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研究——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doc_第1页
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研究——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doc_第2页
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研究——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doc_第3页
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研究——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doc_第4页
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研究——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U49, F5 10710-0723144 硕1Vu文 导师姓名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论文提交曰期 学位授予单位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研究 一_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赵安军任科社副教授工学硕士 学科专业名称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10年4月20日论文答辩日期2010年5月11日吴群琪教授长安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论文评阅人李丽副教授闫增强副教授Y17290801,29080Overload control long-term mechanism of transport ofgoodsEstablishment of freight vehicle safety tracking system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 zhao anjun Supervisor: Prof. Ren kesheChangan University, Xian, China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除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 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成果。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年r月力日论文作者签名4m 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 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幵阅览、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 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 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长安大学。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如f论文作者签名啤r月巧日 导师签名:丨年/月一摘要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破坏公路设施,扰乱公路货运市场秩序,诱发交通事故,在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都出现过这一现象。收费公路集中大量出现、工业生 产的结构性需求,是我国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直接诱因,非法汽车生产和改装助长了超限 超载货物运输的发展蔓延,使超限超载危害超出交通运输行业,使之成为严重的社会问 题,经济社会体制的转型期使这一问题复杂化,这些因素使我国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 具有特殊性。在我国,虽然经过多次采取大规模治理行动,但每次治理结束后,超限超载货物运 输立即出现明显反弹,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迟迟不 能建立,说明了这一问题具有深层次社会原因。本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国外治理经验,进一步揭示我国超 限超载货物运输复杂性,指出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非法利益流动的节点是非法汽车生 产和改装,提出从这个节点入手,斩断非法利益链条,从而达到治理目的。本论文侧重于制度研究,针对性研究治超“有法可依”和“科学执法”的问题;提 出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能够促进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 是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必由之路。关键词:超限超载运输、形成机理、利益链条、长效机制、治理措施AbstractOverload damage road freight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disrupting road freight market order, induced traffic acc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world, almost all of this phenomenon occurred. Concentr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toll roads,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Chinas direct cause of overloading in road transport, illegal car production and conversion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verloading in road transport spread to harm than overloading the transport sector, so that become a serious social problem,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 in transition to complicate the issue, these factors make our highways overloading in road transport is unique.In China, despite the many large-scale management actions, but after the end of each treatment, overloading in road transport immediately bounced back, and has become worse. Management Overload freight delay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mechanism, illustrated the problem with deep-seated social causes.This thesis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re analyzed, compared to foreign management experience, to fiirther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overloading in road transport in China, stating that the goods transport Overload flow of illegal interests node is illegal car production and conversion, made from this Node start, cut the chain of illegal interests, so as to achieve governance purposes.This thesis focuses on systems research, targeted research Overload legal basis and science of law enforcement issue;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argo tracking system, vehicle safety, to promote freight transport management Overload the forma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control overloading in road transport is the only way.Keywords: Overload transport; formation mechanism; interests chain; long-term mechanism; control measures;目录第一章绪论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治理情况介绍1.2.2国外治超经验借鉴1.2.3我国治理超限运输的过程及简要效果分析1.3研究的意义1.4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1.4.1研究思路1.4.2论文框架第二章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基础理论2. 1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定义2.1.1超限运输的定义會參番書書鲁會會書蠢22.1.2超载运输的定义IV 2.1.3超限与超载运输的关系.f:2. 2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属性2. 2. 1法律属性2. 2. 2经济属性2. 2. 3工程属性152. 2. 4技术属性第三章我国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理论发展概况3.1.1科技治超3.1.2管理治超183.2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实践183.3目前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工作问题及不足之处分折193.3.1科技治超的难题193.3.2管理治超的难题223.4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理论实践发展现状小结233.4.1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根本要求/233.4.2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可持续性分析24第四章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建立的标志探讨254.1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措施效果254.1.1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节点254.1.2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可持续性264.1.3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效能27.4.2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建立的标志274.3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需补充的重要环节284.我国汽车缺陷产品召回规定284. 3.2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0第五章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促进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325.1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与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关系.32 5.1.1车辆安全性能下降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主要特征之一375.1.2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是对我国现有车辆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37 5.1.3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査制度有利于增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制度的刚性37 5.1.4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对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的意义375.2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社会基础345.3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法律基础355.4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具体步骤375.5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375.5.1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行业有序发展375.5.2改善车辆生产改装,拉动汽车工业发展395. 5.3净化执法环境,促进法治建设395. 5.4保护公路设施,节约公共建设成本395.5.5降低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95.6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难点分析405.7小结41鄉参考文献44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7XJ. II鲁鲁攀推春參春事書參春鲁翁鲁參秦争參鲁會書睾鲁鲁參書_.爭參番參.爭-蠢參-鲁_矗德蠢鏖叠塵叠赢瘗龜龜叠龜塵龜鳥墨第一章绪论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公路作为基础设施随着经济发 展的需要,得到长足发展。公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到通车里程跃 居世界前列。根据交通部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 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万公里,未来三年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高速公路通 车里程第一的国家,公路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公路建设资金相对缺乏,为了使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基本上都采用了 “贷款修 路,收费还贷”建设运作模式,收费公路集中、大量出现,一度曾出现几乎所有等级公 路都收费的现象,直观上造成运输企业成本增加的效果。这样直接引发运输企业釆用超 限超载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路况的改善也为大量、长途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提供了客 观条件。投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重要方式之一,同时由于工业生产在全国范围结构不平衡, 对煤炭、石油等能源运输和建筑材料运输提出巨大的需求。这类货物在运输中,极易出 现超限超载现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髙,农副产品的全国范围内调运越来越普遍,这类 货物运输也容易出现超限超载运输。;汽车制造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管理的滞后,为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提供了客观的条 件。货运车辆从刚开始的简单加高马槽,到夹层轮胎、淋水器,都是为实现超限超载货 物运输制造工具的条件。随着治超的打击,可用于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的生产和改装实 现了集约化、隐蔽化,使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难度和复杂性增加。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的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现象。总体来说, 我国的道路运输车辆运力大大高于运输需求,相对于道路客运,道路货物运力市场监管 的缺失和滞后,对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发展蔓延难辞其咎。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公路网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使 道路桥梁养护费用急剧攀升;二是以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为主要手段的不规范运输行 为,给运输行业造成混乱,形成非正当竞争,使原来国有、集体运输单位纷纷倒闭,严 重扰乱了公路货运市场秩序,导致公路货物运价长期低于运输成本的畸形状态;三是诱 发大量公路交通事故,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率大大高 于发达国家,在事故原因调查中发现,与超限超载运输有关的一度占到事故的70%左右; 四是使大量道路交通规费流失,影响了国家运输税费的正常收取和管理秩序;五是干扰 汽车工业生产秩序,阻碍车辆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六是降低公路运输能力,影响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总体功效的发挥,造成巨大社会资源浪费等等。这些危害的进一步蔓延,破 坏了社会公平和国家的法制环境;影响国家的安定团结。社会普遍认识到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交通公路部门和公 安交管部门多次采取措施分头对超限和超载进行治理。随着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所造 成的危害呈持续发展,涉及的行业、部门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超限超载的形 式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复杂,国家发改委等其他部委、国务院也直接参与了公路超限 超载货物运输治理。2007年11月,召开了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传达了温家宝总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很有成绩。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关键在严格执 法”的重要批示,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是大家的共识。经过多年努力,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理论是否完善,机制是否建立, 运行效果及未来可预测的前景如何?本论文将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展开研究,侧重于制度研究,力图为治理公路超限超载 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理论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我国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的 建设提供政策参考。1.2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是公路运输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 公路货物运输市场不完善的重要体现,世界各国在发展中几乎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发 达国家的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后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得到遏制,多年来形势基本稳定。 我国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巨大 成绩,但是远远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治理效果。我国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由简单到复杂, 由显性到隐蔽,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治理措施基本上是两方面:一是加强 行政执法、加大处罚力度;二是釆用先进技术,完善治理手段。与之相对应,治理公路 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理论也分为管理和技术两个流派 1.2.1国外治理情况介绍【1】陕西省治超工作手册陕西省交通厅治超办,2009.3 (4).1.2.1.1 美国公路超载超限货物运输也曾经肆虐美国。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了赴美国的技 术考察组,对该国公路超载超限运输的治理进行了专项技术考察。考察组主要考察了美 国的亚利桑那州,该州赃邻墨西哥,美墨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公路运输十分 活跃,而超载超限运输在该州的干线公路上曾经也十分娼厥。该州的治理公路超载超限 运输的工作主要经验如下所述。一是有完善的公路及公路运输法规。联邦法规中针对公路工程、公路运输管理和公 路交通安全等方面制定了详尽的法律条款,覆盖了公路资金使用、规划与研究、交通基 础设施管理、交通工程、公路用地与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公路安全、智能运输系统、 联邦属地的公路、州立公路安全项目,以及国家公路研究院等内容。美国(包括亚利桑 那州)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对于车辆尺寸、重量(总重和轴重)这两个参数都非常重视,美 国相关法规对这两项参数都有明确的规定。二是公路治理超限超载运输执法的一体化在美国,从事路政管理的人员具有在公 路上执法的权力,他们可独立地对车辆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认定,并对认定的违 规车辆及人员进行处理或处罚。三是违规超载运输处罚的从严化和明确化美国亚利桑那州对超载的处罚是,超载 1吨左右,将被罚款743美元,超载5吨罚款3243美元。超载罚款的档次分明,没有任 何任意降低或提高罚款金额的余地。四是超载超限运输治理的长效化和制度化。美国公路在入口处也有超限检测站,检 测站的人员有编制、经费有来源、设施设备有保证。和我国不同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 规定超载超限也属交通肇事范围,超载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庭的正式起诉。五是建立车辆及驾驶员电子档案。当车辆驶过检测站时,站内设置的电子扫描装置 即时将车牌号扫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马上便可通晓车辆的相关技术参数,并利用己经 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准确地对车辆超载情况进行判别。计算机还可从档案中提取驾驶 员的相关信息,尤其是驾驶员的安全记录、车辆违规记录以及其他的犯罪记录。这些记 录将与当前的违规记录一起作为处罚根据,处罚包括经济的、刑事的。电子档案的建立, 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检测站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又杜绝了驾驶员产生逃避处罚的饶幸心 理。1.2.1.2 革国在英国,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对这一现象的管制一直 呈现增强的趋势。英国对超限超载的治理可以归纳为经济惩罚与司法双管齐下,营运市 场从业资格管理和路上检查治理相结合,依法管理,从严治超。英国道路交通法明确规定,在道路运输中驾驶超限超载车辆是一种违法行为, 质量和尺度限制都是超限限制范畴。在英国有三个部门负责执行车辆超载检查:车辆检查员、标准培训人员和警察。核 定车辆是否超限超载必须在执法检查站进行,全英国每个地区都设置不同数量的道路运 营车辆称重站,釆用固定膀种、自动称重和动态称重等检查设备和技术,对运输车辆进 行检查,对违法行为处置程序规定十分具体。多年来,英国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加大执法 力度,提出每年至少要对10万辆在道路运输中途车辆进行检查。英国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罚措施非常严格,道路交通法规定,在道路运输中驾 驶超限超载车辆是一种违法行为。每一起超载行为都要承担高达5000英榜的罚款。如 果某运输车辆经常或长期超载,并有可能对人员构成危险或伤害,被视为一种更为严重 的违法行为,司机或企业将要承担“使用危险车辆”的罪贲,除了给予罚款外,还要对 驾驶执照做强制性的备书,并给予运输企业以资质不合格的处罚。此外,对超载违规行 为还可中止、取消或重新发放道路货运车辆营运证等。1.2.1.3 日本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理上,日本实行“一超三罚”制度即罚货主、罚运输企业、罚 司机。车辆超限超载首先是先罚装货单位。道路超限检查站在检查时,要求司机提供货 运单,记录货源单位;车辆超限超载时,通知货运单位在规定时间缴纳罚款,如果逾期 不交,将由银行代扣:其次是罚运输公司负责人,车辆超限超载是,检查站将通知运输 公司限期到银行缴纳罚款,逾期不交,有银行从公司账户中扣缴;最后是罚司机,这种 罚款明确表明是不能报销的,以强化司机的守法意识。对个体运输户,则将公司罚款和 司机罚款一并由承运人承担。实践证明,严厉的“一超三罚”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2国外治超经验借鉴【21从发达国家多年的治理超限超载过程可以看出,采取加强立法、健全行政管理体制、 经济调节、严厉处罚、先进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良好效 果。通过对国外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的研究与分析,结合我国治超工作的实际,我们可ra种曼终.治理超载超限运输的对策J.运愉市场,借鉴发达国家的治超经验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2.2.1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发达国家较早出现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在长期的治理过程中,注重及时制定治理超 限运输车辆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治理法律体系,为长期依法治超奠定了基础, 也使得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主要发达国家道路秩序良好,恶意超限超载少 见,已步入依法、良性的管控阶段,法律已成为这些国家治超的基本手段。1.2.2.2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建立健全治超行政管理体系,有利于确保治超工作常态化,提 高治超的有效性和持续性。1.2.2.3实施严厉的经济处罚和司法处治国外很多国家对超限超载运输在经济上釆用了长期有效的经济处罚政策,实施严厉 的罚款,必要时采取司法行动,效果明显。国外对超限超载运输处罚非常严厉,主要表 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罚的对象包括驾驶员、货主和运营企业等;二是处罚力度很大, 对超限超载行为,大都给予高额的罚款,而且超的越多罚的越重,在实施处罚的同时, 有些国家还设置的重车税种,如日本对重型车辆征收汽车重量税,此外,有些国家除了 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外,还运用了司法手段。_1.2.2.4充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发达国家在治超上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保证了治超工作高效、精确的科学治 理方式目前各国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监测包括设置固定监测、流动监测和运用动态称 重技术检测,这些对控制超限超载运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 幵始高度重视车辆称重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不断创新超限检测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1.2.2.5实行日常化制度管理对治超工作实施日常化管理,有利于治超工作长期有效幵展。美国对公路超限运输 的治理是一种完全的日常管理,在洲际公路的州界处,都设有固定的称重检查站,拥有 1000余个固定监测站监控超限运输。综上所述,国外对货运车辆超限治理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都采用了以法律 为基础,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相配套的综合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长效治理的管理机制。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1.2.3我国治理超限运输的过程及简要效果分析纵观我国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历史,我们可以把治理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动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以前),交通部于1989年底颁 发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理工作一年后终止,规 定停止执行。1997年7月,公路法颁布实施,超限超载运输管理首获法律保障。 各省随即掀起又一次大规模“治超”高潮。这一阶段的治超特点是由于超限超载对公路 严重的破坏交通公路管理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自发要求治理。超限超载车辆的改装 还处于比较原始阶段,行业和地域利益冲突还不是很尖锐。第二阶段:集中治理阶段(从2000年至2007年),2000年4月,经过完善的新超 限运输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施行,从当年4月起再次对公路超限货物运输进行治理。公 安部也从2001年5月开始,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治理公路超载货物运输活动。2003年底, 交通部就全国超限运输的情况向国务院进行了专题报告,温家宝总理作出“要治理就要 坚决治好,不能半途而废”重要批示。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按照交通部、公安部等 七部委(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督局、工商总局、法制办等) 联合颁发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简称全国集 中治理实施方案)全国开展了为期三年声势浩大的集中治理。按照全国集中治理实 施方案,一场规模空前、力度空前的全国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拉开了帷幕。全 国集中治理实施方案在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内容、要求以及组织实施 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的安排部署,这为全国开展冶理工作发挥了统领性作用,以此为基础,治超工作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2000年2004年是集中治理的准备阶段,2005年2007年是集中治理的攻坚实施阶段。在开展集中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工作中,很重要、很有效的举措就是全国治 超领导小组制定的年度治超工作要点,使治超工作措施不断完善,不断深入人心。2005 年3月,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了 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提出二十三条具体措施和 要求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批示和国务院办公厅加强治超工作的通知 精神,2005年6月召幵了全国治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原则【3】,提出把好“三个关口”和建立“三 个体系”的措施,即把好非法车辆生产出厂关、上路登记关、进入运输市场营运关:建 立车辆管理监测网络体系、运输价格规费体系、治超法律法规体系。2006年3月,交通 部等九部委印发了 2006年全国治超工作所要点,提出治超工作由“巩固成果,依法严 管,重点突破,有效推进”逐步转向“突出源头治理,强化执法力度,完善监控网络, 建立长效机制”的新阶段。第三阶段,长效机制构建(2007年起) 2007年11月,召开了全国治理车辆超限 超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了温家宝总理“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很有成绩,建立长 效治理机制关键在严格执法”的重要批示,总结了三年集中治超工作,明确了今后治超 工作重点,并对全国治超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做了全面部署。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九部委印发了全国 长效治理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治超工作从集中治理向长效治理的历史性转变。全国长 效治理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工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建立长 效机制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工作措施方面,对路面治理、源头监管、经济调节、保障 措施提出具体要求。通过以上三个阶段我们看到,我国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是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工作逐步建立了法律法规,依法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 运输得到保障;二是大规模、严重超限超载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三是治理程序操作规 范,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工作程序;四是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装备、技术水平有 很大的提高。1.3研究的意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 表现有:是超限超载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正在向隐蔽性、边缘化方向发展,超限超载的 方法、手段发生很多变化,出现了如换卡、分载、合载,故意造成交通堵塞逃避检查, 故意制造检测设备故障等;二是随着治理站点的大量建设,燃油税的实施,原来“大吨小标”货运车辆消失, 出现“大吨小功”车辆,即车辆核定载质量达到超限超载运输下限,其动力、安全等性卩1转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輪部.能却不能与之匹配,大大低于核定载质量。其危害有两点:一是“大吨小功”车辆对公 路设施的直接危害减少,但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的“混合交通现象”,公路承运能力大 大降低,二是诱发交通事故。三是公路货运市场的无序竞争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运价低于成本等问题依然严重。 四是汽车制造、改装行业问题依然突出。具备明显超限超载能力的车辆源源不断制 造出来。五是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各项建设不断加强,治理效果却不再有明显改善。这些问题说明我国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目前所釆用的手段似乎达到其效果 极限,距离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还有很长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重 新审视我国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理论建设。困惑大家的一个问题是:国外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方法、措施等我们几乎 都使用了,技术手段甚至是世界领先的,为什么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呢?对比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工作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我们发现在这一方面,我们并不比发达国家采取的方法措施少,在人员、设施、装备、 技术等方面,我们甚至超过他们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我国现阶段实际,从更深的层次 去审视这一问题。2005年召开的全国治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重要会 议,其主要贡献是在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理论建设方面做出了突破,提出了把好 “三个关口”和建立“三个体系”的措施,即把好非法车辆生产出厂关、上路登记关、 进入运输市场营运关;建立车辆管理监测网络体系、运输价格规费体系、治超法律法规 体系。三个关口和三个体系建设切中治超要害,但是这次会议的精神至今没有得到很好 的落实*究其原因,在行业部门利益面前,各行业协调一致的合力并未形成,执行主体 的片面使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参与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利益链条中,有非法汽车制造、改装企业,有货主, 有承运人,有在执行治理任务中存在不正当利益行业及执法人员等等。我们釆取的措施 和办法主要针对的是承运人。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危害的行业和人群是:交通公路行 业、汽车制造行业守法经营者、守法的承运人、非特定其他人群、参与公路超限超载货 物运输的司机等。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继续发展,危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危害政府 的公信力。我们采取的措施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斩断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利益链条,消除 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一切危害,保护受危害行业、人群利益及政府公信力。再来对照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及其取得的成效,就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完全达到根 本出发点的要求。发达国家在釆取了这些方法和措施后,为什么就能够达到根本出发点的要求呢? 很明显,是我国基础法律制度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基础法 律制度方面进行补充完善,应该能够取得和发达国家等同的效果。本论文认为在和发达 国家比较,不同点有两点:一是普通群众参与治理不够充分,治理只是行政部门的工作, 二是在我国现阶段,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带有浓厚行业利益,执行缺乏社会监 督,起不到应有的效力。本论文提出的“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促进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 机制的形成”的观点,就是要综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1.4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1.4.1研究思路,.本论文在研究了我国在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过程,提出了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 输工作的阶段划分;借鉴和对比国外治理措施与效果,分析指出我国治理超限超载货物 运输与国外治理的根本不同点;提出了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建立的标志;根 据与国外治理效果的比较,立足我国现阶段实际,得出“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 促进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的观点。 1.4.2论文框架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析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回顾了我国 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经过,划分了治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明确了建立治理超限超载 货物运输长效机制是治理的最终目标。在对比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 输方法措施与效果后,立足我国现阶段实际,提出“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促进 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的观点。第二部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基本认识。界定了超限运输和超载运输的概念,分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第三部分:我国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析了我国在治 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指出了以现有的方法、措施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很 难达到建立长效治理机制的目的。第四部分: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建立的标志探讨。提出治理超限超载货 物运输长效机制的建立的标志,应该是具有理论建设完善、措施效果全面均衡有效、执 行措施的可持续性强、治理效能高等特点的治理机制的全面形成。第五部分:分析建立货运车辆安全追查制度的基础和可行性,论述建立货运车辆安 全追查制度,对建立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重要作用。指出建立货运车辆 安全追查制度,是促进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的形成必由之路。 第六部分:结束语。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及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基础理论超限和超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又有联系,本章将首先明确超限运输和超载运 输的定义,分析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和相互联系。并从法律、经济、公路工程、车辆技 术的角度来审视超限超载运输的属性。2.1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定义运输就是使用车辆、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使人和物发生位移,从一个地方到达另 一个地方,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之运输方式有公路、铁路、航空、航运 和管道运输等,公路运输是多种运输方式的一种。本研究所指的超限运输和超限超载运 输,均指公路货车超限运输或公路货车超载运输。2.1.1超限运输的定义4】交通部2000年颁布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令2000年第2号)第三条,对超限货物运输做出了明确规定,车货总质量、轴载质量、 外形尺寸三者之一超过限值标准的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情况称之为超限运输。全 文引用如下: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2米以上);(二)车货总长18米以上;(三)车货总宽度2.5米以上;(四)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千克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 车货总质量46000千克以上;(五)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 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千克; 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 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W李淑秋.公路货运车辆实行计重收费利弊浅析J.福建物价,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千克; 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千克; 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千克; 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千克;交通部门制定超限运输有关限值的出发点是:、保护公路基础设施不被非正常破坏。公路基础设施的正常破坏机理是疲劳破坏, 即设施在限定荷载、限定行驶状态下,反复使用,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后,出现破坏。非 正常破坏主要是极限破坏。车辆轮胎作用于路面的压强大于路基路面设计承受能力,在 大大少于设计反复使用次数时(使用寿命)出现破坏;桥梁、涵洞等设施在车辆轮胎的 作用下,产生大于其设计的弯矩和剪力,在大大少于设计反复使用次数时(使用寿命) 出现破坏。所以,车辆的总重、轴重、轴轮胎数量都是限定因素。二、保证公路基础设施被合理使用。车辆的超限运输必然影响其速度等行驶状态, 公路上行驶的所有车辆在限定的髙速、低速范围内行驶,公路的承运能力可以正常发挥。 以高速公路为例:如果货运车辆车速过慢,必然引起对车流的干扰,形成事实上的混合 交通,大大降低高速公路的承运能力。我国髙速公路使用现状是当车流量远远低于设 计流量时,就拥挤不堪,被迫进行改扩建,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一般双向四车道 高速公路的设计流量为50000辆以上,在我国,大部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在流量大于 20000辆时就被迫改扩建。车长、车宽超出限定的车辆行驶公路,干扰其他车辆正常通 行,也会对公路承运能力形成影响。三、保证交通安全。交通是人、车、路形成的统一运输系统,其各项因素的参数应 该相互适应,超宽超长的超限车辆在行驶时,与公路的技术指标不相适应,干扰其他车 辆正常行驶,容易诱发交通事故。车辆的载重超过限定,引起安全行驶性能下降诱发 交通事故。超限运输的概念主要是车辆总重、轴重、几何尺寸等相对公路限定而言。超限运输 的主要管理部门是交通公路部门 2.1.2超载运输的定义5】实际装载的货物质量超过核定载质量的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情况,称之为超载P1樊梓.车辆超载超限的根源及其治理公路运输文摘,2004, (10)运输。汽车制造企业对其生产的每种车辆都会按国家标准规定和产品设计要求给出车辆 的具体质量参数,包括整备质量、总质量、轴载质量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标 准和实际车辆的技术条件核定载质量用于车辆登记、注册管理和营运管理。超载运输所超过的限值是针对车辆而言的,特别是车辆结构的承载能力。限制的是 重量或者质量,单位是吨。公安交管部门为车辆核定其载质量,作为车辆运营中装载货 物质量的限值,主要从汽车性能和行车安全角度出发,.保证车辆的各项动力性能和承载 性能,防止由于车辆装载原因造成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于超载运输的有关规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1.3超限运输与超载运输的关系根据上节所述,超载运输和超限运输的不同点是:一是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超限 运输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公路法及交通运输部门的相关法规,超载运输适用的法律法 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二是管理部门不同,超限运输管理部门是交通公路管理部门,超载运输管理部门是公安 交通警察部门;三是限定的内容和对象不同,超限运输的概念是相对于公路承载能力、 运输条件,限定内容是车辆的总重、轴重、几何尺寸,超载运输的概念是相对于车辆核 定质量,限定内容是载货质量。超限运输和超载运输相同点是:都是利益驱动下追求超额利润的违法行为,都具有 广泛的社会危害性。超限运输和超载运输都是一种运输行为,其行为和公路、运输、车 辆有关,在治理中,应该统一考虑,综合治理。运输行为考虑到超限运输与超载运输,有四种不同的运输情况:既不超载又不超限、 超载不超限、超限不超载、既超限又超载的情况。在实际运输行为中,既超限又超载的情况是占大多数,而且是一种典型的运输违法 行为,治理超限运输和超载运输的部门、设施、组织具有相关性,所以本论文将超限运 输与超载运输统一起来,作为研究对象,即超限超载运输。2.2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属性6】超限超载运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可以确定其不同的性质。 对超限超载运输性质的分析和认识,是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理论体系的必要 步骤,是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的理论基础。2.2.1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法律属性超载运输和超限运输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超载运输违反行政法即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超限运输违反了民 事法和行政法即公路法和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总之,超限运输和 超载运输,都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超载运输违反道路交通安 全法是采取禁止主义的;超限运输违反公路法采取的是严格限制许可主义,即经 过审查批准采取防护措施可以通行,未经批准不得通行。所以,确定超限超载运输为违法行为,这是很明显的结论。但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 违法性的社会认知程度却是极低的,同时,治理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社会认同也是极低。 这正是治超的困境所在和建立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长效机制需要认真研究的理 论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不超限超载就不能挣钱”的说法是缺乏法律意识的明显表现,我们 从分析这一超限超载行为“理论支持”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以下问题。一是基础法律的不健全,使得我国社会对诸如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的认知度极低, 对其违法行为的容忍度极低。二是超限超载运输导致的危害是“隐性”的,特别是引发 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作为最直接的受害人司机来说,由于没有维护权利的制度,长 期以来形成了对自身安全权利的忽视,超限超载行为对非特定人群的安全威胁,更是没 有相应的法律约束。三是超限超载行为的出现与政府市场监管有直接关系,市场监管的 作为不力,使得超限超载行为成为承运人的无奈之举,其既是违法行为的实施者也是违 法行为的受害者。所以,建立公路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治理长效机制,要从基础法律的健全、行业利益 协调、政府职能的有效运转等深层次考虑,简单地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是很难长期 奏效的。2.2.2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经济属性外部性(externality)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 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 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从超载运输与超限运输的外 部性分析,其结论是一致的,都是具有对公路造成破坏、严重扰乱了公路货运市场秩序、 诱发大量公路交通事故、影响了国家运输税费的正常收取和管理秩序、干扰汽车工业生 产秩序、降低公路运输能力等转嫁自身成本、造成广泛社会危害的特征,是外部性负效 应的典型表现。2.2.3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工程厲性公路基础设施的正常破坏机理是疲劳破坏,即设施在限定荷载、限定行驶状态下, 反复使用,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后,出现破坏。非正常破坏主要是极限破坏。车辆轮胎作 用于路面的压强大于路基路面设计承受能力,在大大少于设计反复使用次数时(使用寿 命)出现破坏;桥梁、涵洞等设施在车辆轮胎的作用下,产生大于其设计的弯矩和剪力, 在大大少于设计反复使用次数时(使用寿命)出现破坏。超限超载行为造成公路路面、 桥涵等极限破坏,大大降低公路使用寿命,增加公路维修成本。车辆的超限运输必然影响其速度等行驶状态,公路上行驶的所有车辆在限定的高 速、低速范围内行驶,公路的承运能力可以正常发挥。以高速公路为例:如果货i车辆 车速过慢,必然引起对车流的干扰,形成事实上的混合交通,大大降低高速公路的承运 能力,我国高速公路使用现状是,当车流量远远低于设计流量时,就拥挤不堪,被迫进 行改扩建,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一般双向四车道髙速公路的设计流量为50000辆 以上,在我国,大部分双向四车道髙速公路在流量大于20000辆时就被迫改扩建,车长、 车宽超出限定的车辆行驶公路,干扰其他车辆正常通行,也会对公路承运能力形成影响。 所以,超限超载货物运输行为,是非有效和节约性的使用道路资源的运输方式。2.2.4超限超载货物运输的技术属性从车辆技术的角度分析,超限超载货物运输是突破了车辆安全技术标准限制要求的 运输行为。车辆超负荷运行后,不仅仅是速度减低、油耗增加、寿命缩短的问题,车辆 行驶的安全性能会发生严重恶化,车辆的交通事故率急剧升高,严重威胁到公路行车安 全,威胁司机自身和非特定人群的安全。更为可怕的是大吨小功车辆的出现,使行车安全问题更加隐性化、合法化、也更加 危险化。我们经常见到的货运车辆在行驶时刹车失灵等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