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质量调研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曹操观沧海) (4)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5)默写杜牧的泊秦淮。 _,_。_,_。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注】贾至曾调守到此。(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3. (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不以千里称也(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食之不能尽其材(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点明了伯乐的重要性。B . 文章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借此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C .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两句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在没有遇见伯乐时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D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运用了排比手法,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4. (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 , 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 , 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 , 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 , 为人所笑。(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注释】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意气相投。钳口:闭口不言。可:岂,哪。福祚(zu):福禄,福分。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此处指国运。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损,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不逮:不足之处,比不上。(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斯故/君臣合契B . 卒/令不闻其过C . 朕与卿等/可得不慎D . 然/周则惟善是务(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纳(_) 寻(_) 后(_)(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5.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敢做先锋 不当看客先锋是社会的先导、国家的栋梁。争做先锋,是青年的朝气所在,也是社会的希望所在。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年华焕发出绚丽光彩,是每一位青年人的责任所系。青年人有梦想、不苟且、做先锋,才能铸就“更好的自己”,也才能成就“青春之中国”。我们的社会向来不缺少披坚执锐、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然而,也有极少数青年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击、浮躁风气的裹挟、功利心态的侵蚀,选择做无所事事的过客或麻木不仁的看客,甘愿当空心人。当别人乐善好施时,他嘲笑人家;当别人坚守原则时,他轻视人家;当别人奋力打拼时,他鄙夷人家。当青春被负能量充塞,又何来那么一股子冲劲与闯劲?人的生命何其短暂,韶华何其难留,谁也没有资格去挥霍自己的青春。鲁迅先生说过,对青年不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有很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不同的精神状态决定不同的生命质量。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尽管道路充满泥泞,但“前进的”青年多了起来,就会带领和团结更多的人在坚守和平凡中创造非凡。陈毅同志曾经说:“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先锋责任的完成,只有从斗争锻炼中可以得到。”心中有梦,何惧远方。你曾经摔跤的地方,也许就是通往成功之途的出发地;你曾经努力的方向,也许就是你赢得人生精彩的前奏曲。青春的世界,在诗人看来,“沙粒要变成珍珠,石头要化作黄金”“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是青年改天换地的精神,这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在这个筑梦圆梦的时代,青年一代更当敢做先锋,勤于追梦。如果青年一代在最该奋斗的年龄失去远航的动力、搏击的能量,历史就不会进步,事业就不会发展。对于青年人来说,经历了酣畅淋漓的奋斗,哪怕没有成为某一领域的“先锋”,依然可以领略到走出小天地后的大格局,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文/辛士红,有删改)(1)本文的题目有何特点? (2)请指出第段的分论点,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 (3)第段中引用鲁迅先生的话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说说你的理解。 (4)把第段画线句中的两个“也许”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5)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我不曾辜负自己的青春”。 6.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克隆快乐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1)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十五字以内)。“我”课后布置学生写小作文_“我”从这件事上有所感悟(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3)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注意修辞手法)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注意“凝固”一词)(4)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 (5)作文讲评课上完了,“我”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对这节课要有一个结束语。请你代替老师拟写,不超过六十个字。 7. (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嫦娥一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后,将用8天至9天时间完成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嫦娥一号卫星首次绕月探测的圆满成功,实现了多个中国航天史及航天器的“第一”:第一次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和科学探测;第一次形成了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研制流程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国科技水平在不断提高。材料二:“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登月任务获得成功。“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是一个难题。”欧阳自远说,“嫦娥一号”是撞月“硬”着陆。“嫦娥三号”是“软”着陆,不能使用降落伞。研究团队已计划在接近月球表面时首先利用反作用力缓冲,然后让“嫦娥三号”自由落体实现降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嫦娥三号首战告捷,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上,中国是后来者。但广大航天人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始终不变,跨入航天强国的志向始终不渝,书写出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篇章。材料三: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1)阅读三则材料,下列选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嫦娥一号”与“嫦娥三号”探测器都是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先后共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次”。B . “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时不使用降落伞,实现自由落体降落,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C . 三次探月的着陆难度逐次递增:“嫦娥一号”是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嫦娥三号是“稳稳当当地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嫦娥四号”是在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后成功着陆在预选着陆区附近。D .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2)综合三则材料,说一说我国探月工程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都有哪些?(每个要点8个字) (3)(链接材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设计者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未踏实的脚印,象征着_;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_;落笔处由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 (链接材料)五、 命题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r知识培训课件
-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年老年口腔护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口腔护理的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海南儋州市专职网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4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说课稿 北师大版
- 2024年邯郸市教育局市直学校选聘博硕人才笔试真题
- 2025年公共卫生知识试卷(有答案)
- 环保法规与行业自律-洞察及研究
- 服装结构制图的一般规定教学设计中职专业课-服装结构制图-服装设计与工艺-轻工纺织大类
- 辽宁省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洞察阐释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脑瘫个案护理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英语II卷试题解析及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课本剧《霸王别姬》剧本【3篇】
- 2025年营养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乙肝疫苗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作文写作(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贵州专用)
-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股东出资合作框架协议
- 学校教职工网络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