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doc_第1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doc_第2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doc_第3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doc_第4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1)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5)岩土工程 (5)结构工程 (6)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0)桥梁与隧道工程(13)现代结构理论(1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14)交通运输工程(15)(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 (16)(专业学位)交通运输工程 (19)建筑学(19)城乡规划学(21)风景园林学(23)(专业学位)建筑学(24)(专业学位)城市规划(26)(专业学位)风景园林(27)设计艺术学(28)美术学(30)戏剧与影视学(32) (专业学位)艺术设计(33) (专业学位)风景园林(34) (专业学位)工业设计工程(34)市政工程(3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36)环境科学与工程(38)(专业学位) 建筑与土木工程(41)(专业学位) 环境工程(43)工程经济与管理(4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45)管理系统工程(46)会计学(46)企业管理(47)技术经济及管理(48)行政管理(48)土地资源管理(49)文化产业管理(49)老年工程与老年保障(49)(专业学位)资产评估(50)(专业学位)项目管理(50)(专业学位)工业工程(50)(专业学位)物流工程(51)(专业学位)工程管理(51) (专业学位) 工商管理(MBA)(51)数学(51)物理学(52)力学(53)化学工程与技术(54)(专业学位)化学工程(55)材料学(56)材料物理与化学(59)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60)采矿工程(60)矿物加工工程(62)安全科学与技术(62)建筑材料(63)(专业学位)材料工程(64)(专业学位)矿业工程(65)(专业学位)安全工程(66)材料加工工程(66)金属材料冶金制备科学与工程(69)钢结构材料与工程(70)冶金物理化学(70)钢铁冶金(71)有色金属冶金(73)冶金热能工程(74)化学工艺(74)(专业学位)材料工程(75)(专业学位)冶金工程(76)信号与信息处理(77)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78)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79)系统工程(80)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80)智能建筑(81)计算机系统结构(8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2)计算机应用技术(83)软件工程(84) (专业学位)控制工程(84)(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85)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86)机械电子工程(87)机械设计及理论(89)车辆工程(90)(专业学位)机械工程(91)哲学(9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93)中国经济发展研究(93)中国特色政府治理理论(94)思想政治教育(94)管理哲学(95)社会管理(95)职业技术教育学(9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6)戏剧戏曲学(96)美学(97)体育建筑管理(98)硕士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教材一览表(99)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专业课科目一览表(105)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一、招生计划2014年我校计划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1800名,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600余名。定向和委培研究生主要招收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的在职人员。二、接收推荐免试生各学科、专业限额接收应届本科推荐免试生,欢迎全国各高等学校特别是国内重点大学中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我校。具体接收办法见我校发布的相关通知。三、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3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项目管理专业除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限报与毕业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且须于2013年11月1日前向我校研招办提出申请,并同时提交:a本人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或成绩报告单(425分);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由本科院校教务处或自学考试主管部门盖章证明)。申请经我校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未提交申请者报名无效。同等学力考生,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4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报考项目管理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还需满足第3点(4)中包含的a、b两条件,同时初试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后,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5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我校管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门类的学术性专业和工商管理、工程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学、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不接受单考报名,其他专业均可接受单考报名。(2)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截止2014年9月1日)。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3)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以下两种情况或类似情况的考生不能报名参加我校的单独考试:1)人事档案在人才交流中心或街道办事处的;2)工作单位与档案所在单位不一致的。四、考生资格审查各报考点在现场确认时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次审核。我校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将再次进行核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取消复试资格。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五、报名方式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两个阶段。1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0月10日31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生在此期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 ,教育网址:),上网填写、提交报名信息。9月28-29日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在网上进行预报名,预报名数据有效。2现场确认时间:2013年11月10日14日(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考生需本人持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原件)等报考材料,凭报名号到网报指定地点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照相。未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六、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时间:2014年元月(具体时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考试地点:由报名点安排。七、考试内容2014年我校各专业硕士生招生入学考试中的初试科目一般为4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和职业技术教育学除外),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各科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6小时快题”除外)。其中政治理论课、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除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622教育及心理学满分分别为200分、300分外,其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满分值均为150分。外国语、政治、数学等统考科目和MBA联考科目复习大纲由国家教育部制定。专业基础课复习主要参考书目附于本招生目录后。我校复试时进行专业课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面试相结合。复试笔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见目录后“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专业课科目一览表”。八、体检 体检安排在考生复试期间进行,具体要求在复试前通知。体检标准:依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九、录取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一志愿报考专业学位考生优先录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录取的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考生均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和拟录取为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之间,在考生录取前签订合同。拟录取的其他考生须调人事档案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录取考生于2014年秋季入学。十、学费按照陕西省物价局有关规定执行。十一、硕博连读被录取为我校可招收硕博连读生专业(详见专业目录备注栏)的优秀考生可申请硕博连读,由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选拔。十二、信息查询、联系方式欢迎访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页: 欢迎访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主页: 导师信息可在研究生院主页“研究生导师查询空间”中查询研招办办公地点:校北院(教学区)教学主楼1楼128室通信地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 编: 710055 联系人: 张爱辉 张晴 何万良联系电话:(029)82202244 E-mail: 各学院联系方式:院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土木工程学院任老师82207610、82202705建筑学院王老师82202742艺术学院王老师82628259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郭老师82202520管理学院苏老师82201563理学院刘老师82205670材料与矿资学院杜老师82205328冶金工程学院姚老师82202937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李老师82205599机电工程学院王老师82202528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宋老师82205905职业技术学院张老师82628238文学院张老师82202703体育系郑老师8220143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邮政编码:710055 地 址:西安市雁塔路13号 单位代码:10703联系电话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 系 人:张爱辉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导 师拟招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土木工程学院081401岩土工程20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地基与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特性研究02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设计理论03城市发展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研究刘增荣 教授101 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1材料力学或802结构力学04隧道支护05边坡工程 06地基基础设计韩晓雷 教授秦夏强 教授级 高工同上07地基基础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08特殊土工程病害问题王铁行 教授赵 强 教授级高工同上09土-基础-结构相互作用10地基基础抗震11地基处理张 荫 教授同上12桩基工程13特殊土地基处理曹卫平 教授吕文志 高工同上14岩土工程数值分析15岩土工程实验研究苏立君 教授同上16黄土力学与工程冯志焱 副教授同上17深基坑与边坡工程18城市发展中的岩土工程问题研究19隧道与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李 辉 副教授同上20岩土力学及工程应用21城市地铁工程宋战平 副教授同上22地基基础抗震23深基坑与边坡支护24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研究王平安 副教授同上25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及灾害防治26城市地下工程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27岩石工程稳定性及其耐久性研究霍润科 教授同上28地下工程设计、分析与评价29隧道监测与地质预报30深大基坑支护技术31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邵珠山 教授同上32特殊路基边坡稳定控制及防护工程33公路地质灾害防治童申家 教授同上34公路防减灾与防护工程35公路路基病害防治张 倩 副教授李彦伟 教授级 高工同上36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37地基动力特性测试技术38城市岩土综合信息管理技术39高填方岩土工程问题研究郑建国 教授同上40地基基础设计41地基处理42特殊土工程许 健 副教授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1402结构工程100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高层钢结构设计、计算及抗震02空间网架成型及分析03轻钢结构及建筑体系04钢管混凝土郝际平 教授 李 峰 副教授王先铁 副教授钟炜辉 副教授方敏勇 高工101 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2结构力学05钢结构稳定与抗震06钢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07新型结构体系苏明周 教授郁银泉 教授级高工胡天兵 教授级高工陈向荣 副教授申跃奎 副教授冉红东 副教授杨俊芬 副教授林 冰 教授级高工同上08钢结构09大跨、复杂及工业钢结构杨应华 教授201英语一或240德语其它同上10钢结构稳定及抗震11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抗震申红侠 副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12钢结构稳定及抗震13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惠宽堂 副教授同上14混凝土结构苏三庆 教授同上15混凝土结构16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17(超)高层建筑与复杂工业建筑混合结构体系18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白国良 教授 李晓文 教授朱丽华 副教授吴耀鹏 副教授徐亚洲 副教授同上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20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21工程结构抗震22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牛荻涛 教授董振平 高工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其它同上23大跨结构优化分析与设计24智能材料及结构系统理论分析与应用25复杂高层结构优化设计王社良 教授朱军强 副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26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27新型装配整体式抗震结构28复杂结构计算机应用及设计李青宁 教授 李 进 副教授同上29高性能结构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30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31钢与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32大跨组合钢结构优化设计理论33建筑结构防倒塌设计理论与方法梁兴文 教授邓明科 副教授李方圆 副教授毛念华 教授级 高工王 敏 教授级 高工同上34(超)高层建筑结构35高性能混凝土结构36钢-混凝土组合结构37既有工程结构诊断及加固38结构试验方法与测试技术史庆轩 教授 赵 冬 教授贺志坚 教授级 高工曹 杨 高工苗爱梅 教授级 高工门进杰 副教授王秋维 副教授同上39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与优化40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与加固41结构性能检验与试验辅助设计姚继涛 教授同上42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43新型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44钢筋混凝土结构45古建筑结构薛建阳 教授谢启芳 副教授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其它同上46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47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48基于风险的结构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及应用49结构可靠性评估与加固方法郑山锁 教授同上50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51工程结构耐久性及对策52既有结构诊断、加固及修复技术徐善华 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53结构优化设计54结构健康监测胡卫兵 教授同上55钢筋混凝土设计56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研究57大跨结构的分析与研究熊仲明 教授李 睿 副教授同上58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59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研究黄 炜 教授同上60钢-混凝土组合结构61钢筋混凝土结构62防屈曲钢支撑结构杨 勇 教授同上63新型建筑结构体系64工程结构抗震周铁钢 教授同上65古建筑抗震与保护66桥梁结构抗震高大峰 教授同上67建筑结构可靠性检测鉴定王林科 高工同上68小波分析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69基于波动理论的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谢异同 副教授同上7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71工程结构分析与智能控制赵歆冬 副教授同上72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73新型结构体系74工程结构计算喻 磊 副教授徐 红 副教授同上75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李晓莉 副教授同上76建筑结构安全诊断77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王 威 副教授同上78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79工程结构多灾种耦合作用下的性能研究文 波 副教授同上80复杂结构施工监控与健康检测81特种结构施工技术82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控制83深基础与地基处理胡长明 教授郭师虹 副教授同上84建筑工程系统仿真与优化85施工项目风险管理86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研究赵 平 教授同上87深基础及地基处理88建筑物可靠性评估与加固技术89工程检测技术与仿真王建平 教授同上90 BIM技术研究91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92土木工程结构分析与数值模拟王 茹 教授同上93钢结构优化设计曾 珂 副教授同上94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95土木工程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张成中 副教授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30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工程抗震苏三庆 教授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2结构力学02工程结构抗震03抗震结构破坏准则及可靠性分析方法04(超)高层建筑与复杂工业建筑混合结构体系抗震05村镇建筑抗震06随机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白国良 教授 李晓文 教授朱丽华 副教授吴耀鹏 副教授同上07工程结构抗震牛荻涛 教授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其它同上08工程结构抗震09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控制理论与应用方法研究10结构健康监测及加固技术研究王社良 教授朱军强 副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11高性能结构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12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13钢与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14建筑结构防倒塌设计理论与方法梁兴文 教授邓明科 副教授李方圆 副教授毛念华 教授级 高工王 敏 教授级 高工同上15工程结构抗震16工程结构隔震与减震17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史庆轩 教授 赵 冬 教授贺志坚 教授级 高工曹 杨 高工苗爱梅 教授级 高工门进杰 副教授同上18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与加固19结构性能检验姚继涛 教授同上20工程结构抗震21组合结构抗火22古建筑结构抗震及保护23新型组合结构体系及抗震薛建阳 教授谢启芳 副教授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其它同上2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合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抗震25超高层混合结构地震损伤评估26区域群体建筑地震灾害风险预测与损失评估方法27结构震后评估与加固修复方法郑山锁 教授同上28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29结构可靠性评定与加固方法徐善华 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30工程结构抗震31隔震减震理论与研究32古建筑抗震与加固研究熊仲明 教授李 睿 副教授同上33工程结构抗震34工程结构减震及控制黄 炜 教授同上35组合结构抗震36组合结构抗火37结构抗震加固杨 勇 教授同上38村镇建筑抗震周铁钢 教授同上39工程结构抗震设计40结构损伤检测与健康监测赵歆冬 副教授同上41工程结构震害评估李晓莉 副教授同上42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43工程结构多灾性耦合作用下的性能研究文 波 副教授同上44结构抗震设计45结构健康监测与防灾王 威 副教授同上46建筑结构的减震、隔震及控制47钢结构稳定及抗震惠宽堂 副教授同上48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王林科 高工同上49结构抗震及可靠度分析曾 珂 副教授同上50工程结构抗震51工程结构抗风52工程结构检测与可靠性评定53复杂工程结构计算分析喻 磊 副教授徐 红 副教授同上54钢结构抗震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抗震申红侠 副教授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10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城市桥梁抗震体系02钢桥与组合结构桥梁03大跨高墩桥梁灾变分析及安全评估李青宁 教授 李 进 副教授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2结构力学或803道路工程04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理论研究05新型路面材料研究06道路灾害防治07桥梁结构分析与抗震童申家 教授同上08城市地下工程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09桥隧工程稳定性检测与加固技术10岩石工程稳定性与灾害防治11路基路面工程霍润科 教授杨少军 教授级 高工同上12路基质量和病害无损快速检测技术研究13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研究14桥梁结构振动与控制高大峰 教授同上15新型路面材料16路面结构设计理论17路基路面工程张 倩 副教授李彦伟 教授级高工同上18道路工程材料与结构研究19新型路面材料改性与开发刘 丽 副教授同上20桥梁结构评估及可靠度21在役桥梁健康监测与安全评价22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控制23现代桥梁结构理论与分析24混凝土桥梁预应力体系研究郭 琦 副教授同上25桥梁结构抗震及减隔震设计26桥梁结构抗风及振动控制27桥梁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汪 洁 副教授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14Z1现代结构理论3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结构控制02大跨新体系研究胡卫兵 教授 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2结构力学03自动化监测、分析与评价04保温-结构一体化设计与计算05地下工程新型支护技术邵珠山 教授同上06高层建筑的抗震分析的新方法谢异同 副教授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14Z2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15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土木工程建造技术02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0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李慧民 教授薛武平 副教授武 乾 教授蒋红妍 副教授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3日语301数学一802结构力学或804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04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05土木工程施工监测与安全控制06深基坑工程07建设项目投资优化决策胡长明 教授 郭师虹 副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08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09建筑工程项目管理10建筑工程全寿命质量控制与管理11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研究王建平 教授张 荫 教授同上12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13工程项目决策与控制14工程经济15土木工程测量技术应用赵 平 教授同上16基于BIM的智能建筑施工与管理17施工过程性能监测及可视化控制王 茹 教授同上18城市地铁工程施工19信息化施工管理与应用宋战平 副教授同上20项目管理21土木工程施工监测与安全控制22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郑建国 教授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1001总图设计理论与方法02交通运输规划王秋平 教授胡小勇 教授级 高工101 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05交通工程学03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规划04工业区规划与总图设计陈大鹏 副教授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其它同上05总图运输优化设计理论06企业物流与企业设施布局仿真杨秋侠 副教授201英语一 其它同上07总图运输优化理论0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李 锐 副教授同上09交通运输规划彭文盛 教授级高工同上10交通环境保护伍石生 教授级高工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5213(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9001普通钢结构设计与施工02轻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03大跨、预应力钢结构设计与施工郝际平 教授苏明周 教授杨应华 教授李 峰 副教授陈向荣 副教授惠宽堂 副教授王先铁 副教授申跃奎 副教授申红侠 副教授冉红东 副教授钟炜辉 副教授杨俊芬 副教授方敏勇 高工郁银泉 教授级高工胡天兵 教授级高工林 冰 教授级高工朱 桁 教授级 高工丁 娟 高工薛 强 高工101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1数学一802结构力学04工程结构耐久性及对策05既有建筑可靠性评定与加固牛荻涛 教授姚继涛 教授徐善华 教授曾 珂 副教授董振平 高工文 波 副教授同上06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07结构工程抗震08高层建筑与大型复杂结构设计技术白国良 教授薛建阳 教授李晓文 教授杨 勇 教授朱丽华 副教授谢启芳 副教授王 威 副教授吴耀鹏 副教授同上09工程结构抗震10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王社良 教授胡卫兵 教授熊仲明 教授赵歆冬 副教授朱军强 副教授喻 磊 副教授李 睿 副教授徐 红 副教授谢异同 副教授同上11混凝土结构与抗震12高层建筑结构梁兴文 教授郑山锁 教授史庆轩 教授张兴虎 教授级 高工贺志坚 教授级 高工李方圆 副教授曹 杨 高工门进杰 副教授邓明科 副教授苗爱梅 教授级 高工毛念华 教授级 高工王顺礼 高工燕练武 高工同上13桥梁工程李青宁 教授童申家 教授高大峰 教授李 进 副教授同上郭 琦 副教授杨少军 教授级 高工孙虎平 教授级 高工14道路工程童申家 教授张 倩 副教授刘 丽 副教授李彦伟 教授级高工石飞荣 教授级高工同上15隧道与地下工程邵珠山 教授刘增荣 教授霍润科 教授宋战平 副教授同上16地基基础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17地下工程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王铁行 教授韩晓雷 教授张 荫 教授曹卫平 教授苏立君 教授冯志焱 副教授宋站平 副教授李 辉 副教授王平安 副教授秦夏强 教授级 高工赵 强 教授级 高工吕文志 高工郑建国 教授朱武卫 教授级 高工黄 涛 教授级 高工肖 剑 高工同上18工程结构与抗震19传统建筑保护技术周铁钢 教授黄 炜 教授王泽军 副教授马乐为 副教授李晓莉 副教授同上20土木工程建造技术21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李慧民 教授胡长明 教授赵 平 教授王建平 教授武 乾 教授王 茹 教授郭师虹 副教授徐 雷 副教授蒋红妍 副教授张成中 副教授薛武平 副教授任文军 教授级 高工王巧莉 教授级 高工同上001土木工程学院085222(专业学位)交通运输工程1001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2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王秋平 教授陈大鹏 副教授杨秋侠 副教授李 锐 副教授彭文盛 教授级 高工伍石生 教授级 高工胡小勇 教授级 高工101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1数学一805交通工程学002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65本专业可招收硕博连读生01建筑历史与理论02建筑遗产保护 刘克成 教授杨豪中 教授王 军 教授肖 莉 教授任云英 教授雷振东 教授101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610建筑设计理论综合501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或849中外建筑史王树声 教授林 源 副教授王 军 副教授尤 涛 副教授白 宁 副教授吴国源 副教授侯卫东 高级研 究员左国保 教授级 高工林从华 教授赵 琳 副教授03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4城市设计05室内设计李志民 教授王 军 教授刘克成 教授杨豪中 教授乔 征 教授肖 莉 教授任云英 教授雷振东 教授段德罡 副教授滕小平 副教授董芦笛 副教授王 军 副教授马纯立 副教授周文霞 副教授李军环 副教授王健麟 副教授李 昊 副教授张 倩 副教授王 芳 副教授王芙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