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4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书写 (共2题;共7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己经是f r ji zh_的人物了。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 gu_。保姆总是fn f_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 r b sh_。2. (3分)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着_;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_;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_。A理性与良知 B圆润与晶莹 C高洁和恬淡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3. (12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寂寂江山摇落处,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6)古诗词中常常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李白的“_,_”一句中,借吕尚与伊尹的故事表达人生的遇合无常;刘禹锡的“_,_”一句中,借向秀和王质的故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7)李明同学因为在校运动会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而感到沮丧,小张选用了岳阳楼记的名句“_,_”来安慰他,与他共勉。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2分)4. (10分)(2011淮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日前,淮安市委提出了“学在淮安”的号召,全市中小学积极响应。根据“学在淮安”的有关精神,语文老师在班级组织开展“学生论坛”和“名著趣读”两项活动。根据活动安排,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学生论坛】在“节日民俗大家谈”中,你的小组需要一则反映家乡节日民俗活动的材料,请你从“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家乡民俗活动,简要写出活动名称及其意义。(2)【名著趣读】在“水浒传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宋江、吴用、鲁智深、卢俊义”四人,谁才是梁山第一好汉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有关事例谈谈他们四人中谁是梁山第一好汉。5.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材料一】泉州晚报2017年3月17日第四版时政要闻消息。【材料二】标题是一篇消息的题目,是对消息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引导人们阅读或收听、收看消息的“向导”,是吸引读者注意的点睛之笔。标题可以由引题、正题、副题构成。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引出题目;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或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兴泉铁路起点是江西兴国,终点是泉州,该项目将对江西福建两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B . “西北-东南”走向的兴泉铁路,将让宁化、清流、德化等中央苏区县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C . 兴泉铁路通车后,江西兴国开出的货运火车可以经三明宁化、大田、惠安黄塘,直达泉州站。D . 消息的标题形式多样,引题、正题、副题各司其职,但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有引题、正题、副题。(2)根据“新闻链接”,在下面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内容。(3)【材料一】中“兴泉铁路宁化至泉州段全线开工”和“德化永春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哪个更适合做正题,为什么?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6. (5分)名著阅读。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散文集_,文中的“她”是_。我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望已久的绘图 _ 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这本散文集中_一文,饱含着鲁迅对一位潦倒的同乡旧友的思念与同情;二十四孝图一文,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_的态度。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b):水岸。漪:水波纹。:腔:曲调。(1)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8. (15分)(2017西宁)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行拂乱其所为 拂:_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虚词。管夷吾举于士 于:_曾益其所不能 其:_(3)用现代汉语翻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4)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选用文中句子回答)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9. (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林徽因传(节选)张清平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无边青青的碧草、潺潺奔涌的流水、窈窕玲珑的睡莲、明艳灿烂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1)第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表达了作者_之情。 (2)第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有两个方面:_;_。 (3)下列对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B . 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萌生了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C . 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有一定的关系。D . 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领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4)结合文章内容,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 10. (15分)(2013苏州)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我愕然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竞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1)第一段中,作者写杨二嫂的话时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请分析其作用。(2)节选的语段中,“我”眼前的杨二嫂与记忆中的杨二嫂相比,除外貌、年龄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请简要概括。(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划线的词语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2012锦州)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一)那一刻,我懂了(二) 是一种美要求:如果选择文题(二),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书写 (共2题;共7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