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_第1页
20192020年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_第2页
20192020年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_第3页
20192020年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_第4页
20192020年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xx.6第一部分3个体系Introduction联合国统计署的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Database)提供了相当全面、完整的商品贸易年度数据,其对产品的分类主要有3个体系主要内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按广泛经济类别分类BE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一部分(Standard InternationalTrade Classification,SITC)对外贸商品分类统计SITC REV.4发展过程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Trade Classification,SITC)亍1950年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用亍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 该体系至今经历了四次修改。 最近的第四次修订版(SITC Rev.4)亍xx年3月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第一部分SITC分类方法将贸易产品分为10大类(一位数)、66章(二位数)、262组(三位数)、1023个分组(四位数)和2652个基本编号(五位数)。 在它的编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类、第二位数字表示章、第三位数字表示组、第四位数字表示分组。 如果对分组再进行细分,五位数即表示品目,六位数字表示细目。 从大类来看初级产品0类1类2类3类4类食品和活畜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蜡工业制品5类6类7类8类9类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商品第一部分SITC加工程度中国较少使用采用经济分类标准SITC采用经济分类标准,即按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部门和加工程度。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 SITC在我国却较少使用。 1991年及以前我国参照使用的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第二次修订本,1992年及以后海关统计参照使用的是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HS),并从1994年起公布按SITC大类转换的进出口数据。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第二部分Harmonized CommodityDescription andCoding System,HS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Description andCoding System,HS),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CC)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基础上,由世界海关组织编制的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标准目录通过按照协调制度进行商品归类,海关可以指定海关税则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概念 1、国家商品分类目录不具有可比性早期各国海关出于对国际贸易货物征收各种税费的需要,根据本国进出口管理实际建立了商品分类目录。 不同国家的商品分类目录在商品的名称及含义、品目的排列顺序及目录的结构、直至归类原则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各国的统计数据完全不具有可比性,国际谈判缺乏统一的认识基础。 2、海关合作理事会目录(税则)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统计目录)对照表解决分类差异19世纪50年代,通过国际组织的努力,建立了相应的主要应用于税则的海关合作理事会目录和主要应用于统计目录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统计和从事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再满足于通过两目录的对照表来解决相互之间的分类差异,因此建立一种国际公认的既可用于海关税则又可用于国际贸易统计的编码协调制度逐步被提上国际组织的议事日程。 产生背景第二部分HS概念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20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8%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目前实施的是第6版即xx版(HSxx),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包括22大类,97章,5053个六位数产品基本编号。 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2类,98章。 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 商品编码第 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 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 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 前6位数是HS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 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 七、 八、九位数码。 我国海关自1992年起采用该制度,并以其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进出口货物情况,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商品目录,进行对外贸易统计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 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 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 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 如52章棉花,按原棉已梳棉棉纱棉布顺序排列。 二是按商品的用途或性能分类。 制造业的许多产品很难按其原料分类,尤其是可用多种材料制作的产品或由混合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第64章鞋、第65章帽、第95章玩具等)及机电仪产品等,HS按其功能或用途分为不同的章,而不考虑其使用何种原料,章内再按原料或加工程序排列出目或子目。 HS的各章均列有一个起“兜底”作用,名为“其他”的子目,使任何进出口商品都能在这个分类体系中找到自己适当的位置。 我国的税则是基于HS制度指定的我国进出口税则采用十位编码,前八位等效采用HS编码,后两位是我国子目,它是在HS分类原则和方法基础上,根据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实际情况延伸的两位编码。 .365area./hscode/商品名称及编码表例商品马的编码编码01011010位数12345678含义章税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子目子目子目子目注协调制度在商品编码表中的商品名称前分别用“”“”“”“”代表一级子目、二级子目、三级子目、四级子目。 例商品编码(税则号列)5105.3910各层次含义如下51表示第51章(协调制度章代码);05表示该章第五个品目(协调制度品目代码);3表示品目51.05项下第三个1级子目(协调制度子目代码);9表示子目5105.3项下未列名2级子目;(协调制度子目代码);1表示子目5105.39项下第一个3级子目(中国子目代码);0表示子目5105.391项下未增设4级子目(中国子目代码)。 六个规则5个特点1.协调制度基本上以商品所属的生产行业为类的划分依据。 2.以商品的自然属性(原材性商品)或所具有的功能和用途(制成品)为设章原则。 3.在同一章内的商品按照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加工程度依次排列,及原材料坯件半成品制成品。 4.类次及同类内章次多按照先动物商品、后植物商品、再矿物商品的顺序排列。 5.协调制度分类时还注意照顾了商业习惯和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HS编码的总体结构,主要的包括了这样的三大结构,第一大结构是归类规则,也就是告诉人们贸易商品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则进行归类的。 第二大结构是类、章、目的注释,严格的界定了这一商品应该属于哪一类。 第三大结构就是目与子目的编码。 这一编码主要的就是区分商品应该是属于哪一子目。 可以说HS编码所具备的这样的三大结构,是真正的讲述了贸易商品的分类。 而企业在查询这样的HS编码的时候,也是需要按照这样的三大结构来进行更好的查询,从而能够了解到企业进出口商品的税率等。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HS编码,才导致税务部门以及海关,可以更好的通过编码,来进行进出口商品的管理,从而能够让自己对于自己的商品税率等有一定的了解。 查阅HS编码的方法直接查阅法借助字母索引查阅法使用直接查阅法查阅时,对所需归类商品的认知包括商品的成分、用途、特性、加工方式、加工程度、包装方式等相关内容我们需将日常对商品特征的理解与HS的原则规定相结合起来。 将“日常语言”转变为“商品归类语言”。 例自行车用的打气筒手动或脚踏式空气泵胶卷菲林灯座灯喉螺丝刀改锥包装瓶用料瓶料电动机马达借助字母索引查阅时应特别注意商品的英文名称要标准化。 ?名词复数“s”不作为决定字母顺序的因素。 例“Bats”应排在“Baths”之前。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商品名称,应查主干词。 例Alarm Clock(闹钟)、Antique Clock(古董钟)、Electronic Clock(电子钟)均应查“Clock”?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化工品名称,大都以第一个词去查索引。 例Copper Sulphate(硫酸铜)应查Copper(铜)一栏。 按广泛经济类别分类按广泛经济类别分类第三部分Classification byBroad EconomicCategories,BEC概念按广泛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Broad EconomicCategories,BEC)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其目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或经济类别(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对国际贸易SITC数据的基本项目编号进行综合汇总。 BEC分类采用3位数编码结构。 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7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运输设备除外)及其零附件、运输设备及其零附件、其他消费品、未列名货品;7大类分为19个基本类,按最终用途汇总为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三个门类。 BEC:(a)区分了统计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规定的五大类型食品、工业用品、资本设备、耐用消费品以及非耐用消费品(b)按照1966年召开的统计委员会第十四届会议的讨论,13将“燃料和润滑剂”同“运输设备”分列为两个类型,分别包括了“汽油”和“载客汽车”两个特别的亚类;(c)在与资本货物有关的类型中将设备本身同零配件区分开来;(d)在与“食品和饮料”、“未另归类的工业用品”以及“燃料和润滑剂”有关的类型中将“初级”商品同“加工”商品区分开来;(e)在与“初级食品和饮料”、“加工食品和饮料”以及“运输设备(载客汽车除外及零配件除外)”有关的类型中将用于工业的商品同用于家庭消费的商品区分开来。 按照当初的设想,BEC主要供联合国统计司在按照大型经济类别商品的划分来综合国际贸易数据时使用的(但BEC同时又被设计成一种数据转换手段,即将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编纂的数据转换为按国民核算体系框架中重要最终用途类型分类的数据。 这些类型基本符合国民核算体系的三大基本货物类别资本货物、中间货物和消费品。 具体来说,BEC的各个亚类可以进行合并,同国民核算体系的三大货物类别基本相符,这样就可以将外部贸易统计同国民核算和工业统计等其他类型的一般经济统计放在一起处理,以便进行国家、区域或世界一级的经济分析。 通过BEC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 BEC中的19个基本类型同国民核算体系(SNA)中的基本货物类别(资本货物、中间货物及消费品)的对应关系如图总结总结按协调编码制度(HS)分类,分为HS4位编码指数和HS2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BEC),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第三部分Differences incorrelation ofSITC,Rev.3and HS02to BECSITC,R3BEC HS02BEC001.511110101.1041011.111220201.10121011.211220202.10121012.111220204.101210204.21121012.121220204.301210204.41121012.211220203.1112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