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乘 法第一课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整十数(各位都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探讨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叙述计算的过程,讲清算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学情预判: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先学再交流总结出口算的基本方法,适当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来理解基本算法。要合理把握口算的要求,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探索和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作准备,因此,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运用已用知识、经验去探索和掌握算法上。学生在实际口算时,只要“会算”并“算对”就可以了。不宜在口算速度方面对学生提出同意要求。特别是在口算过程中,不要出现进位的情况,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先学提纲:1. 口算(1)323= 421= 115=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2)3230= 4021= 1150=你是怎么口算的?和上面一组题目口算时有什么联系吗?1、 激趣导入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只动口不动手,看看谁的小嘴巴最厉害。 二、探究交流1. 交流先学(1),说说是怎么口算的。2. 交流先学(2),小组讨论怎么口算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 小结算法。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选择自己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计算。注意算法的优化。在口算时要注意什么?3、教学例题。 (1)列算式。提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并列出算式吗?学生讨论并交流,根据问题收集相关信息,注意每箱有12瓶师:要知道10箱够不够,就是要算出有多少瓶。列式:1210 (2)学生独立计算 2、教学“试一试”。出示问题:如果搬下30箱,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1)列式:1230 (2)学生尝试口算,再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谈出自己的想法。 (3)在班内交流,得出最佳方案。 12336 1230360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应给予鼓励,然后让他比较几种算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哪一种。3、归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提问:你认为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位数乘整十数,可以先乘十位上的数,再在得到的数后边添写1个0。)三、反馈完善1、做“想想做做”第2题。(1)指名回答。(2)讨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个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得到的数的后边添写2个0)。2、做“想想做做”第4题。 (1)一个学生拿卡片,其余学生抢答。 (2)同桌互相评价。3、做“想想做做”第3、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算法和得数,并说一说题目中有哪三种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四单元 乘 法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顺序,会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具体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定位和书写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学情预判: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学用竖式计算,重点解决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定位和书写方法。要使学生正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乘的顺序和积德写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适当的解释。先学提纲:1. 小明要订了一份牛奶,每月28元,订一年要花多少钱? 列出算式: 先估计一下订一年要花( )元,再算一算和你估计的是否差不多。写出你的算法。一、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问题也不例外。2、 创设情境,出示主题图 3、提出问题: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提问,要求口头列式。 对于“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板书问题及算式。 4、估算。(1)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元钱?(300元)(2)你是怎样估算的?二、探究交流 1、交流先学作业。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样,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交流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 4、整理汇报:小组长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其他小组作补充。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有学生直接用竖式计算的,也应板书出来)。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有多少钱? 286=1681682=336 先算一季度要多少钱,再算一年有多少钱? 283=84 844=336 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 2810=280,282=5628056=336 用竖式计算。 5、比较方法:这个竖式同方法(3)比较有无联系?(实际上都是分三步计算的,竖式是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式子里。)6、选择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 为什么?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算一算。7、研究笔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1)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2)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3)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 (4)这一结果和我们开始的估测差不多吗? 8、归纳提炼。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指出: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其实是把它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来分别计算,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9、完成“试一试”。如果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结果会怎样呢?打开书31页,试一试,在书上完成!(一人板演)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后,计算的过程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那么乘法可以怎样来验算呢?(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平时要养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班内交流。 (2)各自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4、5题。 (1)观察题目提供的场景。提问: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朋友应付多少元?) (2)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3)全班共同订正。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用到了哪些信息?哪个信息没有用?为什么不用?如果要用上这个信息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第四单元 乘 法第三课时:练习三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简单问题。3.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发展应用意识,发展实践能力。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我们一起回忆一下。1.口算练习2510 1420 4060 10943023 4011 390 30201220 4050 8050 5010说说两位数乘整十数,是怎么口算的?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1325 2632 由学生独立计算,请两名学生板演,教师注意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校对时说说计算过程以及在笔算过程中的注意点。二、基本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117 4587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2P32/3 阅读表格,明确题意。 独立填写表格。 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 问: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渗透积的变化规律)3挂图出示第4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两位互相交流,检验结果,交流提出的数学问题。再小组反馈,全班交流。4出示第5题。首先认真观察,说说从图上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三、综合运用提升1小猫搬运土豆,途中丢掉了14个,每个土豆大约有70克。小猫丢掉的土豆有多少克?2订一份扬子晚报每月15元,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每个季度9元。订一份扬子晚报全年要多少钱?订一份小学生数学报呢?3我们学校有550名学生参加少年宫组织的夏令营活动。租了12辆车,每辆车限坐48人,够坐吗?4王阿姨去花店买花。每束鲜花要36元。每束鲜花有12支,共有16束。一共有多少支鲜花?一共要多少钱?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 第四单元 乘 法第四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练习。 2.进一步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提高计算能力。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养成自觉估算、验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学情预判: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并进一步练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师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并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要通过练习,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教学时,一方面要指导方法,教育学生自觉地进行估算、验算,努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冷静地对待学生计算中的错误,避免伤害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帮助学生通过努力,逐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先学提纲: 1. 估计2942的积大约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2. 用竖式计算一下2942 ,看看你估计得怎么样。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阳光明媚的春天到了,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出去春游是我们都向往的事情,老师建议这次去狼山春游,今天我们就先做好春游的准备工作。二、探索交流1.出示:红星小学的师生乘车去春游,每辆车坐了42人,一共坐了29辆车,一共有多少人去春游?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942交流先学作业.小组讨论估算的方法,汇报总结出不同的估算方法。2. 讲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估算策略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更好地发挥估算的作用,只要方法合理,都是可以的。三、反馈完善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谈话:每组3道题,上、下两题可以口算,中间一题要列竖式计算,然后把这3道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独立计算。(3)指名在班内说说自己的发现。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独立估算,完成连线。(2)同桌交流估算方法。(3)集体交流,指出:把两个乘数分别看做与它们相近的较小的整十数和较大的整十数,可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1)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2)讨论交流:你认为他可能买哪种篮球?你是怎么想的?(3)小结:生活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四、总结延伸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谈话: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在古人看来是十分困难的问题,人们研究了数千年才研究出了现在所使用的竖式计算。我国古代的人民在这方面也有自己的研究和创造,明朝的一部数学书算法统宗中讲述了一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叫做“铺地锦”。课本P34“你知道吗?”介绍了这种算法,你们课后可以认真阅读,看能不能弄懂这种算法,并且可以把这种算法与竖式计算相比较,找到相同之处。 第四单元 乘 法第五课时:练习四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较为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方法,能估算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掌握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寻找规律,正确填数。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口算练习卡片出示下列各题。2320 50203060 030 7043 83010学生口算,有选择地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二、基本练习1P35.2出示卡片:2138 ,3229 ,5743 ,4047 ,6327 ,8119任选几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并与同桌交流。评议反馈2.计算并验算练习四第1题3842 5679 8534反馈评议,口头估算加以验证。交流估算方法。3P35.3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进行计算。组织对比,交流: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是把16分解乘4与4的积,再同25相乘。)出示第二组题,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组织对比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先算出20个34的积,再加上1个34。)出示第三组题,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之间讨论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再班级交流。(先算出30个13的积,再减去1个13。)(4)填空:321532( )( ) ( )( ) ( ) 433143( )( ) ( )( ) ( ) 241924( )( ) ( )( ) ( )4P35.4出示第一组题,组织学生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是3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111、222、333、出示第二组题,学生分组观察题目,得出规律并填空。(规律:当第二个乘数分别时7的1倍、2倍、3倍时,积分别是91个1倍、2倍、3倍)三、综合练习1. 做练习四第5题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反馈评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 3位老师带42名学生去划船,成人票每张25元,儿童票每张14元。买成人票和儿童票各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 反思总结说说本课有什么收获?第四单元 乘 法第六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学情预判: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方法。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或主动探索乘数末尾有0 的笔算简便方法。由于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简便方法,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上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释教材给出的笔算简便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种算法的正确性。先学提纲: 1. 列竖式计算(1)1206= 2503= 2530=(2)阅读书本第36页茄子老师的竖式,看看和你的竖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和前面两道题的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2530可以这样列竖式呢?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我们到奶牛场去参观,看看奶牛场一天能生产多少牛奶。(出示主题图)二、探究交流1.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2探讨算法交流先学作业。小组讨论三道题的竖式计算的联系和区别,说说2530为什么可以这样列竖式,有什么好处。(2)小结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的注意点。3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你能说一说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注意什么吗?三、反馈完善1想想做做1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题情况。集体评讲做法,并让做错题的学生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并要求及时订正。2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3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2721600(字)3020=6004想想做做5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算出什么?交流:A、204=5(人) 57=35(人) B、385=7(条)3(人)5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平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7015=1050(米)(1)超过了1000米,也就是超过了少年宫,应该走到了少年宫的东面。(2)超过了2000米的一半,“点”应画在2000米的一半多一点。四、回顾总结: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五、板书设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 5 2 5 3 0 3 0 0 0 7 5 0 7 5 7 5 0 第四单元 乘 法第七课时:练习五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1、P38.1 口算下面各题1037 5040 75102014 2230 3303(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选择其中几题说出口算过程。2、P38.2 用竖式计算137 195 423 2471370 1950 4023 2047(1)分男女生各完成两组题。(2)评讲:找出每组中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简便算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小结:两位数乘整十数,先把0前面的数对齐,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一个0。二、基本练习1、P38.4 你能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吗?5360 3422 43212713 9212 2523(1)学生独立估算结果.(2)班级交流:要求说说估算的理由。2、P38.5(1)学生读题,审清题意。(2)独立完成表格的计算。(3)集体交流,说数量关系式。组织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问:蜜蜂飞行时间和飞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飞行速度不变,飞行的时间越长,飞行的路程就越远。) (渗透积的变化规律。)三、综合练习1、P38.6 4个小队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13人。平均每人摘12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2、电风扇的价格是99元,电冰箱的价格是电风扇的25倍。电风扇比电冰箱便宜多少钱?3、学校买来45套课桌椅,每张桌子的价钱是70元,每张椅子50元,学校共用去多少元 ?4、一只母鸡平均每月生鸡蛋25个,照这样计算, ? (你能编一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吗?二步计算的呢?)四、全课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单元 乘 法第八课时: 复习(1) 总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估算的方法及策略。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1、小组交流课前自主整理的内容2、学生交流后集体交流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完成复习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很快确定积的范围?在黑板上写上算式:2358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2358的比2050=1000大,比3060=1800小,大约在2060=1200左右。)二、查缺补漏训练1、复习第2题中的上一行。指名板演,其它同学独立完成。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要注意强调。同时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把第二个乘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来算,用整十数乘时,得数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要注意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因为可先算0前面的数,所以把0放在外面,最后和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0。3、复习第3题 学生独立估算。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4、复习第4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你可以从图中得到那些信息?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三、综合运用提升1、2778的积的个位是( )。2、7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3、6514的积是( )位数,积的最高位是( )位。4、小红想了一个整数,这个整数乘16后得到的数在480和640之间,这个数可能是( )。5、根据1847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840 41800 4018 1804 18400 180406、找规律,用规律:先观察左边的三组算式,找出规律后,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结果。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 4545 5555 75757、工人叔叔修一条公路,每小时大约能修12千米,每天大约修8小时。 (1)他们一天大约能修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