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杠杆导学案(苏科版).doc_第1页
11.1杠杆导学案(苏科版).doc_第2页
11.1杠杆导学案(苏科版).doc_第3页
11.1杠杆导学案(苏科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提纲宜兴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提纲 主备人 尹小芳 审核人 马俪萍 课题课题 11 11 1 杠杆杠杆 姓名 班级 一 课前参与 一 预习内容 课本第 1 8 页 导学手册第 1 2 页 二 知识整理 1 在 的作用下 能绕着 转动的 叫杠杆 支点是指 用字母 表示 动力是指 的力用字母 表示 阻力是指 的力 用字母 表示 动力臂就是从 到 的距离 用字母 表示 阻力臂就是从 到 的距离 用字母 表示 2 铡刀是一种杠杆 其轴是 切草处是 力的作用点 刀柄处是 力的作用点 3 杠杆平衡状态是指杠杆的 杠杆平衡条件是 4 杠杆一般有三种类型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若 l1 l2 则 F1 F2 这是 杠杆 工作时却是 距离 若 l1 l2 则 F1 F2 这是 杠杆 工作时却是 距离 若 l1 l2 则 F1 F2 这是 杠杆 这种杠杆既 力 也 距离 5 数学老师上课用的圆规 它一脚的未端装有吸盘 使用时利用 的作用可将其 固定在黑板上 另一脚未端的粉笔通过螺母固定 在螺母上刻有细小花纹是为了增大 作图时 转动手柄便可在黑板上画出漂亮的圆 圆规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 6 在下图所示的杠杆中 动力的力臂用 l 表示 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7 杠杆平衡时 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 2 3 则动力与阻力之比为 若阻力为 80N 则动力是 N 另一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 5 倍 若所用动力为 10N 要使杠杆平衡 则阻力为 N 8 人们常用的钢丝钳是一种杠杆 如右图 用钢丝钳剪钢丝时 A 为钢丝钳剪钢丝处 手作用在 B 处 0 为转动轴则图中支点在 处 动力作用点在 处 阻力作用点在 处 你能在上右图中画出剪钢丝时 的动力 F1 阻力 F2 动力臂 l1 阻力臂 l1吗 9 通过你的预习 你还有哪些疑惑 二 课堂练习 1 关于杠杆中的几个名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上的支点一定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 B 杠杆的长度总是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 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动力臂 D 动力的作用点一定要作用在杠杆上 2 下列有关力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臂不可能等于零 B 力臂就是动力作用点到阻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 C 力臂就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D 力臂就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 作出下列各图中的动力臂 l1和阻力臂 l2 4 试回答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1 实验前 发现杠杆处于如图所示位置 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左 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选填 右 或 左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 的是为了 2 在杠杆已经调节平衡后 小明同学继续实验 他改变了动力大 小 杠杆不能保持平衡 左端上翘 小明随即向左调节杠杆的平 衡螺母 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并记录此时相关实验数据 此过程中小明实验操作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有 如何改正 3 实验中 有一个小组他们经过一次 实验 获得下表数据 于是 他们就确认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你认 为他们的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 5 动力臂是阻力臂 4 倍的杠杆是 杠杆 填 省力 或 费力 若该杠杆 受到的阻力是 40N 则当动力为 N 时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6 一根重 500N 的粗细均匀的钢杆放在水平地面上 一端放在地上 现在另一端用力将其 提起的最小动力为 N 此力的方向为 7 下列工具 食品夹子 铁匠剪刀 跷跷板 板手 铡刀 赛艇的船桨 属于 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费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动力 F1 N 动力臂 L1 cm 阻力 F2 N 阻力臂 L2 cm 4554 8 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 20 N 及 30 N 的重物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若使两端都减少 5 N 则 A 左端下沉 B 右端下沉 C 仍保持平衡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 课后提高 1 如右图所示要使杠杆平衡 作用在 A 点上的力分别为 F1 F2 F3 其中最小的力是 A 沿竖直方向的力 F1最小 B 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 F2最小 C 沿水平方向的力 F3最小 D 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 2 作出下列三幅图中杠杆平衡所需的最小动力 F 及其对应的力臂 3 请在上图中作出 F2 的力臂和 L1 的力 F1 4 小华同学研究 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 把杠杆在中点处支起 发现杠杆右端下倾 这时应当 使 杠杆在 位置平衡 杠杆在这一位置平衡的好处是 如图 实验时共有 6 个钩码 在杠杆 A 处挂了 3 个钩码 为使杠杆平衡 请你在杠杆 右边挂上钩码 用两种方法 你的方法是 5 如图所示 把一根均匀的米尺 在中点 O 支起 两端各 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 恰好使米尺平衡 按下列方式增减钩 码或移动钩码 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A 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 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 左边增加一个钩码 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 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6 如右图所示 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木棒在 O 点处支起刚好平衡 若在 O 点处切 断 则 A 细端重 B 粗端重 C 一样重 D 无法确定 7 一把刻度准确的杆秤 秤砣因长期使用磨损变轻 现用其称大白 菜质量时的示数将 A 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B 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C 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同 D 无法判断 8 一个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 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 则 A 因为增加了一个力 杠杆不可能平衡 B 如果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 动力这边一定下降 L1 O B F2 C 如果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 阻力这边一定下降 D 只要这个力的作用通过支点 力臂为零 杠杆就仍然平衡 9 一支直杠杆 支点和动力的作用点在杠杆的两端 阻力的作用点在杠杆的中点 则使用 这样的杠杆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D 都有可能 10 用剪刀剪较厚的纸片 用刀口的中部比用头部更容易把纸片剪断 这是因为 A 增加了动力B 增加了动力臂C 减小了阻力D 减小了阻力臂 11 如图 开瓶盖的启子 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 能正确表示开瓶盖时该杠杆的支点 动力 和阻力的是 12 如右图所示 用一根木棒撬石头 若该人在撬棒 D 点沿 DM 方向用力撬起石块 撬棒的支点是 点 若该人在撬棒 D 点沿 DN 方向用力撬起石块 撬棒的支点是 点 这两种方式中沿 填 DM 或 DN 方向用力撬起石块比较省力 13 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人曲臂时的情况 右图所示 人的前臂是 一个 力的杠杆 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 可以 14 如图所示 在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在杠杆的左端 悬 挂一个物体 右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今拉着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 1 移动到位置 2 杠杆始 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 不断增大 B 先减小 后增大 C 不断减小 D 先增大 后减小 15 如图 小明用甲 乙两种方法扛着同一个物体行走 甲图中肩膀受到的压力 选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下同 乙图中肩膀受到的压力 甲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 请你给小明提一条建议是 16 如图 一根粗细均匀的杠杆 AB 以其中点 O 为转轴 在 AO 的 中间 C 放上两枝蜡烛 粗细忽略不计 B 端放一枝同样的蜡烛 如果每枝蜡烛每秒烧掉的质 量相同 那么同时点燃蜡烛 2 min 后 设蜡烛仍在燃 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杠杆继续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