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考试法律条文和练习题复习建议一、如何消化多个法条?(一)“煮海为盐”该放就放根据以往的惯例,司法考试入围的法律、法规共有个,司法解释约多个,其中包含法条多条。但每年考试真正涉及的法条只条左右,占全部法条总数的左右,其中重点法条个,约占总数的,次重点法条约个,占总数的左右,在这个法条中还包括同一内容涉及的不同法条。真正核心的法条也就条左右。将这个法条弄通,也就掌握了考试的分数。在年、年考题中,可以直接查到的法条不超过多个,但所占分值却超过分。从?,这是一个放弃和浓缩的过程。因此,有人说“司考是门放弃的艺术”。(二)人人说放,哪条该放对放弃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司考的实务性特征。凡是具有实务性、操作性的则可望“煮”其为“盐”,反之则可忽略不计。具体有以下三个标准可参照取舍:实用的。由于司法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凡能够被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在法律实务中具体操作并且常用的,多是司考关注的热点。而在实务中并不常用或者根本就没有可操作性的法条一般可以忽略。常考的。经过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司考已较为成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相对固定的考试风格。稍微了解司(律)考的人都会发现,历年命题有惊人的相似或相同,有不少甚至是原题照搬。有规律地重复正是司考的又一大特征。新出的。国家每年都会颁布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新”成为司考命题的热点。如合同法新出当年的分数高达分。证券法、土地法和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等均是如此。(三)放的放了,余者如何考生经过以上一番筛选,还只解决了量的问题。“煮”成的“盐”又当如何对付呢?我们说:放不为弃,退始为进。到法条后面去?掌握法条背后的法理。法律是抽象的生活规则,也是法学理论积淀的结晶。因此,每一个法律条文的背后都隐藏着生活的哲理和法理的支撑。面上的法条只可谓其“然”,背后的法理方为“所以然”,故考生应当结合教材来熟读并把握法条,万不可认为教材只是对法条的简单析义。到法条内部去把握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是法律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每一个法律规则都有其固定的逻辑结构,都是由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要素组成。法律规则在法条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可以在一个条文中完整表现,也可以在不同的条文之中表述,甚至可以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中表述。同时,一个条文也可以表述不同法律规则的不同要素。因此,应当在法条中归纳出法律规则,以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为线索,来破解法条。把法条串起来?围绕知识点编纲织网。我国的部门立法多半表现为:法律细则(办法、规定)司法解释的模式。一个法律规则或者一个知识点,往往分别规定在几个不同的法律文件或条文之中,再加上法条天然就各自为“条”,故整个法条就像一把散落的珍珠。因此,考生在学习法条时,必须要将相关的法条组织起来,并以知识点为核心形成一个个完整、系统且简洁的知识网络。让法条活起来,在运用中训练提高。卷面的每一道题都是一个案例,甚至一个选项就是一个小案例,司考是名副其实的“实考”。而训练这一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法条融入生活、融入案例。通过法条与案例的结合,以法条破解案例,以案例诠释法条,让生硬的法条鲜活起来,把抽象的法律条文翻版为栩栩如生的生活场景。如此考生也就可以学得快、悟得深、记得牢,在考试中如鱼得水。二、做习题如何演练才是真?(一)真枪实弹出真功通常我们说做习题,实际上包括以下两种形式:基础训练。对于所有考生来讲,做一定量的基础性习题训练是不可或缺的。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可以藉此夯实基础,快速建立起法学知识架构,法学专业的考生也可以藉此快速恢复生疏的知识。所以,基础训练的目的在于掌握基础知识,强化记忆或快速恢复生疏的知识。模拟演练。越逼真的演练,越见效。训练的经验表明,做题练习时越接近真考,效果越好,故在模拟演练中考生应注意“三真”:首先是试题真。应尽量利用历年考题,进行练习;其次是过程真。即按考试的题量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完成练习后再看答案;第三是答题方式真。可尽量使用答题卡答题,以熟悉涂卡的技巧和速度。(二)记下你“挨打”的地方不管是基础训练还是模拟演练,都有一个自我检验和评价的功能。根据检测的结果,考生必然要对错误之处作出相应的处理,以利进一步学习和最终的应试。然而,在对错误之处作出处理之前,必须要确切地知道错在何处。为此,推荐给考生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每科准备一本错误本,将每次“挨打”的地方记录下来,再集中时间和精力逐一予以处理。(三)哪壶不开提哪壶一些考生对测试中出现的错误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习题做完了也就完了,或似懂非懂地将其放过,以致留下许多知识盲点或死角。由此而使习题训练的效果大为逊色,甚至达不到练习和模拟的目的。所以,习题演练的关键在于“查漏堵缺”,决不轻易放过一个盲点或死角,该补课的补课、该记忆的重记。只有当你把错误本上记录的“黑名单”逐一摆平了,习题训练才方显奇功。司法考试额外拿分的九种方式首先,我认为考试本身是一次敌我双方打仗的过程,是出题者与考生之间斗智斗勇的交锋、互相猜度对方的过程。在考试的难度和范围确定后,我猜你出题者的重点何在,你猜我考生的心理和怎样布置题目及类型。下面我讲述自己的一点经验。 现时司考包括三种类型:1. 单项选择:这是送分题,千万不要手软,一般要拿分85%以上。2. 多项选择:这是一个大项。答错一个即前功尽弃,故要求在60%左右。3. 不定项选择:基础知识要掌握住。客观性试卷对策1. 改变答题顺序,从尾做起。这是对每一大项(单选题、多项选择等)而言。“考试最重要的是心理”,由于大多数的应试者都是按常规从头到尾答题,故出题者会把难题放在开头或者中间,使考生的心理在开始立即崩溃,刚培养的自信心理就被冲垮了。而我从尾到头答题反而觉得挺轻松。因为就算难题在后面,我都有了心理准备,越往前就越觉得心情舒畅。2. 充分利用开始考试前的时间,这是指听录音磁带讲解考生须知以及考场纪律的一段时间。我们有些人往往循规蹈矩地听着这些没用的东西,因为这些你应该在考试前已经知道,不需要在这时才去了解。我会利用这15分钟的黄金时间,不动声色的打开试卷,马上阅读,找到答案后用指甲在题目上划一道深痕(记得大拇指留一定指甲),开始作答时迅速地把答案涂到答题卡上。一般情况下,前三卷的每15分钟我已经把单选题全部答完。3. 保持一定的答题速度。速度应该在平时已经练好,不要在考场上慢条斯理的太认真作答,因小失大。不要在不认识的题目上浪费时间,超过时间应立即挑选,并在题目上做好标记,回头复查时再仔细思考。经常在回头时我回发现在试卷的其它地方有直接或间接的答案,令你有意外惊喜。4. 用铅笔直接在题目试卷上作各种标记。因为这些题目试卷(不是答题卡)考场收回后只是放在本省,不上交司法部,故不用担心在试卷上写东西有什么后果(答题卡上当然不行了!)。如使用排除法可把某些选项直接排除,就可以打一大的“”以示根本不用考虑,这样复查时省却不必要的时间。5. 当遇到四个选项都不认识时,我就会固定地选“B”,因为曾经看英文版一本书-如何考TOEFL(美国人写的),里面提到当你不认识时候,往往选“B”就是最佳选择。我曾经在高考、TOEFL、全国四级、六级英语考试中使用过,屡建奇功。6. 应留下半个至1个小时进行复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查时,首先一个好处是检查答题卡上的填写顺序是否正确,因为如有一部分错了位那就冤枉了!其次前面不肯定的答案可以重新思考,往往又有意外惊喜呢!7. 珍惜自己的第一感觉。有些人的坏习惯是:复查时发现问题就随便立即更改,有的还改两三次,事后会发现自己弄巧反绌。我以前也经常犯同样错误,但看过其它人的成功经验后,现在非常审慎了。因为第一感觉(直觉)一般来说是比较正确的。不到足够理由时不要随便反对自己。主观性题目第四卷的主观性题目历来都十分低分,一般在40-50分之间。卷中包括十一大题,很少有考生做得完。经常有人说:“不知怎样进了考场,又不知怎样出了来”!你要设想改题者每一份卷只有十来分钟,不能很仔细地阅读,只能凭卷面印象,条理是否清楚打分。而且每天要改几百份卷,面对各种文字,很容易就困倦,这时候决定你的命运就是卷面。答题时候要注意:1. 有些考生认为自己的第四卷缺乏练习,却又不知道怎样复习?其实只要你想练习,每天都有大量的题目让你思考。如每天的报纸上,经常有关于法律方面的讲座,咨询、以及某些犯罪纪实。你可以模拟做试题,思考他解答的对不对,程序是否错误,事实应怎样进行等。2. 卷面要干净,行列要整齐。如果卷面不干净的,行列不整齐的,立即只有一半分,根本就没有心情去慢慢阅读你的答案。3. 如果清楚题意并能组织好语言的,用言简意赅的点睛话叙述,分开几点作答,再加必要的叙述,这样一来改卷人很清晰地得到答案,心情自然舒畅。连在一起作答的人家很难寻找答案。4. 不清楚或不明题意时,应尽量用其它相近文字叙述,千万不要空白,站稳立场放炮,这样可能会得到一半分。区分:事件、事实行为、法律行为民法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具有直接的人的意志性而将民事法律事实分为事件与行为。事件,是指其本身不直接包含人的意志性的民事法律事实。行为,是受人的意志支配的活动。是否和人的意志有关,是事件区别于行为的关键。注意:事件与人的意志无关,是指事件本身并不直接含有人的意志性,强调把事件本身与引发事件的原因区别开来,如果事件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人的意志性就与事件发生有间接的联系,但事件本身并不直接含有人的意志性,因而它仍然与行为相区分。例如,甲将乙杀了,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事件是可以区分的。事件包括:自然事件与人为事件。自然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完全无关,纯由自然原因发生的事件。如人的出生和死亡、自然灾害、一定期间的经过、天然孳息的产生。人为事件是指由人的行为引发的事件。如战争、罢工、动乱、人为事故、人为原因引起的死亡、人的失踪。可以看出,事件与行为一对范畴,统一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事件与行为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法律事实的发生是否直接与人的意志性有关,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行为,否则就事件。根据行为人是否进行意思表示,可以将民法上的行为分为表意行为和非表意行为。表意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意思表示进行的行为。表意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2025年山东济南市济阳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4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三课 编扎竹球·信宜竹编教学设计初中劳动初中全一册粤教版
-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3 非遗保护公益行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浙科技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3章 微型专题(五)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3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艺卓中学八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5课 方寸之间001
- 2025广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管理培训生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Unit 7 Days and Months Lesson 5 colorful seasons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8 Unit 1 What time does your school start第2课时说课稿 外研版(三起)
- 2025年保密知识在线学习测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加工定做合同范本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Unit 1-2).(含答案含听力原文)
- 铁路局安全理论培训课件
- 物流配送调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35kV线路工程电杆安装施工方案
- 2025年乡镇工会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度环评文件技术复核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新生儿硬肿症个案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