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9.3 大气压强 同步练习A卷一、 基础篇 (共9题;共9分)1. (1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或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 纸片托住水 B . 橡皮膜外凸 C . U形管中液面相平 D . 手指夹住铅笔两端 2. (1分)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 A . 托里拆利B . 牛顿C . 伽利略D . 焦耳3. (1分)下列有关压强与浮力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液体内部具有压强B .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 .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沉入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作用D . 升空时,飞机机翼的升力和热气球的升力产生的原理相同4. (1分)某同学自制一只汞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 . 汞槽内汞过多B . 玻璃管内进入了空气C . 玻璃管太粗D .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5. (1分)下列实例中的“吸”,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用吸盘吸住玻璃B . 用饮料管吸饮料C . 用干纸巾吸水滴D . 用吸尘器吸灰尘6. (1分)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 水往低处流B . 马德堡半球实验C . 用吸管吸饮料D . 塑料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7. (1分)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 .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 . 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8. (1分)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1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 PaB . 高山顶上水的沸点较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较大C .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 . 阴雨天时大气压通常偏低9. (1分)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 . 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C .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 .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105Pa二、 解答题 (共1题;共3分)10. (3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他们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1)本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_、_。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_、_。 (3)大气压的表达式P=_。 (4)如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0.8105 Pa,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三、 能力提高篇 (共6题;共6分)11. (1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B . 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C . 潜水艇在海洋中靠排水或吸水改变自重来实现沉浮D . 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12. (1分)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B . 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C .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 . 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13. (1分)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机器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积B . 注射器注射药液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C . 锤柄撞击木凳套紧锤头,是利用锤柄的惯性D . 小球从E处沿光滑轨道下滑,F处飞出,到达最高点时具有动能14. (1分)以下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A . 小王用吸管吸牛奶B .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 . 三峡船闸D .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15. (1分)历史上第一次准确测量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若在海拔为2033m的金佛山最高峰做这个实验,会让测得的水银高度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cm汞柱。同时,大气压强的降低也使得液体的沸点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在高原地区大气压强_(选填“高”或“低”),要使用_煮饭。 16. (1分)如图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淋浴器,混合阀的结构如图乙,使用的时候,拧开自来水龙头,热水在_作用下就会在吸水管内上升。若喷头喷出的水温度太高,则要将自来水的_水流调。 四、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0分)17. (4分)1875年,三名法国人驾驶热气球升到了8000米的高空,突然全部昏倒。等气球瘪了自己落回地面时,除了一人苏醒,另外两人因为缺氧死亡。高空为什么会出现缺氧症状呢?难道8000米的高空就没有氧气了吗? 不是的,空气照样有,只不过稀薄而已。罪魁祸首在于大气压强。因为高空的大气压强低:5.7千米的高空,大气压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到了32千米的高空,大气压就只有1%了。大气压强低了,为什么会造成缺氧呢?这是因为我们呼吸空气必须依靠大气压强的帮助。吸气时,人体的横膈肌收缩,使胸腔的体积扩大,肺里的空气因为稀薄压强变小,外界空气的气压大于胸腔内的气压,因此空气就进入胸腔的肺内。空气进入肺泡后,空气中氧气的压强要比血液里氧气的压强高,氧便从压强高的地方向压强低的地方扩散,人便得到了氧。同样,在呼气时,我们用力使胸腔的体积缩小,肺内气体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废气便被排出体外。问题就在于,三名法国人升上高空以后,大气压强变得很小了,可是人体里的压强仍然那么大,肺泡中的氧气压强比大气的氧气压强还要高,结果不但吸入不了氧气,反而是人体里的氧气向外扩散,造成高空缺氧。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人可以在失重情况下生活,但却不能经受半秒钟的失压。要想使宇航员们在太空遨游,必须保证他们生活在标准的大气压当中。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宇航员们都要穿上厚厚的宇航服吧?宇航服是一种多层次多性能的服装,有气密层和限制层,象轮胎的内胎和外胎一样。它的密封性极强,可以保证不漏气,加压不爆破,从而把宇航员和外太空环境隔离开来,这样他们就可以生活在一个人工制造的大气环境中了请你根据以前所学的物理知识和以上的信息,回答问题:(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一标准大气压等于_(2)人类历史上首先证明大气压的实验是_,首先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_,在测量大气压时,我们用到了_研究方法 (3)当我们青岛人到西藏后,第一个不适应的就是“高原反应”,这是因为:人要呼吸时,人体的横膈肌_,使胸腔的体积_,氧便从压强_的地方向压强_的地方扩散。而青藏高原大气压_,人的胸腔的体积变的很_,肺内气体的压强稍_大气的氧气压强才能吸到一口氧气,因此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大气压就存在我们身边” (5)小明发现自己穿的羽绒服里面是用“鸭毛”制成的,比小刚穿的“棉”衣服暖和,而我们都知道,宇宙中很冷,宇航服应该很暖和。请你提一个课题研究上述问题 课题:_猜想:_实验步骤:_(6)为了保护我们的大气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这样做(请写出2条): 18. (2分)亚里士多德为了说明抽水机原理,提出自然界厌恶真空的理论。他认为在自然界中,接触到真空的液体就会自己填补,会上升,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厌恶真空的”。 (1)在下列几个现象中,能支持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 . 回声的形成B . 彩虹C . 用吸管吸饮料(2)在下列几个实验中,能推翻上述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实验是 A . 托里拆利实验B . 富兰克林风筝雷电实验C . 马德堡半球实验(3)请你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第2小题中你所选择的实验可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19. (2分)喝饮料时,将横截面积为S的吸管竖直插入饮料中,在大气压作用下,管中液面缓慢上升,如图甲所示。设饮料密度为,g为已知常量,忽略杯中液面变化,当管内液面上升h时(如图乙所示)。 (1)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_(填“高”或“低“); (2)吸入管内的饮料质量为_: (3)对饮料做了多少功? 20. (2分)粗略测量大气压:将一个面积为1cm2的吸盘(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蘸水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挤出里面的空气。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吸盘缓慢的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并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0N,则: (1)大气压作用在吸盘上的压力约为多少? (2)大气压强约为多大?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篇 (共9题;共9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