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假山工程 第五章 假山工程第五章 假山工程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 假山的概念和分类一 假山的概念和分类 假山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堆叠起来的山 是仿自然山水经艺术加工而制作的 通常分为 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 1 假山 是以造境 游览为主要目的 充分的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以土 石等为材料 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 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统称 特点 大而集中 可观可游 使人有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 2 置石 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造景或作附属性的配置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 局部组合 特点 主要以观赏为主 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 体量较小而分散 二 假山的功能二 假山的功能 一 主景作用 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 在采用主景突出的布局方式的园林中 或以山为主景 或以 山石为驳岸的水池作主景 二 组织空间作用 对于采用集锦式布局的园林 用假山对园林空间进行分割和划分 将空间分成大小不 同 形状各异富于变化的形态 三 点缀 陪衬作用 四 实用小品作用 用山石做护坡 挡土墙 驳岸和花台等 五 器具陈设作用 三 假山叠石常用的石材三 假山叠石常用的石材 山石材料 1 太湖石 2 黄石 3 青石 4 黄蜡石 5 石笋 6 其他 四 假山掇石的分类 一 按观赏特征进行分类 二 环境取景造山进行分类 依楼面作山 依坡岩叠山 另外还有 在水中叠岛成山 点缀型的小假山 五 假山设计五 假山设计 平面设计 假山掇石的平面形状是以山脚平面投影的轮廓线加以表示的 对山脚轮廓 进行布置称为 布脚 布脚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1 山脚线应设计成回转自如的曲线形状 禁忌成直线或直线拐角 2 凸凹的曲率半径应与立面坡度相结合进行考虑 3 要合理控制山脚基底面积 4 山脚布置要保证山体的稳定安全 山脚布置的几种处理手法山脚布置的几种处理手法 1 山脚平面的转折处理 2 山脚凸凹的错落处理 3 山脚和延伸与环抱处理 立体结构造型 立体结构造型 一 环透式 二 层叠式 三 竖立式 四 填充式 峰顶峦顶岩顶平顶 此外还包括一些具体的如顶洞等 四 假山叠石的四 假山叠石的 8 大禁忌 大禁忌 一忌 对称居中 二忌 重心不稳 三忌 杂乱无章 四忌 纹理不顺 五忌 铜墙铁壁 六忌 刀山剑树 七忌 鼠洞蚁穴 八忌 叠罗汉 课后作业 1 假山堆叠使用的常见材料有什么 都有什么效果 2 假山堆叠过程中要注意的 八大忌 是什么 置置 石石 概述 概述 园林中常常以较少的山石精心点置 形成突出的特置石或山石组景 对于用于置石的山石 特别是特置山石 对其形态 纹理 色彩等方面要求较 高 同时要有意境 韵味 给人以思索 达到独到的艺术效果 置石用的山石 材料较少 结构比较简单 对施工技术也没有很专门的要求 因此容易实现 依布置形式不同 置石可以分为特置 对置 群置 散置特置 对置 群置 散置等 一 特置一 特置 概念 概念 特置是指将体量较大 形态奇特 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峰石单独布 置成景的一种置石方式 又称孤置山石 孤赏山石 特置的山石不一定都呈立峰的形式 特置山石大多巾单块山石布置成为独 立性的石景 布置的要点在于相石立意 山石体量与环境相协调 常在园林中 用作入门的障景和对景 或置视线集中的廊间 天井中间 黼窗后面 水边 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 特置山石也可以和壁山 花台 岛屿 驳岸等结合使 用 新型园林多结合花台 水池或草坪 花架来布置 特置本身应具有比较完整的构图关系 古典园林中的特置山石常刻题咏和 命名 要点 要点 特置应选体量大 轮廓线突出 姿态多变 色彩纹理奇特 颇有动 势的山石 在山石材料困难的地方 也可用几块同种山石进行拼接成特置峰石 应当注意自然 平衡 特置山石可采用整形的基座 也可以坐落在自然的山石 上面 这种自然的基座称为 磐 特置山石在工程结构方面要求稳定和耐久 关键是掌山石的重心线使山石 本身保持平衡 传统的做法是用石榫头稳定 榫头长度一般为十几厘米到二十 几厘米 具体运用应根据置石大小而定 榫头直径宜大不宜小 榫肩宽 3 cm 左 右 石榫头必须正好在重心线上 基磐上的榫眼比石桦的直径大 0 5 l cm 比石榫头的长度要深 l 2cm 吊装山石以前 须在榫眼中浇灌少量粘合材料 待榫头插入时 枯合材料便自然地充满空隙 吊装好后 在粘合材料凝固以前 为保持置石稳定不走形 应加以支撑固定 同时加强看护管理在没有自然基座 的情况下 也可事先利用水泥混凝土浇灌的方法做一基座 并在基座上预留榫 眼 待基座完全凝固后再行吊装 并在露出地表的混凝土上铺设 拼接与特置 山石纹理 色泽 质地相同的山石 形成自然基座 特置山石还可以结合台景布置 台景也是一种传统的布置手法 利用山石 或其他建筑材料做成整形的台 台内盛上壤 底部有排水设施 然后在台上布 置山石和植物 或仿作大盆景布置 给人欣赏这种有组合的整体美 北京故宫 御花园绛雪轩前面有用琉璃贴面为基座 以植物和山石组合成台景 二 对置二 对置 以两块山石为组合 相互呼应 沿建筑中轴线两侧或立于道路出入口两侧 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 三 散置三 散置 散置是仿照岩石自然分布和形状用少数几块大小不等的山石 按照艺术美 的规律和法则搭配组合而进行点置的一种方法 散置山石的经营布置也借鉴画 论 讲究置陈 布势 即所谓 攒三聚五 散漫理之 有聚有散 若断若续 一脉既毕 余脉又起 的做法 这类置石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要低一些 但要组合得好 常用于园门两侧 廊间 粉墙前 山坡 林下 路旁 草坪 岛上 池中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它的布置要点在于有聚有散 有断有续 主次分明 高低曲折 顾盼呼应 疏密有致 层次丰富 明代画家龚贤所着 画诀 说 石必一丛数块 大石间小石 然后联络 面宜一向 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 石小宜平 或在水中 或从土出 要有着落 又说 石有面 有足 有腹 亦如人之俯 仰 坐 卧 岂独树则然乎 这些话 可用来评价置石章法和指导我们的实践 四 群置四 群置 群置也有称 大散点 是指运用数块山石互相搭配点置 组成一个群体 的置石方法 它在用法和置石要点方面基本上和散置是相同的 差异之处在于 群置空间比较大 材料堆叠量较大 而且堆数也增多 群置的关键手法在于一个 活 字 布置时应有主宾之分 搭配自然和谐 同时根据 三 不等 原则 即石之大小不等 石之高低不等 石之间距不等 进行配置 北京北海琼华岛南 山西路山坡上有用房山石作的群置 处理得比较成功 不仅起到护坡的作用 同时也增添 了山势 五 山石器设五 山石器设 用山石作室内外的家具或器设是我国园林中的传统作法 山石几案不仅有 实用价值 而且又可与造景密切结合 特别是用于有起伏地形的自然式布置地 段 很容易和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山石器设一般布置在林间空地或有树蔽荫的 地方 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 六 山石与园林建筑 植物相结合的布置六 山石与园林建筑 植物相结合的布置 1 山石踏跺和蹲配 2 抱角和镶隅 3 粉壁置石 4 廊间山石小品 5 门窗漏景 6 山石花台 山石花台 山石花台是用自然山石堆叠挡土墙 形成花台 其内种植花草树木 其主 要作用有三 首先 降低地下水位 使土壤排水通畅 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 次 可以将花草树木的位置提高到合适的高度 以免太矮不便观赏 再者 山 石花台的形体可随机应变 小可占角 大可成山 花台之间的铺装地面即是自 然形式的路面 这样 庭院中的游览路线就可以运用山石花台来组合 山石花台布置的要领和山石驳岸有共通的道理 不同的只是花台是从外向 内包 驳岸则多是从内向外包 如为水中岛屿的石驳岸则更接近花台的做法 1 花台的平面轮廓应有曲折 进出的变化 要注意使之兼有大弯和小弯的 凹凸面 而且弯的深浅和间距都要自然多变 有小弯无大弯 有大弯无小弯或 变化的节奏单调的情况都要力求避免 如果同一空间内不止一个花台 这就有 花台的组合问题 花台的组合要求大小相间 主次分明 疏密多致 若断若续 层次深厚 2 花台的立面轮廓上要有起伏变化 切忌把花台做成 一码平 这种高 低变化要有比较强烈的对比才有显著的效果 一般是结合立峰来处理 但要避 免用体量过大的立峰堵塞院内的中心位置 花台除了边缘以外 花台中也可少 量地点缀一些山石 花台边缘外面亦可埋置一些山石 使之有更自然的变化 3 花台的断面轮廓既有直立 又有坡降和上伸 下收等伸缩 虚实和藏露 变化 这些细部技法很难用平面图或立面图说明 必须因势延展 就石应变 其中很重要是虚实明暗的变化 层次变化和藏露的变化 做花台易犯的通病也 在此 具体做法就是使花台的边缘或上伸下缩 或下断上连 或旁断中连 化 单面体为多面体 石材 石材 沈阳地区主要以本溪出产的黄石为主 堆假山时以钩机最好 吊机也可以 但较危险 引言 引言 在了解了假山的基本知识以后 我们来学习假山堆叠是怎样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什么 第三节 假山叠石的施工第三节 假山叠石的施工 一 假山定点放线 一 假山定点放线 1 审阅图纸 首先要看懂摸透图纸 掌握山体形式和基础的结构 以便正确放样 之后在平面图上按一定的比例尺寸 依工程大小或平面布置复杂程度作出方格网 2m 2m 5m 5m 10m 10m 以方格网与山脚轮廓线的交点作为地面放样的依据 2 实地放样 依据方格网放出轮廓线 同时在不影响堆土和施工的范围内 选择便于检查基础尺寸 的有关部位 如 假山平面的纵横中心线 纵横方向的边端线 主要部位的控制线等位置的两端 设龙门桩或埋地木桩 以供挖土或施工时的放样白线被挖掉后 作为测量尺寸或再次 放样的基本依据点 二 基础 二 基础 假山坐落于天然的岩基上是最理想的 常见的基础作法 1 桩基 柏木桩或杉木桩 2 灰土基础 按放好的线拓宽 50cm 向下挖 50 80cm 再用灰土夯实均匀 3 混凝土基础 与灰土原理同 陆地 10 20cm 水泥不低于 100 号 水中 50cm 水泥不低于 150 号高大假山可酌情加厚 三 拉底 三 拉底 一 拉底 是指用山石做出假山底层山脚线的石砌层 1 拉底的方式 满拉底和线拉底 2 拉底的技术要点 1 底脚石应选择石质坚硬 不易风化的山石 2 每块山脚石必须垫平垫实 用水泥砂浆将底脚空隙灌实 不得有丝毫动感 3 各山石之间要紧密咬合 互相连接形成整体 以承托上面山体的荷载分布 4 拉底的边缘要错落变化 避免做成平直和浑圆形状的脚线 点脚法 连脚法 块面法 二 起脚的技术要求 二 起脚的技术要求 1 起脚石应选择憨厚实在 质地坚硬的山石 2 砌筑时先砌筑山脚线突出部位的山石 再砌筑凹进部位的山石 最后砌筑连接部位 的山石 3 假山的起脚宜小不宜大 宜收不宜放 4 起脚石全部摆砌完成后 应将其空隙用碎砖石填实灌浆 或填筑泥土打实 或浇筑 混凝土筑平 5 起脚石应选择大小相间 高低不等的料石 使其犬牙交错 相互首尾连接 凹进脚 凸出脚 断连脚 承上脚 悬底脚 平板脚 底石以上 顶层以下的部分 是假山造型的主要部分 要求做到用材广泛 单元组合 丰富 同时综合运用各种结构手法 收顶即是处理假山最顶层的山石 收顶的山石要求体量大 以便合凑收压 由于顶层 山石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在选择山石上要注意选择轮廓和体态都富有特征的山 石 人人 工工 塑塑 山山 一 塑山的特点一 塑山的特点 1 方便 塑山所用的砖 水泥等材料来源广泛 取用方便 可就地解决 无需采石 运石 2 灵活 塑山在造型上不受石材大小和形态限制 可完全按照设计意图进行山石造型 3 省时 塑山的施工期短 见效快 4 逼真 好的塑山无论是在色彩还是质感上都能取得逼真的石山效果 当然 由于塑山所用的材料毕竟不是自然山石 因而在神韵上还是不及石质假山 混 凝土硬化后表面有细小的裂纹 表面皴纹的变化不如自然山石丰富以及不如石材使用期长 需要经常维护等 二 塑山的分类二 塑山的分类 人工塑山根据其结构骨架材料的不同 可分为 砖石结构骨架塑山 即以砖作为塑山 的结构骨架 适用于小型塑山及塑石 钢筋铁丝网结构骨架塑山 即以钢材 铁丝网作为 塑山的结构骨架 适用于大型假山 三 塑山施工三 塑山施工 一一 塑山的工艺流程塑山的工艺流程 1 砖骨架塑山 放线 挖土方 作基础 浇混凝土垫层 作砖骨架 打底 造型 面层批蔼及上色修 饰 成型 2 钢骨架塑山 放线 挖土方 作基础 浇混凝土垫层 焊接钢骨架 作分块钢架 铺设铁丝网 双 面混凝土打底 造型 面层批荡 上色修饰 成型 二二 塑山施工的步骤与要点塑山施工的步骤与要点 1 基架设置 根据山形 体量和其他条件选择基架结构 如砖石基架 钢筋铁丝网基架 混凝上基 架或三者结合基架 按照设计的岩石形状和大小 用钢筋编扎山石的模胚形状作为塑石骨 架 钢筋的交叉点用细铁丝扎紧 不松动 2 铺设铁丝网 铁丝网在钢骨架塑山中主要起成型及挂泥的作用 砖石一般不设铁丝网 但形体宽大 者也需铺设 钢骨架必需铺设铁丝网 铁丝网要选择易于挂泥的材料 铺设之前 先做分 块钢架附在形体简单的钢骨架上并焊牢 变几何形体为凹凸的自然外形 其上再挂铁丝网 铁丝网根据设计造型用木锤及其他工具成型 涂漆 在钢骨架内 外表面进行涂刷防锈漆两遍 3 打底及造型 塑山骨架完成后 若为砖石骨架 一般以 M7 5 混合砂浆打底 并在其上进行山石皴 纹造型 若为钢骨架 则应先抹白水泥麻刀灰二遍 再堆抹 C20 豆石混凝土 坍落度为 0 2 然后于其上进行山石皴纹造型 4 抹面及上色 水泥抹面 在防锈漆干后 用粗砂配制 1 2 或 1 2 5 的水泥砂浆 对山石皴纹找平 从钢筋骨架的内外两面进行抹面 抹 2 3 遍 使塑石的石面壳体总厚度达到 4 6 m 再 用石色水泥浆进行面层抹灰 最后修饰成型 塑山能不能仿真 关键在于石面抹面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偏瘫康复训练课件
- 你好法语第九课描述课件
- 2025-2026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 长春市辅警管理办法
- 邮寄携带物管理办法
- 资金使用廉政管理办法
- 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效果课件
- 企业档案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甘肃采伐更新管理办法
- 电影审批属地管理办法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第七章-大学生爱情心理
- GB/T 990-1991带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
- 计量检定员考试题库计量基础知识
- 毒理学第三章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近年考试真题参考题库(含答案)
- 猪动物福利及其我国对策课件
- 网络与信息安全巡检表
-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申报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