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末复习三.doc_第1页
八年级期末复习三.doc_第2页
八年级期末复习三.doc_第3页
八年级期末复习三.doc_第4页
八年级期末复习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期末模拟卷(三) 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小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活动中,认为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在地面上的,所以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的缝隙的形状相同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发现问题 B提出猜想 C设计方案 D进行实验2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光速和声速一样大 D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3如图,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水,用湿润的手指以相同的方式分别沿四个杯口边缘摩擦,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沿ON向后转动板B B沿ON向后转动板A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第3题 第4题 第5题5如图,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 ) A白纸上有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 B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 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 D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6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 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的特点9如图列出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从后视镜中看 B.铅笔好像在 C.树荫下形成 D.桥在水中的倒影车后景物 水面处折断了 圆形光斑10如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11冬季气温低,为使汽车冷却系统在冬季低温下不冻结,需在发动机冷却液中加入一些物质作为防冻剂,这是为了 ( ) A使冷却液的凝固点降低 B使冷却液的凝固点升高 C使冷却液的温度升高 D使冷却液的温度降低12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速度公式vs/t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 B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速度v成正比 C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3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考试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可以认定你是静止的参照物是 ( ) A路边的树木 B路旁的楼房 C出租车的座椅 D迎面驶来的小汽车1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电影屏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 A属于实像的是 B属于虚像的是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15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木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等,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 A上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 B下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 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62012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从地球上看,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此现象可以用光的_规律来解释,观察者在_(填“白天”或“夜间”)才能观察到这一现象;当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时发生的现象叫_(填“日食”或“月食”)17请给下列物理量添上适当的单位(用符号表示):PM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_的细小颗粒物;静静坐着的小冬十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2_;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6_18将图中各测量结果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木板长_cm,体温为_时间为_s19水蒸气可以形成露、雾、霜,根据所学知识,在表中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内容20某次莫斯科世锦赛男子100米决赛的成绩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起跑反应最快的选手是_,跑得最快的选手是_,比较他们运动快慢所采用的方法是相同_(填“时间比路程”或“路程比时间”)21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_,折射角是_度,AB的_(填“左”或“右”)侧是空气22司机要善于通过观后镜了解后车的位置及速度情况,汽车观后镜有平面镜的也有凸面镜的图示观后镜为平面镜,后车在镜中的像与后车大小_(填“相等”或“不相等”);当看到后车的像在镜中占据的空间变大时,说明后车离本车越来越_(填“近”或“远”);凸面观后镜_(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3如图所示的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_(填“匀速”或“变速”)运动,若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60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_m/s,苹果的运动方向是_(填“由A到B”或“由B到A”)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6分)24(6分)根据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2)图乙中,点S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是人眼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请完成光路图(3)在图丙中,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25(9分)小明要乘火车去北京,在售票大厅的电脑上他看到了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盐城和北京间往返的Z51次和Z52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他了解到252次列车由盐城(途经)开往北京,Z5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盐城这两次列车每天只发一列车,自盐城到北京的铁路线长1157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1)Z52次列车由盐城到徐州的时间为_h_min(2)Z51次列车由北京开往盐城的平均速度为_km/h(结果保留整数)(3)运行途中Z52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通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桥梁,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6(6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小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 (2)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垂直若要检验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你的方法是: (3)小勇点燃了其中一支蜡烛置于玻璃板前,他应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来观察这支蜡烛的像(4)为了把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小勇要将另一支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当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他便开始记录,这将使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27(5分)如图所示的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 (2)要正确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的运动情况进行多次测量,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填“快”或“慢”),小气泡的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那么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是_ (3)下面是根据测量数据所作的几个图像,其中能反映气泡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8(6分)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滨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光斑图1是调整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cm;(2)小滨按照图2装好实验器材,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当蜡烛在光具座A处时,光屏在B处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如图3所示,现将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s到C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移动距离s s(选填“”或“”);这次成的 实像(填像的特点)29(6分)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眼 睛 如图所示的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而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眼镜的度数就是透镜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的100倍眼睛瞳孔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_(填“大”或“小”)(3)近视眼的矫正就需选用图中的_(填字母)透镜(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了(5)某同学所配眼镜为400度,它的焦距是_cm30(8分)某小组同学试图探究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的大小v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猜想v可能与斜面的倾角、斜面材料、物体的质量m三个因素有关,于是选用:一长方体木块、100克砝码片(可粘在木块上表面)、两个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斜面A和B进行试验。按如图所示,将木块平放在斜面顶端,木块由静止下滑,用传感器测得其到达底端时的v。改变相关条件,多次试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试验序号斜面m(克)v(厘米/秒)120A200245木块220A300245320B200153420B300153525A200307630A200358735A200v7840A200438945A200470分析比较表中数据可得:v与_无关。分析比较试验序号1、5、6、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木块,平放在长度相同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_。在试验序号7中:v7_厘米/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完成上述试验后,有同学提出新的猜想:v可能还与物体跟斜面的接触面积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应选择下图中_与(a)进行对比试验选填“(b)”、“(c)”或“(d)”,即可得出初步结论。金属块A(c)木块A(d)木块A(a)木块A(b)参考答案1.B 2.D 3.A 4.A 5.D 6.B 7.D 8.B 9.B 10.B 11.A 12.A 13.C 14.C 15.C16直线传播白天 日食17m s km/h182.20 37.8 1min 40.319(1)液态(2)放热(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