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_第1页
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_第2页
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_第3页
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_第4页
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 第15卷第6期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年12月Journal ofPLA Universityof Science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15No6Dec2O14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芦岁磊李宏,刘增宏(1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0)摘要针对现有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方法(Ow方法)在时空尺度参数与最优压力层选取方面的不足,在气候态盐度剖面客观估计过程中引入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以及在最优压力层的选取中提出一个利用气候态盐度资料代替浮标原始盐度观测资料的优化方案,构建了一个改进的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理论和现场观测资料检验等手段,对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资料客观估计中的可行性,以及优化方案对选取最优压力层的合理性做了验证。 结果表明,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温盐梯度较大海域,可以将15MPa水深以上的盐度估计精度提高001以上,而利用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结果选取最优压力层的优化方案,能够更合理地选取最优压力层。 关键词Argo;盐度资料;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延时质量控制P7152,P73112DOI107666jissn10093443xx0915010Improvement of Argo salinity datadelayed-mod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LUShaolei,LI Hong,L儿Zenghong(1The Second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State OceanicAdministration,Hangzhou310012,China;2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and Estuary,Hangzhou310020,China)AbstractTo solvethe deficienciesof thespatial scaleand the best pressure levels in the existingArgo salinity delayed-mode quality controlmethod(OW method),a GradientDependent SpatialScale Method(GDSSM)was introducedin objective estimationof climatological salinity atlocations of the floatprofiles,an optimization scheme proposedin whichclimatologicalsalinityis usedinstead ofobservations from the float,and animproved Argosalinity delayedm odequality controlmethod setupU singthe meansof theory testingand fieldobservation datatesting,the feasibilityof the GDSSM and the rationalityof theoptim izationschemewere verifiedThe resultsshow that,in the sea areawhere thesea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is largechanges,theGDSSMcan improve theauracy about001in above150bar depth,and thatthe optimizationscheme canget more reasonableresult of thebest pressurelevelsKey wordsArgo;salinity errors;GDSSM;delaye mode qualitycontro12000年,国际Argo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提供了各大洋02000m水深内的温、盐度剖面资料,受到了海洋和大气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青睐1叫。 然而,由于Argo剖面浮标携带的电子传感器受海水腐蚀、海洋生物附着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浮标观测资料中包含各种测量误差,尤其是盐度误差5-1o。 因此,针对Argo盐度资料校正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工作应运而生。 研究发现,除了深层水形成海域(如拉布拉多海、威德尔海等)以外,盐度在全球大洋深层变化非常缓慢,故可以认为,Argo剖面浮标在xx091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xxFYl12300)作者简介卢少磊,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物理海洋学,Is1324004163corn第6期卢少磊,等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有限的观测期(三四年)内,深层海水的盐度值基本不变,这就为盐度资料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办法。 xx年,AWong等u利用客观估计方法和历史观测资料,开发了一种检测与校正Argo盐度观测误差的延时质量控制方法(简称wJ0方法)。 由于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和计算过程的自动化,很快就被国际Argo资料管理组确定为盐度延时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 但经过几年的实践后,发现其存在着如在垂向层化较弱、水团温盐性质时空变化较大海域中校正效果较差以及不必要的插值误差等缺陷。 于是,LBohme等【1针对WJO方法的缺陷,在选择历史水文数据时,加入了正压行星涡度因素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最优压力层”的概念,研发了一种改进型的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方法(简称BS方法),在北大西洋亚极地海区取得了较好的校正效果,但其在海域适应性以及最优压力层选取等方面仍存在缺陷。 xx年,WOwens等1整合了wJO和BS2种方法的优点,并对最优压力层的选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形成了目前在各Argo资料中心通用的Ow方法。 由于早期历史观测资料数量有限,使选取参考资料时使用的空间尺度参数较大,虽然可以得到足够多的参考资料,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混杂不合适的历史资料,从而给气候态盐度剖面的客观估计以及盐度校正结果带来不确定性。 另外,由于浮标自身观测的盐度剖面中存在着漂移误差,导致用其选取的最优压力层结果存在偏差。 随着近年来船载CTD观测资料的增加,特别是经过严格筛选的Argo剖面资料的加入1,使得历史数据库中的资料数量得到了较大补充,为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尺度参数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文通过引入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根据海洋要素水平梯度的变化控制空间尺度参数大小,利用客观估计气候态盐度剖面代替Argo浮标盐度观测剖面,并采用理论和现场观测资料检验等手段,对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资料客观估计中的可行性,以及优化方案对选取最优压力层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1oW方法海水的位温 (0)和盐度(S)之间的关系代表了某一海区的水团性质,这种0一S关系受海水季节以及年际变化的影响,同时强涡旋、海洋锋也对其有显著影响。 然而在全球大部分海域中,深层海水存在着稳定的0一S关系。 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稳定的0一s关系,以及Argo浮标高精度的温度、压力观测值,检测与校正其盐度观测值。 由此,利用延时质量控制方法(OW方法)对Agro资料进行质量控制分为2个部分 (1)利用历史参考资料客观估计得到的浮标剖面位置处气候态盐度剖面,与浮标盐度观测剖面进行对比,若深层盐度观测值超出气候态盐度变化范围,则判定该浮标的盐度资料存在漂移误差; (2)作出判定之后,利用该气候态盐度资料对发生漂移的盐度剖面进行延时校正。 11气候态盐度剖面的客观估计在海洋数据分析中,常常遇到利用已有观测资料估计物理场中任意位置处的数值。 为解决这类问题,文献193使用了一种客观估计方法。 该方法得到的估计值是线性、无偏的,且其估计误差也是最小的。 已知一系列观测点上的盐度值S(z,Y,t,),i一1,2,?,根据高斯一马可夫理论,估计点(z。 ,Y。 ,t。 )上盐度值的线性、无偏估计形式为S(z0,Yo,to)一S(zf,Yf,t)+Ws(z,Y,t)一(,Y,t)。 (1)式中(z,Y,t)表示参考资料的均值;w为系数矩阵,WC(Cd)。 (2)式中c表示观测点与估计点之间的协方差矩阵;(表示观测点与观测点之间的协方差矩阵。 该系数矩阵决定着观测值订正到估计点的程度,以及观测信息的传播方式。 然而对于观测点的选取,主要取决于观测点与估计点的空间距离与时间间隔,且空间距离越近、时间间隔越小的观测点,其盐度值与估计点的盐度值之间相关性越大。 另外,考虑到大洋环境的特殊性,即大洋温盐度要素的纬向变化远小于经向变化,因此采用高斯指数函数形式估计系数矩阵加卅引,其形式为L=唧一+)a xpc厂l一十_-十一J7。 (3)式中L和L分别表示经向、纬向尺度参数,即选取观测点的有效半径;r表示时间尺度参数,即选取600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5卷参考资料的时间范围。 基于文献23中提出的海洋标量场受2种尺度(大尺度和小尺度)变化过程影响的假设,将气候态盐度剖面的估算过程分为2个步骤 (1)利用大尺度空间参数L和L以及参考资料估计,得到由海洋大尺度过程决定的盐度值S。 (z。 ,Y。 ,t。 ); (2)利用小尺度空间参数L。 ,L。 和时间尺度参数r,以及参考资料的残差信息估计,得到由小尺度海洋过程引起的盐度变化S(z。 ,Y。 ,t。 )。 最后,再将两部分盐度值相加就可得到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值,且其估计误差为(s)一R(z,Yi,)一cT-d C。 l=1 (4)至此,根据式 (1) (4)就能得到浮标剖面位置处的气候态盐度及其对应的估计误差。 之后就可以将气候态盐度资料与浮标盐度观测资料对比,并判断浮标盐度资料是否存在漂移误差。 若浮标盐度观测资料超出气候态盐度变化范围,则判定浮标电导率传感器发生漂移,须对浮标盐度资料进行延时校正;反之,则认为浮标电导率传感器工作正常,浮标盐度资料无漂移误差。 12盐度延时校正浮标盐度资料的延时校正是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浮标剖面位置处的气候态位势电导率值(由气候态盐度值换算得到)进行线性拟合,最后再转换为盐度得到的。 浮标电导率传感器的漂移主要是由海水腐蚀或海洋生物附着而造成的电子元器件有效容积变化引起的2孙,而这种有效容积的变化符合线性模型,使电导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个比率。 同时假设同一条剖面上的传感器有效容积不发生变化,即该比率在同一条剖面上为常数,由此可得某浮标第条剖面位势电导率校正公式为aiCf,+ef,C f。 式中Cm表示某浮标第条剖面的k压力层上的观测位势电导率;表示该剖面上的校正系数,反映了由电导率传感器有效容积的变化引起的观测位势电导率的相对变化;C表示浮标第条剖面k压力层上的位势电导率校正值;e表示该校正模型在第条剖面k压力层上的误差。 然而,由于蒸发、降水、水平平流和垂直混合等因素的影响,海洋上混合层盐度值具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压力层的水团温盐度时空变化不同,因此气候态盐度值在不同压力层上具有不同的估计误差,而较大的估计误差势必带来较大的校正误差。 于是,为了消除上层海洋盐度时空变化对Argo盐度资料延时校正的影响,同时尽量减小盐度资料的校正误差,根据浮标的温盐度观测剖面,在浮标所有压力观测层中选取1O个0一s关系最为稳定的压力层P(尼一1,2,?,10),作为位势电导率校正依据,并称1O个压力层P为“最优压力层”1引。 于是,通过1O个最优压力层上的标准加权误差乘方的最小化即可计算校正系数a10e2一COm(、Cobi一6t kC)。 =式中Co?b)表示第条剖面P压力层上的客观估计位势电导率值;m为P压力层上的权重系数,与该压力层气候态位势电导率的客观估计误差的倒数有关,即,一J1&(co。 b。 ;)。 式中,(C)由式 (4)的气候态盐度值的客观估计误差换算得到。 最后,利用最j-乘法将该浮标所有剖面的校正系数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得到最终的位势电导率校正系数,并将其换算为最终的盐度校正值。 引。 2oW方法的改进根据对OW方法两部分的介绍不难看出 (1)参考资料的选择以及参考资料与浮标剖面资料的相关性(即2个协方差矩阵)都与时空尺度参数的设定有关,因此气候态盐度值的客观估计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时空尺度参数的大小合适与否; (2)10个最优压力层的正确选取,关系着盐度延时校正的结果。 然而,由于早期参考数据库中高质量船载CTD仪观测资料数量较少,尤其是在大洋中央海域少有船载CTD仪观测资料,在选取参考资料时设置的时空尺度参数都较大(通常纬向和经向参数分别取为24。 和12。 ,时间尺度t为10),从而使得在一些温盐水平梯度较大的海域中(如大西洋亚北极环流海域、南大洋海域、西边界流和冷暖海流交汇海域等),由于大时空尺度参数会使选取的参考资料中混杂进与浮标剖面处温盐性质相关性较差的历史观测资料,从而降低了气候态第6期卢少磊,等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盐度剖面的客观估计精度;另一方面,当浮标电导率传感器发生漂移时,由于浮标盐度资料存在漂移误差,使得最优压力层的选取结果与真实海洋情况之间存在偏差。 以上提到的2个问题都影响着盐度延时质量控制的最终结果。 为改进这2个缺陷,分别在盐度剖面的客观估计中引人了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最优压力层的选取中提出了一个利用气候态盐度资料代替浮标自身盐度观测资料的优化方案。 21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张春玲等船在对Argo温盐资料进行再分析及三维网格数据重构时,基于温盐度的二维扩散方程,推导了各向异性条件下空间相关尺度参数与温、盐度梯度分布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海洋中温盐度梯度分布的空间相关尺度方案,即梯度依赖相关尺度法。 本文对该方法作适当调整后,得到了能够满足气候态盐度剖面客观估计具体过程的“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gradient_dependent spatialscale method,GDSSM),其相应的空间尺度计算公式为;+(I_ff_x爵OTD aSDi罔);1l OTDI爵aSo阿aSD)。 (5)式中D表示整个剖面上的某个代表性深度层,它由具体的温盐分布情况决定;和表示温度dz在代表性深度层中的水平梯度;和下OSD表示盐d zd度在该深度层中的水平梯度。 另外,为了防止参考资料的选取数量偏少以致客观估计误差增大,需要根据浮标漂移海域的历史参考资料密度确定相关梯度值w和w的上界。 L和L为空间尺度常数,为保持改进后的空间尺度参数与原尺度参数的连续性,仍将其设定为24。 和l2。 另外,目前设定的时间尺度参数为10a,这一设置基本能够适用于海水温盐性质年际变化较小的大洋中央海域2,但是在海水盐度年际变化较大海域,仍会给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 为此,将其调整为3a。 22最优压力层选取方案的优化OW方法利用浮标原始观测温盐剖面资料选取最优压力层,然而当浮标电导率传感器发生漂移时,由于浮标盐度资料存在漂移误差,导致OW方法选取的最优压力层与浮标漂移海域的真实情况之间存在偏差3,从而使最终的盐度延时校正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不受电导率传感器漂移影响,且与浮标漂移海域温、盐度垂直分布基本相符,又相对可靠的资料来替代浮标自身盐度观测资料,选取1O个最优压力层。 利用客观估计方法和浮标周围的参考资料可以估计浮标剖面位置处的气候态盐度剖面,能够得到较好的估计结果,且其估计值与浮标电导率传感器是否发生漂移无关;另外,气候态盐度剖面的压力层均与浮标的观测压力层相同,无需经过插值过程,即在计算过程中不会产生额外的误差。 因此,利用浮标剖面位置处的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结果,替代已发生漂移的浮标盐度观测资料,不失为是一种可行实用的办法。 3改进方法的验证31GDSSP方法的验证 (1)数字信号检验高斯信号是电磁学和信息处理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信号源,因为高斯信号作为时域的信号,其转化为频域形式的信号后仍为高斯形状3。 分别利用原客观估计方法和基于GDSSM的客观估计方法对高斯信号进行客观估计,其估计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振幅与功率均已进行了归一化,均为无量纲变量)。 从图1(a)中可以看出,原方法的估计结果与原高斯信号相比,信号峰值振幅减弱了005左右,而在信号强度变化较大的区域(812s),估计结果也偏大003左右,在7,13S处也有大约一002的误差出现;从基于GDSSM的改进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来看,信号峰值与原高斯信号无明显差异,并且在信号强度变化较大的区域(812s)内,估计结果也几乎与原信号一致,较原方法的结果有较大改进;由于7,13S处的信号强度变化很小,估计结果在这些地方同样存在误差,但与原方法相比也有所减小。 图1(b)给出了原高斯信号与2种方法模拟信号的频谱分析。 很显然,利用原方法进行客观估602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l5卷计时,002Hz内的低频信号得到了很好的模拟,但是在0205Hz内的信号与原高斯信号相比,功率迅速降低。 这是因为原方法所使用的固定尺度参数不利于对高频信号的提取,从而使得频率在0205Hz内的信号能量损耗较大;而采用GDSSM进行客观估计时,使用的是变尺度参数,在保证低频信号模拟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更多的提取高频信号的能力。 馨嘿褂时间s(a)高斯信号模拟结果频率Hz(b)模拟信号的频谱图l2种方法对高斯信号的模拟结果Fig1The simulated resultsfor Gaussiansignal aboutthe twom ethods综上所述,式 (5)给出的GDSSP完全适用于对高斯信号的客观估计,并且与原方法相比,其在不改变低频信息模拟效果的情况下,能够提高高频信号的提取能力,对信号强度变化较大区域的模拟效果有较大提高。 (2)现场观测资料检验在太平洋海域中选择3个高质量船载CTD仪观测站,并利用基于GDSSP的客观估计方法对其盐度资料进行了估计。 但在计算气候态盐度资料之前,需要确定式 (5)中太平洋海域相关梯度值w和W的最大值以及代表性深度层D的大小。 经过对太平洋各深度层上温盐度水平变化情况和气候态盐度剖面估计误差随最大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将太平洋海域代表性深度层D设定为1km,而相关梯度值W的最大值设定为4。 式 (5)中的2个参数确定后,就可以利用太平洋海域内的WOA13网格数据集(由美国全球海洋数据中心提供),计算出空间尺度参数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为了清楚地显示空间尺度的详细分布,图中每一个小椭圆在3。 3。 的网格中生成,椭圆横半轴长和纵半轴长分别表示椭圆中心处的经向、纬向尺度参数相对大小。 很显然,不同海域、不同方向(经纬向)的尺度参数均不相同在赤道太平洋上,由于海水温盐度水平分布较为均匀,所以其经纬向的尺度参数较大;而西边界流海域以及南大洋海域的温盐度经纬向梯度较大,因此其空间尺度参数也就较小。 由于Argo浮标是“随波逐流”的,浮标观测的每个剖面位置均不相同,因此每个浮标剖面的空间尺度参数也都不同,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图2太平洋空间尺度参数分布Fig2The distributionof spatialscale parametersin PacificOcean选取的太平洋海域3个CTD站位如图3所示。 其中,A站(340l ON,14502。 E)位于黑潮亲潮交汇海域,对照图2可以看到,由于其温盐度分布在经纬向梯度较大,改进的空间尺度参数为3。 左右;B站(2459。 S,150。 w)位于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其温盐度分布在经向上梯度比A点处小一些,经向尺度参数改进为6。 左右,纬向尺度参数仍为20。 左右;C站(799。 N,16399。 E)位于赤道太平洋海域,其温盐度分布均匀,空间尺度参数较原尺度参数无明显变化。 如图4所示,分别以这3个船载CTD站为实验对象,基于GDSSM方法对其位置处的气候态盐度剖面进行了客观估计(本文使用实用盐度定义,在下文的表述中将其单位PSU省略),并将其结果与原方法的估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2O8642O2l l O0O O0098765432l0lO O O00OO00604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5卷p赠34134234I334434534634734834935351盐度(b)Ts曲线图55900020号浮标漂移轨迹与Ts曲线Fig5The trajectoryandtheTS curvefor WMOID5900020为了正确判断该浮标观测的剖面漂移情况,并选取最合适的历史观测剖面,引进了王辉赞等提出的“最佳匹配”历史剖面的选取方法,其选择标准为 (1)历史资料与浮标剖面资料空间距离不能超过30km,时问间隔不能超过3a; (2)历史资料观测深度至少要达到1500m。 由于浮标剖面的“最佳匹配”历史观测资料是基于轨迹追踪法和参考数据库选取出来的,因此得到的“最佳匹配”历史剖面资料可以较好地反映浮标漂移海域的温盐分布情况,而利用该资料选取的最优压力层也能真实地反映浮标漂移海域的最优压力层分布情况。 分别利用该浮标盐度观测资料、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资料及该浮标“最佳匹配”历史剖面(图5(a)红色点)资料计算盐度方差,并选取1O个最优压力层,如表2所示。 表23种不同资料选取的最优压力层分布Tab2The10bestpressurelevels chosenfrom threedifferent data资料和“最佳匹配”历史观测资料计算得到的盐度方差大小相当。 另外,由浮标观测剖面选取的10个最优压力层,有6个处于5MPa水深附近,与“最佳匹配”历史观测资料的结果相差较大,而由气候态资料得到的10个最优压力层,除了501MPa层次与“最佳匹配”结果不一致外,其他层次两者均是一一对应的。 由此可见,利用气候态盐度资料选取的最优压力层显得更加合理。 4结论针对Argo剖面浮标在海上长期工作过程中,其携带的电导率传感器受到油污染、生物附着或化学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传感器有效容积改变,从而产生盐度漂移误差(一种随机的测量误差),利用一种被人们接受认可的校正方法对盐度误差进行校正处理及质量控制,以便获得符合国际Argo计划提出的观测精度要求的高质量盐度剖面资料。 本文在OW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梯度依赖空问尺度法对浮标剖面位置处气候态盐度剖面的客观估计,以及对最优压力层选取方案的优化,提出了一个改进型的Argo盐度延时质量控制方法(称“改进方法”),并采用理论和现场观测资料检验等手段,对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资料客观估计中的可行性,以及优化方案对选取最优压力层的合理性作了验证。 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有 (1)针对现有客观估计方法设定的时空尺度参数偏大的问题,基于“梯度依赖相关尺度法”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可以根据海水温、盐度水平梯度自动调节空间尺度参数的大小。 (2)根据改进方法计算的结果揭示,在赤道太平洋上,由于海水温盐度水平分布较为均匀,其经纬向的尺度参数会较大;而在黑潮一亲潮交汇海域以及南大洋海域的温盐度经向梯度较大,故其经向尺度参数较小。 (3)高斯信号模拟检验结果表明,与原方法相比,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将信号梯度较大区域的估计精度提高了003左右,并且在不改变对低频信息模拟效果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了客观估计对0205Hz频率内高频信息的提取能力。 现场CTD观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在气候态盐度剖面的客观估计中,并且与原空间尺度参数相比,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在温盐度梯度较大的黑潮一亲潮交汇海域,可以将l5MPa水深以上的估计精度提高0O11以上;在副M中资计料种估资2观测他客叭叭一观其度441l223344乏匕M M度比盐一盐均态M标差候浮方气于度用一由盐利的而乱副以差可方中差度2误盐表移的叭叫一从漂算乱乱乱“在计一存料第6期卢少磊,等Argo盐度资料延时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法605热带海区10MPa水深以上,梯度依赖空间尺度法的估计精度也可以提高0012以上;而在温盐度分布均匀的赤道海域,2种方法的气候态盐度估计精度则无明显差别。 (4)提出的利用浮标剖面位置处的气候态盐度客观估计结果选取最优压力层的优化方案,比利用浮标自身存在漂移误差的盐度剖面选取的最优压力层,显得更加合理、可信。 至于改进的Argo盐度延时质量控制方法对Argo浮标出现盐度漂移误差的实际校正效果及其适用性分析,后续将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许建平,刘增宏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M北京气象出版社,xx2许建平,刘增宏,孙朝辉,等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全面建成J海洋技术,xx,27 (1)6870XU Jianping,LIU Zenghong,SUN Chaohui,et a1Entire achievementof globalArgo real-time oceanob-serving workFJOcean Techology,xx,27 (1)6870(in Chinese)3FREELAND H,ROEMMICH D,GARZOLI S,et a1Argo-a decadeof progressRVenice ProceedingofOcean0bs09Sustained OceanObservations andInformation forSociety,xx4张人禾,朱江,许建平,等Argo大洋观测资料的同化及其在短期气候预测和海洋分析中的应用J大气科学,xx,37 (2)411-424ZHANG Renhe,ZHU Jiang,XU Jianping,et a1Ar-go global ocean dataassimilation andits applicationin short-time climateprediction andoceanic analysis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Sciences,xx,37 (2)411-424(in Chinese)5REVERDIN GCorrection of salinity offloats withFSI sensorsRMarylandThe1st ArgoScience TeamM eeting,19996刘增宏,许建平,孙朝辉Argo浮标电导率漂移误差检测及其校正方法探讨J海洋技术,xx,26 (4)7276LIU Zenghong,XU Jianping,SUN ChaohuiDiscussing ondetecting andcalibration methodof Argoconductivity sensordrift errorsJOcean Techology,xx,26 (4)7276(in Chinese)7THANDATHIL P,BAISH C,BEHERA S,et a1Drift salinity data fromArgo profiling floats in theseaof JapanJJournal ofAtmospheric andOceanic Technology,xx,29 (1)129138sBAC0N S,CENTUR10NI L,G0ULD wThe eval-uation ofsalinity measurements fromPALACE floats口Journal ofPhysical Oceanography,xx,18 (7)12581266Eg0KA E,ANDO KStability of temperature andconductivity sensorsof Argo Profiling floatsJJournal ofOceanography,xx,60 (2)2532581oRISER S,SwIFT DLong-term measurementsof,salinity fromprofiling floatsJJournal ofAtmospheric andOceanic Technology,xx,61 (4)1125-I132L1STEWART R。 Introduction tophysical oceanographyMHoustonTexas Aand MUniversity,xx12JESS F,KATHERINE M,DANIEL PThe salinity,temperature andO ofthe glacialdeep oceanJScience,xx,298 (11)1769177313w0NG A,JOHNSON G,0wENS WDelayed-mode calibration of autonomous CTD profiling float salinitydata by0-S climatologyJJournal ofAtmospheric andOceanic Technology,xx,20 (2)308-31814B0HME L,SEND UObjective analysesof hydrographic datafor referencingprofilingfloatsalinities inhighly variableenvironmentsJDeepSea Research,xx,52 (4)651-66415OWENS W,WONG AAn improvedcalibration method for thedrift ofthe conductivitysensor onautonomousCTDprofiling floatsby O-S climatologyJDeep-Sea ResearchI,xx,56 (3)45045716ARGO STEERINGTEAMReport ofthe Argosteering team8th meetingCParisIntergovernmental Oeeanographic Commission,xx17ARGO STEERINGTEAMReport ofthe Argosteering team10th meetingCHangzhouThe SecondInstituteofOceanography,S0A,xx18RESSEGHETTI FEmpirical reconstructionofsalinity fromtemperature profilewith phenomenologiealconstraintsJOcean ScienceDiscussion,xx,4 (1)129I L9NARKHEDKAR S,SINHA SVariational methodfor objectiveanalysis ofscalar variableand thisderivativeJJournal ofEarth SystemScience,xx,177 (5),621-6352OHOSODA ST,NAKAMURA T0A monthlymean datasetof globaloceanic temperatureand salinityderived fromArgo floatobservationsJJamstec RepRas Dev,xx,8 (1)4759E21R0EMMIcH D,J0HN GILsONJThexxxxmean andannual cycleoftemperature,salinity snagsteric heightintheglobaloceanfromtheArgoProgram-JProgress inOceanography,xx,82 (1)81606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5卷100223GAILLARD FISA ToolVersion53Method andconfigurationRBrestLaboratoere DePhysique DeOceaus,xx23TROSSMAN D,LUANNE T,HAUTALA SApplication ofthin。 plate splinesin tWOdimension tOocea。 -nographic tracedataJ3Journal ofAtmospheric andOceanic Technology,xx,28 (11)ONG A,KEELEY R,CARVAL TArgo qualitycontrol manualsSeoul,The ArgoData Managemer itTeam,xx253WONG A,J0HNs0N G,OWENS WDelayed-mode calibrationof profilingfloat salinitydata byhistorical hydrographicdataR1AlbuquerqueFifth Symposium onIntegrated ObservingSystem,xx263童明荣,刘增宏,孙朝辉,等Argo剖面浮标数据质量过程剖析J海洋技术,xx,22 (4)7984TONG Mingrong,LIU Zenghong,SUN Chaohui,et a1Analysis ofthe qualitycontrol processoftheArgo profiling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