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_第1页
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_第2页
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_第3页
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_第4页
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路 烟草科技/工作研究Tobao Science&Technologyxx?第8期(总第169期)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及发展思?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关键词】云南;烟叶;生态条件;技术措施;发展战略【】TS422【】E【】1002-0861 (xx)08-0038-02云南烟草种植历史悠久,生态资源类型多样,而且可利用的烟草资源极为丰富,开发潜?较大。 烟草农业技术经过“八五”、“九五”期间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最大的芳香型香?烟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白?烟、地方名优晾晒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为进一步开发“名、优、特”烟叶,促进烟草农业的协调发展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1云南“名、优、特”烟叶的形成因素及生产技术心的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以保山为主的芳香型香?烟生产基地,以宾川、临沧为主的白?烟生产基地,以腾冲、临沧、曲靖八大河、蒙自等为主的地方名优烟生产基地,使云南烟叶发展成为深受全国各烟厂欢迎的商品。 1.1适宜的生态条件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环境特殊,生态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光质良好,气候温暖,气温变化平稳,雨?适中,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土壤类型较多,主要为红壤、黄壤且多呈中性或微酸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这些特定的生态条件为云南多种类型烟草的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1.2技术条件1.2.1种子技术“名、优、特”烟叶的产品是由历史因素、区域因素(生态)和技术因素3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生态条件是最基本的因素。 云南的烟草种植业自明万历末?传入以来,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下逐渐形成以罗平、师宗八大河一带的土烟、会泽乐业土烟、蒙自刀烟等为代表的地方名烟。 烤烟种植最早于1914?经英美烟草公司引入云南,先在通海、新兴(今玉溪)、昆明地区试种,后扩大至全省,至今已有近90?的发展历史。 在1956?全国烟叶生产会上,云南江川县的烤烟样品获得了最高分,其使用价值得到国内专家的认可。 自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以来,云南逐步形成了以滇中为中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653100云南省玉溪市红塔?中段【】xx-03-15【】董志坚,石永新以品种资源研究为基础,新品种选育为重点,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分子标记、体细胞杂交等)结合为手段,开展了种子生产、检验、包衣丸化和品种区域化的应用研究。 烤烟优质高抗杂种优势的利用取得零的突破,烤烟国内自选新品种“云烟85”在全国种植面积最广“,云烟87”示范面积最大。 目前已获取烟草种质资源766份,烤烟生产应用品种已达到10个,香?烟品种23个,白?烟品种35个,地方名优晒晾烟品种45个。 另外还对全省?同生态主产烟区?同基因型烟草品种的合?布局进?了系统研究,初步拟定了云南?同生态区各类型烟草生产布局的调整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2.2植保技术采用测报技术、生物技术中的酶工程、分子标记、微生物菌种分离、筛选、鉴定、害虫天敌饲养等技术,综合集成了烟草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形成了38一套操作性强的以预测预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烟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 目前已在云南省示范、推广6万多公顷,在示范区内已实现替代化学农药50%,为环境保护和生产低农药残留的“名、优、特”烟叶提供了技术支撑。 1.2.3栽培调制技术以增进烟叶香气和改善烤烟上部烟叶的可用性为重点,以系统工程?论为指导,从栽培营养学和植物生长学入手,根据云南省烟叶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系统地开展了烟草生长发育、烟叶成熟衰变、烟叶有害物质的转化、调制、贮藏等过程的有机代谢及调控技术研究。 在育苗新技术、土壤结构变化与烟叶品质、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开发、烟叶成熟度、TSNA在栽培与调制过程中的变化与分析方法、白?烟及香?烟栽培调制技术的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同时将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使“名、优、特”烟叶生产技术措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2发展云南“名、优、特”烟叶生产的基本思?2.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名、优、特”烟叶生产体系性、安全性和特异性。 要根据这些特性,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培育出所需的优良品种。 (2)经对云南多?的烟草品种区域布局及烟叶质?剖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品种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占70%,对香气的贡献率占50%。 因此,一切生产技术必须以品种为中心。 (3)根据云南65个区域的研究结果,当K 326、K346和K358品种的烟碱含?在2.5%3.0%之间时,烟叶的香气浓度最高;当红花大金元、云烟 317、云烟85和云烟87的烟碱含?在1.5%2.5%时,香气?接近K326等品种,香气质超过美国K系列品种。 但当红花大金元品种的烟碱含?达到2.5以上时,其香气?、香气质均变差。 (4)实施以品种为中心的种植技术模式,结合品种遗传特性采用相应的综合技术措施。 美国K系列烤烟品种重点安排在“国际型”烟叶生产基地,云烟系列品种重点安排在云烟风格烟叶生产基地。 要根据烟草遗传多样化特征,加大品种选育?度,逐步形成适应于“名、优、特”多类型烟叶开发的系列烟草品种。 (5)在规划的“名、优、特”烟叶生产区域内,选择适宜的生态区,一个乡(镇)或一个烟叶收购站(点)应按烟叶类型特征筛选相同类型的种植品种,并根据品种特性配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烟叶收购最好能按品种分布、分调,以有利于卷烟工业配方,提高卷烟质?。 2.4应用生物技术,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1)用生物技术对烟草遗传性状进?改良,利用分“名、优、特”烟叶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基础上。 建立“名、优、特”烟叶生产体系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打破现?的以?政区域划分的烟叶生产模式,在“名、优”的基础上真正体现“特”的价值。 其次是要实现烟叶生产的名牌效益,创建名牌产品,真正体现“名、优、特”烟叶的价值。 三是要按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对?的?同风格类型的“名、优、特”烟叶产品。 2.2合?利用生态资源,调整各类型烟草生产区域,重点突出“名、优、特” (1)以三江河谷流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干热2区为主体,重点发展13300hm芳香型香?烟生产基2地;根据市场需要,逐步发展6000hm以上的地方名优晾晒烟生产基地。 (2)以南部或部分热?充沛的河谷区域为重点,逐步发展10000hm以上的白?烟生产基地。 (3)以滇中、滇南、滇东南优质烟区为主体,筛选出266670hm具备高香气的国际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同时2在全省主要烟区筛选出200000hm具备云烟风格的清香型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2.3以品种培育为中心,实现遗传价值与生态条件、生产技术的结合 (1)优良烟草品种应具备的10种特性是:稳定性、形态性、抗逆性、丰产性、品质性、营养性、区域性、调制2子标记、体细胞杂交等技术创造新的多类型种质资源,为选育?多的“名、优、特”烟叶品种打下基础。 (2)在“名、优、特”烟叶生产区广泛应用生物肥?,增强和保持土壤肥?。 全面推广以预测预报和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的烟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普及使用害虫天敌、生物杀虫剂、生物杀菌剂、生物抑芽剂,降低烟叶中的化学农药残留。 3建议 (1)国家应制定“名、优、特”烟叶生产的扶持方针政策,进一步完善“双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