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实验实习心得-.doc_第1页
氧化沟实验实习心得-.doc_第2页
氧化沟实验实习心得-.doc_第3页
氧化沟实验实习心得-.doc_第4页
氧化沟实验实习心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心得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2015年9月实习心得一、实习经历及实习数据在此次试验中,我们需要掌握氧化沟及接触氧化系统处理城市污水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活性污泥、生物膜的培养和驯化方法;掌握大型(中试)实验设备的调试、运行及管理等实践技能;掌握实验中各技术指标的分析测定程序和方法、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实验数据的记录、整理与分析能力;学会大型装置和连续运行装置的运行管理方法,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套完整的实习报告。目前基本完成以上要求。8月4日今天是第一天进入实验室,我们组对实验室进行打扫,晚上开始第一天对高负荷和低负荷两种接触氧化池进行进水试运行。同时对今后所需药品进行配置:重铬酸钾溶液,硫酸亚铁铵溶液,硫酸-磷酸-硫酸银溶液、试亚铁林试剂。8月7日今天是接触氧化池运行的第三天,是运行进行的初期。今天在七点左右进行进水和出水。进水来源于实验室较近的地下水污水井,今天天气晴朗无雨。进水实验中,我们需要静沉1小时放水取水加营养液(淘米水)。污水取自实习基地下的污水管道,直接用小型潜水泵从管道中抽取。具体操作为:将水泵抬到实验室外,泵放入井内,用绳子连接泵,绳子的另一端绑在树上加以固定,与泵相连的水龙管平铺在地面上(不要打结),出水口插入氧化沟中,连接布置好后,接通电源泵开始抽水。当氧化沟水面恢复到原来时,关上电源。由于管道内为学校生活污水,COD等浓度较低,无法满足活性污泥驯化的营养需求,所以在每次换水时都需再加入学校食堂的淘米废水。出水试验中,将曝气氧化池的水全部放出,利用虹吸原理将氧化池的处理水放出大约三分之一,具体方法为;取一管子首尾端保持同一高度,一端注水,当管子被水充满时,一端插入氧化沟,一端插入下水管即可。当水到达刻度线时停止放水。早起进出水由于小组配合进行较快,但由于不适应使用测氧仪,使早上实验时间消耗较长。早上对水的pH、水温、DO。在晚上的期间,我们进行了今天取样的测试,以及对接触氧化池的进水与放水工作。由于男女生之间的分配得当,相对速度较快。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使测COD的过程中冷却进度较慢,实验时间仍旧较长,大致进行了4个小时左右。表一 8月7日低浓度接触氧化池8月7日项目pH水温()DO(mg/L)COD(mg/L)COD去除率(%)上午进水720.72.9831224出水721.56.59236下午进水720.41.9823919出水721.73.01194表二 8月7日高浓度接触氧化池8月7日项目pH水温()DO(mg/L)COD(mg/L)COD去除率(%)上午进水7223.7645273出水721.96.04118下午进水719.53.0157376出水720.66.921338月12日今天是接触氧化池运行的第八天,是运行进行的初期。今天在七点左右进行进出水。进水来源于实验室较近的地下水污水井,今天下小雨,早起男生收取了淘米水。早起进水由于小组配合较好,去的人员较多,进度很快。早上对水的pH、水温、DO。在晚上的期间,我们进行了今天取样的测试,以及对接触氧化池的进水与放水工作。由于男女生之间的分配得当,相对速度较快。分工合作快速的进行了蒸馏前的准备工作,因此进度较快,大约3小时左右完成相应任务。表三 8月12日低浓度接触氧化池8月12日项目pH水温()DO(mg/L)COD(mg/L)COD去除率(%)上午进水721.34.214544出水721.86.5880下午进水719.61.9117249出水721.76.9588表四 8月12日高浓度接触氧化池8月12日项目pH水温()DO(mg/L)COD(mg/L)COD去除率(%)上午进水719.73.8461837出水7223.45385下午进水7193.0460365出水721.44.042108月13日今天是接触氧化池运行的第八天,是运行进行的初期。今天在七点左右进行进出水。进水来源于实验室较近的地下水污水井,天气晴朗。由于多次实验,操作过程已经十分熟练,操作有条理,进行速度十分快速,相互分工快速完成。早上对水的pH、水温、DO。 在晚上的期间,我们进行了今天取样的测试,以及对接触氧化池的进水与放水工作。由于男女生之间的分配得当,相对速度较快。分工合作快速的进行了蒸馏前的准备工作,同时找到了相对快速的冷却方式,因此进度较快,大约3小时左右完成相应任务。表五 8月13日低浓度接触氧化池8月13日项目pH水温()DO(mg/L)COD(mg/L)COD去除率(%)上午进水720.54.0450077出水722.56.58111下午进水720.43.0543980出水721.37.3285表六 8月13日高浓度接触氧化池8月13日项目pH水温()DO(mg/L)COD(mg/L)COD去除率(%)上午进水719.94.177541出水722.55.46454下午进水719.54.3561177出水721.34.04141二、实验总结我们小组作为第一组,试验期间一直处于装置运行的初级阶段。需要对生物种群进行培养,此时的水处理系统处于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实验数据会相对有波动,在显微镜下进行微生物观察时,很难观察到微生物。在运行过程中,原来设想的只加入淘米水进行生物驯化的方式较为缓慢,同时水中的营养成分不易满足生物的生长需求。因此系统进入稳定的速度很慢。因此,在此问题上,我们选择了向水中投加一定量的葡萄糖,增加水中的营养。在进行COD的测定过程中,对其快速冷却的方式一直不是很好,后来我们利用现有的水舀子对其进行快速冷却,极大的减少了我们的实验时间。在我小组结束经过十天左右,A2O出水系统开始运行。我们有进行了为期一天的A2O实验,在实验中除了测定原有的接触氧化装置中的几种指标外,还需要对其的氨氮含量进行测定,使其作为参考数据对下一次的进水水质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其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在实验中,有时会发生因投加的药品混合不均匀,而产生一些较为不精准的数据。因此取样时应注意多取几个样,当发现问题是可以进行多次测量,进行观察问题所在之处进行改正。不要一味相信单一的数据,防止较大的误差产生,影响实验的后期运行。同时接触氧化池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此时的生长较为良好。在后期观察中已经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活微生物产生,推断已经形成生物膜,可以使接触氧化池进行正常工作。通过继续观察后期其他组的数据进行分析推测:在试验范围内,接触氧化池已经可以进行正常运行,处理污水。三、实习心得此次分组实验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使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具备了合作完成问题的能力。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没有一种发展是与别人无关的。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大学的重要一课。分组之后任何一位组内成员都有责任掌握教学内容,只有每位成员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学生之间才能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如我们的实验需要大量的实际数据以及前期培养试运行,如此大的工作量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分组,各负其责然后交流分享成果,才能共赢。这种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学习本身。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他们都自发的积极的去完成。在合作实验之前,教师向我们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实际情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我们的思考能力;启发我们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迁移。 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习的是在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现在我们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学有所用。同时我们会发现在世纪的生产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是多样的,因此合理的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次实验中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分工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个小组中,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作用,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优点是正确快速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在此次试验中,男生主要进行的就是体力劳动,女生主要进行样品的测定;在此基础上两者相互帮助完成当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