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选择题和计算题总结和答案.doc_第1页
统计学选择题和计算题总结和答案.doc_第2页
统计学选择题和计算题总结和答案.doc_第3页
统计学选择题和计算题总结和答案.doc_第4页
统计学选择题和计算题总结和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 计 学 练习题一、选择题1、形成统计总体的三个特点是( C ) A、同质性、大量性、综合性 B、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同质性、变异性、大量性 D、数量性、具体性、差异性2、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情况时,“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是( B ) A、数量指标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质量指标3、某学生考试成绩是80分,则”80”是( D ) A、品质标志 B、质量指标 C、变量 D、变量值4、说明统计总体的单位( C ) A、只有一个标志 B、只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职工进行研究,总体单位是( A ) A、每一个职工 B、每一个工业企业 C、所有工业企业 D、第一个工业企业的职工6、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 D ) A、每个职工的性别 B、每个职工的工资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B ) A、 调查时间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8、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有( B ) A、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B、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C、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 D、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9、调查某市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 D ) A、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B、填报单位是每个职工 C、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都是企业 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填报单位可能是每个企业10、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 B ) A、全面调杳 B、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11、调查鞍钢、宝钢、武钢、包钢等几个大型钢厂,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C ) A、普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2、有意识地选取几十块地来估算某地区粮食产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D ) A、重点调查 B、非全面报表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1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农村耕蓄调查 C、产品质量调查 D、工业企业生产调查14、要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射程,最好采用( D )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5、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 C ) A、普查的典型调查 B、重点调杳和抽样调查 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16、下列必须采用一次性调查的是( C ) A、统计报表 B、抽样调查 C、普查 D、重点调查1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C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8、下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人口按民族分组 C、人口按地区分组 D、企业按有制分组19、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B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无法确定20、下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C ) A、工人按产量分 B、职工按年龄分组 C、企业按产业分组 D、学生按考分分组21、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限必须( C ) A、相等 B、不等 C、重叠 D、连续2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 A、划分各组界限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组数 D、确定组距23、计算向下累计次数时,各组累计次数表示( A ) A、各组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各组上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D、各组下限以下的累计次数24、统计表的主词是指( C ) A、描述研究对象的指标 B、宾词的具体表现 C、各种指标所描述的研究对象 D、总体单位标志的总称25、连续型变量的分组( B )A、只能是单项式分组 B、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C、只能是等距分组 D、只能是异距分组26、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商品零售额属于( A ) A、数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时点指标 D、质量指标27、某县有100个副食品零售商店,商业职工2500人,商业零售总额5000万元,在研究商业职工分布和职工劳动效率两种情况时:( B ) A、100个商店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 B、2500人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C、5000万元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 D、每个商店的零售额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数28、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D ) A、每平方公里平均铁路长度 B、全市居民人均GDP C、居民人均拥有绿地面积 D、企业平均职工人数 29、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103.2% B、107.4% C、93.1% D、110.5%30、当变量数列呈左偏钟型分布时,存在( C ) A、 B、 C、 D、31、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 C ) A、为最小 B、等于各变量值之和的平均数 C、为0 D、为不确定值32、某一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标志值都增加1倍,次数都增加1倍,则众数值( C ) A、不变 B、增加2倍 C、增加1 倍 D、无法判定33、甲、乙两数列的平均数分别为100和185,标准差分别为15和20,两数列的离散程度( C) A、二者相等 B、甲低于乙 C、乙低于甲 D、无法比较34、同质总体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现象的( A ) A、离中趋势 B、集中趋势 C、变动情况 D、普遍水平3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 发展速度下降,增长量也肯定下降 B、 现象逐期增长量上升时,逐期增长速度也上升 C、现象逐期同速增长时,逐期增长量也增加 D、增长量不变,增长速度也不变36、若有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5%、8%、12%,此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C ) A、 B、 C、-1 D、37、抽样调查中( A )A. 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B、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 C、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D、只有随机误差 38、总体内部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很能大且单位数又多时适宜采用( B ) A、纯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39、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再依固定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称为( D ) A、分层抽样 B、简单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40、简单重复抽样下,若误差范围缩小为原来的,则样本单位数应为原来的( B ) A、6倍 B、9倍 C、4倍 D、3倍41、优良统计量的无偏性是指( A )A、样本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参数值 B、样本指标值等于总体参数值 C、样本指标值与总体参数值的方差最小 D、样本指标值的平均抽样误差等于043、连续生产某产品的工厂,每隔1小时取5分钟产品进行检验,这是(D ) A、简单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44、在类型抽样中,应尽可能地( A ) A、缩小组内方差、扩大组间方差 B、缩小组间方差、扩大组内方差 C、缩小组内和组间方差 D、扩大组内和组间方差45、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表现形式分为( C ) A、正相关和负相关 B、单相关和复相关 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D、低度相关和高度相关46、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D ) A、r=0 B、-1r0 C、0r1 D、-1r1 47、每吨铸件成本(元)依每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的回归方程为,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吨,成本( C ) A、平均降低269.5元 B、平均提高269.5元 C、平均降低0.5元 D、平均提高0.5元48、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 D ) A、都是随机变量 B、都是非随机变量 C、只有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D、只有因变量是随机变量49、回归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C ) A、现象相关程度的指标 B、因变量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C、回归方程代表性的指标 D、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性的指标50、已知,则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 B ) A、 B、 C、 D、无法确定51、变量、的正相关关系是指( A ) A、增加,也增加 B、为正,也为正 C、为负,也为负 D、增加时,值为正52、已知变量、的相关系数为,若变量的值均增加2倍,则与变量的相关系数等于( C ) A、2 B、 C、 D、不确定53、数量指标是反映( A ) A、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 B、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 C、总体单位大小的指标 D、总体的相对数量指标54、某高校1995年全部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2岁,这是( D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55、对我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调查,属于( B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56、在国营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A、国营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 B、每个国营工业企业 C、国营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D、所有国营工业企业5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内容的承担者是( B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报告单位 D、统计报表58、第四次人口普查是( C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59、下列情况的统计报表,属于间断登记的是( C )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购进额 C、商品库存量 D、商品销售量60、代表性误差是( B )特有的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61、某高校1994年年初在校学生人数9800人,全年毕业生人数2000人,则两个指标( D ) 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62、全国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B )A 、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63、逐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和逐年增加的棉花产量,两项指标( B )A、均是时点指标 B、均是时期指标 C、均是相对指标 D、均不是总量指标 64、某商店3年中商品流转额平均每年增加1万元,则商品流转额发展速度将( B )A、逐年增长 B、逐年下降 C、各年不变 D、无法确定65、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 D )A、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B、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C、样本指标值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参数 D、样本指标值的方差最小66、抽样误差是指( C )A、抽样中的系统性偏误 B、登记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所有代表性误差67、根据抽样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抽样人数相等,优秀生比重的抽样误差( B )A、一年级大 B、二年级大 C、相同 D、无法确定 68、与上年相比,某公司人均产值提高了10% ,产值增长了20%,则公司人数增加了:( ) A、10% B、12% C、9% D、5%69、某企业今年的销售额与去年持平,其产品销售价格平均下降了5%,则产品销售量增长了: ( )A、105.26% B、5.26% C、107% D、7%1、已知20名工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个)10个以下102020 303040工人数(名)2864 要求:(1)计算20名工人平均日产量、标准差。2、已知某企业生产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产品名称销售量销售单价(元)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万件)乙(万件)丙(万公斤)1022101220815541865 计算:(1)产品销售量总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增长而增加的销售额;(2)销售价格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增加的销售额; (3)从绝对数和相对数分析销售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