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的诗词李清照.doc_第1页
家书的诗词李清照.doc_第2页
家书的诗词李清照.doc_第3页
家书的诗词李清照.doc_第4页
家书的诗词李清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书的诗词李清照 家书的诗词李清照篇一:李清照诗词全集 李清照诗词全集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朝诗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诗词全集: 夏日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做人中的豪杰!即使是已经死了,也应该成为鬼中的英雄!我至今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即便是自刎于乌江,也不逃离江东的场景。 如梦令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武陵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去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一剪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耦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在这盼望着)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声声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醉花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和轻纱笼罩的床厨,才刚刚被凉气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忆秦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後,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鹧鸪天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柳永。其古诗全文如下: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译文】 夜幕降临,倏忽间清风吹散了薄烟,在窗棂竹帘之外,渐渐升起了一轮明月。因畏路途杳杳更忧人心未合,即使能结同心,恐不能同处一地。 情义绵绵,思绪翩翩。剪不断,理还乱。云儿啊,再回去只怕了无踪迹(认不得归路)。这样的事、情思应该只有在前世里显现,总是喜欢将两地鸳鸯放一起。 玉楼春红梅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译文】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傲立霜雪,一枝独秀的梅花是历来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特别是宋代咏梅词更多 ,其中能尽得梅花神韵的上乘之作却并不多见。清照的这首玉楼春当属其中的佼佼者者,不仅写活了梅花,而且活画出赏梅者虽愁闷却仍禁不住要赏梅的矛盾心态。 渔家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象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译文】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译文】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清平乐年年雪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忆秦娥临高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代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家书的诗词李清照篇二:浅探李清照婚后词之幽怨心境 浅探李清照婚后词之幽怨心境 拓周琴 2005级汉语言文学高起本班 053021020 指导 张学忠教授 【摘要】李清照,自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聪慧伶俐,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宋代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她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及写作活动。漱玉词以赵明诚的亡逝为界,其少女时期生活在轻松愉悦的家庭之中,词作“清丽”“明快”;与赵明诚结婚后,生活于幸福美满的艺术家庭之中,但常与丈夫短暂的别离,使她经常处于思念与寂寞的心境之中,词作笔调沉郁,声调凄苦;山河破碎、丧夫失爱,使其笔调更加凄楚悲痛,一股深沉复杂的幽怨心绪深深渗透在她的词作当中。此文,将从她的婚姻生活、独特个性、家庭变故以及晚年的国破家亡、漂泊无处的凄苦生活入手,浅探李清照婚后词作之中的这一幽怨心境。 【关键词】 李清照 赵明诚 幽怨凄苦 复杂动荡 李清照(11841156?),自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知书善文,李清照聪慧伶俐,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她一生从事学术研究及写作活动,是宋代最负盛名的女词人。自明代张綖分词“婉约”、“豪放”两派以来,一般来说,易安词被公认为婉约词的正宗词作。清朝王士祯更是对她推崇备至,言“婉约词以易安为宗”。北宋婉约词派统治了整个时期的词坛,这一词派的写作手法,在于“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王士祯推崇李清照为婉约词的宗主,这与李清照女儿身作女儿词言女儿情有一定的关联。 细读漱玉词使我们不禁陶醉在其不同的意境之中:有生机勃勃、洁白隽美、展翅飞向蓝天的“鸥鹭”形象:“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在生机盎然、饶有情趣中展现了词人活泼开朗的少女时期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欢乐岁月;有秋风萧瑟怜人的“黄花”形象:“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醉花阴)婚后的幸福生活和深闺独居的少妇难以拂去的相思离愁,一个“瘦”字无声地传达了出来;有在“乍暖还寒”的凄清时节,受清风冷雨敲击的残败的“梧桐”形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物非人亦非,词人饱经沧桑,辗转忧患,凄苦难言的生活从笔底哽咽而出。这里,只谈谈她婚后词作中所蕴含的幽怨心境。根据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其婚后词可以丈夫的亡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一 李清照18岁时嫁与宰相赵挺之的儿子、21岁的如意郎君太学生赵明诚。从此,李清照的命运便与赵明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婚后她生活在幸福美满的艺术家庭中,与丈夫才学匹敌、志同道合、夫唱妇随。闲暇时或吟诗论词,或出游赏花,或“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李清照 金石录后 序)但是,这对伉俪夫妻蜜月般的生活也是很短暂的,他们常有短暂的离别,这深深浸染了词人玲珑剔透的词心。抒发同丈夫的离别之情,成了李清照词作创作的重要内容: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清晨于丈夫即将分离,炉中香早灭,无心去点燃;躺在红绫被子里辗转反侧,被子也被折腾的像红色的波浪般起伏翻卷,只好起床,起来却懒得去梳妆打扮;宝奁积满了灰尘,亦无意去擦拭;日头已经很高了,可什么也不想做。室内物象的烘托,主体神态动作的描写,准确地传达出临别之际她依恋不舍的心理,而“离怀别苦”则道出了词人情慵意懒的原因。临别时刻,想嘱咐丈夫一些体己话,但千言万语,“欲说还休”,试图挽留,可丈夫的心意已决,即使千万遍阳关曲,也挽留不住。最后自慰自解,然离愁早生,“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昨夜的欢爱顿成今朝的离别,难以形容的欢和愁的变化,在词人笔下却写的委婉动人。 临别时只是担心,想象别后的离愁,而离别后的日子则又是实在的苦闷: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初凉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醉花阴) 此词先从天气写起,“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布满“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而寂寞了。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呆在屋里。“瑞脑销金兽”,转写屋里的情景:她独自看着香炉里的瑞脑香的袅袅清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独自睡在纱橱里,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圆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此词在上阕寥寥数语将其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了出来。什么样的心事呢?词人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但我们依旧能猜着几分。“佳节又重阳”,古人对重阳节是十分重视的。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销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同上)呢!一个“又”字表明她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自一人过佳节已非一回了。紧接着两句“玉枕纱橱,半夜初凉透”,丈夫不在身边,玉枕孤眠,纱橱独寝,一个“凉”字不仅仅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词人心境的凄凉:身凉心更凉,愁上又添愁,真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在心头。 下阕回过头写重九黄昏东篱赏菊饮酒的一幕,以显示自己的怀人之情。把酒赏菊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节目,为了排遣离愁,驱除难忍的孤独,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起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她并没有“采菊东篱下”(晋陶渊明饮酒)的雅兴,“三杯两盏淡酒”(李清照声声慢)并没能使自己的愁怀有所宽解,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花香满园,然而词人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那劳燕分飞的远人,所以她实在写不出“东篱把酒”的节日气氛,只写了一句“有暗香盈袖”。此句借用了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在此,与其说词人是写赏菊,不如说仍是抒写离愁。愁情难了,饮酒赏菊的意绪全无,于是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晚来风急,瑟瑟秋风卷起帘角,阵阵寒意袭来,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人似黄花瘦”,这一“瘦”字与上阕的“愁”字遥相呼应,将多少愁苦、凄凉心绪传达了出来。 久别之时,几封故能平息担忧的心,却难免更加激起思恋的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叶嘉莹教授曾在李清照新释辑传中评析此词时指出:此词当系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作者于崇宁年间,因受党争株连,被迫归宁后,思念丈夫所作。此词的词旨仍是表现思夫之情。夫妇两处分居,家书的诗词李清照篇三: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