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 测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8题,共100分,共8页,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的主张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就是要求(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性相近也 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荀子3.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皆只有一个理 B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4.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哪些重大发展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倡导“经世致用”学说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 )A B C D.5.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理在气中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6. 在天人关系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相反的两位思想家是( )A荀子,庄子 B 孟子,荀子 C 庄子,孟子 D. 荀子,韩非子7. 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8.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用火炮抵御西夏的进攻 B阅读到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章回长篇小说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9.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10. 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对自身产生的影响是( )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C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D压制其他思想的发展11.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知识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D.引发了农业的革命性变革1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中,天文学,医学,农学贯穿整个农业社会,成就尤为突出。出现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B.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四大发明的有力推动13.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其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 D荀子的性恶论14.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学在民间” 取代“学在官府”A B C 15.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16.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屈原的作品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楚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屈原作品的最好评价A B C D17.无论学术界还是广大读者,都一致认为:作品生动而深刻地反映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这部著作是( )。A B C 18.古代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孟轲孟子 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D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A“仁政”学说 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20.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C要求建立平等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21.所示的秦泰山刻石的书法特征的表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B骨气丰匀,方圆绝妙20070212C画如铁石,讲求对称 D追求个性,狂放不羁2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23.汉字真正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是在( )A秦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代 D、宋代24.关于元杂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B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工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C.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促成元杂剧的兴盛D.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25.下列对于京剧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清朝时期形成 B.表演历史故事为主C.由北京的戏种演变而来 D.逐渐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22分)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转移,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4分),并指出两种思想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并分析原因(8分)(2)据材料三、四,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27.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州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前要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最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功能?(4分)(2)应该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4)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28. 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材料二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春望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材料三柳永是北宋词坛上一面鲜亮的旗帜。他以切身的感受入词,以市井风光入词,以清浅的语言乃至口语入词,不避俚俗,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由于柳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故而在宋元时代流传最广,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说法。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诗为词,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使词从“樽前”“月下”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进一步开阔了词界。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请回答:(1)对比材料一、二,与杜甫的诗歌风格相同的是哪一幅?有何特点?(4分)(2)在内容方面,杜甫的诗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个相似,结合史实予以说明。(6分)(3)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流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答案一 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ADCBCABBCBAC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BAACCADCBCC二 非选择题26. 共22分(1)孔子:为政以德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孔子的思想未被重视。其主张不适应当时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的政治需求(4分)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逐渐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2分)说明儒家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2分)(3)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儒家思想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4分)27.共10分(1)时间:战国。应用方面: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看风水)。(4分)(2)内容:马克思指出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起到促进作用。(2分)(3)问题: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分 )(4)说明: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