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有一般结论需要写出一个具体结果 属开放 性问题 易错点 复数运算出错导致结果写错 或审题马虎 只写出2ab 不合题意要求 13 答案 3 2 解析 由约束条件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区域 令2 2xyz yxz 显然当平行直线过点 3 3 2 2 时 z取得最小值为 3 2 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线性规划的基本知识 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图观察能力 易错点 不能准确画出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 把上下位置搞错 以及把直线间的相对位置 搞错 找错点的位置而得到错误结果 14 答案 15 128 解析 由题意知所求概率 37 3 10 1115 22128 pC 点评 本题考察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 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直接用公式解决 易错点 把 恰好投进 3 个球 错误理解为某三次投进球 忽略 三次 的任意性 15 答案 I 1 10 1000 1 1 0 1 16 t tt y t II 0 6 解析 I 由题意和图示 当00 1t 时 可设ykt k为待定系数 由于点 0 1 1在直线上 10k 同理 当0 1t 时 可得 0 1 11 10 10 1610 a aa II 由题意可得 1 0 25 4 y 即得 1 10 4 00 1 t t 或 1 10 11 164 0 1 t t 1 0 40 t 或 0 6t 由题意至少需要经过0 6小时后 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点评 本题考察函数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以及识图和理解能力 易错点 只单纯解不等式 而忽略题意 在 II 中填写了其他错误答案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小题 共 75 分 分 16 本小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计算 解三角形 三角公式 三角函数的性质等基 本知识 考查推理和运算能力 解 设中角的对边分别为 ABC ABC且且abc且且 则由 可得 1 sin3 2 bc 0cos6bc 0cot1 4 2 且 2 2sin3cos2 4 f 1 cos23cos2 2 1 sin2 3cos2 sin23cos212sin 21 3 4 2 且 2 2 363 且 22sin 213 3 即当时 当时 5 12 max 3f 4 min 2f 17 本小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 概率 期望等概念和用样本频率估计总体分布的统 计方法 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 分组频数频率 1 301 34且 40 04 1 341 38且 250 25 1 381 42且 300 30 1 421 46且 290 29 1 461 50且 100 10 1 501 54且 20 02 合计1001 00 样本数据 频率 组距 1 30 1 34 1 38 1 42 1 46 1 50 1 54 纤度落在中的概率约为 纤度小于 1 40 的概 1 381 50且0 300 290 100 69 率约为 1 0 040 250 300 44 2 总体数据的期望约为 1 32 0 04 1 36 0 25 1 40 0 30 1 44 0 29 1 48 0 10 1 52 0 021 4088 18 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有关知识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 运算能力以及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法 1 是等腰三角形 又是的中点 ACBCa ACB DAB 又底面 于是平面 CDAB VC ABCVCAB AB VCD 又平面 平面平面 AB VAB VAB VCD 过点在平面内作于 则由 知平面 CVCDCHVD HCD VAB 连接 于是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BHCBH BCVAB 在中 CHDRt 2 sin 2 CHa 设 在中 CBH BHCRt sinCHa 2 sinsin 2 0 2 0sin1 2 0sin 2 又 0 2 0 4 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BCVAB 0 4 且 解法 2 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 轴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CACBCV且且xyz 间直角坐标系 则 2 0 0 0 0 0 00 00 0tan 2 22 a a CA aBaDVa 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 A D B C H V 于是 2 tan 2 22 a a VDa 且且0 2 2 a a CD 且且 0 ABaa 且且 从而 即 22 11 0 000 2 222 a a AB CDaaaa 且且且且 ABCD 同理 22 211 0 tan00 2 2222 a a AB VDaaaaa 且且且且 即 又 平面 ABVD CDVDD AB VCD 又平面 AB VAB 平面平面 VAB VCD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BCVAB VAB xyz 且且n 则由 00ABVD 且nn 得 0 2 tan0 222 axay aa xyaz 且 且 可取 又 112cot 且且n 00 BCa 且且 于是 2 2 sinsin 2 22cot BCa BCa n n 0 2 0sin1 2 0sin 2 又 0 2 0 4 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BCVAB 0 4 且 解法 3 以点为原点 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 轴 建立如图所DDCDB且xy 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222 0 0 0 00000 0 222 DAaBaCa 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 于是 22 0tan 22 Vaa 且且 22 0tan 22 DVaa 且且 2 0 0 2 DCa 且且 02 0 ABa 且且 A D B C V x y z 从而 即 02 0 AB DCa 且且 2 0 00 2 a 且且 ABDC 同理 即 22 02 0 0tan0 22 AB DVaaa 且且且且 ABDV 又 平面 DCDVD AB VCD 又平面 AB VAB 平面平面 VAB VCD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BCVAB VAB xyz 且且n 则由 得00ABDV 且 nn 20 22 tan0 22 ay axaz 且 且 可取 又 tan01 且且n 22 0 22 BCaa 且且 于是 2 tan 2 2 sinsin 21tan a BC aBC n n 0 2 0sin1 2 0sin 2 又 0 2 0 4 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BCVAB 0 4 且 解法 4 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 轴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CACBCV且且xyz 标系 则 0 0 0 0 0 00 0 2 2 a a CA aBaD 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且 设 0 0 0 Vt t 且且 0 0 0 0 2 2 a a CVt CDABaa 且且且且且且且且 0 0 0 0000AB CVaat 且且且且 A D B C V x y A D B C V x y z 即 ABCV 22 0 000 2 222 a aaa AB CDaa 且且且且 即 ABCD 又 平面 CVCDC AB VCD 又平面 AB VAB 平面平面 VAB VCD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BCVAB 设是平面的一个非零法向量 xyz 且且nVAB 则取 得 0 0 0 0 ABxyzaaaxay AVxyzataxtz 且且且且且 且且且且且 n n za xyt 可取 又 tta 且且n 00 CBa 且且 于是 22222 1 sin 2 2 taCBt CBattata a t n n 关于 递增 0 t 且 sin t 1 0sin 2 0 4 且 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 BCVAB 0 4 且 19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 圆和抛物线等平面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 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 识进行推理运算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法 1 依题意 点的坐标为 可设 N 0 Np 且 1122 A xyB xy且且且 直线的方程为 与联立得消去得ABykxp 2 2xpy 2 2xpy ykxp 且 且 y 22 220 xpkxp 由韦达定理得 12 2xxpk 2 12 2x xp 于是 12 1 2 2 ABNBCNACN SSSp xx N O A C B y x 2 121212 4p xxpxxx x 22222 4822pp kppk 当时 0k 2 min 2 2 ABN Sp 假设满足条件的直线 存在 其方程为 lya 的中点为 与为直径的圆相交于点 的中点为 AC O lACPQPQ且H 则 点的坐标为 O HPQ Q 11 22 xyp 且 2222 111 111 222 O PACxypyp 1 1 1 2 22 yp O Haayp 222 PHO PO H 222 11 11 2 44 ypayp 1 2 p aya pa 2 2 2 PQPH 1 4 2 p aya pa 令 得 此时为定值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 存在 其方程为0 2 p a 2 p a PQp l 2 p y 即抛物线的通径所在的直线 解法 2 前同解法 1 再由弦长公式得 2222222 121212 11 4148ABkxxkxxx xkp kp 22 212pkk 又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 2 2 1 p d k 从而 2222 2 112 21222 22 1 ABN p Sd ABpkkpk k 当时 0k 2 min 2 2 ABN Sp N O A C B y x O l 假设满足条件的直线 存在 其方程为 则以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lya AC 11 0 0 xxxypyy 将直线方程代入得 ya 2 11 0 xx xap ay 则 2 111 4 4 2 p xap ayaya pa 设直线 与以为直径的圆的交点为 lAC 3344 P xyQ xy且且且 则有 3411 4 2 22 pp PQxxaya paaya pa 令 得 此时为定值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 存在 其方程为0 2 p a 2 p a PQp l 2 p y 即抛物线的通径所在的直线 20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 不等式和导数的应用等知识 考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解 设与在公共点处的切线相同 yf x 0 yg x x 00 xy且 由题意 2fxxa 2 3 a g x x 00 f xg x 00 fxg x 即由得 或 舍去 22 000 2 0 0 1 23ln 2 3 2 xaxaxb a xa x 且 且 2 0 0 3 2 a xa x 0 xa 0 3xa 即有 22222 15 23ln3ln 22 baaaaaaa 令 则 于是 22 5 3ln 0 2 h tttt t 2 1 3ln h ttt 当 即时 1 3ln 0tt 1 3 0te 0h t 当 即时 1 3ln 0tt 1 3 te 0h t 故在为增函数 在为减函数 h t 1 3 0e 且 1 3 e 且 于是在的最大值为 h t 0 且 12 33 3 2 h ee 设 22 1 23ln 0 2 F xf xg xxaxaxb x 则 F x 2 3 3 2 0 axa xa xax xx 故在为减函数 在为增函数 F x 0 a且 a 且 于是函数在上的最小值是 F x 0 且 000 0F aF xf xg x 故当时 有 即当时 0 x 0f xg x 0 x f xg x 21 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 数列求和 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