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1页
2018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2页
2018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3页
2018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4页
2018世界经济形势及中国的经济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世界经济形势与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世界经济与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国际经济的协调 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基本走势 把握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与特点 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世界经济与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协调 当代世界经济及其发展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 目录 一 世界经济与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一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1 世界经济的含义 由各国 各区域性经济集团 各企业 商业与金融机构等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统一体 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 把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通过商品流通 劳务交换 资本流动 技术转让 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把各国的生产 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2 世界经济的形成产生的历史前提条件是 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和世界货币 世界经济的形成与世界市场的出现是不可分割的 市场经济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15 16世纪地理大发现 18世纪60年代西欧产业革命前夕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前夕 20世纪初 萌芽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二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发展 1 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经济类型和各种经济力量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状态和局面 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2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 二战前英国主导 2 二战后美苏争霸 3 20世纪70年代后 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出现 VS 以共同市场为核心的欧洲联盟 以日本为轴心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以美国为轴心 加拿大 墨西哥加盟的北美自由贸易区 三大区域组织 二 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协调 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指国家之间在经济方面突破国界限制 实行程度不同的合作与调节 使各国生产 流通 分配等领域紧密地联系 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金融国际化 贸易国际化 资本全球化 2 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经济协调 1 国际经济协调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解决涉及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经济磨擦和矛盾 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 对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共同干预措施的政策行为 2 当代国际经济的协调形式主要有 国际经济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 国际会议 1 国际经济协调的三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三者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核心部分 但由于这三大调节机制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的 实际上是由美国操纵着国际经济协调 2 当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 特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等类型 3 国际经济的 游戏规则 主要有 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惯例 三 当代世界经济及其发展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特点一 两种社会制度 多种类型国家的经济继续相互依存和竞争发达国家经济 领先地位 发展中国家经济与之差距仍在扩大 南北关系 是资金与技术 原料与市场等方面的相互依赖关系 剥削与反剥削 控制与反控制的相互斗争关系 特点二 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三大区域组织所含成员只有30多个 但却包含所有世界经济大国和经济富国 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80 以上 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5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1 欧洲联盟 EuropeanUnion 简称欧盟 27国 GDP总值高达16 5万亿美元 1991年12月 欧洲共同体通过 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11月1日 马约 正式生效 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 劳务 人员 资本自由流通 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脱欧公投 指就英国是否脱离欧盟进行的公投 2016年6月23日 英国正式举行脱欧公投 脱欧阵营胜利 1973年英国入欧 1975年因73年石油危机闹脱欧 直接肇因 经济萎靡欧债危机失业率难民危机 英国脱欧 2 北美自由贸易区 NorthAmericanFreeTradeArea NAFTA 1994由美国 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 拥有3 63亿人口 年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口贸易总额占世界首位 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sia 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APEC 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1993 21个国家和地区组成 人口26亿 国内生总值19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的56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特点三 世界经济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主要的世界经济组织有WTO IMF WB 特点四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 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 以本国为基地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特点五 新兴市场 在世界经济舞台闪亮登场 新兴市场 EmergingMarket 最初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 后来这一概念引申为新兴经济体 通常作为 第三世界 或发展中国家 地区的代称 金砖四国 BRICS 的中国 印度 俄罗斯 巴西 展望五国 VISTA 即越南 印尼 南非 土耳其和阿根廷 首字母英文 展望 之意 是最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一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特点六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未除这是由2007年至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带来的新特点 从国际贸易看 最大的特点是需求萎缩 量价齐跌 全球贸易额负增长 二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 1 南北失衡 的问题依然存在2013年世界经济总量达到75 5万亿美元 其中发达国家为46 1万亿美元 发展中国家为29 4万亿美元 照此计算 二者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61 1 和38 9 2 创新资源的巨大差距 3 难以弥合的 数字鸿沟 4 艰难的 规则重构 进程 5 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受阻TPP 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IP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EJEPA 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区域大型经济一体化谈判加快推进 美国 一体两翼 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躯干 TPP和TTIP两侧联动 重夺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什么是TPP TTIP TPP和TTIP将打造一个以高度自由化为堡垒的市场准入屏障 使中国等相对滞后国家因无法高尺度互惠开放本国市场而无法加入 在新规则的制定中无发言权 从而阻隔中国经济影响力在全球的扩展 若RCEP谈成 将涵盖约35亿人口 GDP总和将达23万亿美元 占全球总量的1 3 所涵盖区域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三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四低四分 趋势 四低 指的是除非出现结构性改革或市场再次破局 在可预见的将来 全球经济都在低增长 低通胀 低利率 低贸易增长的中期轨道上匍匐前进 四分 指的是全球四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分道扬镳 三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1 世界经济贸易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2 主要经济体走势将进一步分化发达经济体总体回升向好 而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回落3 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波动可能加大4 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仍有可能进一步回落5 全球产业重组和产业链布局调整步伐加快6 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上升 四 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1 经济低迷 外需拉动作用减弱 深化结构性改革带来新契机 2 产业大变革 或机遇 或差距拉大 传统产业面临被技术性淘汰的风险 3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降低进口成本和增加能源资源进口 也会加剧上游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 四 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4 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之争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带来难得机遇 也对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市场开放带来挑战 5 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多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也扩大了我国在大国关系动态博弈中的回旋余地 四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 1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经济虽然处于低迷状态 但有人说中国是世界 一筐烂桃中还不错的那一个 标志性的事件 年初亚投行的突破 以及岁末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等 意味着未来全球至少有1万亿美元国际储备将转为以人民币存储 这将极大提速中国金融改革开放进程 四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 2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特点2015年11月18日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指出 总的看 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经济韧性好 潜力足 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四个 没有变 四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 1 传统制造业萎缩 新兴业态快速成长 2 消费增速平稳 投资回落 出口下降 3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工业品价格深度下跌 房价大幅反弹 4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但就业质量有所下降 3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主要有 经济运行中结构性和周期性的问题仍非常严重 化解产能过剩任务十分艰巨 房地产库存压力加大 金融风险开始显性化 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不断积累 宏观政策措施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应下降 产能过剩 资产价格泡沫 影子银行 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 企业效益下降 刺激拉动 三驾马车 的政策所带来的副作用和后遗症 高房价 地方债务压力加大 4 正确看待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1 虽然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但经济总体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2 经济下行压力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结果 是转型期的阵痛 3 观察经济发展主要看结构和效益变化 看长远发展 4 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有利于激发经济平稳增长 5 宏观调控精准发力护航经济平稳增长 5 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1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速度 结构 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三期叠加 对老百姓而言 靠炒股 炒房炒黄金等不是出路 需要有专业的金融知识 通过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来理财 赚钱 对企业而言 由上新项目 扩大产能规模转向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从政府方面看 转变调控理念 由抓生产 招商引资 基础建设转向做好服务 优化环境 民生社会保障等 5 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2 坚持 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 稳 的重点是稳住经济运行 进 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 稳 准 活 实 托底 的总体思路 5 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3 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关键是稳就业 重点要解决好结构性就业问题 4 进一步把政府改革引向深入深化 放管服 结合的系统性政府改革 减少政府微观干预 放权 监管 服务消除市场准入限制 扩展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 规范各种政府收费行为 大幅度降低政府性收费 5 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 5 实行供给侧改革 打好五大歼灭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矫正要素配置扭曲 扩大有效供给 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为何转向 供给侧 国际国内的需求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绿色健康 时尚美观 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不断提高 需求结构升级 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中国人的疯狂 扫货 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 2万亿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168亿美元 全年中国人买走全球46 奢侈品 这其中 910亿美元在国外发生 占总额的78 也就是说 中国人近八成的奢侈品消费是 海外淘货 的 以断臂求生化解过剩产能 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 水泥 平板玻璃 造船 汽车 机械 电解铝 光伏 多晶硅 风电 2015年煤炭产能已达41亿吨 如果各行业产能过剩延续下去 不仅亏损企业 僵尸企业将倒闭 好的盈利企业也将被拖累 价格较最高时下降近50 产能过剩行业的一个代表 煤炭 1 壮士断腕去产能 以断臂求生化解过剩产能 特别是要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 企业本身 地方政府 银行都出于自身境遇考量想法设法让企业再扛一段时间 1 壮士断腕去产能 房地产行业是去库存的重中之重 截至2015年底 住宅面积 4 52亿平方米 商品房待售面积7 19亿平方米 施工面积为73 6亿平方米 去库存的根本之策是统筹城乡发展 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带动房地产去库存 2 统筹城乡去库存 房地产行业是去库存的重中之重 456万平方米 严格控制土地供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 以重庆为例 去库存政策 重庆市商品房待售面积2357万平方米 住宅待售面积为1004万平方米 截至2015年12月 2 统筹城乡去库存 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金融领域去杠杆 我国一些企业杠杆率居高不下 亟待去杠杆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3 减少负债去杠杆 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推开 营改增 试点 用政府收入的 换取企业效益的 和市场活力的 安徽省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每千瓦时降低4 28分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降低高速公路货车收费 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4 政府减收降成本 新增投资 各个击破 瞄准我们发展中的短板 有侧重点地补短板 5 加大投入补短板 复习思考题 1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2 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谢谢 壮士断腕 去产能 产能是指在计划期内 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 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 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 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 去产能 是指为了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 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 钢铁 煤炭 水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