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问题分析、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_第1页
直放站问题分析、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_第2页
直放站问题分析、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_第3页
直放站问题分析、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_第4页
直放站问题分析、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直放站问题分析、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 网络优化工作中常见直放站问题分析、第1页共6页实例列举与解决思路揭阳公司林燕波方凯武陈郁周陈凯锐摘要本文从机制原理,分析日常无线优化工作中遇到的常见直放站问题。 重点对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上下行增益不平衡、下行质差等问题进行分析,给出实际案例分析。 文章最后提出解决思路与工程建议。 关键词直放站上下行不平衡 一、概述GSM网络。 直放站系统的引进,能快速灵活地解决大部分覆盖盲区或弱信号区域问题,且投资相对基站较小,因此作用很大。 然而,由于技术工艺限制、工程实施质量问题,或认识上的误区,直放站也给网络带来了负面影响,直接影响无线网络各项指标,成为网络优化人员“头痛”的问题之一。 总结日常网络优化工作中涉及直放站的问题,主要有、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直放站上下行不平衡;、直放站造成下行质差;、直放站信源选择不唯一性;、部分直放站对Egsm频率使用的限制;、直放站硬件问题。 本文分析直放站以上问题的机制原理,探讨其在STS统计中的表现,进一步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问题分析及实例(一)、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1.问题概述直放站自身具有的底噪、天线隔离度不够引起自激或直放站硬件模块老化损坏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对施主小区甚至相邻小区的上行干扰。 在网络优化分析中,可以直接从STS统计的ICM指标中IB1IB5的数目分布分析。 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会造成掉话率较高、小区切入成功率较低、小区上行质差切换比例大、SQI值较低等问题。 2.问题分析思路 (1)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造成掉话率较高从STS统计分析上行质差掉话(Qu)、上行弱信号掉话(Su)、突然掉话(Sud),数量增大。 如IB 2、IB3的数量多,意味着干扰电平在-106-98dbm之间,按C/I-9dbm的要求,上行信号要确保C up-95-87,对应下行信号要在-89-81以上,该小区所有上行达不到-95dbm的通话(甚至-87dbm的通话)可能因上行质差而掉话(Qu);而上行信号小于-99dbm的通话,上行质差更会明显,故掉话则计入上行弱信号掉话(Su)。 因此该小区Qu掉话与Su掉话会较多。 (2)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造成小区切入成功率较低切换决定一般依据下行信号强度的相对大小。 在邻小区工作的手机不可能知道某小区受干扰。 一旦尝试切入,切换接入脉冲受干扰无法解码,则造成切换的失败。 故受干扰严重的小区,其相邻小区的切入成功率往往都很低,接通率也就不高。 (3)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造成小区上行质差切换比例大,切换频度增大上行受恒干扰的小区A,大量通话C/I低,Rxqual(上行)较高;只要Rxqual up 4、5级,邻区电平满足Rxlev nRxlev s-BQoffset,则会启动质差紧急切换。 有时候会出现循环切换的三角切换相象。 第2页共6页以下举例关掉直放站前后,两小区切换次数比例3/1,质差切换10/1。 (4)直放站上行底噪过高,造成小区SQI值较低SQI值与Rxqual,切换频度,半速率,FER等相关。 受干扰的小区,Rxqual(较高质差),FER相应较高,切换频度大,故SQI一般较低。 3.实例列举4月15日,火电厂微蜂窝1小区及2小区干扰突然变得比以前严重很多。 如下表所示CELL IDLEUTCHFIB1IB2IB3IB4IB5HF1HDW19177770023412835HF1HDW218499503383279260由于该站的两个小区共同接入一个干放进行放大,因而初步判断为干放出问题。 调整后这两个小区上行干扰基本没什么改善。 将干放断开,并直接将微蜂窝接到天馈线上,所有干扰级别全为1,因而确定是干放问题。 更换一台新的干放后,结果正常。 (二)、直放站上下行增益不平衡1.问题概述无线链路中,涉及到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 由于手机功率受限制,BTS的发射功率不能设置过高。 否则,将有部分通话由于上行链路不能工作,而不能正常通话。 在没有引入直放站前,基站的上下行链路是上行已经略为不足了(一般上下行相差2db)。 而实际运用中发现,现网中的直放站基本上是下行增益大于上行增益,有时差值在10db40db之间。 从STS统计各项指标看,直放站上下行不平衡往往会造成 (1)话率较高掉话原因中,Su较明显,Qu其次,Sud也较多; (2)切入成功率较低,接通率较低。 2.问题分析思路理解上下行增益不平衡的关键之处在于 (1)、难以保证把直放站放大的信号控制于目标规划的区域内。 以下先将直放站增益不平衡所造成的机制作图解说明BTS A B泄露区域Y SS dm2=-95SSdm1=-90Cell2图1如图1,假设基站发射功率45dBm,某室外直放站,Gd-Gu=12dB,即下行增益大于上行增益12dB。 一般来说无直放站时,SSup=SSdown-6,即手机接收强度与基站接收强度相差6dB。 1)在覆盖区域室外点X1。 假设SSdn=-80dBm,则SSup=SSdn-6-12=-98dBm。 在点X1。 虽然上下不平衡,但上行到基站接收电平仍有-98dBm,能正常通话。 2)在覆盖区域室内点X2。 关上门、洗手间等场合假设SSdn=-90dBm。 则SSup=-90-6-12=-108dBm,已经超过BTS灵感度极限。 该通话将是单通,将记一次上行质差掉话(Su)或突然掉话(Sud)。 3)在覆盖区域(或合同区域)之外点Y。 假设未装直放站该点接收cell2信号SSdn2=-95dBm、SSup=-95dBm-6=-101dBm,这时SSdn2=-95dBm、SSup=-101dBm。 工作于cell2,能正常双方通话。 假设装了直放站;直放站除增强合同区域X外,在泄露区域Y使cell1在点Y的场强达到SSdn1=-90dBm。 则点Y合同覆盖区域X Cell1点X1点X2点Y GdG u应工作在第3页共6页cell1(接入或切换到),此时SSup=SSdn-6-12=-108dBm,这时由于上行达不到灵感度的极限,仍无法正常通话。 (2)、现场测试。 一般测试选样点都在空旷地段。 手机拿在手里或放于仪器上,忽视了隐蔽弱信号区域的拨测,忽略了实际通话中人体对信号的衰耗。 3实例列举在对话务统计的分析中,发现松阳接通率较低,且掉话率较高,掉话原因主要集中在上行弱信号上,如下表日期小区接通率掉话率SUD S4SD QDSU5月10日JY2SYG275.525.4994800485月10日JY2SYG375.883.572110010两小区同时硬件故障的概率较低,因而怀疑为某一宽带直放站的影响,检查其增益及衰减,发现上行与下行信号增益相差20DB,重新调整,并到现场测试,最后在确保覆盖正常的情况下将上下行信号差距缩小至8DB,话务统计结果改善,掉话率降低到2左右。 (三)、直放站造成下行质差1问题描述与分析思路直放站造成质差,特别是强信号质差,有以下几种情形 (1)选频直放站的个别选频模块输出功率不足,没有输出或选错频点导致下行质差当选频直放站的个别选频模块输出功率不足、没有输出或选错频点时,即使在跳频情形下,往往会造成下行质差,一般实测都在47级以上。 从STS统计分析,表现为Qu与Qd掉话较多,比例较大,但局限于与个别邻区的切换。 即非全局性,如果没输出或Cu坏,则为全局性,这是极为重要的区分界线。 (2)直放站链路时延过大导致的下行质差某些直放站,特别是选频机,会使TA值增大数倍,这可能是器材问题或工作制式上的问题;而TA值加大后为何出现下行质差(强、弱信号均有可能),以下做出解释小区X YTA=2覆盖区域Z TA=4SS XSS y图2如图2Y为直放站,小区X信号直接到达区域Z时,假定TA X=2,强度为SS X;小区X经直放站Y到达Z时,由于直放站自身使TA加大,假定TA y=4,强度为SS y;两个信号经不同路径,产生多径叠加,MS接收的信号为SS X+SS y;若TA XTA y,则视为多径叠加。 若TA XTA y,如TA y=4,TA X=2,则两个波速相差两个bit位,手机解码时,两个信号可能直接作同频干扰问题。 若|SS XSS y|12db,则有5级以上连续质差;|SS XSS y|16db,则有4级以上连续质差;即是只要两个波连信号强度相差不大,而两者TA值超2个bit值。 则肯定有方块状连续质差,不管信号有多强。 这种现象,路测人员经常碰到如经过直放站覆盖的隧道、在选频直放站覆盖的大厦周围、选频直放站覆盖的干道,较空旷处。 Amp MS若第4页共6页SS XSS y,即小区的信号SS X为主,放站的信号SS y为干扰,则从TA无法判断,往往直接会误认为频率干扰或基站故障。 直放站TA增大,上下行链路应一致,故STS统计上,Q D、Q U,甚至TA掉话会增多;Q D、Q U切换比例较多。 (3)直放站与基站下行功控不协调、不兼容,造成强信号下连续强质差。 宽带直放站,既放大C值,也放大I值;下行功控深度调节(如Lpdl30以上)时,C可下降,而I不会下降,故C/I可能达不到要求。 用图例来说明如下Cell X直放站覆盖区域Y下行SS A=AB远测试点D,-70dbm近测试点C,-40dbm图3如图3假定小区Cell X,功控Lpdl=40,SSdesdl=80,Qdesdl=10,Qp=40;假若A点测到Cell X的BCCHNO强度SS A=-70dbm,Rxqual01之间。 引进直放站Amp,假设在近测试点C,空闲模式下Cell X的BCCHNO强度为-40dbm;在远测试点为-70dbm;在C点从A直放站B C整个路径增益为-40dbm(-70dbm)=30dbm从A直放站B D整个路径增益则为0db;在C点,I C值=I A+G=-102+30=-72dbm在C点发起呼叫,功控启动后可下调幅度(先考虑SS强度要素,质量一般为回调措施)C=(Lpdc/100)(SS CSsdesdl)=0.4-40-(-80)=16(dbm)。 则C点功控起作用后,SS C”=SSC16=(-40)16=-56(dbm)。 则此时C/I=SS C”-IC=-56(-72)=16db。 对应的Rxqual则为4级,即该点有4级质差。 因质差回调C=16dbm+(40-10)40/1004/10dbm=11dbm,C/I=21db,质差3级,故C点将测到34级质差,此时信号极强(-40dbm)。 同理可推出D点BCCHNO为-70dbm,功控启作用后,C/I在-32-28之间,质差值保持在01级。 或许我们会考虑关闭小区的下行功控,则该小区整体下行输出大幅度增大,对其同频小区造成干扰的机会增多,很可能因小失大,或解决一小问题,造成另一更大问题。 2实例列举连续数天观察,惠来东铺农场1小区下行质差掉话严重,如下表所示。 日期CELL DROP%SUD S4SD QDSU QUSB QBTA3月11日HF1DPC11.7247022711216303月12日HF1DPC11.6145032810812203月13日HF1DPC11.62450222491710频率检查,十公里内无同邻频,发现小区有驻波比告警,处理后之后问题并未得到改善。 MOTS查看各载波工作状况,无异常现象。 查询直放站资料,发现有一移频直放站刚建设,且以东铺农场1作为信源,于是关直放站并进行话务统计,结果正常。 确定是直放站问题,直放站维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发现为时延问题引起,进行信源整改,恢复正常,如下表。 日期CELL DROP%SUD S4SD QDSU QUSB QBTA3月19日HF1DPC10.5617021251200Amp MSMS(四)第5页共6页、直放站信源选择不唯一性宽带直放站,信源选择要保持单一性很难。 信源选择不唯一性,会同时影响一至几个小区。 这个几个小区之间因为信号强度接近,同时有质差,则互相之间的切换会更加频繁。 从STS统计上,几个小区可能都有接通率低,掉话率高,Su、Qu、Q d掉话多,Qu、Q d切换比例大,切换频度高,SQI值较低。 (五)、部分直放站对Egsm频率使用的限制1问题描述与分析思路由于早期投资的直放站并不支持扩展频点,包含了部分城区建筑群密集,人口多,话务高的区域。 每个小区配置均较高,频率紧张,急需动用Egsm频点来缓解。 却因为话务小区所带直放站不支持Egsm频点,而使Egsm频点难以用于这些场合。 或者,按直放站资料,将Egsm频点规划用于不带直放站的小区。 实测过程中发现,部分直放站覆盖区域,由于直放站信源选择的不唯一性或主次小区电平相差较小,加以直放站上下行质差引起的过多紧急切换,切向带有Egsm频点的小区,而Egsm频点信号无法放大而出现掉话。 2实例列举3月23日,JY3RJD2SUD掉话明显增多。 CELL TCHSUD S4SD QDSU QUSB QBTA JY3RJD21086344156210经查询该小区有五个P频点和一个E频点。 由于附近一带直放站较多,且经了解最近一带有作过直放站信源调整,结合掉话原因进行分析,初步判断为某不支持E频段直放站将该小区调整为信源引起,于是HALTED掉该小区的E频段进行观察,指标如下CELL TCHSUD S4SD QDSU QUSB QBTA JY3RJD2106231122110后来通过将频点1017频点改为3号频点,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六)、直放站硬件问题1.问题描述与分析直放站硬件问题,表现情况很多,有时从话务统计上可以直接看出来,比如突然掉话增多,通话质量严重有问题甚至不能正常通话。 2实例列举某用户反映在普宁烟草市场打电话断断续。 到现场进行测试,发现主要覆盖小区为普宁交通1,信号强度在-70dBm左右,干扰持续在Rxqual=3以上,通话质量较差,影响正常的通话,且在室内弱信号区域质差更加严重。 如下图4。 图4图5由于我们在室外测试占用普宁交通1时质量很好,而该处装有直放站,因而我们初步判断为直放站问题模块问题引起。 关闭后通话质量良好,质量全为一级,如上图5,后来厂家检查确认原因是功放模块损坏。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与工程建议前面对直放站的常见问题以及问题的潜在机制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分析直放站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稍显得简单明了。 第6页共6页 (一)、确保底噪对施主小区造成的背景噪声(干扰)能低于-120dbm的要求。 控制对施主小区造成的静态背噪能达到-120dbm,则C/I-107dbm-(-120dbm)=13db(其中-107dbm是基站灵敏度),直放站的影响能最小化。 尽量考虑适当安装施主小区位置,使其获得最大隔离度,这样即使上行增益不降低,自激难以形成对施主小区造成的底噪可最小化。 (二)、确保上下行链路的基本保衡属于覆盖室内、电梯、底层车库的直放站,若泄露机会不大,上下行增益相差不超过5db;属于室外覆盖的直放站,上下行保证相差不超3db;若基站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