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班 级:2008级二班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 号: 前言一 实习目的意义及任务1、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这一次巢湖野外实习进一步巩固、掌握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水文地质学等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学会对典型地质现象、水文现象、工程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野外工作的一般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今后的野外地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顺应我国“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计划在做好良好的准备。2、实习任务:(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2)绘制相应的图件 如地层剖面图,地质图等。(3)编写文字报告 对巢湖北部地区的地层、构造、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岩浆岩及矿产等进行分析研究。二 实习区的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1、实习区的地理位置实习区位于巢湖市郊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区内东、北、西三面环山,一面(南面)紧邻巢湖。山脉走向为北东35一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一平顶山、朝阳山一碾盘山、凤凰山一麒麟山一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2、实习区的交通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贯穿境内,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以巢湖市为中心,有干线连结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邻县庐江、无为、含山等地,乡村都有支线相通,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可谓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纵横交错,直达全国各地。实习区交通图如图1-1。3、实习区自然地理巢湖属于被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一般在1000-1158mm之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三-五月)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六-八月)占38-44%,秋季(九-十一月)占18-19%,冬季(十二-二月)占10-11%,一年内七月降水最多,十二月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4、实习区的经济状况工业较发达,主要为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规模较大的工厂有巢湖水泥厂、安徽维尼纶厂、柴油机厂、油泵油咀厂、铸造厂、坦克修配厂等。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产品有鱼、虾、河蟹等,尤以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陶用粘土和驰名省内外的半汤矿泉水等。三、工作区研究历史及现状 1、1934年,徐克勤曾在巢湖市北部地区作过1:5万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2、1953年4月,安徽省地质局合肥市地质队李云祝,对该区曾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3、1956年元月,华东地质局巢县地质队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4、1978年,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20万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5、1983年,安徽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早在五十年代,该区即辟为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教学实习基地。五十多年来,我院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过不少重要发现,诸如巢北侏罗系的发现,猫耳洞附近洞穴堆积中大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发现,青苔山推覆构造的发现,紫薇山塌陷地下暗河和紫薇洞的发现等,对深入研究该区的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和旅游地质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自从八十年代后,区内先后有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余所院校来此实习。第一章 地 层一 概 述引言:该区主要发育地层为古生界,其中尤以晚古生界和下、中三叠统发育最完整,出露在巢湖市北郊山区。它们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巢县六合地层小区。现就在巢北山区出露地层的特征阐述如下:巢湖地区综合地层简表代纪世组代号厚度(m)岩 性 描 述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芜 湖 组Qhw10上段:灰黄色粉质亚粘土,含砾粗砂,底为锈黄色铁锰层。中段:灰黄色粉质重亚粘土,棕褐色粗砂夹浅灰色粉质重亚粘土。下段:灰黄色粉质轻粘土,砂、砂砾。更新世下 蜀 组Qpx238黄褐色含铁锰结核粉质轻粘土,下部含钙质结核。泊 岗 组Qpb151浅棕红色微含砂粉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碎砾层,铁皮层山麓带青灰色含砾粘土夹砂、亚砂土透镜体。第三纪古新世岱山集组E1dn24浅褐、浅棕色中厚层砾岩,黄褐色厚层块状砂砾岩。中生代白垩纪晚宣 南 组K2xn845上段:灰紫、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下段:砖红色中厚层含砾长石岩屑、细粒岩夹泥质粉细砂岩。侏罗纪晚毛坦厂组J3m151紫灰色安山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早磨 山 组J1m20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三叠纪中东马鞍山组T2d96上部: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早南陵湖组T1n160上部:薄层深灰色灰岩夹炭质页岩。中段: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厚层灰岩、钙质页岩。下段:深灰色厚层灰岩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和龙山组T1h29上部: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泥岩。下部:灰绿色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钙质泥灰岩。殷 坑 组T1y125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岩。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似瘤状带灰岩。下部:浅灰、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古生代二叠纪晚大 隆 组P2d30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质泥岩。中部:紫灰色泥岩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下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泥岩、页岩。龙 潭 组P2l74上段: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夹煤线,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灰岩。下段:灰黄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岩夹黑色硅质岩。早孤 峰 组P1g54上部:浅紫、黄褐色薄层硅质泥岩。中部:灰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下部:灰黄色粉砂岩、泥岩、页岩。栖 霞 组P1q209上段:黑色中厚层含燧石团块含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下段:深灰色薄中层状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灰岩,底部黄黑色碎屑岩夹劣质煤。石炭纪晚船 山 组C3c11上部: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球藻灰岩。下部: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灰黄色含褐铁矿团块灰岩。中黄 龙 组C2h27上部: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下部:浅灰、肉红色厚层状生物碎屑泥晶与亮晶灰岩。早和 州 组C1h27上部:灰、浅红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顶部炉渣状灰岩。下部:灰黑色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岩。高骊山组C1g25上部:杂色砂质、粉砂质页岩,顶部灰白色石英砂岩。中部:灰黄色钙质泥岩夹姜粒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下部:灰黄色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金 陵 组C1j8上部: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下部: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泥盆纪晚五 通 组D3w177上段:灰黄、灰紫、灰白色薄层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下段: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底部中厚层状砾岩。志留纪中坟 头 组S2f95上部:杂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砂岩。中部:黄绿色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下部:黄绿色中层状石英细砂岩。早高家边组S1g379上段:黄绿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中段:黄绿色页岩、薄层长石细砂岩。下段:灰黑色页岩。古生代奥陶纪晚五 峰 组O3w1灰黑色硅质页岩。 汤 头 组O3t3灰黄色薄层微晶灰岩,底部钙质页岩夹泥灰岩透镜体。中宝 塔 组O2b9上部:灰绿色、灰红色微晶灰岩夹泥灰岩透镜体。下部:紫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早牯牛潭组O1g6浅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钙质页岩。大 湾 组O1d3灰色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页岩,灰、黄绿色页岩。寒武纪中晚山凹丁组C2-3s309上段:蜂窝状细晶白云岩、硅质岩。下段:灰质白云岩、砂屑白云岩。早半 汤 组C1b156中厚层微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下部白云质石英砂岩,藻泥岩、钙质页岩。冷泉王组 C1l105深灰色中厚层粉晶白云岩夹硅质条带,底部含砾砂岩。元古代震旦纪晚灯影组Z2d290上段:深灰、灰黑色微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沥青质。下段:浅灰色微晶白云岩、微晶灰岩,夹泥质灰岩。黄提组Z2h708上段:灰色重结晶灰岩泥灰岩夹变粉砂质泥岩、杂砂岩。下段:灰黄色中厚层变细砂岩、粉砂质千枚岩。早苏家湾组Z1s650灰绿、灰黄、灰白色含砾千枚岩夹石英岩。周岗组Z2z850灰白、灰绿色变细粒砂岩、粉砂质千枚岩夹变含砾砂岩。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张八岭岩群西冷岩组Qnx视厚1777浅灰绿、灰白色绢云石英片岩,钠长石英片岩夹浅粒岩、变石英角斑质角砾岩、变凝灰岩、绿片岩。北将军岩组Pt2b视厚550上岩段:浅灰、浅黄绿色千枚状白云片岩、绢云钠长千枚岩、底部铅灰色含炭质千枚岩。下岩段:灰白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微晶白云岩。肥东岩群桥头集岩组Pt1q视厚53深灰色条纹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黑云片岩、角闪片岩双山岩组Pt1s视厚42浅灰红色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磷灰石透镜团块,底部夹石英岩。晚太古代阚集岩群大横山岩组Ar2d视厚508上岩段:深灰色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岩段:条纹状二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下岩段:黑色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岩、二长片麻岩。浮槎山岩组Ar2f视厚369灰黄色细粒二长片麻岩,上部夹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下部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二 地层(一)志留系(S)区内高家边组大多出露不全,仅见高家边组之中上部。以在巢北山区凤凰上碾盘山7410厂一线,狮子口及旗山出露较好,常构成背斜核部。下统:高家边组(S1g)主要位于凤凰山背斜的核部,本组下部与上奥陶统五峰组呈假整合关系。狮子口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下部:厚度大于29m,未见底,青灰色页岩夹薄到中层泥岩及黄绿薄层片状页岩,含腕足类化石,舌形贝Lingula sp.及瓣鳃类等。图1.1 S2g青灰色页岩中部:厚度约24m,由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组成,未见化石。上部:67.42m,呈和黄绿色薄层片状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石互层,可见垂直虫管。泥岩的标志:贝壳状断口。中统:坟头组(S2f)主要位于凤凰山背斜的核部,与上伏泥盆系五通组呈假整合关系。该组在区内可划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总厚约189m。下部:黄绿色局部呈浅紫色中薄中厚层石英细砂岩及含泥质砾石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主要含石英、长石和少量白云母,铁质、钙质胶结;放大镜下可见油脂光泽的石英颗粒和肉红色的长石颗粒。砂岩中具交错层理,厚148m左右。含磷。其中所含化石有鱼类,中华棘鱼,三叶虫:王冠虫。中部:黄绿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与石英砂岩呈互层。层内波痕、交错层系都较发育,厚38.31m。含中华棘鱼,霸王皇冠虫上部:以紫红、灰紫红、灰绿等杂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厚2.63米。该段地层在巢湖南部地区缺失,巢湖北部地区时有断续可见,如万家山较发育而狮子口处则不见。 图1.2 S2f灰紫红色砂岩从本组化石分析,可与四川中志留秀山阶相对比,归属中志留统。(二)泥盆系(D)上统:五通组(D3w)实习区内北狮子口和麒麟山剖面发育最好,由于岩石比较坚硬而常形成悬崖绝壁,与下部志留系均为假整合关系;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段。巢湖市北狮子口处剖面最为良好,其岩性可分上、下两段。厚176.61m。图1.3 D3w 底部砾岩(X剪节理面)下段(D3w1):石英砂岩段,厚73.2m。下部的灰白色厚层或中厚层砾岩、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层内见有15倾角之斜层理。砾石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含少量细砂岩、粉砂岩、条带硅质岩等成分,砾石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多滚圆状、次圆状,部分为次棱角状;砾径不同地点变化较大,一般2-5cm,个别达8cm以上。纵向剖面上,地层主要以砾石砾径大小变化而显示出沉积韵律,横向上该底部砾石层位极不稳定,呈扁豆状或透镜体状沿层面分布。上部厚层至中厚层中粒中细粒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泥岩。石英砂岩中可见大型单向斜层理,部分槽形斜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层面上局部发育有舌状波痕、雨痕(雹痕)等。本段由于岩性坚硬在区内多组成山脊或陡壁。含化石甚少,仅见个别亚鳞木。上段(D3w2): 砂、页岩层段。厚约20m。该段岩性以灰黑、灰黄、灰紫、灰白等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 图1.4 D3w顶部粘土岩泥岩、炭质页岩、页岩、粘土岩及薄中厚层石英细砂岩之交互韵律层为特征。自上而下至少可划出六个韵律层,近上部夹有两层灰色粘土矿层。有磷结核,风化后常见留有很多孔洞在粘土矿顶底板附近含大量植物化石及叶肢介层。植物化石有拟鳞木、奇异亚鳞木、平圆鳞木等。以上化石皆反映晚泥盆世河湖-湖积相特征。 (三)石炭系(C)本区石炭系厚度不大,但发育齐全。分上、下二统。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巢北缺失,仅在巢南发育。上统包括黄龙组、船山组。除高骊山组为碎屑岩外,其余皆为碳酸盐沉积。各组间除了高骊山组与和州组呈过渡关系外,其他各组之间及其与上覆下二叠统栖霞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下统:(1)金陵组(C1j)与下伏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本组厚度7.5m,按岩性分上、下两段:下段为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或含铁砂岩,厚10cm至1cm左右。含腕足类:褶房贝等。上部:深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含方解石小晶。内含丰富的化石,如珊瑚:假乌拉珊瑚、笛管珊瑚(2)高骊山组(C1g)巢湖北部地区高骊山组比巢湖南部地区薄,而且相变明显。麒麟山剖面本组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厚12.54m。 与下伏金陵组假整合接触。下部:为灰、灰黄薄层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0.1-0.3m)层,含植物化石碎片,厚3.26m。中部:灰黄、紫红薄层,含生物碎屑,含钙、铁质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含生物碎屑灰岩;含腕足类:轮刺贝,瘤凸轮刺贝;厚5.03m。上部:灰黄、黄褐色含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及灰白色石英砂岩。层内虫迹构造发育,自下而上,自成一水平管迹、V-Y形管迹、似甲壳状管迹之组合,厚4.25m。(3)和州组(C1h)图 1.5 石炭纪部分岩层巢湖北部地区的和州组以歫嶂山剖面较为完整,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26.81m;与下伏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下部:深灰、灰黑色中薄至厚层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表面常因风化呈现刀砍状。含蜓:原始史塔夫蜓;珊瑚:石柱珊。厚22.53m。上部:灰、微带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亮晶及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粗结晶灰岩,顶部为炉渣状灰岩。含化石:和县始史塔蜓;石柱珊瑚。厚4.28m。上统:(1)黄龙组(C2h)巢湖北部地区黄龙组以金银洞北至岠嶂山一带剖面较好,另外在凤凰山东风石料矿也相当完善。可见到黄龙组纯灰岩段直接覆于和州组上部炉渣状灰岩之上。与下伏和州组呈明显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关系。本组岩性、厚度较为稳定,各处大体相近。在东风石料矿处黄龙组灰岩可见某些特殊组构:如底部呈韵律层状,中部见交错层,含泥晶灰岩,灰岩段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27.24m。下部:灰、深灰、肉红色中厚至厚层生物碎屑泥晶与微晶灰岩。含化石: 卵形原小纺缍蜒, 假薄克氏小纺缍蜒。厚16.74m。上部: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厚10.50m。本组岩性、厚度较为稳定,各处 大体相近。在东风石料矿处黄龙组灰岩可见底部呈韵律层状,中部见交错层,含泥晶灰岩,上部藻席灰岩与生物砾块灰岩互层等特征,表明黄龙组沉积时受过较强的水动力作用,属淡水台地环境。(2)船山组(C2c)本组岩性以含球状格万藻灰岩为特征,在凤凰山东风石矿,船山组下部夹同生砾岩或同生角砾岩出露。与下伏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厚8.26m。在巢湖北部岠嶂山一带可分为两部分: 图 1.6 C2c球状灰岩下部: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有一层灰黄色含碣铁矿团块泥岩。厚1m多,含:石炭皱戟贝,舒克贝,泥岩中含植物碎片化石。上部: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夹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蜒:始拟纺缍蜒,希瓦格蜒(四)二叠系实习区二叠系发育齐全,出露清晰,接触关系明了,生物化石丰富。巢湖北部地区的二叠系主要分布在马家山及俞府大村一带,下统由栖霞组和孤峰组组成,上统由龙潭组和大隆组组成,总厚288.4487.8m。各组之间除栖霞组和孤峰组及其上、下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外,龙潭组和大隆组之间及其与上覆下三叠统殷坑组均为整合过渡接触关系。下统:(1)栖霞组(P1q)以巢湖市北部平顶山剖面代表,厚1713m,自下而上可分为六部分。下段:厚61.60m。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为碎屑岩夹劣质煤(梁山煤系),平顶山剖面碎屑岩风化为土黄色风化物。该部分岩性变化较大,在岠嶂一带为深灰色、灰黄色钙质透镜体泥岩,厚0.25m,向西到东风石矿为灰黑色页岩及黑色劣质煤层,厚0.75m,与下伏船山组呈凹凸不平之假整合面。 上部(臭灰岩层):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厚60.6m。含蜓化石;珊瑚化石等。 上段:按岩性特征可分为四部分,总厚109.7m。 下部(下硅质层):含燧石结核或团块灰岩,黑、灰黑色灰岩,夹黑色薄燧石层及生物碎屑粉砂质泥岩,厚8.7m。含珊瑚化石。 中部(含燧石结核灰岩层):深灰、灰黑中薄到中层含燧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含沥青质泥类岩,厚78.1m。含蜓类化石;珊瑚化石;腕足类化石及大量有孔虫化石。 上部(上硅质层):黑色中薄层硅质岩、深灰色含燧结核白云质灰岩及薄板状硅质灰岩互层,厚7.7m。含蜓类化石;珊瑚化石等。 顶部(顶部灰岩层):灰、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白云岩质灰岩,厚14.9m。含蜓类化石,珊瑚化石等。(2)孤峰组(P1g)孤峰组由薄层黑色硅质岩及薄层棕、褐、紫等色泥岩组成,其底部与栖霞组界面凹凸不平,其上含有10-20cm的含砾泥质松散物。巢北地区该组厚度一般在30m左右。与栖霞组整合接触。平顶山西侧姚家山剖面可分为三部分:下部:灰黄、浅棕、褐色泥岩、页岩,含有磷结核(P2O5含量可达10.64%),厚2.52m。含:阿尔各菊石,拟腹菊石。中部:灰黑色、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夹紫色泥岩及页岩互层,厚17.29m。含:斯塔菊石;卵石蛤。上部:浅紫、紫、黄褐色薄层泥岩夹少量放射虫硅质岩,厚8.47m。含:斯塔菊石、阿尔各菊虫、付色尔特菊石。上统:(1)龙潭组(P2l)龙潭组在巢湖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俞府大村向斜核部炭井村一带及平顶山向斜平顶山四周。潭组为一套滨岸沼泽相的含煤沉积,厚约65m,与下伏孤峰组假整合关系。其底部与栖霞组界面凹凸不平,其上含有10-20cm的含砾泥质松散物,为假整合接触。可以为三部分:下部:灰黄、青灰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英砂岩及含砾砂岩,夹黑色薄层泥岩。含:单网羊齿,焦羊齿. 上部:青灰、灰黑、灰黄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煤线,产:焦羊齿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含燧后团块及条带,产刺围脊贝(2)大隆组(P2d)本组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及紫色泥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化石较丰富,厚约30m。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下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紫色页岩、炭质页岩,底部可有一薄层灰黄色细粒岩屑砂岩(火山岩屑),厚5.16m。产:阿拉斯菊石科三面菊石中部:紫灰色泥岩夹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厚15.63m。产:华菊石、三阳菊石、假腹菊石及腹窗贝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近顶部夹灰质白云质泥灰岩,厚8-24m左右。产:假提罗菊石(五)三叠系实习区三叠系主要发育在平顶山向斜核部平顶山马家山一带。生物化石丰富,仅发育有下、中三叠统。下三叠统由殷坑组、和龙组及南陵湖组构成,中统称东马鞍山组。三叠系各组间为整合接触关系,未见与上覆侏罗系直接接触。以马家山剖面为代表。下统:(1)殷坑组(T1y)本组厚83.76m,与下伏大隆组假整合关系。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浅灰绿、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下部泥岩中局部含钙质结核或似瘤状灰岩。底部为厚约1cm的黄色泥岩。厚22.76m。产:蛇菊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似瘤状灰岩。厚22m。含:齿叶菊石 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薄层条带白云质灰岩。厚39m。产:佛莱明菊石,齿叶菊石(2)和龙山组(Th)与下伏殷坑组整合关系。组厚约21.24m。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灰黄绿、棕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与钙质泥岩层,近上部质泥质灰岩厚9.34m。产:第纳尔菊石,海浪蛤图1.7 大隆与殷坑上部: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及泥岩。厚11.9m。产:似西伯利亚菊石,米克菊石(3)南陵湖组(T1n)与下伏和龙山组整合关系。本组厚159.53m。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为厚层灰岩段,厚48.61m。下部:以瘤状灰岩为主,由灰绿、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深灰色灰岩组成。厚12.95m。产:假胄菊石上部:以厚层灰岩为主,由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夹黄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及钙质泥岩、同生砾状灰岩组成。厚35.66m。产:哥伦布菊石,希腊菊石中段:为瘤状灰岩段,厚46.79m。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以紫红色瘤状灰岩为主,由紫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泥灰岩夹中薄层灰岩组成,厚16.39m。产:哥伦布菊石.中部:以厚层灰岩为主,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紫红、灰绿色瘤状灰岩及钙质页岩组成,厚17.94m。产:海浪蛤,及多种牙形刺化石。上部:以灰绿色瘤状灰岩主为,由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杂色泥岩及深灰色薄层灰岩,厚12.46m。产:假色尔特菊石Pseudoceffifessp.,克氏蛤Claraiasp.上段:为薄层黑色灰岩段,厚64.13m,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由深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厚26.03m。产:亚哥伦布菊石,巢湖龙上部:以黑色灰岩夹炭质页岩为主,由深灰、黑色薄层灰岩夹沥素质页岩、棕色钙质页岩组成,顶部有时含燧石结核,厚38.10m。产:克氏蛤,乐山克氏蛤中统:东马鞍山组(T2d)与下伏南陵湖组假整合关系。本组厚度大于95.84m,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灰、深灰色薄、中层灰岩,底部为灰、浅紫红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厚12.65m。含牙形刺。上部:灰、灰黄厚层至块状角砾岩状灰岩及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厚度大于83.19m。(六)侏罗系出露较少,巢湖北部地区仅零星见于俞府大村向斜南部,如东侧小山村附近。西侧九棵松-铸造厂-变电所一带。前者仅发育底部灰白色砾岩层及部分灰黄、黄褐色中至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薄层,曾采到过Nilssonia sp.,Podozamifes sp.等植物化石,不整合覆于二迭系栖霞灰岩之上。而后者底部砾岩夹中粗粒灰黄、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不整合于五通组之上。其上部逐渐出现黄绿、紫红色等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细砂岩互层。近下部泥质细砂岩中1965年我校曾采到大量植物化石:如Nilssonia sp.,Podozamifes sp.,Ginkgoites sp.,Sphenobuiera sp.等,证明属下、中侏罗系,相当原象山群的中下部。近年来,在桐城、怀宁一带象山群被作了进一步的划分,下部称磨山组(m),上部称罗岭组(Jl)。本区零星露头仅相当磨山组的一部分。而侏罗系上统毛坦厂组(Jm)仅在巢县城关卧牛山有出露,以粗安质沉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下伏情况不明,其上可能为上白垩统红色砂、砾岩沉积(宣南组)所不整合。(七)第四系第四系沉积在巢湖市地区覆盖了一定的面积,沉积类型较多为:早更新世的残积与冲积、中更新世的冰川、冰水堆积、晚更新世的冲积物以及全新世的冲积与湖积类型,其中尢以早一中更新世的洞穴堆积更为重要,近年来在巢北地区的猫耳洞、巢南地区的银小村后山坡皆发现重要的动物群化石,对确定时代及了解第四世早、中期下扬子区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巢湖北部地区第四系一般发育于南侧,山区内有坡积物(受溪流切割可见完整剖面)。由含砾石或砾块及含砂砾粘土组成,可达3-4m厚;山坡边的倒石堆,河谷中及四康医院附近的冲积物、砾石或含砾粘土、粘土呈层状排列。近巢湖湖滨有河流-湖泊沉积物,以含砂或砾石亚粘土、亚砂土、亚粘土等组成。由于化石发现不多,因此其时代根据邻区对比而定。第二章 岩浆岩一、概述 巢湖实习基地的岩浆岩不很发育,仅发现有4个很小的侵入体和两条岩脉。侵入体主要分布在7410工厂王乔洞一线,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单个侵入体规模均很小,面积仅1001200m2,其中以维尼纶厂东侧、炭井村东侧岩体规模最大,露头也较新鲜,但现已全部被维尼纶厂平整建成体育场,难以看到。现根据合肥工业大学实习指导书资料,将实习区侵入体和岩脉特征介绍如下:二、实习区侵入岩特征 侵入体的岩性主要为黑云母花岗斑岩(7410工厂岩体)、花岗斑岩(王乔洞岩体)和花岗闪长斑岩(炭井村岩体和117高地南坡岩体),呈岩株状产出,一般剥蚀不太深,属浅成超浅成相。岩体与围岩均为侵入接触关系,除7410工厂岩体侵入在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外,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在二叠系中。图2. 2 风化严重的花岗岩侵入体 岩体一般风化强烈,呈疏松状,但岩体蚀变很微弱,仅见叶腊石化、绿泥石化和高岭石化。围岩仅具轻微的硅化、角岩化等,一般不见矿化现象。在炭井村岩体揭露出来的新鲜露头上可见NNE向和NEE向两组裂隙中均呈明显的褐铁矿化。 岩体SiO2含量在70左右(67.8870.37),Q值为29.2936.55,属查氏二类三科或四科,为SiO2过饱和的过碱性及中碱性岩石,Al2O3偏高(13.915.29)出现a值,属于铝过饱和系列。 岩体的侵入时代,根据炭井村岩体黑云母(KAr)的同位素年龄值为106Ma,考虑到KAr法年龄值较低及地质证据,认为其时代为晚白垩世。 图2.2 王乔洞旁侵入岩王乔洞岩体介绍如下:王乔洞岩体,位于王乔洞南约30m处,俞府大村向斜的西翼。平面呈圆形,面积160m2。岩体侵入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微晶灰岩中,岩株的南接触带产状25250。 岩性为花岗斑岩,岩性呈浅灰浅灰黄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20、钾长石4、黑云母2(野外肉眼观察大于10)组成,斜长石较钾长石自形晶,颗粒大小不等,粒径约在0.051mm之间,钾长石呈不规则状,黑云母多有暗化现象。 基质主要由石英、微晶钾长石及斜长石等组成,均呈它形晶微粒结构,钾长石多已高岭土化,斜长石绢云母化。岩体南界附近边缘相很明显,斑晶显著小且近接触带出现大量的气孔,均呈细长的椭圆形空洞,少量为方解石或沸石类矿物充填的杏仁体,定向排列,可见十分明显的流线、流面构造,流面产状7045。 外接触带围岩可见几厘米宽的烘烤退色化现象,并可见30cm多宽的硅化及角岩化带。 岩石系SiO2过饱和的过碱性岩石,为铝过饱和系统。 岩石中含有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矽灰石、黄铁矿及自然铅等副矿物。 微量元素有:Be、Cu、Pb、Sn、Cr、Ni、V、La、Zn、Y、Yb、Co、Ba、Zr、Mn、Ga、Sr等,一般都和克拉克值相近。 巢湖北部地区脉岩,仅发现两条:一条为云斜煌斑岩脉,位于实习区东面汤山西坡;另一条为蚀变闪长玢岩脉,位于实习区内朝阳山216高地195方向(或向核山正南)约300m处,岩脉长50m,宽3m,沿断裂呈70250方向延伸。 图2.3 177高地侵入岩第三章 构 造巢湖实习基地的于扬子(华南板块)的西北缘,郯庐断裂带东侧,半汤复背斜的西翼,西界为滁河断裂,南缘以桥头集东关断裂为界。本区位于特提斯构造与太平洋构造的交汇处,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表现强烈,奠定了区内的构造框架。主要发育为褶皱构造及伴随有一系列纵、横、斜向断裂。大地构造位置如图。该区在中生代以前基本属于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中生代以来,扬子板块周边的板块活动引起实习区发生较强烈的构造变形作用和岩浆活动,扬子板块东部被活化,呈现活动陆缘的特点。其中,晚三叠世苏鲁大别地区的碰撞造山作用引起了实习区地层强烈的褶皱变形及一系列断裂构造。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库拉板块向亚洲板块的俯冲活动,以及太平洋板块新生代以来向亚洲板块的俯冲活动都对实习区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导致中国东部主体处于伸展背景,并伴有比较强烈的火山岩浆活动。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活动,不仅将苏鲁大别碰撞造山带明显错开,同时对该区晚三叠世期间形成的褶皱和断裂构造进一步改造,并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根据实习区褶皱所卷入的地层为震旦系至中三叠统,而侏罗系不整合覆盖于上古生界之上,推断褶皱构造应属于印支期南象运动的产物。现将实习区内的主要构造简介如下: 一、褶皱本区位于半汤复式背斜西翼,以三个二级褶皱为主要构造形式,自东向西主要由俞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平顶山向斜组成。出露地层有志留系(S)、泥盆系(D)、二叠系(P)、三叠系(T)。其中二叠系龙潭组(P2l)为俞府大村向斜核部地层,而三叠系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南陵湖组(T1n)和东马鞍山组(T2d)地层则构成俞府大村向斜核部,凤凰山背斜核部由志留系(S)组成。三个褶皱两翼的地层产状基本正常,局部倒转。轴迹方向为2030,枢纽均向SSW倾伏,倾伏角1526不等。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轴面倾斜且弯曲,甚至铰纽。褶皱相互平行排列,加之褶皱枢纽倾伏,在平面上表现为“M”形展布的低山地貌,南端则被EW向桥头集东关断层横切而终止。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使区内形成的褶皱大都斜歪,局部倒转,次级小褶皱颇为发育,特别在两个向斜核部尤为明显。褶皱多被断裂破坏,并有岩浆侵入。(一)向斜1、俞府大村向斜位于本区东北部,分布于猫耳洞大理寺炭井村俞府大村一带,规模较大,总体构造线的方向为NNESSW。向斜核部由二叠系大隆组(P2d)、龙潭组(P2l)、栖霞组(P1q)、孤峰组(P1g)的地层组成,两翼分别由石炭系船山组(C3h)、和州组(C2h)、高骊山组(C1j)、金陵组(C1j)、泥盆系五通组(D3w)、志留系坟头组(S2f)、高家边组(S1g)的地层组成。由于受构造多期运动的影响,该向斜大部分直立并且局部倒转,甚至铰纽,特别在其核部栖霞组(P1q)、龙潭组(P2l)、大隆组(P2d)地层发生强烈揉皱,枢纽起伏,向SSW倾伏,轴面倾向NW,倾角变化很大。该向斜NNW端在本区石刀山北部转折,并且扬起,其SSW端被本区南部近EW向的桥头集东关断层切断而倾伏终止。该向斜被许多断裂错切,并有岩浆侵入。由于俞府大村向斜在空间的展布形态复杂多变,因此,根据其在不同部位的表现特征,可将其分为六个部分进行分段研究、描述。(1)斜歪倾伏褶皱本段位于288高地小李家以北至305高地北侧,主要为俞府大村向斜的转折部分。总体构造线的方向为NNWSSE,其枢纽产状:23432,轴面产状:28574,两翼岩层夹角50。该段出露长度约1公里,宽约1.52公里。组成核部的地层为下二叠统栖霞组(P1q)地层,组成翼部地层依次为石炭系(C)、泥盆系五通组(D3w)、志留系中下统(S1+2)的地层。从东翼经转折端至西翼,地层产状分别为26460,17283,32082,东翼缓,西翼陡,而且西翼石炭系(C)地层局部倒转。该段被多条断层破坏,地层被错切。由石炭系(C)构成的褶皱转折端明显加厚,呈紧闭的顶厚褶皱,地层直立,局部甚至倒转,北端扬起,并发育大量的放射状小断层和节理发育。在转折端西侧,即305高地西北侧,可见三条走向近70方向的断层,断层面倾向西北,由于重力作用,使石炭系(C)地层沿断层面滑动坍塌,形成三个阶梯,并且石炭系黄龙组(C2h)、船山组(C3c)地层重复出现,并可见金陵组(C1j)、高骊山组(C1j)和和州组(C2h)的地层夹在其中。该段二叠系(P)地层同样构成紧闭的顶厚褶皱。(2)直立倾伏褶皱本段位于356高地256高地以北,出露长度约800米,宽约2.5公里,枢纽产状为22842,轴面产状:28088,两翼岩层夹角46。组成核部的地层为二叠系(P)石灰岩,大部分被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组成两翼的地层依次为石炭系(C)、泥盆系五通组(D3w)、志留系中下统(S1+2)的部分地层,两翼地层产状:东翼25030,西翼13678,东翼缓,西翼近于直立。该段被NWWSEE方向和NEESWW方向断层破坏,地层被错开。在大理寺水库南西侧约300米左右的地方,可见二叠系栖霞组(P1q)灰岩构成的转折端被扁井大理寺纵断层切过并错开,形成两个“耳朵”。向斜核部的栖霞组(P1q)灰岩强烈揉皱。(3)斜歪倾伏褶皱位于320高地177高地以北,其枢纽产状3046,轴面产状29858,两翼岩层夹角68,由枢纽倾伏方向(30)可以看出,俞府大村向斜的枢纽起伏不平。俞府大村向斜在本段出露长度约800米,宽约3公里。核部由二叠系栖霞组(P1q)灰岩组成,两翼依次由石炭系(C)、泥盆系五通组(D3w)、志留系(S)的地层组成,东翼产状25046,较缓;西翼产状34855,倒转。本段被断层破坏较严重,主要为NWWSEE向的横断层和NNESSW向的纵断层,造成地层的错动和重复。核部地层多被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覆盖。(4)直立倾伏褶皱该段位于狮子口岠嶂林场以北,出露长度约1.5公里,宽约3公里。其枢纽产状为:20428,轴面产状29886,两翼岩层夹角70。核部与两翼地层的组成与前述相同,只是两翼地层产状有所变化,东翼产状29251,西翼产状13740,比前述地层正常,且两翼均较缓。本段受断层影响,地层造成错动和重复,伴随着构造运动,有岩浆侵入,出露的岩体大致位于NWWSEE方向。(5)斜歪倾伏褶皱位于区内310高地俞府大村以北地段,出露长度约900米,宽3.5公里,枢纽产状22014,轴面产状30645。在该段,俞府大村向斜向SSW方向展开。组成核部地层为零星出露的二叠系上统及下统地层,西翼则由石炭系、泥盆系五通组(D3w)、志留系部分地层组成,产状较缓,东翼29530,西翼13545,向斜核部大部分被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覆盖。本段东翼被断层破坏较严重,主要为NWWSEE向的横断层,随着构造运动的多期活动,次级小褶皱较为发育。在巢湖地区石油公司油库附近采石场边,二叠系孤峰组(P1g)地层中发育有大量不协调的小褶皱。(6)陡斜歪倾伏褶皱该类褶皱位于218高地铸造厂以北地区,出露长度1.5公里,宽度约1公里,枢纽产状21914,轴面产状31870。本段平缓开阔,东翼及核部大部分地区均被零星出露的侏罗系象山群(J12)、第四系(Q)松散沉积物覆盖,西翼主要由石炭系(C)、泥盆系五通组(D3w)及志留系(S)部分地层组成,产状为12548。本段西侧为凤凰山背斜转折断,因此俞府大村向斜在本段逐渐向凤凰山背斜过渡转折,断层极其发育,主要为NWWSEE方向的横断层和NNESSW方向的纵断层,造成地层错动和重复。根据上述褶皱各段的形态特征和产状要素,按照里卡德(M.J.Richard)褶皱分类法,余府大村向斜总体上为一轴面弯曲、枢纽起伏的斜歪倾伏的复式向斜。2、平顶山向斜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马家山平顶山向核山(石灰山)一带,出露规模仅次于俞府大村向斜,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南陵湖组(T1n)中部地层;两翼为南陵湖组(T1n)下部、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和二叠系大隆组(P2d)的地层,两翼岩层产状:平顶山南坡山脚下东翼27752,西翼13283;山顶东翼26151,西翼15044。该向斜扬起端出露清晰,西翼(平顶山西南坡)岩层直立,局部斜转,山顶北坡转折端清楚,其瘤状灰岩挤压破碎,但未发生位移。北坡转折端产状:东翼23546,西翼14644。影响平顶山向斜发育的因素有:核部扬起端岩层产状很陡(5080),风化剥蚀主要沿着岩层节理面进行。三叠系殷坑组(T1y)岩层软,抗蚀性差,易风化,即岩性差异造成的。同样,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向斜形态复杂多变,并被许多断层破坏。在向核山(石灰山)转折端正是受到一条右行平移正断层的影响,而使石炭系地层向下跌落,地形上表现为向东扭转(图3.3)。图3.3向核山北坡平顶山向斜的转折端特别是平顶山向斜的次级褶皱极为发育,主要分布于耙子山马家山巢湖水泥厂一带,典型的次级褶皱主要有以下三个(图3.4):图3.4 马家山地区平顶山向斜核部的复式褶皱(1)水泥厂扇形背斜位于巢湖水泥厂的北西方向、平顶山向斜南西倾伏端附近的圆形采坑内。圆形采坑的周围岩层均为三叠系南陵湖组(T1n)地层,且都向采坑中心倾斜。扇形背斜的核部为三叠系南陵湖组下部(T1n1)地层,两翼分别为南陵湖组中部(T1n2)和上部(T1n3)地层以及东马鞍山组(T2d)地层。其产状东翼28054,西翼13578,转折端产状为19641。在扇形背斜的东、西两侧,又出现两个以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地层为核部的小向斜,并且倒转。平顶山向斜枢纽自北向南有起伏,至扇形背斜出现处,枢纽急剧起伏并翻卷。根据区域应力分析,该扇形背斜的形成是在印支期燕山期,先(近)南北向,后(近)东西向挤压并改造而造成的,扇形背斜的东、西两侧,特别是西侧挤压特征非常明显,挤压带岩层揉皱加剧,挤薄拉长,尖棱角状褶皱极其发育。(2)耙子山小向斜位于耙子山的西南麓。其核部主要由东马鞍山组(T1d)地层组成,两翼由和龙山组(T1h)地层组成,从东翼经转折端至西翼地层产状分别是25445、20059、14686。在其转折端,由于枢纽的倾伏角大于坡角,以至于小向斜的转折端给人于背斜的假象。(3)马家山耙子山倒转背斜位于马家山与耙子山之间。距离耙子山小向斜东南约150米处见到该次级倒转褶皱的转折端,其由三叠系和龙山组(T1h)灰岩组成,产状23648。背斜两翼产状:东翼20985(倒转)、西翼25445(正常)。(二)背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远景图文体课件
- 《机械员》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 常见病症用药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行业招聘面试实战指南与预测题解答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师中级面试必-备题库
- 2025广东政府采购评标专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练习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高级电子商务运营师认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餐饮连锁店长招聘面试预测题及应对策略
- 桥梁博士v4培训课件
- ESD防静电知识培训
- SJG 71-2020 桥梁工程设计标准
- 加入音乐家协会申请书
- 2025年高二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扬帆砥砺行奋斗正当时
- 绿化养护手册
- 华住收益管理
- 阿里云培训课件
- 《隧道抗震韧性评价标准》标准文本附编制说明
- 智联招聘行测题库及答案
- 2024版技术咨询合同:化工行业技术服务协议3篇
-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